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

关键词: 载噪 斜率 设置 机房

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共5篇)

篇1: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

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

林挺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乡镇广电站退休职工

有线电视放大器设置输出斜率1dB,其CTB会提高1dB,载噪比指标会降低1dB。所以,放大器设置的输出斜率要通过设计计算来确定,防止设置过大的斜率而造成载噪比指标过度的损伤。一般情况下,干线放大器的输出斜率可以设定在5dB左右,末级干线放大器可以设定输出斜率8dB上下。

倾斜信号输入光发射机,会产生类似的结果,虽然CTB指标会得到提高,但载噪比指标会受到损伤,由于光链路的载噪比指标通常只有50dB,和全系统的C/N指标设计值44dB,仅仅只有6dB的差距,如果输入光发射机的信号采用大的斜率,那么仅仅一级光链路的(低端)载噪比C/N指标就可能低于全系统的设计值!因此,输入光发射机的射频信号必须是平坦的或接近平坦的!这是有线电视界公认的常识!

因此,要防止出现用户分配以后到达用户信号的高低端电平差过大的问题,可以在用户放大器设置较大的输出斜率来解决,即使要求用户放大器的输出斜率达到10dB,也可以用它内置的均衡器调出来,无需前级放大器或光端机采用大的输出斜率来帮忙。另外,仅仅一级用户放大器设置大的斜率,对整个系统的载噪比C/N指标影响是容许的。

试算一例采用BGY588放大模块(G=34dB、NF=6dB)的用户放大器,输出电平102dB,输出斜率分别为5dB和10dB时的载噪比C/N指标。

当输出斜率为5dB时:

C/N=So-G-NF-2.4-f=102-34-6-2,4-5=54.6dB,KC/N=0.087,即占用全系统8.7%的C/N指标份额。

当输出斜率为10dB时:

C/N=So-G-NF-2.4-f=102-34-6-2,4-10=49.6dB,KC/N=0.275,即占用全系统27.5%的C/N指标份额。

干线 放大器输出斜率分别为5dB和10dB时,它们占用载噪比C/N指标和指标占用系数也和用户放大器大致相当。可见,在整个有线电视系统里,仅仅用户放大器这一级设置10dB斜率是容许的,全部放大器都采用10dB斜率显然是不许可的(因为电缆网络通常只能占用40%左右的C/N指标);光发射机输入10dB斜率的信号更加不允许。

显然,为了解决用户信号高低端电平差过大的问题,在前端机房里对信号进行提前(10dB)均衡的措施是不行的,因为这种做法会严重损伤放大器和光链路的载噪比指标,在多级光缆联网的情况下尤为严重。因此前端信号混合器输出的信号必须是平坦的,前端放大器输出信号和光发射机输入信号也必须是平坦或接近平坦的。

要解决用户信号高低端电平差过大的问题,只能在末级用户放大器中设置大的斜率,如果还解决不了,还可以在分配线路上串接均衡器。

篇2: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接地系统分析

本人从事有线电视机房工作十年,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亲身经历, 现将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接地系统方面的粗浅认识拿来分享, 并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机房接地的分类和作用

理论上, 我们将大地作为一个等势体, 作为零电位, 我们出于功能的考虑、保护的考虑要将一些设备的某些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 主要是防止机房外壳积累电荷, 因产生静电放电而危及设备完好和人身安全。如对电脑机箱进行的接地。或是屏蔽设备巨大的电场, 起到保护作用。这就是接地。按照接地的作用一般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

1.1功能性接地

为保证电气系统及机房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现其可靠性和固有性能的接地, 分为以下几种:

1) 工作接地。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进行接地。例如中性点接地, 这个接地系统通常有电流通过。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在供电变压器端是接在这个接地点上的, 保护性零也属于这种接地。

2) 逻辑接地。造成一个等电位或等电位面作为电子电路的公共电位参考点, 仅是逻辑上的接地, 不一定是大地零电位。如一些机房设备内部线路上的热地板。

3) 电磁适应性接地。为防止寄生电容回授或形成噪声电压而进行的屏蔽接地。也称为电磁兼容接地, 即出于电磁兼容设计而要求的接地, 包括: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磁干扰, 在屏蔽体与地或干扰源的金属壳体之间所做的永久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屏蔽接地。滤波器接地:滤波器中一般都包含信号线和电源线到地的旁路电容, 当滤波器不接地时, 这些电容处于悬浮状态, 起不到旁路的作用。噪声和干扰抑制:对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的控制需要设备或系统上的许多点与地相连, 从而为干扰信号提供“最低阻抗”通道。

