美德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 情操 传统 大学生 文化

美德的优秀作文(精选8篇)

篇1:美德的优秀作文

我心中的美德少年作文600字一

我心目中的美德少年是这样的:有优秀的品质,具有这样的好品质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如: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平时能尊敬师长,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

其实,做这些事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影响更多人。

我记得有一次和妈妈坐公交车回家,车子上挤满了人,站了好几站不容易等到了一个位置,我们坐下来没多久,就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拎着许多行李,挤了上来,可车上已经座无虚席了,老人家见没座位,就一只手扶着扶手,另一只手扶着行李,车子一刹,这位爷爷就差点摔倒,可没有人给他让座。我和妈妈都看在眼里,妈妈立即让我给这个爷爷让座,我上去说:“老爷爷,您请坐!”可爷爷笑着推辞说:“好孩子,我马上就要到站了,谢谢你,你很可爱!”可我和妈妈坚持让他坐下,老爷爷只好坐下了,他并且朝我们会心的笑笑。他向我们说了声:“谢谢!”我们齐声说:“不用谢,让座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事。”后来我发现他和我们过了好多站才下车……

我们不仅要尊敬老人,还要爱护周围环境。教室里一天下来周围到处是废纸杂物,我们要主动捡起。在外面更要捡,包括在家里。外面的垃圾就更多了,随处可见,例如:果皮、饮料瓶、易拉罐、一次性饭盒……我们见到就要习惯性的捡送到垃圾筒里,因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嘛。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把这些小事做好,我坚信一定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形象高大的美德少年。

我我心中的美德少年作文600字二

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坎坷的路,那么榜样就是路灯;如果说人生是一艘在大海中搏击的船,那么榜样就是桅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如果能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目标,又何愁没有前进的动力呢?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美德少年。

“特此表扬李雨臻同学拾金不昧,主动找到失主。”这是学校升旗仪式的最后一句话。说起来也真是惭愧,因为和他相比我又是多么渺小。他叫李雨臻,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就在上个星期,他拾到了几十块钱。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笑容,反倒愁云密布。这让我十分不解。我便过去问他。然而他几句质朴的语言让我目瞪口呆?“那位失主一定着急了,我得给他送回去。”我的脸“刷”一下红了。这又让我回忆起了往事?记得那次是一节体育课,我在操场上闲逛无意中看见了一枚五角硬币,我环顾一下四周有没有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拾起,掩人耳目地放进口袋。李雨臻面对几十块钱都不为所动,我有怎能不感到脸红呢?我现在是多么懊悔,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都葬送在我这了。李雨臻,我真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是我身边的美德少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拾金不昧,争当美德少年。

这更一句了那句话“爱是美德的种子。播下种子,来年才会有丰收。同学们,就让我们现在播下美德的种子,为来年丰收做奠基吧!

篇2:美德的优秀作文

我们呼唤坚守承诺,因为承诺是人生之基。一点瑕疵便可使价值连城的美玉掉价,区区蝼蚁亦可毁坏千里大堤,承诺之基经不起触动。君不见,从白手起家到产品销及全球的丰田,只因不不守承诺,便让世人的目光由羡慕转为惋惜。

康德说:“一生中,只有两样东西让我仰望终生:一是头顶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心底的承诺,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生,不敢逾越。

朋友,请铭记太阳的灿烂,它坚守自己的承诺;请呵护蜿蜒的溪流,它为了承诺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向!它们都在坚守自己的承诺,它们都为了追求而学会坚守。而我们,作为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人生的路上,我们坚持“上下而求索”的承诺,把坚守作为追求的根本,我们才能实现人生的追求。

蓦然回首,凝视前方,悠扬的歌声荡起我们坚持追求的方向——-

我们坚信:既然选择了承诺,就要风雨兼程地坚守;

篇3:拾起“扔掉的美德”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起这些“剩饭”, 足足装了沉甸甸的三大兜!

