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德科的面试经历(共6篇)
篇1:外企德科的面试经历
面霸外企的面试经历
其实,我到ABB参加 基本是非常迅速的,大概是很多个月以前通过zhaopincom放的 ,直到4月15日接到他们的 电话, 地点在外高桥保税区。
此前还看了一些ABB的企业文化等等,电话中告诉我:我的应聘职位是department assistant,这是一家非常感觉好的公司。有班车接送,是从来福士过去的。说说这两面见到的人和事吧,虽然最后被ABB拒了,不过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一年的职场新人来说,绝对是宝贵的经验。
我应聘的position是没有任何笔试的,第一面是人事部的经理,她叫Catherine,恩,基本她的英文很烂,我想她给我复试机会的原因就在于她被我的 震撼了。她很温和,但是,如果不出我所料,是个袖里藏刀的女人,我们先是中文面,主要问题无非: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有什么收获,觉得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分别是什么,期望月薪,为什么选择ABB, ,然后大约又让我用英文重复说了一次。当时,觉得和她说话没什么很顺畅的感觉,所以估计废掉了,也就没什么多想。不过后来她带我到他们的cantine去用了午餐,看来这个公司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午餐包括了5个菜,饭后可以自己挑选两个水果,一瓶酸奶,一个软饮料。看来做他们的员工是很幸福的,什么都不用买了。
就在我基本没报什么希望,早上面完,下午回家睡觉,关机的情况下,这个女人狂打我电话,
终于,到了晚上,我开机,他是用她自己的手机打的,通知我第二天一早二面总经理。
那时候,我有点慌了,给我远在法国出差的男朋友打电话,讨教经验,因为男朋友的公司v-p是一家法国公司,他是中国公司的老板,所以我觉得他一定可以给我一些经验。可惜啊。。。中国人的思路永远跟外国人不同。
第二天面的是Samy,是个瑞典人,是这边工厂的项目经理,也是某个部门的部门经理,应该会是我的直线经理。我大约有些得意忘形,跟他用 狂聊,我想我二面失败就在于这个工程师不敢相信象我那么能聊的人可以安静认真的工作,我冤枉啊。。。最后,他问我:Why should I recruite you?我的答案有些太狂妄了:I boast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energy you require. Then, Why not me?后来,我出了冷汗,这句话显得我太年轻,太张狂了。最后的最后,他握了握我的手,说:Thank you for this pleasure time.我当时天真的认定,这是一个完美的面试,谁知道他已经把我谋杀了。。。。我哭啊。我是今天中午打电话给Catherine,得到通知:I am failed。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面Franch Telecom,于是,估计这个面得也费掉了。
幸好手上已经有offer了,不然我肯定抱着石头跳水。。。
篇2:外企德科的面试经历
你是不是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求职的酸甜苦辣?那么,不妨拿起久违的笔,或是敲打熟悉的键盘,记录下属于你的求职心情。
第一份简历:宝洁。当我经历了一对四的一个小时的.全英文终面后,我知道,宝洁将与我擦肩而过。
第一个面试:华为。当二面结束时面试官真诚的建议我继续上博士时,我已知道了结果。
第一次意外翻车:KPMG.笔试未过。认识我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不明白,也应该都不明白。
最愚蠢的面试回答:IBM.终面时老板问:你为什么想来IBM,其它公司例如GE、微软也很好啊?答:老实说,我也投了GE、微软等外企,但我连筛简历这一关都没过,就被拒了。
篇3:外企HR眼里的应聘与面试
根据几所高校的办学特色, 主办方将活动定位不同的主题:“从企业文化谈自我认知”、“职场商务礼仪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职场精英打造卓越团队”、“外企优秀员工职业素养”……尽管内容大不相同, 但每所高校的活动都吸引着众多学子的参与。记者采访时了解到, 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既有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 也有大一新生。对于职场, 他们都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活动中, 志愿者与学子亲切对话, 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悉心给予解答, 并给予了意见和建议。在此, 记者对几场活动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希望业内人士的建议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Q:求职者怎样才能和企业文化相匹配?
A:北京泰康源饮料有限公司H R D王岩
文化是很软性的东西。对企业来说, 往往跟企业价值观联系到一起。如果你的价值观能够跟企业价值观相吻合, 在企业里面会有很好的发展。
说到怎么样和企业文化匹配, 通过短短十分钟或半个小时的面试过程, 很难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样。企业文化从概念上来说, 是经过长期发展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制度、企业行为的组合。简单来说, 有一些员工进入公司, 看重这一家公司有没有好的培训机会和教育机会, 比如说在职培训、考证等等。还有一些学生进入公司之后, 比较看重的是工资待遇。而在一些媒体工作, 或者搞设计的人, 可能喜欢比较弹性的工作制度。那么, 自己在选择公司时候的想法就是你的价值观。然而, 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 不要想方设法去改变你的主管或者你的老板, 你是改变不了的。只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你的主管或你的老板。同样, 我们在应聘的时候, 是双向选择, 你可以选择企业。但是进入这一家公司来说, 作为员工有一点被动, 只能够适应主管和老板, 才能在这一家公司发展下去。
Q:选公司时要注意些什么?
