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童话故事

关键词: 干嘛 下起 淋湿 松鼠

少儿童话故事(精选6篇)

篇1:少儿童话故事

漂亮又骄傲的小孔雀

小孔雀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它那五彩的尾巴让大家都很羡慕呢!

一天,小孔雀出来散步,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将小孔雀都淋湿了,突然,它看见一旁走来一只小松鼠,还撑着一把伞,它立刻抢过来,小松鼠生气的说:“小孔雀,你干嘛抢我的伞呀!”

小孔雀说:“哼!我这么漂亮,当然应该撑着伞,你嘛,就算啦!”

一次,小孔雀在草地上晒太阳,发现一只小白兔,头上还戴着一个非常漂亮的粉色蝴蝶结,突然立刻抢过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小白兔说:“小孔雀,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那是我的!”

小孔雀挺着胸脯说:“哼!我这么漂亮,这个蝴蝶结当然应该归我咯!”

渐渐地,大家都疏远了小孔雀,不再和它玩儿了。

偷吃西瓜的小胖猪

有只小胖猪,白胖胖、圆滚滚,非常招人喜爱。

可是呀,它就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犯了错误不爱承认。

比如说这一天吧,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小胖猪竟然悄悄的全都吃掉了。

妈妈回来问它:“小胖猪,大西瓜怎么不见啦?”

小胖猪却说:“可能是……是小老鼠吃掉了!对,就是小老鼠吃掉的!”

妈妈知道小老鼠只要一说谎,就一定是结结巴巴的,妈妈太了解它啦!

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小胖猪,做错了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知道吗?”

小胖猪红着脸点点头说:“妈妈,我……我错了,其实西瓜是我吃的!对不起!”

妈妈听了,欣慰的点了点头。

小熊和秋千

小熊做了一个秋千架,还在绳子上系上了一圈美丽的小花和叶子。

它坐在上面,快活的晃起来,忽高忽低,高兴极了。

小象看到了,跑过来说:“小熊小熊,我能坐坐你的秋千架吗?”

小熊却说:“不行不行!你这么重,会坐坏的!”

小猪看到了,跑过来说:“小熊小熊,我能坐坐你的秋千架吗?”

小熊却说:“不行不行!你这么脏,会弄脏的!”

小松鼠看到了,跑过来说:“小熊小熊,我能坐坐你的秋千架吗?”

小熊却说:“不行不行!你玩儿了,我还玩儿什么呀!”

小熊一个人玩儿起来,玩着玩着,突然秋千架断了,它摔了个结结实实的臀部墩。

交好朋友的小螃蟹

小螃蟹宽宽想交好朋友,它来到岸上,正巧看见了一只小兔子。

它热情地说:“小兔子,我想和你做朋友!”

小兔子高兴的答应了,它见了,高兴得不得了,它又说:“那太好啦!我邀请你去我家玩儿吧!”

小兔子听了这话,却害怕极了,它立刻摇摇头,走掉了。

小螃蟹宽宽没有交到好朋友,它非常非常的难过。

回到家,它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呀,兔子不会水,更别提来水底玩儿了,它会淹死的,见你这样说,它当然不敢和你交朋友啦!”

爱唱歌的小兔

小兔淼淼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兔子,它最爱的就是唱歌啦!

它的歌声就像百灵鸟那样,大家都说:“淼淼以后一定会当上歌唱家的!”

可是有一天,淼淼在采蘑菇的时候一不小心滚下了山坡,摔断了腿,变成了个跛子。

它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大家见了,都嘲笑起它:“跛子跛子,淼淼是个跛子!滑稽滑稽,淼淼真是滑稽!”