我没吃出午饭是什么滋味, 那满满的三个大兜就像三座大山压在我的心上,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我可爱的学生们, 你们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扔掉?你们忘了“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了吗?你们扔掉的不仅仅是食物, 你们把家长的心血和汗水都扔掉了呀!午饭后, 和同事们说起了这事, 大家忽然有了很多感慨。听着同事们的议论, 我无语了:为什么我们这么用心地教育, 却还是出现这些让我们“想不到”的事,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有缺失?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有忽略?我们天天不能忘记的是学生的学习, 我们天天在做的是教育学生好好读书;作业, 作业, 分数, 分数, 好像这就是教育的全部, 有意无意间, 却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抛弃了。我们都知道, 能够支撑起社会未来的不是那些分数, 而是恰恰被我们忽视的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下午, 我提着这三兜“剩饭”走进教室, 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桌上。环视四周, 往昔的那一幕又在我内心沉默的河里泛起了浪花——邻居二婶家种了几畦西瓜, 一茬卖玩后, 瓜蔓上又长出了二茬, 我们称为二蔓子瓜。二蔓子瓜既没有刚长的甜也不脆, 水分很少。现在若是吃上一口, 就像含了一嘴棉花, 没滋没味的。但就是这个二蔓子瓜, 让三十几岁的我至今回味无穷……

“我给孩子们拿来了个西瓜, 你切给孩子们尝尝吧。”好心的二婶已来到我家院子里, 边说边把重约四五斤的瓜往母亲手里送。

“哎呀, 这么贵重的东西, 你们快拿到集市上去卖吧, 吃了怪可惜的。再说孩子们都大了, 他们知道省着过日子……”母亲疾步上前, 西瓜在两人中间推推搡搡, 谁也不肯相让。

二婶好不容易“战胜”母亲, 西瓜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正屋的方桌上。

带着浓浓乡土味的花皮西瓜, 让我们姐妹三个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们目光雪亮, 恨不得当场咬一口!接下来自然是无休止的吃西瓜的请求。

可无论我们怎么哀求母亲, 她总是舍不得把瓜切给我们吃。圆溜溜的西瓜被我们三个轮流摸来摸去, 几天下来, 瓜皮被我们摸得如镜子般“明亮”。

“哦, 可以吃瓜喽!可以吃瓜喽!”舅舅的到来圆了我们的“吃瓜梦”。六七个人聚集在方桌周围, 双手捧着一页二指多宽的西瓜, “吸唰唰”的吃瓜声便是最醇香的天籁之音。

不一会儿, 一小堆“白瓜皮闪亮登场”, 再次为我们的午餐增添快意。

勤俭的母亲收集起桌上所有“白瓜皮”, 把他们洗净、晾干, 削去青皮, 切成寸条, 然后分成了两份, 一份用盐腌制起来, 做成口感脆爽的咸菜;另一份与辣椒同炒, 成了饭桌上一盘可口的菜肴。大家就着干粮, 盘勺作响, 啧啧有声。

哦, 那难忘的最好吃的西瓜、瓜皮咸菜、瓜皮佳肴, 永远在我的心里留香!

教室里静极了, 我只听见自己轻微的呼吸声。我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有的轻轻低下了头, 有的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我, 有的在沉思, 还有的写起了什么……

第二天, 我照例到食堂用餐。餐厅师傅一看到我, 就惊奇地说:“今天的学生不知怎么了, 没有一个乱扔饭菜的, 打多少吃多少。吃饭后, 桌子不用擦, 地面不用扫, 连餐具也跟新的一样……”

篇4:美德的优秀作文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毫的传统美德。古代流传久远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孝亲事亲的真挚情感,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在于:一班人在家如果能孝顺父母,那么到了社会以后,就会尊敬和关心一切年长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道德,并能与人为善。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爱祖国。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这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而孝敬父母又可以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侍奉供养之行。“‘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著名散文家毕淑敏曾感言,但现在又有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感叹: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都快被宠坏了!是啊,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这就直接导致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心安理得的认为别人对他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要去关心别人,更谈不上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我们在作文活动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孝心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一些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慶贺生日pary……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先是布置学生开展下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班级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请部分家长给老师写信——亮家底、讲苦衷、提希望。有位语文老师举行了一次有学生家长、兄弟班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报告会,同学们在听了一名亏损企业下岗职工讲他为了使读初中的儿子不在同学们面前“掉碴儿”而节衣缩食的事例后,一个个惭愧地流下了眼泪。报告会之后,这个班向全校学生提出了“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份要求”的倡议,同学们纷纷自觉执行,在全校引起强烈的反响。