A:施耐德电气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BU HR Partner牛浬杰
我做HR以来, 分别在三家公司工作, 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说, 大公司选文化, 中公司选行业, 小公司选老板。这一个是很民间的说法, 但是很有道理。如果你希望到500强公司去的话, 从文化角度来说, 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内容。像日常的培训、薪资福利、发展机会等等, 国际化的公司都类似, 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西门子、施耐德、松下电器从这一些方面来说, 差不太多, 但是文化上有差异。
美资公司强调结果导向, 用各式各样的方法达成最终的结果就非常好, 就是NO.1。像我们看过的美国大片, 一个人可以把俄国军队整个连干掉。欧洲公司更加关注人, 认为人是组成公司、团队非常必要的因素。每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我所在的欧洲公司来说, 对人的关注是非常强的。
我举两个小的例子。年终和年初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工作, 绩效评估。这是非常综合的一个内容, 把培训、招聘等等全都结合在里面。我负责我所在的部门, 这一个部门有200多人, 跟每一个人做面谈。在面谈的过程当中, 我们会用聊天的方式, 比如说某某去年工作表现怎么样, 工作过程当中遇到什么困难, 有哪些不足, 今后需要公司或者老板给你什么样的支持。不足的方面, 我们自然而然把相关计划放进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和模式, 我们并不关注他的职位、工资, 只是把一个人全方位的需求和工作当中的需要加进去, 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人在这里面体现得重要性非常大。
第二个例子, 施耐德电气是传统行业的工业公司, 在技术导向方面非常强。HR部门, 也有技术课程, 要求我们在技术方面有相关的培训。对新的同事和新的员工, 尤其是刚毕业的同学们, 在公司内会有非常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方式。技术人员培训六个月, 这六个月有薪资增长和培训具体安排, 我们也会让他到工厂实习, 用很多方式帮助他从一个校园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
所以, 选大公司要看文化。美资公司强调结果导向, 欧洲公司更加关注人。以上从我个人角度来说, 不能代表我们公司或者我们这一类欧洲企业普遍性的东西, 仅供大家参考。
Q:面试中经常说的行动导向是什么意思?
A:佳能 (中国) 有限公司培训与开发部副总经理J u d y K w a n (下简称Judy)
行动力的意思, 应该说是任何事情都从我开始做, 并且积极主动地开始。你进入公司以后, 如果是正规的公司, 企业会给你岗位描述。假设你是秘书, 上面写了五项你的岗位职责, 需要你把它贴在你的办公隔断上很明显的位置, 每天检查这五项有没有积极主动地做。相反的, 因为我是秘书, 我不能随意地做, 要听领导的指挥, 领导每天安排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安排我三项那我做三项, 没安排那我可以喝茶、看报纸。这是行动力不强的表现。
Q:怎么在团队合作中提升领导力呢?
A:Judy
在企业管理中都是1+1>2, 也就是说, 任何概念都不是狭义的概念, 而是广义的概念。“leadership”在管理中的定义是“影响他人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领导他人的能力”。言外之意, 假设你做领导秘书, 同时也扮演一个领导得力助手的角色, 帮助他协调部门里面的事情, 去影响其他人, 这样你就具备很高的领导力。当然, 领导力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 比如沟通等。
Q:公司会不会给出现问题的同事一个改正的机会?
A:Judy
任何企业都有规则, 像佳能这样的公司是非常宽容的, 可以说给你的时间超过你的想象。你认为你三个月才能学会这件事情, 企业可能给你六个月, 甚至一年的时间, 最后你都不好意思了, 说我实在学不会了, 那我自己走了算了。
一定要记住, 公司给你时限, 并不表明你要把这个时限延长更多, 这样才是积极主动的态度。所以我们要自控, 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是说企业难道不知道我们是学生吗, 你就应该给我更多的时间, 别人给两个月, 那你应该给我两年。也许这个公司可以做到, 换到另外一家公司也许变得更加严格。因此我们应该变得自控, 碰到问题找自己的原因。我们讲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从本职工作做起的, 就是你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从对结果负责做起的。对结果负责的人是从找自己的错做起的, 而不是找别人的错。
Q:招聘考察时从哪里能够看出一个人是否具备团队精神?
A:Judy
第一个体现是胸怀。比如在集体面试的最后环节考官向你提问, 如果你是评委的话, 选出一位最棒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好的人, 会选哪一位, 为什么?其实, 这个问题着重考察你是不是真的聪明, 是不是具有大智。具有小智慧的人会觉得这个投票很重要, 我要投给自己, 具有大智的人则有全局观点。说实话, 你到底选谁重要吗?面试官才是真正的评审团、公司的决策者, 他们不会因为你推荐谁而最终选谁, 所以作为应聘者要明白他们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当考察的主题是团队合作, 当然也不排除你真的很棒的时候说“我是最棒的”, 说明你自信心很强。可如果别人不选你, 我们也还选你, 那这时你选你自己, 只会给自己增加负分。所以团队合作最大的体现是当面临一个机会的时候你是怎么看待的, 你是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 还是一定要捆着留给自己, 即便发现根本得不到, 但是还要争最后一下。有的同学很聪明,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团队合作非常棒, 我充满了激情, 诸如此类, 但是要注意, 我们会在后面的表现中更加注意观察。所以你说了什么一定要去做, 不然要尽量少说一点。
第二是你和别人的互动。你是来应聘一个职位, 没错, 多个选一个, 幸运的是几位当中有一位会进入下一轮面试, 不幸运的是一个都没有。你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了, 你不用总看着面试官, 从始至终只对他们说不行。你们是临时组成的一个团队, 所以你有没有团队意识在于你和团队之间的互动。互动是什么意思?那意味着团队合作当中倾听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 你没有倾听, 那说的理由会站不住脚。
第三, 如果你是团队合作态度很好的人, 你会有微笑, 有点头, 有鼓励给其他人, 即便说有人表现得不够出色, 你是幸灾乐祸, 还是说没关系?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当然你在现场不是很方便说话, 但你的微笑别人是看得懂的。
Q:集体面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Judy
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集体面试的形式, 而不是一对一面试。因为一对一面试时, 应聘者可以把很多优美的词列在自己身上, 说自己很优秀、很聪明、很善于乐于助人等等, 但是不容易验证。我们不看你怎么说, 而看你怎么样做。所以, 要非常在意团队合作的素质培养, 而这方面通过集体面试比较容易做出准确判断。
我有两点建议:第一, 请特别注意礼节, 这是你可以做到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1、你说到了, 你要做到。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你怎样做的, 而不是你怎样说的。有的公司面试中会设有计时员, 为什么要有计时员?为了保证公平、公正, 这是职业化的体现。如果你陈述的过程中被提醒, 那么你就要自觉遵守规定, 停下来, 而不是继续把自己的话说完, 这样只会为你减分而不会增光。2、一定要做很正直的人。大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夸自己、展示自己的时候, 你们都愿意积极回答。问你们放弃过什么, 谁都不愿意回答, 甚至有人说没有放弃过任何事情。你放弃了应该放弃的东西, 这是好的事情。有的时候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同学特别好, 说我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以后会吸取教训。我们看的是你的态度, 而不是放弃这一个事情本身你是不是够聪明。你们要想我们提问题的核心和用意。3、礼貌用语。如果形成习惯, “谢谢”会经常挂在口上。请大家刻意做有礼貌的人。另外, 有时我们面对的问题很难回答, 这时我们要做职业人, 职场只有职业人是最受欢迎的。在职业场合, 需要用包装过的你, 而不是用没有修饰过的你。如果碰到一个问题你真的认为它很难, 有一个标准说法——“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回答, 因为思考的速度远远快于说话速度。
