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冲压模具设计垫片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
产品名称:
技术要求:
1、材料、厚度;
2、尺寸精度等级;
3、批量;
4、其它要求,如毛刺问题等。
图1 产品图
一、产品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裁工艺性分析
P157-158
2、弯曲工艺性分析
P217-218
3、拉深工艺性分析
P23
34、其它成形工艺性分析
相应的成形方式章节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P158-159
三、工艺设计和计算
1、弯曲展开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标出每一段的代号,如L
1、L2等。
2、拉深坯料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画出各次拉深的产品形状,且对其进行关键数据的标注,见P272-273。
3、排样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说明产品间的搭边值、料带宽、步距等。
4、废料设计
4.1 需要图形配合,在写其中一块废料时需使其图形清晰,其它废料如果确实会影响它的清晰,可以适当隐藏。任何一块废料的尺寸都需要说明,且标在图上。
4.2 需注意废料之间的重叠问题和废料的圆角过渡问题。
4.3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冲裁刃口尺寸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对任何冲裁的冲头尺寸都需要计算。
6、冲压力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
7、压力中心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
8、压力机的选择
四、模具结构设计
1、模架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
2、成形凸、凹模设计
2.1 冲裁凸模和凹模入子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标出尺寸及公差。
计算冲裁间隙、凸模长度,确定凸模结构形式。
确定凹模入子的结构形式。
2.2 弯曲冲头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设计冲头结构形式,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
2.3 拉深凸、凹模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注意各次拉深的凸、凹模都要进行设计。
2.4 其它成形凸、凹模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
3、导料和定位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说明数据且标在图上。
4、卸料结构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需要在模具上进行排布,且说明尺寸;需对单个的卸料螺钉进行画图说明。
5、模板固定设计
螺钉的排布,需要图形配合,一般用其俯视图即可。
五、装配图
必须是AUTOCAD图档,对其要进行必要的零件明细说明。
六、模板零件图
必须是AUTOCAD图档,可以用UG的制图做出来,要进行标注。
注意:
1、图形可调好大小打印出来贴在设计说明书上,但是必须清晰可读;
2、涉及到手动画图的地方,必须用铅笔和量尺,不允许徒手画;
3、字迹工整可读;
4、每个人自己选题,经老师审核再做,如果需要多个学生做同一项目的,需经过老师的批准,视其难度决定是否允许。
第二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南京工程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
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本科阶段)的实践与应用课程,
是检验应考者对冲压模具设计的
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冲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冲压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的实践能力;冲压模具标准、冲压工具书和设计资料的使用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初步掌握制订合理冲压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的方法;国标、冲压工具书和设计资料的使用方法。
二、选题要求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教学的要求。
1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参考)
本课程设计按2周时间计,具体安排请学生根据自己工作情况而定。
2、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A、 方案合理,结构正确,图形完整,说明书格式规范、内容翔实 70% B、 创新能力 10% C、 态度和纪律 10% D、 答辩成绩 10%
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四、参考资料
《冲压手册》(修订版),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贾俐俐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第1版),模具实用丛书编委会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王秀凤、万良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附件:
一、课程设计题目(以下表格可以用CAD打开)
二、选题要求
1. 自选题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岗位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但难度要适当高些;每个选题只允许1人完成; 2. 教师给题:学生可以从教师给的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每个题目的选题学生不超过7人; 3. 自选题目时间:7月29日-7月31日;教师选题时间:8月1日-8月7日
序号 1序号 3名称:力调节杠杆材料:板厚:5批量:大批量生产序号 2名称:弹性片材料:65板厚:2批量:中批量生产序号 4处名称:止退垫片材料:板厚:1.5批量:中批量生产名称:连接垫板材料:235板厚:3批量:中批量生产名材板批4. 选题表见上表
5. 每位学生可以选择2个课题,供教师调整课题时参考;
6. 对每个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并以其中1道(或2道)工序作为冲压课程设计课题;
7. 填写课程设计选题表文件名称以自己“姓名”命名,于8月10日前以电子档形式发zzw99530@163.com或qq邮箱(只要发送一次就可以)。
三、课程设计工作量要求; 1.论文总页码不少于25页(不含附件),按提供的格式排版,具体内容可以调整; 2.装配总图1张(A0或A1图纸一张); 3.主要零件图纸不少于4张(越多越好);
4.工艺文件(冲压工艺卡片和冲压工序卡片)1套; 5.提供打印稿和电子稿;
第三篇:冲压模具设计总结
一、 设计过程
1、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① 材料性能分析:是否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能; ② 工件结构分析:
结构要求:如果只是对孔的定位有高要求,对外形要求不高,可以改进外形,以实现无废料排样
料厚:是薄板材料还是厚板材料?t<0.3mm?