二、引导学生仿效榜样,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大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家访时,一个因患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长曾声泪俱下他讲述了她的孩子张×嫌她在邻居面前丢人现眼,经常在家摔盘子、砸碗,甚至为出窝囊气而对母亲拳打脚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有意识地安排张×担任“纪念母亲节专刊”的编辑,让他在课外时间接集一组名人孝亲的故事,这一期班刊摘登了房玄龄为继母尽孝、陈毅亲手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亲敬母的故事。在母亲节这一天,我们又让同学们每人讲一个在家“孝”、“敬”父母的实例,再由班干部对他们“孝”、“敬”的言行作出评价。一次次地“旁敲侧击”,对张×触动很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让班上几个勤快的女生星期天轮流到张×家为他母亲洗衣裤、床单,打扫卫生。第二学期,我们再次家访时,张×的母亲拉着我的手夸她儿子“变了,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激励学生多做家务,学会关心父母

古人云:情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现在的父母为了子女更专心于学业上的竞争、包揽了一切家务,以至于大多数中学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弱,有些学生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为了促使学生将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转变为关心父母的道德行为,让“孝”与“敬”能真正落后到实处,我们设计了一份学生在家操行“一日规”,其中包括每天早起必须自己叠被,自己收拾房间,自己烧早餐。还有必须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和内衣裤。实行“双休日”后,又制定了“双休日家务劳动安排表”。内容包括帮父母买菜,打扫家庭卫生。暑假里我精心设计了假期作文题,如《我给妈妈当帮手》、《我学会了……》、《今天,自己也露一手》。目的在于让学生写自己亲手做的事、亲身经历与感受。新学期开学时,一些家长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变得懂事了,在家里没事找事干,有事抢着干。

四、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

记得有一次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正好也离母亲节不远了。当时我就想:何不利用此次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教育呢?想到就做,在接下来的一次作文活动中,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到父母深沉无私的爱,我们让他们说说“父母为我做了什么”。同学们一个发言踊跃,有的说,妈妈每天为我洗衣做饭;有的说,爸爸每天送我上学;有的说,下雨天妈妈为我送伞;有的说,生病时爸爸背我上医院等等。我又想起不久前有两位学生求我在所奖的本子上写上“奖励十元”字样,目的是回去向爸妈请功,并乖乖掏钱给他们,当时我真是又好笑又好气。此时我把这件事提出来讨论,同时请同学们说说“我为父母做过什么”。通过举例比较,同学们不由叹息,深感惭愧:几年来,父母每时每刻都在照顾我们,他们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啦!不为名不言利。是啊!父母恩情似海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记得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无论是学习的真理,还是做人的真理,教师都应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发现。课后再辅之以“我为爸妈送热茶”、“我向爸妈道谢谢”等活动,孝敬父母的种子也已悄悄洒入他们细小的心田,何愁将来不发芽、成长呢?

篇5:美德的优秀作文

古人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星星点点的记忆中,也曾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迈的老人,因为有病在身,无法过马路,这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搀扶着老人过了马路。老人万般感谢,年轻人点头示意,人间真情莫过于此。

看了这一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几千年来,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一直以美德为做人评价标准。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美德渐渐远去。美德是什么?是你举手之间的帮助,是你在他人困难时的安慰,是你路见不平的一声吼,是你问心无愧的做人准则。但这一些些小事,人们却置之不理。他们视它们为绊脚石,一脚踢开。但你换位思考时,你会发现,当你穿梭在喧嚣的城市,你可感到一丝单调、孤独甚至冷漠?或许,你可以抛开一切,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美德能给世界带来甜美的味道。

篇6:美德的优秀作文

好人做好事,好像天经地义,人们并不惊叹他人做的好事,但这样的事依然没有减少,古时有司马光砸缸救人,而今有孔老汉舍己跳水救人。

古时候,司马光与伙伴一起玩捉迷藏,而这时,一个小孩没藏好一下子掉进了院子里的大缸里,这时,所有的小孩都惊慌失措,但司马光却镇定自若地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扔去,只听“纭钡囊簧,缸被砸了一个大窟窿,水顺着洞流出,而那个小孩也随着水流了出来,大家无不为司马光喝彩,他的事迹为古人传颂。 像这样的好事古有今也有,年近八旬的老爷爷孔昭杰用自己虚弱的身体救起了五名落水儿童。次日,年近八旬的孔老汉正在村边的瓜田里农耕,烈日当空,他汗流直下,突然,他听到有人在喊“救命,救命,快来人啊。”孔老汉突然惊吓,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半身露在水面,半身泡在水里,而岸边有一个小女孩紧紧扒在那小男孩的肩头大哭叫着救命,水下也不时冒着水泡,可见水下还有人在挣扎,见状孔老汉不顾自身安危,连衣服也没来得及脱就“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只见他双手并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托出水面。在民警的救护下,孔老汉也五名落水儿童都安然无恙. 好人好事比比皆是,当年汶川大地震时,不计其数的志愿者向汶川进发,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像这样的还有著名明星范冰冰,她不远万里赶赴西藏,将一批有一批的先天心脏病儿童接到北京进行治疗,挽救了无数祖国的花朵。 现在好人好事,已少,但人们依然在继续将这项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篇7:身边的美德作文