第二,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下意识的行为, 是很难控制的。但是对评委和招聘官来说, 我们更多看的是你的肢体语言。传达信息有三种方式:文字、音量语调、肢体语言。三者加起来是100%, 肢体语言占得最多55%, 文字只占到7%。在集体面试过程当中, 求职者表现出来很多下意识动作被我们尽收眼底, 然后做出判断。举两个方面的例子说明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跟其他人的互动非常重要。多一些微笑, 多一些点头表示赞赏别人, 而你要想拿到这一张入职入场券是需要胸怀的。另外, 如果两个人同时要发言的时候, 你可以示意另一位应聘者先回答, 也许面试官赞赏的是你。大多数的人在面试中是独立自我的状态, 最多看一看考官, 或许在看谁更喜欢你这不行。可以看考官, 但是不能一直盯着某一位, 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队友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
肢体语言说明你的下意识的行为。举一些简单例子。
篇4:外企德科的面试经历
撰写框架
感谢函通常包括四个部分,笔者建议应聘者在这四个部分中分别强调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应聘者应感谢主考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与自己会面,同时说明自己对所应聘职位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
第二部分:应聘者应说明自己胜任该应聘职位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应聘者可以在信中表明以下几点:①通过面试,自己对该公司以及应聘职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②强调自己如何能够利用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来不断满足或持续改进应聘职位的某些关键性需求;③简单列举自己具备的应聘职位所需的各种技能或素质。
第三部分:应聘者可通过感谢函弥补自己在面试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假如应聘者换工作相对频繁,在面试时就会引起主考官的疑虑,这时应聘者在感谢函中可以这样写:“尽管我在过去的五年里换过四份工作,但从上大学起至今,我一直在专业网站做义务论坛管理员,这表明我具有奉献精神。”此外,应聘者还可以增加一些在面试时没有提起而主考官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与应聘职位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加深主考官对自己的印象。
第四部分:应聘者应再次感谢主考官,重申自己对应聘职位充满兴趣;同时说明自己将来愿意为应聘单位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并期待早日收到主考官的回复。
注意事项
应聘者在撰写感谢函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 面试官的姓名和职位一定要写对。应聘者在写面试官的姓名和职位时,一定要非常小心,一旦写错了,将被视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2. 信函内容要让人感到热情真诚。如果应聘者在信中只是一味地重述“我非常喜欢或者仰慕贵公司”,或只是平淡地说“谢谢您的考虑”,会让人感到空洞无物、缺乏诚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除了客套话外,应聘者应着重谈及一些实质性的话题,例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能满足应聘职位的需求,以及自己对面试时某些问题的补充看法等。这样的内容才会引起主考官的兴趣,让他们看到应聘者的诚意。
3. 感谢函的措辞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外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很繁忙,很少有时间来读那些长篇大论的感谢函,所以应聘者的感谢函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4. 给每位主考官都发送感谢函。如果面试时有多位主考官,那么应聘者应尽可能给每位主考官都发送感谢邮件,每封邮件的内容也应根据面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5. 反复检查,避免错误。应聘者在发送感谢函前一定要反复检查几遍,看看信的段落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礼貌得体,避免出现拼写与语法上的错误。
感谢函范例
下面笔者根据前几期谈到的面试问题以及大学生在应聘时常遇到的情况,提供几篇感谢函范例,以供读者参考。
感谢函1 (应聘职位:营销部助理)
Dear Mr. Smith,
It was very enjoyable to speak with you about the marketing assistant position at the HBC Agency this morning. The job, as you presented it, seems to be a very good match for my skills and interests. The creative approach to marketing management that you described confirmed my desire to work with you.
In addition to my enthusiasm, I will bring to the position strong writing skills, assertiveness (自信十足) and the ability to encourage others to work cooperatively with the department. My artistic background will help me to work with artists on staff and provide me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isual aspects of our work.
I understand your need for administrative support. My detail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will help to free you to deal with larger issues. I neglected to mention during my interview that I had worked for two summers as a temporary office clerk. This experience helped me develop my secretarial and clerical skills.
I appreciate the time you took to interview me.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working for you and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about this position.
Kind regards,
Sandy Anderson
感谢函2 (应聘职位:客户服务)
Dear Susan,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again for interviewing me for the Customer Service position yesterday. I really enjoyed meeting you after all our phone calls an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position and DLP Retail Corp.
As I told you during the interview, I am very excit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joining your team. I am convinced that my previous customer service experience in a similar environment will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your department and the company as a whole.
I would love to work as a member of your team and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with regard to my application.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time and interest. Please contact me if there is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I can provide.
Kind regards,
Sonia Wong
感谢函3 (校园招聘面试)
Dear Ms. Jones,
Thank you for the time you spent interviewing me yesterday during your visit to the SBC Institute.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retail 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 which sounds both challenging and exciting.
