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论文

关键词: 检验 化学 水质 生产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将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是关键的一环,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检验进行了概述分析,并进一步就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讨,以对推动相关工作的发展进步产生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水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论文 篇1:

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初探

摘 要:目的 对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在控制水资源污染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方法 从我国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概况、水质化学检验主要内容、水质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三大方面展开论述。结论 水质化学检验在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对生产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尤为重大的影响,检测人员务必要充分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并且在水质检验完成后,还要做出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化学检验;水质;生产企业

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形势、新政策等一些列的行业新规则,是我国的国民生活质量、经济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生产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是跟随工业发展而来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环境的破坏,尤其是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水占水资源污染的主要部分。本文作者对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提出了个人观点,并希望改善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

1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概况

1.1水质化学检验的概念

水质化学检验主要是指对所检验的水中所溶解的物质含量进行检验和分析,主要的方式是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实施检验工作,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首要步骤就是及时准确地把分析得出的数据做以总结。将水中含有的物质和溶解成分逐一分析[1]。比如:天然水与工业废水中杂质和其他物质含量高,而且成分复杂,不同生产企业对水质要求有不同,而生产企业进行水质化学检验中的主要环节是对水中所含的物质实施监控和检测,使水质达标,满足排放要求。此外,人类生活中也会产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的随意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很大污染[2]。因此,生产企业水质的化学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1.2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现状

天然水中所含物质复杂多样,各生产企业对水质要求差别明显,因此,生产企业税制化学检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水中的大部分组分都是溶解性离子,依据离子的浓度范围分为两类:一种是分析离子浓度是 mg/L 级试样的微量分析,其适合一些工艺用水和产生废水中对离子浓度较低的水样;另一种分析离子浓度是 g/L 级试样,也称作常量分析,这种分析方式适用于天然水质、部分工艺用水和工业废水等较高离子浓度的水质测定。两者比较,常量分析应注意保证准确性,微量分析不但要保证准确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设备的精密性。另外,水质分析要有限期内完成,快速准确以确保数据的有效、可靠。

2水质化学检验主要内容

2.1水质化学检验的方法

水质化学检验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分析法,此外,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也比较常用。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分成以下几类[3]:①根据测量组分浓度不同,分为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②根据测定内容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③根据分析对象分为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物理分析法以水中所含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为前提,而化学分析法则是通过物质的化学反应来对水样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物理化学分析就是通常讲的仪器分析法。

2.2水质化学检验的内容

水质化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水样的采集,配置标准溶液和化学试剂,利用理化仪器等对水中所含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利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进行水样的组分含量测定,对化学数据的记录、判定和计算,协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工作报告等。

3 水质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3.1水质化学检验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在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检验的质量和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需要进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4]:①在分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应用平行样分析法。由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会造成检验结果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偏差,若水样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那么检测结果的偏差较小,反之则大,所以平行样分析法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异。②留存样本实施复核检测。在进行水样检测前,工作人员需要预留一份水样,以便完成水质检验后,对副样实施检测。③實施密码样分析。完成水质化学检验以后,还需要监测样品的质量,从而获得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从而为水样检验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④做好检测质量的过程监控。在实施水质化学检验之前,需要制定具体的检测计划和实施程序,由此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避免出现严重的失误。⑤重视质量控制图的绘制。绘制质量控制图主要是为检验分析提供依据。

3.2水质化学检验实施中环境与设备的控制

为了保证检验的质量,可以对检测环境和检测设备实施质量控制,主要从3方面着手:①检测人员质量控制,生产企业应对水质化学检验人员的素质加以控制;②对检验的仪器设备和物质实施质量控制,水质化学检验仪器的精密性和有效性是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的前提保证;③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环境实施质量控制,生产企业应注意方法的更新与使用,学习国家的新政策、法规,确保水质检验的标准与国家要求接轨。

4讨论

本文的目的是对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在控制水资源污染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从我国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概况、水质化学检验主要内容、水质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三大方面展开论述。结论:水质化学检验在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对生产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尤为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水资源质量的改善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水质化学检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所以,检测人员务必要充分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并且在水质检验完成后,还要做出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志鹏, 邓耿,温佳明等. 有机物化学检验法的分析与应用[J]. 化学教育, 2017, 38(6):272-274.

[2]柳對平,李忠等. 浅谈化学物质补充检验方法在分析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中的方法[J]. 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10):104-105.

[3]李彦红,王海玉等. 浅谈化学检测中的综合比较法[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00297-00297.

[4]袁华, 范小振等. 高锰酸钾-甲醛-酚磺乙胺体系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6, 52(7):1237-1239.