1.2保护性接地

为防止人、畜或设备因电击造成伤亡或损坏而进行的接地, 分为以下几种:

1) 外露导电部分接地。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进行接地, 使其处于地电位, 一旦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的绝缘损坏时, 可以减轻和消除电击危害。通常外露导电部分就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所以这种接地也称为外壳接地。

2) 装置外导电部分接地。将非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 例如机械设备外壳、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金属管线、安装机房设备的金属机架等进行接地或连接到接地干线或相互连接进行等电位措施, 以减少电击的危害。

3) 防雷接地。为消除或减轻雷电危害而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的接地。

4) 防静电接地。将静电导入大地防止其危害的接地。

此外, 作为保护接地的补充, 将电力系统多处接地。例如架空线路在进入建筑物处进行接地, 称为重复接地, 用于减轻电击危险。

二、接地电阻的要求

接地状况的好坏主要用接地电阻的大小来衡量, 接地电阻主要是由接地引线的电阻、接地体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电阻、散流电阻组成。

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R≤0.5欧姆。2、数据通信机房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姆, 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因雷击和高压故障所引起的地电位升高, 抑制干扰。3、广播电视设备对干扰特别敏感, 出于抗干扰的要求其接地电阻R≤2欧姆。4、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R≤4欧姆。5、独立避雷针、小接地电流系统、容量在100KVA以下的变压器或发电机、高低压设备共用的接地均R≤0.5欧姆。6、低压线路金属杆、水泥杆及烟囱的接地电阻R≤30欧姆。

三、接地装置的组成、施工及要求

接地装置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

1、接地极有各种形式, 比如接地棒或接地管;接地带或接地线;接地板;埋于基础内的接地极;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等。接地极应有一定埋设深度, 应埋在冻土层以下以避免土壤干燥或冻结不致于增大接地电阻, 接地极尺寸见表-1。人工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 敷设在腐蚀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

人工接地极的布置应考虑均衡电位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除按均衡办法布置接地极外, 为降低工作接地和保安接地的接地电阻可采用外引式接地极或者采用降阻剂的措施。

接地装置必须设置总接线端子或母线, 以便与接地线、保护线、等电位连接干线和供电系统中性点连接, 同时还应在中心机房建筑物一层既隐蔽又方便的地方设置接线卡子用以测量接地装置的电阻。

2、接地线是指需要进行保护接地的物体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的导线。接地线的截面是按照两个条件来选择的, 一是接地线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二是应能够承受可能遭受的过热条件, 即接地线不致于因大电流而过热受损, 即导线应满足接地故障热稳定的要求。

什么样的线可以作为接地线, 在IEC标准中有如下规定:多芯电缆的芯线;与带电导线一起在公用外保护物内的绝缘线或裸导线;固定的裸导线或绝缘线;金属外皮, 例如某些电缆的护套、屏蔽层及铠装层;导线的金属导管或其他金属外护物;某些装置的可导电部分。每条接地线干线至少应有两点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每个设备的接地线都应直接与保护线干线相连接, 不允许多个设备的保护线串联起来与接地线干线相连接。

总之, 前端信号的优劣是一个综合因素, 涉及到多个环节, 既有设备因素, 又有人为因素, 不管是同轴电缆网还是光缆传输网, 接地系统的作用都不可小视, 接地系统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量及信号运行质量。

摘要:有线电视系统在现代高科设计社会中不止担当着传输电视节目, 更是网络融合的重要关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有线电视系统的机房接地的技术处理直接影响到播出质量。它加强了有线电视线路及各个器件、设备的屏蔽, 克服了电源和其它电磁杂波串入调制器的渠道, 使各种干扰信号降低到最低限度, 保证各频道输出的信噪比达到优质播出的水平。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通信,机房接地系统

参考文献

[1]《工程设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2]《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数据机务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篇3: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

【关键词】监控系统 有线电视机房 信号监控 应用

一、有线电视机房内原有信号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视画面少

有线电视机房中原有的CRT监视墙仅仅只有16监视器,最多只能监视电视画面十六个,而随着当前节目信号源、节目套数的增加,远远不能满足人们需要,而且原有的监视强不论是凑个数量上来说还是性能上来说都有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使采用增加监视器或其他的改进措施,仍是是无法满足监视画面信号的需要,更不用谈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图象显示效果较低