As we discussed, I will complete my marketing degree in two months and am convinced that the skills I have learned during my studies will be of real benefit in undertaking this program. The temporary jobs I have had in various retail outlets have helped me gain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tail environment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public.
I would like to arrange an on-site visit to POP Outlets (商店)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company.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arrange this visit for m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time and interest.
Sincerely,
Wang Dongzhi
感谢函4 (实习生面试)
Dear Mr Smith,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the time you took this morning to discuss the internship position available at REP Corporation. Both the interview and the company tour were very informative and enjoyable. I am excit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ternship with such a respectful and dynamic organization.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internship is an excellent fit for my abilities and skills. My accounting knowledge and computer skills will allow me to quickly become a productive staff member.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how much I am going to learn at REP Corp and can assure you of my commitment and motivation in this regard.
I am very grateful for your time and the efforts you made to arrange my visit.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your final decision.
Sincerely,
Zhang Maozhong
感谢函5 (请求获得第二轮面试)
Dear Mr. Brown,
It was a pleasure finally meeting you after our numerous emails and phone conversations this morning, regarding the editor position.
After talking with you, meeting the team and gett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involved in the position, I am even more confident that there can be no better a match. During the interview, Mike Peterson showed me several recent projects, and Rose Anderson explained the process and gave me a look at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s typically used. I am very familiar with the entire set-up and have done work almost identical to the ones shown.
Currently, my schedule is flexible, and knowing your urgency to fill the position, I would like to meet Mr. Jones at his earliest convenience. Please drop me an email or a quick call with date and time and I’ll be sure to arrange my schedule around it.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time you took to interview me,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Best regards,
Sandy Williams
篇5:第一次面试外企经历
以前就听大家说过外企面试怎么怎么的,因为我的专业问题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去参加外企的面试,接到他们通知面试,第一:我没反应过来这是一家外企,第二我想希望也不大,只能说去见识一下。于是我也没什么准备,就带了一张毕业证书(还是没外壳的)就去了。
到了公司,感觉就是沸沸扬扬的,每个人都那么忙碌。在接待那里登记了一下于是坐在外面等候。和我一起等候的还有2个女生,问了一下我是最后一个,看来外企也不是那么准时。还得等着。
第一个女生进去很快就出来了,于是猜想面试时间应该不会很长吧。第二个女生进去,还没出来我就被叫进去了。
进了一间房子,对面坐着一个中年妇女,应该就是传说中的hp?她叫我做了自我介绍,然后问了我一些问题,基本都是我还能回答的问题。原本以为就这样就ok了,谁知道她起身给我一份资料,然后找了个位置让我坐下来慢慢填,我以为是什么个人简介之类的.,谁知道翻开一看一下:头大了。
第一部分是简历,要求用中英文填写。现在我还是不明白是中文英文都要还是只用选择一种填……其中遇到一个“资信”,我以前都没听过,解释又是英文,更不明白到底要填什么东东,乱填上一通……
第二部分是专业题,什么儿科四大疾病,6大营养素之类的,
记得的填上,不记得的只有猜猜了。
第三部分是2段英文,要求翻译成中文。快一年没看过英语的我头都大了,有些英文读懂了,要用中文说的时候我居然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太久没写英文,也太久没写中文了……颓废啊。
篇6:外企德科的面试经历
写在此文前的话:本文记录了我在10.11月间参加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校园招聘的全部过程,文中所谈所说完全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可能与别人的经历不太相同,所涉及到的人和事请勿对号入座。本文的整体氛围是轻松带些调侃的,忍受不了的朋友可以不用向下看了。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可以提出异议,但是要文斗不要武斗,更不要有谩骂,谢谢了!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人名我都隐去,或用拼音代替,为了保护别人隐私,请谅解!欢迎分享给别人,兄弟我净分享别人的帖子了,希望看到我的帖子被大家认可啊。