淼淼听了,非常非常非常难过伤心,它变得不爱唱歌了,它的歌声,从森林里消失了。而且淼淼在白天的时候也不敢出来玩儿了,只有在天黑,大家看不见它的时候,它才敢出来玩儿。

一天晚上,淼淼又独自个儿悄悄的出来玩儿了,它来到一片山谷中,它最爱这里,安静,一眼就能看见月亮,月亮的光把它照的发亮,好像它就站在舞台中央似的。

它张开嘴巴,开始唱起来,唱啊唱啊,声音悠扬动听。

还没唱完,它突然瞥见草丛里的一只小青蛙,它立刻闭上嘴巴,显得非常惊慌失措,头也立刻埋得低低的。

小青蛙跳出来,说:“小兔子,你怎么不唱啦?咱们来合唱好吗?我也好喜欢唱歌!不过我不像你,我喜欢在大家面前唱~!”

淼淼听了,难过的说:“我……我不敢在人们面前唱,因为我是一只瘸腿的兔子,大家会笑话我的……”它越说越伤心。

小青蛙听了,想了想,说:“我和你差不多啦,你瞧,”说着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只有一只眼睛了,但是我想,唱歌用的是嘴,和眼睛、腿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并不妨碍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淼淼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篇2:少儿童话故事

宙斯回到奥林匹斯圣出。他与诸神商量,决定根除这一代可耻的人。他正想用闪电惩罚整个大地,但又担心天国会被殃及,宇宙之轴会被烧毁。于是,他放弃了这种粗暴报复的念头,放下独眼神给他炼铸的雷电锤,决定向地下降下暴雨,用洪水灭绝人类。这时,除了南风,所有的风都被锁在埃俄罗斯的岩洞里。南风接受了命令,扇动着湿漉漉的翅膀直扑地面。南风可怕的脸黑得犹如锅底,胡须沉甸甸的,好像满天乌云。洪涛流自他的白发,雾霭遮盖着前额,大水从他的胸脯涌出。南风升在空中,用手紧紧地抓住浓云,狠狠地挤压。顿时,雷声隆隆,大雨如注。暴风雨摧残了地里的庄稼。农民的希望破灭了,整整一年的辛劳都白费了。

宙斯的弟弟,海神波塞冬也不甘寂寞,急忙赶来帮着破坏,他把所有的河流都召集起来,说:“你们应该掀起狂澜,吞没房屋,冲垮堤坝!”他们都听从他的命令。波塞冬亲自上阵,手执三叉神戟,撞击大地,为洪水开路。河水汹涌澎河,势不可挡。泛滥的洪水涌上田野,犹如狂暴的野兽,冲倒大衬、庙宇和房屋。水势不断上涨,不久便淹没了宫殿,连教堂的塔尖也卷入湍急的漩涡中。顷刻间,水陆莫辨,整个大地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人类面对滔滔的洪水,绝望地寻找救命的办法。有的爬上山顶,有的驾起木船,航行在淹没的房顶上。大水一直漫过了葡萄园,船底扫过了葡萄架。鱼儿在枝蔓间挣扎,满山遍野逃遁的野猪被浪涛吞没,淹死。一群群人都被洪水冲走,幸免于难的人后来也饿死在光秃秃的山顶上。在福喀斯,有一座高山的两个山峰露出水面,这就是帕耳那索斯山。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丢卡利翁事先得到父亲的警告,造了一条大船。当洪水到来时,他和妻子皮拉驾船驶往帕耳那索斯。被创造的男人和女人再也没有比他们更善良,更虔诚的了。宙斯召唤大水淹没大地,报复了人类。他从天上俯视人间,看到千千万万的人中只剩下一对可怜的人,漂在水面上,这对夫妇善良而信仰神衹。宙斯平熄了怒火。他唤来北风,北风驱散了团团乌云和浓浓的雾霭,让天空重见光明。掌管海洋的波塞冬见状也放下三叉戟,使滚滚的海涛退去,海水驯服地退到高高的堤岸下,河水也回到了河床。树梢从深水中露了出来,树叶上沾满污泥。群山重现,平原伸展,大地复原。