美德是一首歌,每个节拍都充满着幸福与快乐;美德是一瞬间,一分一秒都体现出人们纯朴的心灵;美德是一道彩虹,它那绚丽的色彩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

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寒风刺骨,大街上悄无声息。我从睡梦中渐渐醒来,准备好上学需要的一切,再穿上厚重的棉袄,才得已出发。刚走到单元门前,我停下了脚步。只见,昨晚堆得如小山般高的积雪,现在却整整齐齐被扫到了路两旁。我十分疑惑,边搓着手边思考着。忽然,一阵扫雪声传来。我回头一望,一个陌生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的脚步又慢慢退了回去,声音渐近渐响。随着距离的变化,我才发现,这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位老奶奶突然坐在了地上,裤腿上沾满了积雪。我急忙跑过去,用双手将她扶起。她对我说:‘‘谢谢,孩子。快去上学。’’那一刻,我才知道老奶奶的手在冰天雪地里早已是如此冰冷。我不知所措,只好重新继续前行。也许是感动吧,我的眼睛模糊了。她为什么要在风雪中默默付出着?她并不是环卫工人,也不是社区管理员,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可是,她却用自己的双手给大家扫出了宽敞的道路。这是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我幼小的心灵被深深打动了。脸庞上不禁出现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此时此刻,那双手也不再觉得冷了。

这便是我身边的美德故事。如果每个人都像老奶奶一样,为大家默默奉献着。那么,我相信,世界的明天一定会熠熠生辉,美德之光,也将闪耀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篇8:成就教师是校长的美德

然而, 我们反思一下, 不难发现, “车头”完全掌控主动, “车厢”完全被动。快和慢、进和退、左和右、走和停, 全由车头操控!于是,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车头”成天叫苦不迭, 真是忙啊, 忙啊, 太忙了!“车厢”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车头”自己忙得不可开交, “车厢”在一旁说风凉话;“车头”自己累得不行, “车厢”却袖手旁观。

管理, 从某种意义说就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更是如此。校长的管理不是局限于自己如何做的问题, 更不是显示自己教育教学是多么厉害, 多么无所不能, 而是如何让他人做事的艺术。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个以湖蟹闻名的酒店, 需要招聘一名厨师长

有两位厨师同时来应聘、试工。第一位试工的厨师每次都带头绑湖蟹, 还经常与其他厨师进行“绑湖蟹比赛”。每次比赛, 大家都尽最大的努力, 可就是比不上他, 所有人都被他娴熟的技术折服——5分钟绑20只湖蟹, 其他厨师最多绑12只。

另一位应聘者也号召大家来比赛, 但是他不用表掐时间, 光是手脚比画, 数个数。这位厨师的手脚并不快, 虽然他的喊声最大, 但是每次一开赛, 别的厨师一认真起来就能超过他, 他几乎成了大家的笑料。尽管如此, 这位厨师反而用更大的声音喊着一定要追上其他厨师。他拼命追, 其他员工自然也就拼命地不让他追上。直到试工结束, 他捆绑湖蟹的效率依旧落在其他厨师后面。

试工结束了, 老板竟然聘用了第二个厨师。作为一名厨师长, 干活效率竟然比职工还慢, 怎么服众?

酒店老板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第一位应聘厨师虽然手脚很快, 但他总赢, 让大家缺乏自信和动力, 虽然大家都响应了比赛, 但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能赢的比赛, 反正都是输, 还能拿出真正的实力和积极性吗?