序:先简单谈谈今年的整体就业形势,据老胡同志说要做好就业形势恶化的准备,可见经济危机导致就业压力倍增的事实短时期内无法扭转了,一句话:需要大家努力,加油,再加上点运气,取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将把本文分成六个部分:准备篇,网申,笔试,一面,二面,总结。
一、准备篇
找个好工作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从我上了大学就明确了不考研(数学不好),不出国(没钱),除了不当啃老族,就剩下找工作一条途径了。并且我明确了我的方向,就是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在会计师事务所混。
事务所也分优良中差的,四大就是其中的翘楚,以前见识较少,连四大是啥都不知道,后在同寝室的同学的帮助下了解了四大是哪四个,是干啥的,也就心中暗暗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去四大-----工资不少,起点高等等。如果大家在看本文时还不知道四大是什么,那就赶快查查相关的资料吧,早知道就早树立目标啊。
与四大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大三的11月份,当时天津德勤在滨江万丽酒店召开面向我们学校的校园宣讲会,会上第一次了解了德勤的情况,对四大有了个粗浅的认识,算是与他们有了个亲密接触吧。参加这次宣讲会的好处就是与德勤结缘了吧,这也是以后最终选择德勤的原因之一。
感觉四大就在我身边是在今年的4月末,当时听说德勤俱乐部在学校招实习生,当我知道时已经结束了,当时还不以为然,以为机会还会有的,所以也不遗憾,不过后来听我们班一位女同学(进入了德勤俱乐部)说,成为其成员就可以加入德勤,那时可就有些后悔了,但无济于事了。现在想想那时没参加也是好事,毕竟没有什么准备,连个简历都没有,即使有,也没有什么闪光点,例如奖学金、实习经历之类的,所以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获得个奖学金,最少是二等(这样可能再获得一个“三好”称号),结果认真准备考试,二等奖学金,三好称号都有了,算是不比别人差吧。另一个就是实习也很重要,我在暑假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了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十一后又去一个公司实习了几个礼拜,算是有了一定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奉劝大一和大二的同志们多多实习,好处也多多。
另一个在正式校园招聘之前的好机会是安永的SLP课程培训,大概是五月份,那时班级里很多人都参加了网申、笔试和培训。而我又是认为即使进去机会也不大,所以一懒惰又没申,现在看来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机会又从手边飞走了,我们班共有5名同学在暑假收到了OFFER,得知这一消息,我既后悔又不后悔,看似矛盾,却是实情。全在个人如何理解了,那时在考BEC,所以也谈不上后悔得要死,不过可气的是BEC也没过,这是后话,就不再提了。希望有志四大的朋友下次抓住这样的机会,可以说要比现在要方便得多。
以上这些经历给我以很大的启示,就是想获得类似的机会,就得做好准备,信息灵通,同时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简历。
二、网申
谈到网申就不能不提到简历。我在十一以后根据四大网申材料和要求编写自己的简历,开始先参考别人的,后来上网搜例子。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我在整个准备招聘期间给我以最大支持的好哥们----YX给我的建议就是先列举自己在大学三年多做过的事,大到实习经历,社团活动,小到献个血,做过义工之类的,按时间和事件的性质分类,去粗取精,这就构成了我简历的血肉。简历的格式,我个人推荐越简约越好,我对两件事记忆犹新,一是看到某人的简历有4、5页之多,大晕啊!简历,简历,在于一个简字,那么多不成了履历了?据说一个HR一般能用半分钟看你的简历那就算你幸运了,所以要求格式简约,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让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的特点和优点。二是一位哥们的一页的简历中的字太多了,字还太小,满篇的大白话,一点概括能力都没有,光在那里说自己参加了什么什么活动,列举一大堆,就是没有HR想看到的东西----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单纯的罗列谁都会,但总结才是最高明的方法。顺便说下,简历只要一页就好,过犹不及。另外英文简历很重要最好找有过经验的人把关,别自己闭门造车,那可就笑话百出了。我的英文简历询问了三个英语老师,一位英语高手(六级600以上),一位有过交流经验、投过多家美国公司实习的哥们(此君获得了华北地区英语演讲比赛的一等奖)。鉴定阵容一定要强大,这是经验。
有个好的简历就算网申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分别说说四大网申资料的情况:
DTT:唯一一个没有OPEN QUESTIONS 的四大,四大的网申很一致,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其中手机号和邮箱一定要准确)教育经历、获奖情况、实习经历、社团校园活动、以及各类资格证书和外语等级等等。
PWC:内容与DTT基本一致,网申的问题尤其第三个很有意思,具体问题可看应届生相关内容。
KPMG:是四大网申中最全面最细致的一个,连高中成绩都要,这就有点搞笑了。网申问题有一定的水平,后来才知道网申时各个公司的问题大同小异,只要将以前的答案保存好,现改几个地方就可以新瓶装旧酒了糊弄人了。
E&Y:相对其他三家,网申内容少了些,同时格式是我最不喜欢的,相信经历过的朋友会有这个感觉,最后一个问题很没意思“ADDITIONAL NOTES” 没有新意。
PS:网申全英文,只要将英文简历的相关内容COPY下来粘贴就好了,一一对应,同时注意保持一致性,切忌出现同一个问题,用不同方式回答,以后在面试时这个很重要,一致可以使你少思考没有用的,一个口径回答问题。同时要保证简历和网申的内容真实可信,在事实基础上有点拔高不过分,就怕面试人家打破沙锅问到底就麻烦了,诚信是找工作的第一位。
我一直把自己放得很低,所以抱着谦卑的心去网申,与别人反复检查了很多遍,直到没有错误为止。所以我相信,没有通过网申的朋友应该是由于一些细节处理的不好导致的,细节决定成败不是一句空话。
一个教训就是能早网申就早些提交,原因就是越早,笔试、面试的时间就越早,不用担惊受怕地等待好的或不好的消息。安永的网申截止日期问题很严重,没有写清北京所的截止时间,我直到PWC笔试那天才从他人嘴里得知我和众人被鄙视了,我说怎么半天没听说谁有笔试通知那,所以我对安永没有什么好感,从这时开始了,所以安永的笔试是四大中唯一没有体验过的。
三、笔试
PWC:他家给了我很多的第一次经历,如第一次笔试,一面、二面都是如此。忘不了那个时间10月28日早九点四十左右,当时正啃着早餐,准备着上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课程,急忙忙赶到教室外,听到了犹如天籁般的声音“普华永道通知您10月31日上午九点参加笔试,请查收邮箱”,心里的激动难以描述,回来一看早餐都掉地下了,现在想想也太没出息了,一个笔试就激动成那样,丢份了。原因其实是前一天开始很多周围的人都收到笔试的通知了,而我一无所获,心中的郁闷和沮丧可想而知了,甚至有非常悲观的想法,想我也不差啊,怎会被轻易被拒那,呵呵,那时心情自己知啊!