t<2mm?
t>2mm? 孔边距:c≥1.5t或c≥t 圆角过渡:转角处尽量用圆角过渡,有利于减少冲裁时尖角处的崩刃和过快磨损,一般可取r=0.5t,范围大致在0.21mm
2、 设计该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编制其冷冲压工艺卡片,要求至少提出两种以上的冲压工艺方案分析比较,确定可行的工艺方案。
3、 论文正文中需要有该零件的模具结构总图一套及主要零件图。另外,需打印出来至少三张用Autocad画的规范三视图,打印图号至少A3号或以上。
4、 选择冲压设备,所有设备参数计算需注明取值来源,并将源图表重新绘制在论文中。
5、 编写设计说明书,所有工艺参数计算需注明来源,并将源图表重新绘制在论文中。
6、 设计论文的最后,将所有来源参考文献按[1],[2],[3]等顺序列出。
二、 设计进度
第1周,完成工艺分析、工艺方案制定及工艺计算; 第2周,完成模具总图设计与绘制;
第3周,设计绘制主要零件图,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答辩。
三、 参考书
1)王孝培. 冲压手册(或冲压设计资料). 机工版,第11章 2)肖景容. 冲压工艺学. 机工版,第7章 3)太原工学院主编. 冷冲模结构图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GB4457~4460-84 5)* 周玲. 冲模设计实例详解.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支架,设计该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及模具。
2.支架,设计该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及模具。
3.法兰零件,试设计该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及模具。
4.筒形零件,试设计该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及模具。
第四篇:冲压冲裁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一、课题名称: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
二、设计要求:
1.主要内容 (1)编制冲压工艺
(2)设计模具(分析、计算、装配图、非标零件图) (3)编制模具主要零件制造工艺 (4)分析估算工时,确定完成工期 (5)核算成本,报价
(6)编写全套设计制造说明书 2.基本要求:
(1)分析计算全面,图纸表达准确; (2)工艺水平规程制定,力求符合实际; (3)必要的数据须进行市场调查; (4)分析核算工期、成本,着重于过程。
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08,t=1.2mm。精度要求为IT14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1.材料分析
冲裁件材料为08钢板,其中08是沸腾钢,08表示为含碳量为万分之八,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 结构分析
冲裁件结构简单对称,但外形的直角不便于模具的加工,并且影响模具的寿命建议将90º的直角改为R1的工艺圆角。 3. 精度分析:
.14零件上有3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350 ø160都0.