众所周知,CRT监视墙中的各监视器显像管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且各个监视器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加上已经有了较长的工作时间与技术参数,往往会导致其技术参数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现象,比如电视墙中各个监视器的亮度、对比对和色彩表现不平衡。加上使用时间过长的原因,很多监视器的性能明显下降,甚至导致显像管衰老为的出现,比如颜色出现色差、对比度和亮度较差,这就对监视效果大打折扣。

(三)传统监视墙占用空间大,升级改造难度大造

一般来说,有线电视机房中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监视墙,通常其固定机架的制作是根据监视器的数量、大小量身定做,但是由于如果需要多台监视器,那么势必会占用机房内大部分的孔家,如果需要增加新的监视画面,就非常容易受到机房内空间的限制影响到监视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传统的CRT监视墙只能见识到画面的模拟信号,而在数字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监视墙无法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监视。

(四)信号故障检测、报警和记录有待完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线电视机房内传统的信号监视系统是不能实现对信号故障的检测、报警与记录的,这也是系统的一个较大的曲线。再具体的工作过程但中,鉴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全时段的对电视画面进行监视,如果信号突现故障或问题时,难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进行处理工作,而且对故障时间进行记录,实际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偏差。另外,由于CRT监视系统是无法对电视伴音情况加以显示和进行直观监测的,因此在传统的电视监视系统中无法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这对于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信号监控水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在有线电视机房信号监控中的应用

(一)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介绍

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画面分割技术,这一监控系统主要是由多画面分割系统、大屏幕电视墙、控制台这三个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能够实现6套节目电视画面的检测,而且还能够对各种播出故障进行监测,例如音频、视频的丢失、图像静帧等故障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报警、记录和管理有着良好的效果。这一监控系统相较于传统的CRT电视墙而言更为先进,它的多画面分割技术,能够打破传统CRT电视墙的监视数量限制,而且能够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检测,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示警。

(二)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工作流程

多面化实时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是通过光缆卫星等传输途径接收到信号源后经由视音频分配器成为连部分,其中一部分传送到多画面分割器1中,然后再通过信号转换再输出可识别的VGA信号由显示器加以显示。另外一部分则传送至控制台,然后通过与子相应的切换器加以选择,最后输出两组信号,一组信号将会最为发射信号传送至发射机,剩下一组则会传送至多画面分割器2中,然后再通过信号处理,显示在显示器中,这一部分主要是用来实现对发射机入信号的状况进行检监测。其次,经由发射机放大之后的信号通过射频借调期能够解调为视音频信号,输送至多画面分割器2中能够经处理输出VGA信号,这对于监视发射出的信号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需要提到的是,控制台的遥控绵远与控制计算机主要是同多画面分割器进行联系,起主导和控制作用。

(三)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多画面显示

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的多画面显示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显示模式、显示内容与排版方式。由于多画面处理系统主要是将多路信号集中到一个显示设备当中,因此必须要配备不同的显示模式来符合监测要求。比如信号总输出的可以选择4:3、16:9的显示设备,这样一是可以方便排版,二也适应了工作人员你的监视习惯。其次是显示内容,因为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多画面分割器能够同时输出16路画面,因此同传统的CRT监视墙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例如伴音与报警信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后是多画面显示中的排版方式,考虑到排版方式影响着图像在设备上的整体不许,因此采用灵活的排版方式更能够适应工作人员你的需要。比如在多画面分割监控系统中再确保排版灵活性的前提下采用任意尺寸,就能够达到整体布局的美观与保证工作人员的监看习惯。

2.信号故障的检测报警

有线电视机房内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在信号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确保高质量的视音频信号监测,而且能够有效的实现机房发射播出中各环节的检测、记录。比如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中的模拟视音频检测就能够对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有效坚检测,例如视音频的丢失、静帧、黑场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设置故障敏感度和限值的方式来检测故障,再达到限值或敏感度之后确认故障出现,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提高故障监测准确性。

其次,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中的非法信号检测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当前非法分子再攻击卫星信号时其攻击信号功率非常大,甚至在短时间内能够覆盖正常信号,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无法迅速加以之别的,但是通过这一功能,据能够准确、迅速的识别出来,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非法画面的出现。