笔试内容不多赘述,主要就是中文逻辑和英文作文,逻辑题差不多都不难,注意速度。英文作文就是六级、托福、雅思考试中常见的同意与否的论证题,会者不难,有句型就好,还要注意检查。
DTT:今年可真是海笔啊,我们学校就大概有个3、400人参加吧。考试通知是10月30日下午2点40左右用短信发的,那时正在上课,只听教室内铃声此起彼伏,我就知道了,海笔那是必须的了。一个题外话,一般德勤开始的招聘环节用短信通知,上邮箱里查信息,后来二面通知和OFFER通知都是邮箱直接发的,加上别的网申企业都是邮箱通知为主,我和很多同学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一开电脑先刷邮箱,看有没有好消息或是拒信。
德勤的笔试是考性格测试,类似情景测试,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询问你的处理意见和方法是什么,同时考察是否适合在会计师事务所混。由于在应届生上看到了相关的信息,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尽量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就好答了,一定要注意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要保持一致性,不能前后不一(有这样的题,错了据说扣分很多)
KPMG:那天是11月4日通知在7日或8日确定考试日期,我和一个同学在7日下午一点的,很早就出发了,从天津到北京花费不少,路途折腾不少,暂且不提。
笔试内容就是经典24题+36个阅读题。考试24题用中文,解题思路与经典24题一致,36阅读可能有经典题原题。所以我认为KPMG的笔试就是比人品和运气,我24题答得不错,但36题仅仅遇到了一个半阅读就和6个题是一致的,我的同学则是三个半阅读,14个题,据说能超一半就可以过去,我距离这个还远得很。这实在是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啊!E&Y:没考过,但听说和BEC笔试的题型相似,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四、一面
PWC:大概在11月4日时,我收到了AC面的通知,又是在之前很郁闷,同学接到了,我没有,只能等。这种心情在找工作时经常发生,解决方法就是等,无论是好消息或是坏的。
又是电话通知,PWC全程是电话通知,要我拿一系列的东西,穿正装,提前到等等。说来也惭愧,挺紧张的,睡得不太好,只是睡了5个小时左右,很早就起来,换上西服,人模狗样的(同学语)就骑个自行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去。到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小时才到九点,得,瞎溜达一圈,八点二十多些进去,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的,有点尴尬,前台接待小姐也很有经验,让我先坐到沙发上等别的面试者,坐到沙发后,我才感到正常些。随后陆续来了几位面试的同学,都带点谨慎地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后来统计是四个财大,四个南大,一个天大,一位没来。其中本科3个,6个研究生。我们组很幸运,是五个人,每个人的负担要小些。
第一个项目是给本队起名,我本来也没有想到什么非常好的名字,就主要听别人的,我们组的一位女生有过准备,队名叫V START 具体的含义记不清了,但记得她的口语很棒(据她说是唱英语歌曲练的,好方法)。
第二个是画图,就是选个人蒙上眼睛按照其他人的提示画出目标事物或某个现象,不准用文字游戏之类的。我主动请缨,担当被蒙者,对面的天大的大哥(后来发现他真的很有大哥潜质,很有风度)说他是想出来透透风,里面太热了,气氛有些紧。那时我已经完全不紧张了,就是投入到游戏当中,反正据说前两个部分不算分,也就是展现个人的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轮到我画的时候,我之前提醒大家的东西------提前先画个草图,然后让我按照要求画,比较成功,最后画的也很像我们的题----节约用水,一个水龙头滴水被禁止号拦住。我们组的财大学姐偷偷告诉我“节约用水”,我明白了,但先装
模作样一番,然后说出答案,倒是得了个满堂彩,大家都清楚就是个游戏,呵呵。
第三步是戏肉了,AC面的精髓,看材料回答M的问题,30分钟的讨论包括看材料的时间,10分钟的陈述,四分钟对方提问,8分钟的进一步分析和回答额外问题。我们两个组都是同样的材料-----IBM面临的现状和该怎样解决。我在开始掌控了节奏,我说我们用10分钟看材料,总结出自己部分的精髓和要点,讲给其他组员(每个人的材料不同),20分钟讨论,大家都同意了。
我的部分还算是好提炼,由于一开始我从应届生BBS找到了一个已经泄露的PWC材料样题,对材料的格式明白了不少,所以心中有数了,很快就完成了我的工作部分,我一开始就明确了我的角色-----LEADER,这个角色不是要多么表现自己,更多的是总结大家的讨论内容,引导大家找到合适的答案,同时调节大家的分歧,这就是我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想点子不如总结别人的点子,让别人感到你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也能加强合作意识。我说完后,一直记录他人说的要点,形成了一个框架,面试我们的M发现了我所作的一切,还在单面时表扬了我的做法。面试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这是真理。我较好的完成了我的工作,同时大家也很团结,基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M也没有难为我们,对我们也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而对方就要四人干五人的活,难度有点大,漏洞必不可免的有一些,M挑战了他们一下,他们应对的不算好,但对面的朋友人真的很好,我们都没有互相难为对方,没有问刁钻的题。再加上我们是后陈述的,好处明显得很。
财大的研究生学姐(告诉我谜底的那位)在第三部分结束后给了我一句评价“你蛮老练的嘛”,这令我很是鼓舞。她一看就是南方的,一问果然,福建的,这位姐姐也真是命运多舛啊,后来虽然进了二面,谁知摔了一跤,住院了,没去面试,太意外了,她的实力是能获OFFER的啊。
随后是与M的单面,我是第一个,我一点也不紧张(实话),不卑不亢地(假了点)进了他的办公室。第一个问题是我认为我们组发挥的如何,我说我们互相配合,团队合作意识很强,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总体表现令人满意(总不能说我们不行吧?这时谦虚就是傻子,但要基于事实,我是揣测他对我们还算满意才如此说的,可别乱学偶)。他又问如果重新让我们弄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做的更好,当然能了!我就说我们可以从企业文化等方面加强,看来他还算满意。他又让我评价一下对方,我先是为对方“叫屈”,说他们少个人,负担太大,尽管很努力,但效果不是太好(注意这种问题一般不要说对方不好,更何况对方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要学会适当的恭维)等等,看来M也挺满意我的答案。剩下的问题就是常规的了,问问为何选择PWC和对审计的认识,早有准备(这都是必须准备的),又问父母是否支持我在天津找工作,当然了!否则谁要你啊?让我提问,我的问题是准备好的递进式问题。首先问他在PWC呆多久了,这是为了使他放松神经,吊吊胃口,他说有八年了,我说在这八年里PWC最吸引他的是什么,他说了很多,我大多听不清,因为一般M回答这类问题都很没有什么逻辑性,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我又问工作一般都很累,怎样才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他答得很多,大概是说要减少开会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感情四大也是会不断,杂事不断)。我总结了一下就是高效嘛,他同意,又说了一通,所以说不要光听,要适当有回馈,会使对方感到很舒服(别人认真听你说话,还能不舒服?)。就这样很快就结束了,也就10分钟,一面总共进行了2个小时左右,从大楼里出来,感觉还是不错的,尽了力就好,呵呵。