丢卡利翁看看周围,大地荒芜,一片泥泞,如同坟墓一样死寂。看着这一切,他禁不住淌下了眼泪,对妻子皮拉说:“亲爱的,我朝远处眺望,后不到一个活人。我们两个人是大地上仅存的人类,其他人都被洪水吞没了,可是,我们也很难生存下去。我看到的每一朵云彩都使我惊恐。即使一切危险都过去了,我们两个孤单的人在这荒凉的世界上,又能做什么呢?唉,要是我的父亲普罗米修斯教会我创造人类的本领,教会我把灵魂给予泥人的技术,那该多么好啊!”妻子听他说完,也很悲伤,两个人不禁痛哭起来。他们没有了主意,只好来到半荒废的圣坛前跪下,向女神忒弥斯恳求说:“女神啊,请告诉我们,该如何创造已经灭亡了的一代人类。啊,帮助沉沦的世界再生吧!”

袄肟我的圣坛,”女神的声音回答说,“戴上面纱,解开腰带,然后把你们母亲的骸骨仍到你们的身后去!”

两个人听了这神秘的言语,十分惊讶,莫明其妙。皮拉首先打破了沉默,说:“高贵的女神,宽恕我吧。我不得不违背你的意愿,因为我不能扔掉母亲的遗骸,不想冒犯她的阴魂!”

但丢卡利翁的心里却豁然明朗,他顿时领悟了,于是好言抚慰妻子说:“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那么女神的命令并没有叫我们干不敬的事。大地是我们仁慈的母亲,石块一定是她的骸骨。皮拉,我们应该把石块扔到身后去!”

话虽这么说,但两个人还是将信将疑,他们想不妨尝试一下。于是,他们转过身子,蒙住头,再松开衣带,然后按照女神的命令,把石块朝身后扔去。一种奇迹出现了:石头突然不再坚硬、松脆,而是变得柔软,巨大,逐渐成形。人的模样开开始显现出来,可是还没有完全成型,好像艺术家刚从大理石雕凿出来的粗略的轮廓。石头上湿润的泥土变成了一块块肌肉,结实坚硬的石头变成了骨头,石块间的纹路变成了人的脉络。奇怪的是,丢卡利翁往后扔的石块都变成男人,而妻子皮拉扔的石头全变成了女人。直到今天,人类并不否认他们的起源和来历。这是坚强、刻苦、勤劳的一代。

篇3:格林童话中的“少儿不宜”

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当然也包括父母给孩子讲的故事, 其中脍炙人口的童话似乎是当仁不让的不二选择, 像妇孺皆知的《格林童话集》, 早已超出德国国界, 变成了世界儿童的亲密朋友。