另外,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对于报警及故障的信号的处理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检测出信号所发生的故障时,控制台的主控制计算机能够第一时间示警,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提示工作人员,而且能够将故障画面设置成自动显示的但画面,这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故障处理后主动计算机将会自动停止示警,并恢复到正常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当单路信号或关联报警的问题出现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是利用主控计算机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来进行调控,并利用单路、多路切换的方式将故障信号切换到正常备份信号源中,从而对问题加以及时的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再有线电视机房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的拓展机房检测信号路数、丰富检测信息、提高信号监测质量。而且能够集中的实现各需要检测环节的信号,并实时检测伴音的显示状况。不仅如此,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带的故障示警功能能够迅速的提醒有线电视机房工作人员立即处理,这对于防止非法信号干扰、问题扩大有着较大的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总而言之,多画面实监控系统能够提高有线电视机房检测的信号质量,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高信号监测效果,提高有线电视机房工作效率与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广华《日立CMT2998VP型多画面彩电晶振不良引起的伴音故障》[J];电子资讯时报;2001

[2]褚海雷《多画面实时监控系统在有线电视播控监测中的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8,05

[3]傅培鑫《大功率广播发射台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的抗干扰及取样技术》[J];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J];2001

作者简介:

篇4:浅谈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防雷 接地

中图分类号:TN94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042-01

1 雷电危害的特点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被雷电直接击中,其危害较大,但一般可通过架设避雷针和防雷网来进行防护。感应雷是由高压放电在附件导体上的电磁感应引起的,其强度虽小,但发生的概率要高得多。感应雷电流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传输线缆等的金属部分窜入,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即使在避雷针和防雷网的保护下,也有可能遭到严重损坏。

2 雷电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主要途径

2.1 通过供电线路侵入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基本是采用市电供电,市电接入配电室再通过UPS进入机房。在遭受雷击时,市电线路及供电设备上有可能产生相当高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将顺着供电线路侵入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2.2 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侵入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有大量的信号传输线路进出机房,当遭遇强烈雷击时,信号传输线路上可能会产生高压感应电流。还有就是当埋地线缆附近的地面突出物遭到雷击时,强大的放电电压可能透过周围土壤击穿线缆外皮,继而侵入信號传输线路。信号传输线路与前端设备直接连接,雷电电流可能循信号传输线路进入而烧毁前端设备。

2.3 通过电子设备接地体侵入

当雷电击中避雷针时,避雷针接地体对大地放电,如果在足够近的距离内有其它电子设备的接地体,放电产生的高压地电位反击电流将通过接地体侵入电子设备,使设备“间接”遭受雷击。

3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防雷措施综述

前端机房防雷工作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3.1 供电线路防雷

有线电视设备雷害事故统计,约70%以上是由雷电通过供电线路侵入造成的,为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位置加装避雷器或其它防护装置:(1)在供电线路上加装避雷器,位置在供电线路进入配电室之前。在供电线路遭雷击时,可将大部分感应电流释放掉。(2)在配电室安装低压避雷器。可以进一步消释放雷击感应电流。(3)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在前端机房配电柜前加装避雷器形成三级避雷,以进一步减弱感应电流。剩余的电流能量在理论上已不能危害到设备安全了。

3.2 楼顶天线防雷

机房楼楼顶一般安装有卫星天线锅和无线接收天线,并且附近无遮挡,高度相对较突出,易招雷袭。这些天线都通过同轴电缆与前端机房设备相连,为防止在雷击时引入雷电电流,同时为了保护建筑物,必须加装避雷针。为彻底防止在雷击时从接收天线引入雷电电流,楼顶天线还需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接收天线与避雷针保持距离,至少应大于3 m。(2)所有卫星天线底座、无线接收天线杆和天线放大器等室外设备的金属外壳应连为一体并可靠接地。(3)连接楼顶卫星接收天线和前端机房卫星接收机的馈线等同轴电缆必须采用双屏蔽电缆或加装金属护套,双屏蔽电缆的外层或金属护套要做到上端与天线底座连为一体,下端连接接地母线。

3.3 进出机房线缆防雷

有线电视前端有许多信号传输线缆进出机房,当遭遇强烈雷击时,传输线缆上可能会产生高压感应电流。并由线缆的金属部分引入机房,所以信号传输线缆应做到几点:(1)线缆的各个出入口位置都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2)在线缆进出前端机房时应按照“内高外低”的原则,以免雨水顺线缆流入机房。这样可防止雷电电流通过雨水导入机房,同时避免机房设备短路。(3)在信号传输线缆的外皮上加装避雷器,将线缆的外皮等金属部分引入的雷电电流释放掉。