PS:一面讨论是中文,陈述都是英文,我的单面是中文,但听说不一定的,根据经理的习惯和性格。一般说来,据我观察,在与M单面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对你的态度,就是说你能进二面与否,自己是有感觉的。
另外,一面前多上BBS寻找其他地区的面经,看看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我进行一面之前,我的同学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相信多一位朋友的建议,就多一份经验和教训,少犯错误。
DTT:11月10日下午4点20左右,又是上课时发的,又是一片铃声此起彼伏。哎,又是海面!准备其实与PWC差不多,看面经,学经验,想应对。德勤今年的面试材料大换血,具体内容可上应届生查,关于电信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三个战略,在其他地区的面试中频繁出现,我就宁可信其有,认真想了一下应对策略,我还是定了原则,要当LEADER,习惯这种角色了。很感谢我们学校自主创业协会的同学,先是为即将参加一面的同志们举行了一个模拟面试,虽然题目与真实的不太一致,但对我好处颇多,练习了角色的控制和养成。后来我每走到下一关,他们协会都给我发了愿我一切顺利的短信,我很感谢他们。再要感谢我在话剧社中的朋友们,他们中的两个人在德勤工作,从各个方面都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谢谢他们了!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参加了一面,我们那场光我班同学就有三个,还有一个2班的姐姐(她坚持住了,补发的OFFER砸到了她,她很棒,呵呵)所以我们联系了网上与我们同一场的另外的一些人,9个人我们联络了6个,算是提前认识了一下。
我对德勤10个人一组(我们有个人没有去)的方式似乎有点意见,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太少了,必不可免的挤占大家或他人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倒是挺长,但是一平均就没多少了。我先开口的,想先掌控节奏,可惜被一位“海归”姐姐给破坏了,HR明明说不准在小组内再分小组,她非得说我们分小组吧,自绝于人民嘛,更悲哀的是,海归姐姐还没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观点一味的坚持,也不为其他的组员考虑一下,实在是没有团队意识,即使是口语再好,我是M也不要她。当然还有令我想象不到的,其中有位大哥说话不多,几乎没见到什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第一句话还说错话了,竟然在PAR面中见到他了,但运气止步于此了。我原本的节奏被海归姐姐打断了,另外一个哥们接过了我的位置,让大家上了他的战车。他倒是擅长节奏的把握,就是火候稍微差点,在分派任务时出了点纰漏,我一看形势不妙,迅速转变角色,成了个VICE—LEADER 专为他补充,提醒大家注意时间和环节,工作做得还好,到了最后,M问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和那位哥们之前是否认识,答案就是不认识,其实还算有一定的交流,但那时就体现出我们配合比较默契了,我一看这架势,有戏了,我的第一感觉,当时感觉2班那位姐姐(TIME KEEPER)也是不错,果然进了PAR面。
PS:德勤没有单面,就是靠两个M和HR M 来共同评判,过程与PWC极其相似,就不赘言了。
KPMG:我没进一面,我的哥们进了,但这次经历带给他的不是甜蜜的回忆,而是象噩梦一般的回忆,具体的过程就不说了,总之侮辱和轻慢的意味十足,从此,KPMG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一落千丈,虽然只是个案,但我内心也无法原谅他们,我的哥们最讨厌的词第一是北京,第二就是毕马威,不说了,一说就窝火。我对毕马威没有什么偏见,只是觉得有些人破坏了它在大家心目中的好印象,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E&Y:安永就不说了,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但给我的印象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五、二面(PAR面)
PWC和DTT(在同一天进行,并机直播,呵呵):
我苦苦等了PWC两个礼拜也没什么消息,让我难受够呛,11月19号晚10点多时,我同寝的班长告诉我,我们书记(他女友)收到了德勤的PAR面通知,我问什么时间收到的,他说5点,我吓一跳,5点多时我可是看过邮箱啊,难道被鄙视了?他又说是通知她下午5点去面试,真是吓死我了!我急忙打开了邮箱,我用的是谷歌邮箱GMAIL,它全程陪伴我经历了招聘,性能优越,并且最关键的是网页还没完全打开时我就看到INBOX后有 “(1)”,心情很兴奋,结果一看果然是PAR面通知,心情是特别的舒畅,好机会啊。时间是11月25日下午4点,我开始了我的准备征程。
首先,不敢确定是谁面,所以中英文回答问题的答案都要准备,虽然德勤二面时几乎没用英文,但是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在24日上午9点还在睡觉中时突然收到了PWC的PAR面通知,当时就觉得PWC只有那天是最后一天通知了,过了的话就没戏了,果然,听说我面试的那天是最后一天。PWC也是25日面,下午2点15左右,我问换换时间可否,被拒绝了,老老实实准备吧,就是把德勤换成普华的事,早做准备总没错。
25日下午1点40左右到的普华,17层,幸好德勤在30层,否则时间上可不对路了。见到了一位我后面的姐姐,呵呵,北大的,怎么都这么夸张啊,海归,名校的都和我们这种二流学校的抢活啊。一问她是天津人,那要回家工作就正常了。后来OFFER会上又看到她了,呵呵。聊着聊着在我前面的那一位回来了,告诉我们,是那个香港的男PAR,全英文,要认真听才能听清,还说他似乎比她还要紧张,完全没有准备的问问题,我的心咯噔一下,不好对付啊。
果然,这位可爱的PAR真的是一副很紧张的样子,像是小孩子一样局促不安,他说他没有什么准备,原因就是工作很忙。他的英语似乎有些不清晰,给我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尽量靠几个词联系一下,猜他的问题,还好没有出大差错,都是常规问题,但他突然问我为什么喜欢演话剧(我一直说我的话剧社活动),我突然卡壳了,这么个问题竟然压得我受不了了。还好他没太难为我,我问他的问题与一面如出一辙,就是换成了英文,德勤也一样,一招鲜,吃遍天嘛。这个PAR人真的很好,从OFFER会上我又见到了那天结识的两位MM就可以明白了,很好很强大。
跟赶场一样,迅速转战30层,呵呵,到的有点早了,等待的屋子里人好多,里面也很热,实在是有点尴尬,幸好遇到认识的人了,她还有前台接待小姐告诉我,即将面我的是个香港的PAR,刚到大陆,普通话说得不好听懂,需要适应,人很好,时间也很长,最起码我该是4点的但是却4点半才轮到我就看出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甚!他人真的很好,不过别因为这个就忘记自己该怎么做了,据我所知他一天面试的人远远超过10个但是他只录了3个(其中2班那位姐姐是补招的幸运儿),可见一斑了。当然那时我是不知道的,但分寸还是有的,很礼貌和客气。我后来和同学谈到这次面试时,谈到最多的也是我感觉我在面试中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无论他问我什么问题我都先说“您的意思是说„„.吗?”确认一下,是不是这个问题,他的普通话不好分辨,这样可以为他解围(他事先也说如果我没听懂他可以再说一遍),甚至有可能他说的并完全是这个问题,我一般引到我擅长的与之相关的话题,这样他也有台阶下,同时最重要的是别回答了半天,人家打断了我,告诉我本人听错了,那多尴尬啊!