但是《格林童话集》真的适合孩子吗?《格林童话集》是儿童读物的最佳首选吗?《格林童话集》中的血腥、暴力场景是否会对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就是《格林童话集》中存在的“少儿不宜”的问题从《格林童话》的第一版 (1812年12月由柏林的埃美尔出版社出版, 只是第1卷, 1815年又出版了第2卷) 出版后就不绝于耳, 当然也延续到我们的当下, 比如说19世纪德国就有学者指责格林童话中几个故事的野蛮, 尤其是初版的《谜语》和《杜松子树》, 格林兄弟辩称, 他们基于对流传故事的忠实态度, 有理由保留这些残暴的情节, 因为它们构成了民间传说的重要一面, 也就是说, 大量的残暴情节是无法删除的, 因为它们属于这种叙事类型的基本要素, 即, 如果删除掉这些情节, 故事就无法发展下去了, 故事也就被迫中断。我们知道童话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个人创作的, 比方说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写的童话, 第二类是民间童话, 即千百年来由群众口头流传, 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成书, 而《格林童话集》就属于第二类, 它的原名是《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即雅科布·格林 (1785-1863) 和威廉·格林 (1786-1859) , 两兄弟在德国语言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有不朽的功绩。格林兄弟是日耳曼学的奠基人, 他们整理德语语法, 编写德语语言史, 出版了《德语字典》, 成为德语语言研究的开创人。此外, 他们搜集德国中古以来的德国民间童话和传说, 成果是《德国传说》和《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尤其是后者奠定了格林兄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格林兄弟在《格林童话集》的前言中指出了他们搜集民间童话的一些原因, 主要是强调内容和语言上的忠实, 力图不加歪曲地予以记录, 尽管如此, 他们在整理加工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考虑到《格林童话集》的类型以及格林兄弟的编辑初衷, 其中的血腥、暴力以及所谓的“少儿不宜”也就情有可原了。也就是说, 格林兄弟的初衷并非是为儿童编写的, 更多的是学术上的, 其实, 早在格林兄弟在马堡大学攻读法学期间, 他们就己经受到以施勒格尔兄弟、诺瓦利斯和蒂克为中心的耶拿浪漫主义的影响 (耶拿浪漫主义注重对复兴古代德国文化的追求) , 当然, 格林兄弟所受到的直接的也是更大的影响来自于海德堡浪漫主义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 他们不仅引导格林兄弟认识到采集民间童话的重要意义, 而且还给予了不少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知道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历史非常重视, 历史成为印证现在、筹划未来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为代表的海德堡浪漫主义, 特别重视对德国民族文化的整理, 重视发掘民间文学, 试图以此来复兴德国的中古文化, 弘扬德国的民族精神, 唤起德国民众反对法国占领者的爱国热情。他们是搜集古代民间传说的发起人, 两人深入民间, 采集了七百多首民歌, 编写出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正是在此期间, 格林兄弟成了他们的助手, 并于1806年开始采集民间童话, 直到六年后完成了《格林童话集》。也就是说, 在编辑第一版《格林童话集》时, 格林兄弟并没有明确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直接读者, 但他们很快便发现, 儿童也可以是这些故事的重要听众, 于是他们开始了把《格林童话集》从非儿童文学向儿童文学的改写过程, 特别是威廉·格林, 花费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 一版接一版地从1812年的第1版改到1857年的第7版, 删除了所有他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 力图使它成为一本对儿童有益的教育之书, 1859年, 威廉·格林与世长辞, 《格林童话集》的修订也随之终结。所以, 第7版的《格林童话集》又被称为“最终版”, 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格林童话, 实际上都是从最终版翻译过来的。

但是由于“德国的民间童话中并不避讳暴力, 不少残暴的情节描述随处可见。”[2]所以即便是在多次整理加工后的1857年的第7版的二百多个故事中, 血腥、暴力的情节也是不胜枚举, 儿童特别是孤儿, 往往受到继父或继母的虐待 (像《灰姑娘》、《坟墓里的穷孩子》) 甚至谋杀 (像《白雪公主》) , 忠诚朋友的复活必须用两个无辜孩子的鲜血来换取 (《忠诚的约罕涅斯》) , 还有可怕的食人魔怪 (像《亨舍尔和格莱特》) 和亲人相残 (像《会唱歌的骨头》) , 甚至夫妇的自相残杀 (像《三片蛇叶》) , 这些故事所描述的残暴情形不断受到严厉的批评。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兴起了一股反对“格林童话式暴力”的浪潮, 从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禁止重新印刷《格林童话集》, 禁止重版的理由是:德国民众因为受到童话影响而变得残忍, 德国童话 (当然包括《格林童话集》) 甚至要对纳粹集中营的暴力负有责任。