第二个厨师手脚虽然慢, 但他的“步步紧逼”逼迫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地拼命加快速度, 不让他追上, 就在这追与逃之间,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劳动效率——他们竟然每5分钟绑了18只湖蟹。

员工们没有想到的是——刚才在老板办公室, 第二个厨师已经当着老板的面绑过一次湖蟹, 他的成绩是每5分钟绑25只。

他说:我一个人少绑10只湖蟹, 但其余10人每人多绑6只, 总效率相当于每5分钟提高了50只。

高手, 不是让所有人都输给你, 而是让所有人都想赢你!

同样道理, 真正的教育教学高手, 真正的管理高手, 是让所有的老师都想赢你。作为校长, 不一定事事冲在前面, 不一定处处显示自己最强、最能干, 否则下属只能说既然你无所不能, 那就你一个人干好了。可是, 一个人的能力、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 如果学校的一切事务都要由校长来过问、插手和处理, 纵然有三头六臂, 也会难以应付。校长如果要硬撑着而为之, 那只能费力不讨好, 束缚下属手脚, 制约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 校长必须学会调动别人去干, 去完成任务。有100件事情, 自己埋头去做, 那只能叫勤劳, 而自己一件也不做, 让手下的人全做了, 回过头来还要感激你对他的信任, 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

这种领导艺术的核心理念就是“成就教师”。如果说一个好教师应以成就学生为荣, 那么一个好校长就应以成就教师为美德!感受不到成就, 学生就会丧失拼命学习的动力, 教师就会丧失拼命工作的劲头!在成就别人中成就自己, 既成人之美, 又成己之美;在打压他人中成就自己, 虽成己之美, 但众叛亲离!

“成就教师”首先要知人善任。有一句话叫“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 那么, 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不是人才, 只要放对了地方就可能成为天才。”要想把每一位教职员工成就为天才, 首先得“知人”, 才可能“放对地方”。“知人”是“善任”的基础, “善任”是“知人”的最终归宿。所谓知人, 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位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所谓善任, 就是校长要根据教职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安排适合的工作, 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以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人无弃才”, 关键在于校长的知人善任, 校长只有知人善任, 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否则, 就会适得其反。比如, 一个教师不具备领导能力, 仅因为是教学尖子, 就硬提拔到副校长岗位, 岂不让学校少了一个优秀的教师, 而多了一个自己当得难受、别人看得着急、仅占着位置却不能发挥作用的蹩脚副校长!

其次还得培养人才。作为一个正常的教师来说, 谁都希望自己在学校是人才, 而不是庸才, 更不愿是蠢才。古语云“教学相长”, 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与学校、学生一起成长!有的希望自己成长为骨干教师, 有的希望自己成长为优秀教师, 有的希望成长为优秀班主任, 有的希望成长为优秀后勤人员, 还有的希望成长为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优秀中层干部, 甚至教育家……所以, 校长的重要职责既在于用人, 又在于培养人。如若只注重用人, 而不注重培养人, 就像只有出水, 没有入水, 只有出账, 没有入账一样, 河水总会干涸, 财力总会消耗殆尽, 某一方面的人才也总有用完用尽的一天, 到那时又拿什么人才来用!

在校长队伍中, 也确有一些校长, 不重视人才的培养, 他们对学校中的各方面人才, 不重视、不信任、不放手, 不提供锻炼的机会, 不提供发展的舞台, 让学校人才出现断层, 青黄不接, 无可用之人。这些校长不注重培养人, 说到底是不敢于用人, 不善于用人, 害怕培养了人, 丰满了羽翼, 丢了自己的位置。

英国有个政治学家叫帕金森, 他在一书中谈了这样的现象:“自上而下奉行的是能级递减, 一流的找二流的当部属, 二流的找三流的做下级, 愚蠢的下属效益差, 精明的对手往往被拒之门外。”后来, 这种病就取名叫“帕金森病”。

我们的校长, 为什么要找比自己差的人呢?为什么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呢?为什么不敢使用超过自己的人呢?为什么要抱着“武大郎开店”的心态, 凡高于自己的一律打人冷宫呢?究其实质还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一种缺乏忧患意识的表现, 一种嫉妒心理在作怪的表现, 一种不愿意自我加压, 不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表现。

尼克松在《领导人》一书中说:“在单一领域内干得好就可以人才出众, 不需要领导别人。作家、画家、音乐家不领导别人, 同样能搞艺术。发明家、化学家、数学家可以独自发挥他们的天才。但政界领导人必须鼓舞拥护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美德的话题作文 下一篇:小学生诚信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