作者:马晶

水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论文 篇2:

关于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将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是关键的一环,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检验进行了概述分析,并进一步就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讨,以对推动相 关工作的发展进步产生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饮用的水都是经过处理的水,虽然经过处理,但是也有可能没有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处理后的水达到 质量的标准,但是由于水管的破坏,就会导致饮用水被污染,水中产生超标的微生物。近几年来,不仅是人们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国家和相关部门 也重视起来,加强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检验的数据精确、 可靠,采用科学的检验措施,为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提供依据。

1样品采集概述

在进行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检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水样采集,如果 水样采集环节存在问题,会导致后续检验不符合要求,那么必然会影响检验质量。首先,采集到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比如取样水流应该是中间水流,如果采集的是偏末端的滞留水,则长时间的静置反应作用会导致 采集的样品不能全面反映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检验人员在采集生活饮用水样本时,应按照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外部细菌侵人,否则会给检验结果 造成干扰。比如采集自来水水样前可先用酒精灯对水龙头进行杀菌;采集河流中的水样时,应在水平面下15cm 处进行采集。采集的水样在往实验室运输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存条件,避免受到细菌的污染。最后,采集的水 样应尽快安排检测,不得拖延放置。

2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

日常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明确,推动了工作理念 的快速转变,对后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梳理、检验流程的优化以及水质卫 生安全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方向性引导。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用水处理体系,通过沉淀 - 过滤 - 消毒等流程,逐步提升饮用水的纯洁度与安全性。必须清楚认识到,这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尽管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等有害物质,但是对于微生物的处理成效往往 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容易诱发较为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尤其饮用水在运输、存储过程中,极易出现微生物污染,造成微生物超标。饮用水加工处理过程中,往往借助于微生物检验技术,对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种类、浓度等参数进行获取,根据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降低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危害性。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实现 对微生物的精确识别,为后续检验、评估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技术流程

3.1样品的采集

检验人员在选择样本的时候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得到科学、准确的检验结果的样本。最重要的是在检验的过程中避免细菌的侵人,进行检验的相关仪器必须是经过杀菌处理的,样本在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到细菌的感染。检验人员在采集自来水样本的时候,首先要用酒精灯对水龙头进行杀菌;如果是采集河中的水源,就要在水平面以下15厘米处采集。

3.2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过程控制

为保证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的有效性,降低检验误差。在微生物检验环节,应当按照相关检验操作规范,开展空白对照检验。空白对照检验主要 涉及全程空白对照、培养基空白对照两个层面的内容,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空白检测的操作流程,开展规范化的检测工作。对于检验中,发现的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样本,应 当逐步扩大测定比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菌落总数的检验

进行菌落总数检验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平皿进行检验。首先,取适量的 水样本放在试管中,必须保证是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的。接下来,再把水样本放人平皿中,将被融化而且冷却的营养琼脂导人其中,进行充分摇晃。 待其冷却后,就可以将平皿的底向上,放在培养箱中48小时左右,培养箱中的温度要控制在37℃左右,最后就可以对菌落的数量进行计算。

3.4总大肠菌的检验

在进行此步骤之前,检验人员应该把两个试管进行杀菌,再将乳糖蛋 白陈培养液分别倒人两个杀菌的试管中,再分别加人100毫升的水,前提是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与此同时,在已经杀菌的15支小试管中加人乳糖蛋白陈培养液,加人适量的水样标本,充分摇晃,液体均匀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放人培养箱中,24小时以后取出,进行总大肠菌的计算。

4质量控制策略

4.1实验环境的控制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需要在微生物检验专用实验室中进行,而 检验过程中要确保外界环境的细菌和检验人员的操作不会对待检样本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对实验室的环境加以控制。首先,检验室要设置准备室、洁净室和培养室,并进行合理布局。在实验室功能分区合理且能够有效支 持检验作业的前提下,尽量提升检验流程布置的合理性,杜绝检验室内出现检测人员操作和流程作业混乱等情况。因为流程的混乱极易导致操作失误,进而增大样本受到污染的概率。其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的洁净程度。 确保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环境洁净程度符合要求,同时加强管理并做好记录。 一旦检查发现有环境洁净程度不合格的地方立马进行溯源并采取措施加以清洁。处理完后再次进行检查,直至达到高质量标准。最后,对检验实验室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并做好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 能立即处理,降低对实验室检验环境和检验结果造成的危害。要做到这一 点,就需要对实验室所有环境条件进行精细管控,确保所有的环境要素都符合实验要求。

4.2积极推进饮水净化管理

在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提升过程中,为实现介水传染病的有效防控,需要有计划地做好饮水的净化管理工作。在净化管理环节,需要有计划地 做好混凝剂、消毒剂使用以及管网管理工作。具体来看,可以使用硫酸铝、聚氯化铝等混凝剂,提升沉淀效果,达到一次净化的目的。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在氯消毒环节,可通过氯点的合理管控,实现饮水消毒与水质的有效衔接,避免余氯量过大,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在管网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城乡供水、区域供水的有效联动,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通过这种方式,减少饮水长距离运输可能引发的饮用水质量问题,减少细菌、病毒超标情况的发生。

4.3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时候,所有的环节必须采用无菌操作,避免出现 人为污染和样品交叉的污染,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首先,要按照相关 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检验操作,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无菌操作台的同时,要 利用酒精进行杀菌;其次,参与检测的试管、烧杯等相关的器具都要进行 杀菌;最后,对培养的液体摇晃的时候,必须保证液体的均匀,避免出现检测数据的失误。

结束语

日常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对于水质的把控、提升有着极大的裨益。 文章以微生物检验为出发点,通过检验技术的合理化、针对化应用,持续增强饮用水水质监测效果,科学防范应用水安全问题的发生,为公众营造出安全的饮用水使用环境,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渠道,实现公共安全的有效防护。

参考文献:

[1]华 伟.生 活 飲 水 中 微 生 物 检 验 的 实 验 室 质 量 控 制[J].化 工 管理,2020(5):43-44.