14、0为IT11级,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 查表的2-5得x=0.5 凹模尺寸的计算
当冲裁精度在IT14时,
x=0.5。
凹模变大尺寸20,10.尺寸公差200.52,100.36,50.30 落料时
DA=(35-0.5×0.2)00.13=34.900.13㎜ DT=(DA-0.2)00.09=34.700.09
冲孔时 以凸模为计算标准配合加工凹模 当冲裁精度在IT12时,
x=0.75。
dT=(16+0.75×0.14)00.075=16.10500.075 Da=16.105 2.排样计算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55,表2-8,搭边值取2.5mm和2mm a=2.5mm,计算得宽度b=φ+2a=35+2.5*2+1=41mm,步距L=D+a1=35+2=37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67.5%查板材标准,宜选1400×3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34张条料,每张可冲出81个工件,故每张钢板的利用率为67.15%
3.1.3、材料利用率: A—冲裁件面积
B—调料宽度 h—送料进距
n—一个进距内冲件数
1n1A100% Bh其中n=1 B=41 H=37 冲裁面积为;A=35*35-64*3.14=1024.04mm2 所以其材料利用率为:=1024.04/(4137)=67.5% 排样原则:
(1)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还可适当改变零件形状)
(2)拍样方法应使冲压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且安全 (3)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高
(4)保证质量和制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
冲击力的计算:
1 方形冲裁力为F=1401.21.3390=85176N 中间圆形冲裁力为:F=3.14161.31.2×390=30566.016N 总的冲裁力为;F=85176+30566.016=115742.016N 5
查常用T08钢的力学性能表得
b=390Mpa 查表得
K卸=0.045 K推=0.55 F卸=K卸F=0.045×115742.016=5208.39N F推=nK推F=0.55×115742.016×7=445606.762N 总的冲裁力为:F=115742.016+5208.39+445606.762=566.6KN 因为总的冲裁力不得超过压力机的80%所以所需压力机的总的冲压里为 F=566.6/0.8=708.25KN 4.压力中心计算
因为制件形状对称,所以冲模的压力中心位于其制件的几何中心。
3.5、冲裁模刃口尺寸
四、冲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冲压力的大小,选取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H23—16,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160kN 滑块行程:55mm 最大闭合高度:220 mm 闭合高度调节量:45 mm 滑块中心线到床身距离:160mm 工作台尺寸:300 mm×450 mm 工作台孔尺寸:160 mm×240 mm 模柄孔尺寸:φ40 mm×60 mm 垫板厚度:40 mm
五、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标准模架的选用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由公式(2-19)可知,凹模的高度H
为;
H=kb=0.38*35=13.3mm(查表2.9.5得k=0.38) H取20mm 凹模壁厚c=(1.5∽2)H=19.95∽26.6mm 凹模壁厚C取20mm 凹模宽度 B=b+2c=35+40=75mm 凹模长度L取120mm 凹模轮廓尺寸为120mm×100mm×20mm 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可得;
H上模板 =30~45mm 圆整按照标准取值30mm 垫板厚度为(6~12)取值10 凸模固定板H固定板=18~24mm H固定板取20mm H凹=35mm 有标准模架可查的:下模座为35mm 模具采用后置导柱模架,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查得模架规格为上模座125mm×125mm×30mm,下模座125mm×125mm×35mm,导柱22mm×110mm,导套22mm×80mm×28mm。
六、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弹性元件选用橡胶,其尺寸计算如下: (1)确定橡胶的自由高度H0
H0(3.5~4)H工 H工h工作h修磨t1(5~10)(1.517.5)mm10mm
由以上两个公式,取H040mm。
(2)确定橡胶的横截面积A
AFX/p
查得矩形橡胶在预压量为10%~15%时的单位压力为0.6MPa,所以
A3112N5186.67mm2
0.6MPa(3)确定橡胶的平面尺寸
外形暂定一边长为125mm,去除螺钉销钉孔,大约为260mm2,则另一边长b为
b125260A 5186.67260bmm44mm125(4)校核橡胶的自由高度H0
为满足橡胶垫的高径比要求,将橡胶垫分割成四块装入模具中,其最大外形尺寸为62.5mm,所以
H0380.608 D62.5橡胶垫的高径比在0.5~1.5之间,所以选用的橡胶垫规格合理。橡胶的装模高度约为0.85×40mm =34mm。
3.其他零部件结构
凸模由凸模固定板固定,两者采用过渡配合关系。模柄采用凸缘
式模柄,根据设备上模柄孔尺寸,选用规格A40×60的模柄。
六、模具装配图
模具装配图如图6—1所示。
图6—1
七、模具零件图
模具中上模座、下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固定板、冲孔凸模、凸凹模、凹模、推件块零件图如图7—1,7—2,7—3,7—4,7—5,7—6,7—7,7—8,7—9,7—10所示。
图7—1上模座
图7—2下模座
图7—3垫板
图7—4凸摸固定板
图7—5卸料板
图7—6凸凹模固定板
图7—7冲孔凸摸
图7—8凸凹模
图7—9落料凹模
图7—10 推件块
三 设计心得