问题也是常规的,就是为何选择DTT,为何选择审计,还问我的校内活动,我重点讲述了我的话剧社生涯,他问了三个延伸的问题,大意是“怎样为大家分配任务”,“如果大家对自己的任务不满怎么办”和“怎样解决矛盾”。我们聊得非常好,时间过得也很快,后来我问的问题除了老三步之外加了,德勤的培训之类的,我在他回答后不留痕迹的拍了一些马屁,效果还好,是个体现你对德勤有很大的好感的机会,说出类似的话,对方也会对你有好感的。这时我突然感到有戏,原因是在我问了一些问题后他又问我一些问题,这样互动的气氛就很好了,证明他对我还是很感兴趣的。
等我从房间出来的时候别人告诉我,我和PAR聊了45分钟,远远多于别人的30分钟,有戏啊!揣着PAR送的相框进了地铁,感觉这一天过得好快啊,感觉还好,有希望的,先勉励下自己嘛!老妈打电话,问我如何,我说没什么大问题,她听个“没戏”,呵呵,弄得我哭笑不得。
六、结果与总结
回去以后,内心深处感觉至少会有一个能成吧,加上同学听了我的陈述,也安慰我“差不多”,但没见到结果谁也不好说啊!忐忑了一阵,后来心一横就玩了一晚上的游戏,理由也很充分-----放松。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PWC开始的效率极差,越到后面反而越高啊,周一通知PAR面,周二PAR面,周三下午5点左右,突然看到了022开头的号码,得!估计可能是PWC有戏了,心里很激动,但还没表现出来,故作平静的接了电话,听那里好像快下班的感觉,“周五下午1点半来我们这里开OFFER会,对了,恭喜你,你被普华永道录取了(感情这话该是第一句吧)”。哇!我的人生第一个OFFER就这样来了,还没反应过来时,旁边屋子里也爆发出了欢呼声,一问我们一哥们被农合行录取了(那地方可是好地方),呵呵,好事成双啊!
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所谓饱暖思淫欲,虽然我没想那么多,可是架不住我的贪念啊,如果德勤再给我OFFER就好了,也YY一下双OFFER的事,期间我打了几次电话,感谢那位在德勤的女同学给了我HR大M的电话,使我在邮件发来之前2个小时知道了好的消息。那是12月3日下午的事,那时距离PWC截止签OFFER的日期不远了,我这种吃着碗里想锅里的行径遭到了大家的鄙视,但我内心希望选择的机会更多些。
经过一番比较,德勤以微弱的点数优势击败了普华,我选择了德勤,其实我非常感激普华所给我的机会,要知道我那时可是家中有粮心不慌啊,我的情绪很稳定,不会焦躁,同时感到辜负了人家的好意。但现在想想,这是双面选择,也就慢慢释然了。
参加德勤的OFFER会印象十分深刻,例如一段欢迎我们新入职小朋友的视频,并且由PAR亲自将OFFER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很亲切,这也是我选择他家的一个原因,在德勤“像家一般温暖”不是空话,我的同学深有体会,我也趁机体验了一把,主管PAR还带我们参观了德勤的工作环境,恰巧遇到了我的两个学长(话剧社的),我还冲他们打了招呼,旁边的女M 问我“你认识他们?”,是啊,不认识,敢招手吗?那天我感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普华也很好,但我参加了德勤两次宣讲会,普华一次都没去,无形中让我对德勤有了更多亲切感,我选择,我喜欢!
总结:四大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从大四人成为四大人,如今梦想成真,还有富余,是我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谢天谢地谢人谢自己!不可否认能力和实力的作用,同时运气也在照顾我的生意,夫复何求?谢人就是要谢所有关心支持我的亲人们朋友们同学们,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无法一人扛掉所有压力和负担啊!谢自己,我每每回想起从10月开始那段长达一个月的早八点出门上网(那时停网了,11月才恢复)查资料,改简历,写网申到晚上11点疲惫不堪的回到寝室,就很心酸,有时还真想流泪感慨一下。众人只见我风光的外面,又有几个知道我内心深处的压力、痛苦、烦躁有多大多少那?那是为期一个月的痛苦折磨,期间没上过几次课,还要去北京实习,往返北京达4.5次之多,老师挖苦我不上课,我又有什么办法那?每次面试完后我都疯狂的填写其他企业的网申,原因就是怕我这一轮倒下了,还没有别的可去的地方,鞭策我自己无论结果如何都继续前进,前进!整个11月我是在紧张的备战中度过的,一轮一轮的来,不断搜索有用的信息,搞得一直帮助我的YX都快成专家了,更别说我付出了多少。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切的准备都没有白费,也许化茧成蝶的一刻才是最美丽的瞬间,以前的艰辛都是为了那最美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