[2]李爽,任晓霞.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 人文之友,2019(11):11.

[3]陈 宝 泽.生 活 饮 用 水 微 生 物 检 验 的 质 量 控 制 探 究[J].健 康 之友,2019(14):137.

作者:王新玲

水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论文 篇3:

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监测结果,为其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xx市8个区的小型集中式供水点为监测点,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 2006)、《水质分析质量控制》(GB/T5750.3-2006)等相容收集并监测水样理化指标。结果:XX市XX区共检出278份饮水水样,共检出275份XX区生活饮水水样,其中有201份水样经检测合格(73.09%);枯水水质合格率远远高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水源有地面水(26份)、地下水(252份),其中一般化学指标地面水合格率低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理学指标地面水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低下,存在严重水污染,需要对其安全加强管理,提高水质量。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合格率

水是一种无机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氢、氧),是维持人类体内新陈代谢活动、生理生化效应的重要基本保障,同样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急剧加重,特别是生活饮用水,直接造成人类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应当加强防治水污染,以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对XX区XX内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予以分析,判断其质量安全状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德令哈市辖5个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的847座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末梢水。其中每个乡镇舍友2-4个监测点,即1个出厂水监测点、2-3个末梢水监测点,同时分别对枯水期、丰水期水期进行一次采样。

1.2 检验方法 以《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为依据,采集、保存、运输、监测水样。

1.3 评价标准 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依据,对水质量予以评价,如果其中出现任何一项不符合,即视为不合格样品。

1.4 监测指标 每份水样检测理化项目共28项,分为一般化学指标、感官性状、毒理学指标,其中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包括18项,具体如下:色度、pH、肉眼可见物、臭和味、浑浊度;铜、氨氮、总硬度、铝、锌、耗氧量、挥发酚类、铁、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锰、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理学指標共9项,具体如下:硝酸盐、砷、汞、福、氟化物、铬、铅、硒、氰化物。

1.5 质量控制 首先,加强检验技术人员相关培训,主要学习水质调查、采样、检测等方面内容;其次,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定期校准实验室所用的仪器、器械等。同时针对异常的检验结果样品,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复检,并开展质控样品考核;最后,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并进一步完善检验数据的审核检查制度。此外,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一网报审核,其中网报数据应当进行三级审核,即县、市、省。

1.6 统计学分析 研究内所涉及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为处理工具,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情况分析 共检出275份XX区生活饮水水样,其中有201份水样经检测合格(73.09%),包括100份枯水期水样、101份丰水期水样,经过共计分析,发现枯水水质合格率远远高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XX市XX区不同类型水样理化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水源有地面水(26份)、地下水(252份)。一般化学指标:地面水合格率低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8,P=0.037<0.05);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9,P=0.028<0.05)。感官性状指标:地面水和地下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5,P=0.469>0.05)、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0,P=0.527>0.05)。毒理学指标:地面水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1 ,P=0.047<0.05)、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2,P=0.761>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生活饮用水的监测,通常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即以资料调查方式分析生活饮用水水质,加以现场取样保留监管,并在国家水质检验标准作用下,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样采取收集、样品保留、质量监控等处理措施,以保证生活饮用水质量,为人类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3]。

本文对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予以监测,结果得出,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和文献[4]结果相符,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丰水期的雨水充沛所引起的地面污染物冲刷至饮用水源,从而造成水质合格率低下。

XX市XX区的水源来自于地面水、地下水,通过分析比较地面水与地下水、枯水期与丰水期在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结果显示出地面水与地下水、枯水期与丰水期分别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不合格理化指标主要体现在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色度、硫酸盐等)、毒理学指标(氟化物、氰化物、汞等)方面,原因如下:不同程度有机物污染(因水源周围受牛、猪粪便、农用灌溉的排水污染等原因所致);水源缺乏净化处理设施等;处于高砷/高氟地区等;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天然因素有关;过去工业化大量使用汞及其化合物、农业使用有机汞等均导致汞污染表层水;含氯消毒剂、水体中腐殖质等氯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等。因此,应当根据不同污染原因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饮水污染事件,改善水质,提高人们生活饮用水安全性。

综上,通过分析XX市XX区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发现XX市XX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英雌需要加强生活饮用水质量管理,降低水污染事件,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苏兰妹.2011-2015年惠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16, 22(6): 527-529.

[2]吕鸥, 张海霞, 郭春城, 等.北京市某区2014-2015年生活饮用水应急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35-738.

[3]王丽群, 杨秀芹, 江南, 等.2013-2015年银川市某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17, 39(7): 656-657.

[4]杨丽红, 李文良, 李小琴.2015年南安市分散式供水监测结果分析及问题思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7, 28(2): 153-154.

作者:李春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浅谈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下一篇: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