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的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全员必修的基础性课程。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引导学生紧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教学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结构或程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把多种教学方法模式化, 反映一定教学理论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教学活动程序或教学活动系统。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根本就没有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采取的是千篇一律的注入式教学法, 老师满堂灌, 学生机械的听、记, 课堂教学效果差, 学生学习成绩不高。新课程改革, 要求我们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案例教学法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的说,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全面讨论, 最后得出认识结论。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呢?下面笔者结合高一经济常识下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节内容来谈一下。
1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确定本课讲述的是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则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要求确定。
2 选择案例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 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 因此, 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 要满足以下几点:
2.1 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的案例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案例, 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探索, 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认同感, 从而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理论观点, 降低学习难度。
2.2 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选取的教学案例要满足教学目的的要求.在教学案例中, 要力求突出所授课程的某些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些主要问题通过案例讨论加深理解,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选择的案例尽可能真实, 真实的案例最具有说服力的
我选择的是曾经轰动全国的“大头娃娃”安徽劣质奶粉案。这是一个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也是有关部门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 也能反映课本所学的知识。
3 组织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 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把案例呈现给学生, 并提出问题:
(1) 这一案例中商家侵害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2) 结合案例及日常知识, 思考有哪些部门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日常生活中, 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过吗?你是怎么做的?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
(4) 案例中的商家最后受到了法律制裁, 说明什么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观看影片。观看结束后, 进入小组讨论时间, 小组讨论的时间不能太长, 大约1 0分钟。小组讨论不要求形成一致意见, 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小组讨论期间可以各个小组巡视, 引导学生不要偏离主题。
小组讨论结束后, 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这时候注意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 一定不能偏离主题。同时要注意这一环节实际是课堂讨论的中心环节, 主要是解决各个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解决有争议的问题。老师此时担当的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但是要注意引导和过渡。
4 教师总结
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点拨, 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 对一切有代表性的看法进行评论,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补充意见。在教师总结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事项:
对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 应以鼓励为主, 以防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今后的教学。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而应当通过引导、说理等方式让他们自觉接受。教师的总结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为出发点, 同时, 要善于总结学生讨论中成功的经验, 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的良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侧重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大胆质疑, 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不设标准答案, 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 教师就会给予肯定, 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就会成了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对案例的分析中, 学生必须要开动脑筋, 苦苦思考, 这样学生判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学生在讨论、归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等。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案例、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在对案例的探究、讨论、交流中, 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肯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较好的教学方法, 但在实施过程中, 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案例的收集和形成。存在的困难是:一些小城镇中学, 学生的知识面窄, 视野不开阔。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 必须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这就使得案例的收集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参与对案例探究、分析、讨论的热情调动。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对案例的分析、探究、讨论,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如果学生分析、讨论的热情不会高, 就如“盲人摸象”, 找不准重点、要点, 学生参与探究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教师素养、知识的积淀。案例教学中,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 而选择案例靠教师, 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淀, 没有爱岗敬业的乐教思想, 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只是随便的选择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 或一些小道消息作案例, 很难使案例教学取得成功。
总之, 在当前形势下, 科学地选择“案例教学法”, 以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但“案例教学法”也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科学的运用这一方法。
摘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教学实效, 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 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 我们探索出案例教学模式, 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思想政治课
参考文献
[1] 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优点02-17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02-17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2-17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02-17
总经理在全体会上的讲话02-17
十周年庆典仪式主持人开场词02-17
2018湖南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02-17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运用02-17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2-17
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