3.4 设备保护接地

采用市电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器设备应实施保护接地,即工作接地。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机柜、机架、电视墙、操作台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要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可靠接地,以释放掉电缆、光缆的金属部分引入的雷电和设备漏电、静电等。

4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防雷基本要求

4.1 供电线路防雷基本要求

(1)避雷器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线必须用截面积大于4 mm2的绝缘导线,接地电阻小于4 Ω。(2)如有条件,除了供电线路的避雷接地外,还应做好配电室供电接地、机房电源接地以及配电柜,UPS等的接地工作,其中配电室接地电阻应小于5 Ω。(3)供电电源的零线最好做到重复接地。

4.2 采用避雷针防雷的基本要求

(1)避雷针安装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架设避雷塔,避雷针位于铁塔顶端,整个机房楼及楼顶天线都处在避雷塔保护范围内;二是在机房楼的楼顶四周边缘位置安装多个避雷针,并且所有避雷针连为一体,围绕整个机房楼及楼顶天线形成一个保护圈。(2)避雷针高度应满足对楼顶天线保护的基本要求。如安装单根避雷针时,按照避雷针保护特性,避雷针与天线高度差的数值应大于天线最大几何尺寸。(3)避雷针应采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入大地。引下线多采用截面积大于60 mm2的镀锌扁铁,连接处焊接固定,防止松动、锈蚀增大接地电阻。接地体可采用镀锌角铁、铜网等,埋入地下1.5 m以下,最好围绕机房楼多点布设。(4)避雷接地必须与接收天线接地严格分开,单独接地。且接地电阻应小于4 Ω。

4.3 工作接地

(1)工作接地的接地引下线应采用扁铜条以降低接地电阻,并与其它地线保持1.5 m以上距离。为避免电磁干扰还可加装屏蔽层。(2)接地母线应选用较宽的扁铜条,在防静电地板下用绝缘物体支撑悬空架设。接地母线采用星型分配结构,扩展到每一组机柜、操作台和电视墙附近。(3)各机柜、操作台、电视墙和防静电地板分别与接地母线连接,连接线必须采用同等长度的扁铜带或截面积大于2.5 mm2的铜导线,两端连接处采用铜螺栓紧固。切不可将机架、操作台等串联起来再与接地母线相连,这样会因为接地电阻的不同导致较大电位差。(4)各个机柜、操作台、电视墙等内部的金属部件应连为一体,上架安装的设备外壳应与机柜、操作台等内部的金属部件保持良好接触。(5)工作接地的地线要单独布设,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4 Ω。接地体多采用面积大于1.5 m2的铜板、铜网,在地下1.5 m以下,并与防雷接地分开50 m以上布设。接地体附近土壤应保持湿润,必要时可使用降阻剂。

参考文献

[1]杨玥.关于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接地措施的探讨[J].广播电视信息,2007(8).

篇5:为什么有线电视系统前端机房信号不能提前均衡

【关键词】有线电视 机房 传输 安全保障

有线电视前端的安全保障按照位置划分三段: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的安全保障、卫星接收天线到前端机房连接线路的安全保障和机房内部设备的安全保障。

1 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的安全保障

地面卫星接收天线建设的位置都在开阔、空旷、没有遮挡物的地方,很多地方将天线架设在高楼上,一些恶劣的天气就会使天线偏位,或损坏高频头,为此安装备用卫星接收天线是保障卫星接收天线安全的很好选择。在有多余天线或者有地方可以架设天线时,调节几面天线作为中星 6B 卫星和鑫诺 3 号卫星的备用接收天线,有两点好处:(1)一旦主用天线出现故障,如出现方向偏移或高频头坏(如果因为雷击损坏,需安装防雷设备)等特殊情况时,可以立即调整到备用天线上。

(2)可以作为 CCTV-1 和本省綜合频道的备用信号源使用,使 CCTV-1 和本省综合频道的传输更安全可靠。

2 卫星接收天线到前端机房连接线路的安全保障

从卫星接收天线到机房的连接线路在室外,容易被人为非法剪断,或被强信号干扰等。为防止人为破坏,首先要加强线路巡视,即时报告保安部门。再者,将线路放入金属桥架中,桥架上锁,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防止人为破坏,又起到屏蔽强干扰信号的作用。