设计心得体会
一个月的实训结束了,在这个月内,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更坚定了自己对模具行 20
业的信心。
第一周里,我们在襄樊环宇车灯厂实训,看到了了很多模具,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看到了模具钳工装配和管理模具,通过观看和亲自动手拆装模具,让我们对模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及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模具的内外部结构,和操作原理。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设计模具。
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们都在学校的画图室里进行模具的计算和设计画图。模具的工艺计算挺复杂的,不仅有大量的计算,还要查阅很多资料。很庆幸我能够认真仔细的在一周内完成了我的工件工艺计算。然后,我们开始了在图纸上把自己的设计画到图纸上,孙然我们已经多次画图,但是我们在细节上还是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在以后的工作中,一点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模具的实效。画图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纸张的整洁,线条清晰。
第四天我们主要是将设计的图纸转化为CAD图纸,这样更标准化。通过cad画图,让我们对模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套模具,最终在电脑上成型了,看着自己的设计,心怀激动。
在这个月的实训中我非常感谢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刘老师,让我们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深刻的里了解了模具设计,让我对模具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充满。
四、参考文献
⑴《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1
⑵《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中国计量出版社 ⑶《现代冷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化学工业出版社 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2
第五篇:凹模冲压模具设计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目 录
前言„„„„„„„„„„„„„„„„„„„„„„„„„„„„1 设计内容„„„„„„„„„„„„„„„„„„„„„„„„„„2
1、工艺性分析„„„„„„„„„„„„„„„„„„„„„„„2
2、工艺方案的确定„„„„„„„„„„„„„„„„„„„„„2
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2
4、工艺设计„„„„„„„„„„„„„„„„„„„„„„„„3 (1)计算毛坯尺寸„„„„„„„„„„„„„„„„„„„„„3 (2)画排样图„„„„„„„„„„„„„„„„„„„„„„„3 (3)计算材料利用率„„„„„„„„„„„„„„„„„„„„4 (4)计算冲压力„„„„„„„„„„„„„„„„„„„„„„5 (5)初选压力机„„„„„„„„„„„„„„„„„„„„„„5 (6)计算压力中心„„„„„„„„„„„„„„„„„„„„„5 (7)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6 (8)卸料板各孔口尺寸„„„„„„„„„„„„„„„„„„„6 (9)凸模固定板个孔口尺寸„„„„„„„„„„„„„„„„„6
5、模具结构设计„„„„„„„„„„„„„„„„„„„„„„6 (1)模具类型的选择„„„„„„„„„„„„„„„„„„„„6 (2)定位方式的选择„„„„„„„„„„„„„„„„„„„„6 (3)凹模设计„„„„„„„„„„„„„„„„„„„„„„„6 (4)凹模刃口与边缘的距离„„„„„„„„„„„„„„„„„6 (5)确定凹模周界尺寸„„„„„„„„„„„„„„„„„„„7 (6)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7
6、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8
7、结束语„„„„„„„„„„„„„„„„„„„„„„„„„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前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技术的也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且应该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如:
1)大型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
2)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飞行器钣金件、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因此我们在学习完飞行器板金成形和模具相关基础课程后,老师让我们进行简单冲压件的模具设计,我们可经通过简单件的设计初步了解一下模具设计的过程。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
1、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制件材料为Q235,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厚度为2mm,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图1),但应加以注意:
图1 (1)孔与零件边缘最近处为3mm在设计模具是应加以注意。
