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纪念叶挺独立9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

关键词: 独立团 纪念 讲话 国旗

第十二周:纪念叶挺独立9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通用2篇)

篇1:第十二周:纪念叶挺独立9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

第12周国旗下讲话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高一(11)班 陈伟霖

大家好!我是高一(11)班,陈伟霖。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叶挺独立团9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叶挺独立团,成立于1925年11月,由中华民国建国陆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的左路军急先锋。1927年8月,朱德、陈毅、叶挺、贺龙等率领北伐军三万多人,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10月,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叶挺独立团也是开路先锋。1935年5月红二连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天险。6月12日翻越夹金山。又用六天六夜开辟出草地通道。9月17日攻打腊子口,夺取哈达铺。抗日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也一直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叶挺曾经在狱中写下的《囚歌》: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句诗真切的反映了他多想出狱,如果他投降了,他肯定会获得自由。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的信仰,爱自己的国家。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妥协。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经历艰难终能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的。现阶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做个好学生,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塑造自己完美健全的人格,努力向国家所需的人才方向进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报国之心,我们的民族将永远昌盛不衰,我们的国家将永远兴旺发达,我们的明天将永远辉煌灿烂。一颗颗小小的爱国之心将汇聚成大大的爱国海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篇2:第十二周:纪念叶挺独立9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

一、课前针对学生特点, 讲清历史背景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向初级中学过渡的小初衔接阶段, 他们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但是他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往往是零碎的, 他们对历史常识的含混不清或者张冠李戴, 给学习这一类的课文带来不少障碍。教者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的语文课既不能上成思品课, 也不能上成历史课,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但是面对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必须考虑它的特殊性, 了解到这一点, 利用课前预习的时候讲清课文的历史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操作上可以是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查找相结合。六年级学生具备了利用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者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 仔细研读。

比如《卢沟桥烽火》讲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即“七七事变”。可以让学生了解“七七事变”和日本侵华史, 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多么艰苦卓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而让学生对先烈产生敬意, 更加珍惜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半截蜡烛》讲的是法国人民智斗德国纳粹、递送情报的故事, 情节曲折, 气氛紧张, 扣人心弦。学生可能对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和希特勒的罪行不甚了解, 教师在这里可以介绍一下二战的背景, 使学生了解到希特勒及其纳粹组织给欧洲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了解法国人民以及戴高乐将军的有关事迹, 从而对文中“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军队”等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讲述的则是在抗战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百团大战期间, 聂荣臻将军在战场上救起两位日本孤女的感人事迹, 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伟大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我们反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对日本人民是友好的, 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 所以坚持抗战, 誓死抗日者, 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 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 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 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 打倒日本军阀、财阀, 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诚然, 日本孤女是无辜的, 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聂元帅的话鞭辟入里, 大义凛然, 分清敌友我, 正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到这一点, 读读聂元帅的这些话, 对于理解课文是大有裨益的。

二、教学中要抓住细节, 品味文字, 和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在课文赏读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当中感受人物的伟大品质, 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比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 注意以下几个细节: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 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 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日军恼羞成怒, 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这一段描写活画出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和嚣张跋扈的嘴脸, 读来令人义愤填膺, 心中充满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恶之情。当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 冒着敌人的炮火, 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顷刻间刀光闪闪, 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 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当天晚上, 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 腰佩手榴弹, 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 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 看刀!’日寇猝不及防, 一个个人头滚落, 尸横桥头”这一段描写时, 一股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我们的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示弱, 视死如归, 和凶残的日军做殊死的搏斗, 这是多么壮丽的史诗, 足可以惊天地, 泣鬼神, 战士们以山岳崩颓、风云变色的斗志击败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猖狂的进攻, 一个战士倒下了, 他的战友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抛洒下最后一滴热血, 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生命!学生读到这里, 自然会被战士们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文章最后强调:“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 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 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中国人民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学生读到这里自然产生了热爱党、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感, 这里只要让学生充分朗读, 在读中自然而然就会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再如《半截蜡烛》一文中从“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伯诺德夫人知道,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 秘密就会暴露, 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烛焰摇曳, 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 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可以看出当时险象环生。伯诺德夫人全家为了打败德国法西斯, 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对敌斗争的过程中, 伯诺德夫人全家机智、勇敢, 随机应变地保存了机密, 巧妙地骗过了狡诈的敌人, 这又是一种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扮演文中的人物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深对文章的深层次解读。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课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分清敌友我, 善待日本孤女的博大革命胸怀。文中“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表现了人民军队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 我们抗战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日本帝国主义, 为人类和平而战, 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人民是友好的, 明白了这一点, 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聂将军救日本孤女这一行为的伟大意义。这里只要抓住细节, 多读多思, 学生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自然就会产生共鸣, 以语文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纪念五四青年节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五四爱国精神观后感 下一篇:工厂女工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