3 机房内部设备的安全保障

3.1 对 CCTV-1 和本省综合频道节目的安全保障

3.1.1 信号源的多路备份

CCTV-1 节目源有通过国家干线和省干线的光缆传输网传来的信号源,有中星 6B 和鑫诺 3 号卫星传输的信号源,这样总共有三路信号来源。光缆干线传输的信号源质量可靠,信号稳定,光缆干线抗干扰能力强,不容易遭到非法信号的攻击。此外,光缆干线采用了环型网络传输结构,具有自动保护倒换的自愈功能,所以我们以光缆干线传输的信号源作主信号源,其余两路卫星信号源作备用信号源。三路信号同时进入音视频切换器,机房值班人员根据实际播出情况进行人工切换。选用的音视频切换器要具有“在停电情况下第一路输入音视频信号直通第一路输出端”的功能,在接线时,光缆干线信号线接音视频切换器的第一路输入端,卫星接收机连接的 AV 信号线接音视频切换器的第二路和第三路输入端,音视频调制器接音视频切换器的第一路输出端。这样即使切换器出现故障,也能保证光缆干线信号传输到调制器。

3.1.2 调制器采用 1+1 冷备份

对 CCTV-1 和本省的综合频道的调制器采用 1+1 冷备份,备份调制器的音视频信号输入与音视频切换器的音视频输出连接好,RF 输出与机房前端混合器连接好。调制器的调制频率、输出电平、视音比等参数,要与 CCTV-1 或本省综合频道的主用调制器一致。备用调制器在启用前必须处于关机状态,否则就要干扰 CCTV-1 和本省综合频道节目的正常播出。一旦主用调制器故障,在打开备用调制器电源的前或后,立即关闭主用调制器的电源,整个切换工作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恢复 CCTV-1 或本省综合频道节目的正常播出。与传统的更换设备的方法相比,速度提高了几十倍。

3.1.3 音视频切换器的 1+1 热备份

对 CCTV-1 和本省综合频道的音视频切换器要进行 1+1 热备份,进入主用音视频切换器的信号源也要进入备用的音视频切换器。如果有备用卫星接收天线,则进入备用切换器的卫星信号源就可以用备用卫星天线接收的信号,这样 CCTV-1 和本省综合频道的播出就更加安全了。

由于只有 3 分钟的恢复时间,所以一旦 CCTV-1或本省综合频道的主线路信号出现故障,首先利用主线路上的音视频切换器选择其它几路信号源,如果选择其余几路信号源后都未恢复正常播出,先不要急着查找原因,而应立即启用备用线路,关闭主线路(直接开关主备线路上调制器的电源即可),待恢复正常播出后,再查找解决主线路的故障。

3.2 对其它节目的安全保障

3.2.1 卫星接收机的 N+1 备份

前端机房在安装了卫星监控系统以后,采用的卫星接收机都是某一个品牌的防插播卫星接收机,所以只需备份相同品牌的 1~2 台卫星接收机就可以了。

将备用卫星接收机预先安装在机架上,做好足够长(能连接到机架上的每一台调制器)的音视频输出线,并与备用卫星接收机连接好,线的另一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连接头,一旦某台卫星接收机坏,采取以下步骤恢复传输:

(1)将备用卫星接收机的 IF IN 口连接到已坏卫星接收机所接的卫星天线功分器上,并开机。

(2)将已坏卫星接收机的音视频输出线从该卫星接收机上取下,与备用卫星接收机的音视频输出线相连。

(3)调节备用卫星接收机的参数,接收到正常的节目即可。

3.2.2 调制器的 N+1 备份

调制器的备份操作方式与卫星接收机的备份操作方式相同。选择一台性能好的捷变频调制器做备用调制器,并安装在机架上。备用调制器的 RF 输出线暂时不接在备用调制器的 RF 输出端口上,而是接上75Ω 假负载,在备用调制器要启用并调整好频率后才可接入。另一端与前端信号混合器连接好。备用调制器的 AV 输入线要足够长,能连接到机架上的任何一台卫星接收机。AV 线的一端与备用调制器连接好,另一端做好接头,准备与已坏调制器对应的卫星接收机的 AV 输出端口相连。备用调制器平时处于关机状态。启用时的操作顺序是:

(1)关闭已坏的调制器的电源。

(2)将备用调制器的音视频输入线接到已坏调制器对应的卫星接收机的 AV 输出端口上。

(3)开启备用调制器的电源,并调整备用调制器的频率,使其与已坏调制器的一致。

(4)连接 RF 输出线到前端射频混合器上。

(5)调节好备用调制器的电平、视音比等参数。

整个过程在 5 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设备更换时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稽查监控系统 下一篇: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