事实上, 民间童话中的残暴情节并不仅仅限于德国, 世界各地流传下来的民间童话中同样有着类似的现象, 因为暴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它在艺术 (民间童话) 中也会有所反映, 并成为民间童话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关键在于:面向儿童的童话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丰富复杂的世界 (当然也包括阴暗面的一个世界) , 还是大人所划定范围的、希望孩子看到的被限定的、虚假的世界, 后者有时让人联想到被PS过的照片、甜得发腻的饮料和扭捏作态的戏中人, 有研究者认为, 在一个经过“杀菌消毒”的完美童话里, 王子和公主总是过着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没有暴力, 没有阴谋, 没有好人死去, 没有坏人得逞, 这使得儿童容易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太过美好, 或者沉浸在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不愿长大, 反而无法适应社会。毕竟, “少年儿童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或世外桃源里的, 时代的风云变幻、兴衰沉浮, 必然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他们的性格。”[3]也就是说, 过于完美、纯洁的童话反而使儿童“误入歧途”。

实际上, 《格林童话集》的内容可谓光明与阴暗, 美好与丑恶甚至糟粕并存, 《格林童话集》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诚实等优秀品质, 歌颂手工业工人的智慧与勇敢 (像《勇敢的小裁缝》等) , 也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要说糟粕的话, 真正的糟粕, 不仅少儿不宜, 大人也不宜, 像宣扬宗教观念、因果报应、等级观念———比如得到好报男性最后常常成为富翁或者成了皇帝、王子, 女性则成为王妃、皇后等, 当然这些糟粕是由时代因素所造就的, 很难想象在民间童话中塑造出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斗士、世界公民、女科学家等角色, 而这需要给孩子们讲《格林童话集》的父母们做一些润色及阐释工作。

参考文献

篇4:少儿童话故事

不过在私人场合,李肇星可以是另外一副样子。他能一边接电话,说着说着就一屁股坐在桌上,晃荡着腿,把一只拖鞋甩出去;过一会儿,又用力甩出去剩下的那只;然后光脚坐下,笑眯眯告诉你,别介意,这不是外事活动。

此前在外交部的公职任上,他接连写完了少儿、戏剧、诗歌等一系列看似题材混搭的读本,包括五部诗集、五本散文集、一本答网友问结集、两本经典短诗集。他甚至参与编写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的其中一个章节书的主要作者,是他的大学同学。

在成为出书最多的前部级高官之后,李肇星决定在第16本书里谈谈主业工作:澄清外界对中国外交的种种“误会”,也就是前文您所看到的。

但李肇星对出版事业其实并没有异乎寻常的热心。一位曾参与李肇星著作编辑工作的人士告诉壹读记者,“李部长很低调,不是很愿意出书,很多时候只是碍于人情关。”

李肇星在北大的演讲结束后,回应壹读记者提问时,承认了这一点。

“比我优秀的外交干部多得很,他们多数都没写,我写干什么呢?”他顺便幽了一默,说儿子告诉他网上有句话:现在读书的人少了,写书的人多了;知道鲁迅的少了,知道周迅的多了。

李肇星对壹读记者回忆:他当时反问儿子一句,“周迅是谁?”

版署向儿童推荐李肇星写的少儿读物

李肇星爱写诗和散文,常在记者招待会上使用古人或自己的诗句,被称为“诗人部长”。其文人雅名很快传遍出版圈。李肇星曾在《生命无序》一书的序言中写道:“2007年离开外交部部长职务后,十几个境内外出版社和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约我写回忆录,有的还试着以‘天价’稿酬吸引我。”

如何向部长要书,出版社们各有“关系”。为李出书最多的是世界知识出版社这家由外交部主管的出版社,在外界看来,其高层领导多为卸任大使,对外交系统颇为熟悉,通过这层关系拿到部长书稿,应该很容易。

李肇星之前的外交部部长,有三个人写过回忆录:黄华、唐家璇和钱其琛,书都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200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为他出版过两本书,《李肇星在线谈外交》和《肇星诗百首》。《李肇星在线谈外交》这本书缘起偶然,2003年外交部和新华网策划了一个李部长答网民问的活动,时任社长王成家看到新闻,觉得是个不错的图书选题,便与外交部联系。李回应,只要出版社觉得可行,自己没什么意见。