(2)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3)冲裁间隙,凸凹模间隙的确定应符合制件的要求。
(4)各工序凸凹模动作行程的确定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稳妥、连贯。
2、工艺方案确定
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只有落料,可得以下简单方案: 落料,单工序冲裁。
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因制件材料较薄,为保证制件平整,采用固定卸料装置。为方便操作和取件可初选双立柱可倾压力机,横向送料。采用圆柱头式挡料销。生产效率高,材料消耗也小。
- 2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图2 4.3计算材料利用率η
η=A0×100% A 其中: A0=2680,得到制件的总面积。 A=4275,一个步距的条料的面积。
故η=62.6% 4.4计算冲压力
完成本制件所需冲压力由冲裁力、卸料力组成。由参考资料《模具设计指导》[1]表4-11得b=432~461Mpa ①F冲裁=1.3Lt
kp=1.3Lt(0.7~0.9)b=Lt×b=450×272×
2=244.8KN ②F推件=nk推F冲 ③F卸料=K卸F冲
其中:n为同时卡塞在凹模内的零件数一般为3~5,本设计取3.由参考书《飞行器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表3-15得 K推=0.08,K卸=0.045~0.055 故得:F推件=3×0.05×244.8 =36.72KN F卸料=0.05×244.8 =12.24KN
[3]
- 4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图3确定压力中心示意图
则有:
A1=800,X1=20,Y1=40 A2=780,X2=50,Y2=26 A3=1100,X3=72,Y3=50 所以对于中心点坐标有: X=
Y=
4.8卸料板各孔口尺寸。
由文献《冲压手册》[2]表2-55得C=0.05mm,对于带固定卸料装置的冲模,卸料板不仅起卸料作用而且还起压料作用。卸料板各型孔应与凸模配合保持0.5Zmin。这样有利于保护凸,凹模刃口不被啃伤, 4.9凸模固定板个孔口尺寸。
凸模固定板各孔与凸模采用H7/m6配合。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5、模具结构设计:
5.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压力机一次冲裁即可完成一个工序,所以模具类型单工序冲裁模。 5.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定。 5.3凹模设计。
因制件材料简单,总体尺寸不大,选用整体式矩形凹模较为合理。因生产批量较大,由文献《模具设计指导》[1]表3-5选用T10A为凹模材料。凹模孔型由该文献中表2—38选出第三种孔型,且β=3°,h=5mm由该文献表2-39得凹模高度h=22mm和凹模壁厚c=30mm。 5.4凹模刃口与边缘的距离。
由文献《冲压手册》表2—41得a=30mm 5.5确定凹模周界尺寸L×B。
B502c502X30110
L722c722X30132 所以:L×B=160×125 据文献《模具设计指导》表5—43得160mm×125mm×22mm 其中L=160mm,B=125mm,
5.6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
由凹模周界尺寸及配用模架闭合高度在H=120~145mm查《模具设计指导》[1]5-7选用对角导柱模架,标记为100X80X120~145I (GB/T2851.1-1990),并根据此标准画出模架图.类似也可查出其他零件尺寸参数,此时即可画装配图.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6、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
a凸模
b凹模
中北大学
飞行器制造课程设计
结 束 语
钣金冲压成形课程设计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学会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是要我们学会将理论很好地联系实际,并不断地去开动自己的大脑;并使我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加深了对冲压成形的理解,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以前不懂或模糊的知识上升到了深刻理解,相信对我们将来从事工作将有很大帮助。
本设计是一个小型的钣金零件成形工艺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冲孔和冲压模具的设计计算以及主要零件和模具的CAD制图,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发现了大量的问题,有些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解决,有些还有待今后慢慢学习。只要学习就会有更多的问题,更多的难点,但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致谢
在本设计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我设计过程中,张春元老师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格,使我深受启发,在此我要感谢几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他们耐心的辅导;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也使我获益匪浅,也要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使我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我再次感谢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并感谢学校给予我们一个实践的平台,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