李肇星与王成家两人是山东老乡,都在上世纪60年代进入外交部工作,同于1968年被下放到广东牛田洋农场劳动。到牛田洋的第二年,当地遭遇台风海啸,五百余人死亡。“幸存的成家和我都觉得‘活下来是偶然的奢侈’,有了共生死的战友情。”李肇星在文章中如此回忆。王成家卸任大使后,部委考虑让其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征求王成家意见的工作,也是李肇星完成的。

在牛田洋农场的经历,还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搭了线。这家出版社的前社长黄建斌在牛田洋农场与李肇星同属一个连队。黄建斌对壹读记者回忆,李在年轻时口才就很好,说话幽默,喜欢看地图,经常对着地图发愣。2004年,李肇星想把驻非洲时给儿子写的信结集成书,于是问老战友,“有没有这个意愿?”

出版社从信件中选出27篇,汇编成《黑色,是美丽的》,该书还被新闻出版总署选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读物”。

写诗歌专栏得过全国大奖

鲜为人知的是,李肇星还是一位诗歌专栏作家。

原《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宋安娜协助李肇星出过两本诗集,她告诉壹读记者,李肇星对诗情有独钟,曾在《天津日报》开过诗歌专栏。

专栏名為“云游心迹”,从1998年一直写到2005年,李肇星留存了近200首诗。该专栏还得过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

相较而言,李对出版回忆录十分谨慎。前文提到的出版社,无一不想为他出本外交生涯回忆录,但都碰了软钉子。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黑色,是美丽的》后,福建当地领导也想借出版社的光,让李肇星出版其他书。社里的领导找到李肇星,李说当时自己还在任上,牵涉到外交的书,必须经过政治局同意才能出版。他送给这位社领导一本钱其琛的《外交十记》,说这本书就是如此。李肇星还告诉他,即使能出外交回忆录,也很难交给地方出版社。

今年12月,出了十几本书的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终于有了一本谈外交的书。在书的后记中,李肇星谈及写书缘起大概在四年前,他在某大学和年轻人聊天,学生说读过他的诗歌、散文,却不曾见其谈外交,很期待,李肇星自称动了心,便于三年前动笔。

这对于知情出版社来说,是个好消息。中信出版社在去年3月拿到初稿,独立出版人汤曼莉对壹读记者说:“稿子是分批陆续给齐的。最先拿到的是现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乐在其中’,全书‘重头戏’的中美关系部分,李部长认可我们的策划思路后,最后才拿到。”当时此书尚未确定花落谁家,直到2013年才签订版权合同。中信出版社第二分社副社长朱虹向壹读记者介绍,李很注重细节,(书)要有具体的事儿,不要官话。李肇星对此书很重视,所配照片都是首次发表,连照片配文也亲自撰写。他曾起书名为《外交小事》,但是出版社认为,外交无小事,毕竟事关国家利益,于是说服这位前外长,将书名改为《说不尽的外交》。

23年16本书,部长修成作家

从李肇星1990年出版第一本书《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至今,23年中有16本书问世,这样的速度堪比职业作家。李肇星为什么有那么多业余时间?事实上,他的大部分书,是出版社根据其已发表的文章集结而成,再交由李本人审阅定稿。

2010年青岛出版社的《写给中国孩子的非洲书》,主体内容与五年前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黑色,是美丽的》基本一致,额外增添了李肇星夫人秦晓梅写的一些动物故事。对此,青岛出版集团社科人文出版中心总编辑刘咏向壹读记者解释,因为当时《黑色,是美丽的》一书版权到期,青岛出版社于是对内容重新编排出版。

他写的多本诗选,也出现过选编了相同的诗,但出版社时而会想出新意,比如给诗歌配上英文翻译,于是又成了一本。

此次最新出版的《说不尽的外交》,有李肇星与网民的问答,也摘录自2004年的《李肇星在线谈外交》一书。

《李肇星在线谈外交》的责编李锋对壹读记者说,这本书卖出去两万册,虽然订货量还不错,但由于定价较低,盈利也不多。对于出版社来说,出李肇星的书,并非为了赚钱,而是希望能和他保持良好合作,特别是希望他能够把回忆录交给自己出版。

篇5:少儿童话故事

小明、小刚抬着木板出发了。他们两个高高兴兴地向前走。一棵大树矗立他们的面前。树上长满了大大的苹果。小明和小刚的嘴巴张成“O”形。小明首先反应过来,说快动手。小明说:“你压住木板,我去摘苹果”。

一开始,小刚全心全意地压住木板,小明则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前挪,终于手抓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看着小明手里的大苹果,小刚心里想:“这么好的一个大苹果,万一小明一个人独吞了怎么办?”小刚顿时一脑门的担心。他就想,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对着小明喊,:“快把苹果给我!” 而小明却不肯把这个大苹果给他。这时小刚顿时恼羞成怒,眼睛里都是那个苹果。于是他再也不全力以赴地踩住木板,往前一扑,去抓小明手里的苹果。可是苹果还没抓到,两个人却一起滚进了悬崖。

篇6:少儿童话故事

一位王问他的宰相:

“讲出来吧,你是不是很爱我?”

那人答:

“主子,我是您的恭顺的奴才!怎谈得上爱您呢?”

“我问的话非回答不可,”王坚持道,“你老实说了吧!”

宰相于是说了:

“您多么爱您的奴才,您的奴才也多么爱您!”

“两个人相爱不可能是恰巧一般无二的呀,”王反驳,“总不免这个爱得多些,那个爱得少些。”

于是宰相建议道:

“哪天夜里我陪您秘密出去,找几个本城的穷人,同他们谈谈,问问他们吧。也许您的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的回答。”

“再好没有了,”王同意说,“咱们今天夜里就去。”

就在当天刚刚入夜,王和宰相到了一个穷老太婆所住的陋室。他们站在门槛外面往屋里瞧,瞧见老太婆在织布机子后头坐着呢。

王的眼睛盯着她,用响亮的发怒的声音说道:

“这无用的老太婆呀!成天坐在织布机子后头织,到了夜里还不安静点么!”

宰相便说:

“请您不要出声了!您的奴才我有话要问她。”宰相叫那老太婆:“喂,老太婆呀,听见什么新闻没有?”

“你是谁呀,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我?”老太婆抱怨道,“夜里您还不安静点么!”

“听我讲!”宰相说,“咱们城里的王此刻病重了。你没听说么?”

“我才不为这种事担心呢。”老太婆回答,“反正我总是又饿又冷,坐在机子后面织布呀。王以前身体好的时候,难道我休息过么?现在他病了,难道我就得发愁么?他身体好还是有病,对于我反正一样!”

宰相听完她的话,对王说:

“记住这老太婆的话!现在咱们到旁处去吧!”

他们走掉了,才过一会儿就听见磨齿格吱吱的响声――附近一个房子里有个年轻的女人正用手磨磨谷子呢。

“这个好怪的女人呀!”王满怀着同情大声说,“白天整天伺候丈夫,夜里还得磨谷子。从国库里拨点钱津贴她吧。”

宰相便说:

“现在您不要开口了。我来问这女人话!”宰相对她喊道:“喂,磨粉的好小娘子!你听说没听说,咱们城里的王此刻病得很重了?”

“啊呀,天啊!”这个女子失声叫道,“他时时刻刻关照我们!求神保佑他快快恢复健康吧!”

这时候宰相对王说:

“您责备那个老太婆,她也就粗鲁地回答咱们的话;您怜惜这个女人,她也就爱惜您。”

俗语说得好:

心同心之间有路可通,

就像圆屋顶会发回声。

爱能从对方把爱唤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300字幼儿童话故事_幼儿童话故事300字 下一篇:寓言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