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50例内镜分析及治疗

关键词: 结肠炎 粘膜 肠病 溃疡性

溃疡性结肠炎 (UC) 是一种炎症性肠病, 炎症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 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病程长常反复发作。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主要与免疫、环境、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1], 我国近10年来病例报道表明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其临床症状多样, 完善的诊断建立在全面评价临床表现、放射影像学、内镜检查和病理学证据的基础上, 其中内镜和组织学检查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50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镜表现, 并给予常规治疗, 取得较好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在20~71岁之间, 平均年龄41.45岁;病程最长者为20余年, 最短者15d。就诊前有腹泻37例、腹痛21例、里急后重31例、脓血样便22例, 肠外表现主要是肝功能损害21例, 外周关节炎1例, 口腔复发性溃疡1例, 眼部病变2例。临床类型初发型29例, 慢性复发型11例, 慢性持续型8例, 急性爆发型1例;病情严重程度:属轻度21例, 中度27例, 重度2例;病情分期:活动期37例, 缓解期13例。

1.2 方法

对16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采用内镜加活检的诊断方法, 对确诊为UC的患者按照患者轻、中、重3种病情程度, 轻、中度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 (SASP) 、艾迪沙、思密达、固本益肠片等, 以SASP为主。直乙结肠炎者应用SASP栓治疗, 重度患者常规应用SASP口服, 锡类散、地塞米松。配方为锡类散0.6g+地塞米松10mg+2%普鲁卡因10m L+生理盐水100m L, 云南白药0.4g+庆大霉素16万u。

1.3 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肠镜下见50例均有粘膜水肿、粘膜血管纹理模糊, 其中粘膜粗糙、颗粒样改变24例, 粘膜糜烂或多发浅表溃疡31例, 粘膜质脆、出血19例, 肠腔变窄、假息肉及桥形粘膜11例。

2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 (UC) 起病缓慢或隐匿, 病程长, 常反复发作, 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发作, 甚至有癌变的倾向, 不易治愈, 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病变主要局限在结肠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 表现为连续性分布的炎症和溃疡, 累及部位多在直肠和远端结肠,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放射影像学、内镜检查和病理证据的基础上[2]。本病应与克罗恩病相鉴别, 克罗恩病以腹泻为主, 脓血便少见, 病变呈节段性改变, 直肠受累少见, 多累及末端回肠, 肠腔狭窄多见, 偏心性, 多形成瘘管, 纵行溃疡, 伴周围黏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结肠镜是目前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3], 其结肠镜检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表现为内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 颗粒样粗糙和肠管痉挛, 早期引起肠粘膜水肿、充血的疾病有很多, 例如肠道炎症性疾病等都可引起, 因此在早期如不做病理检查, 很难确诊, 需对患者进行随诊和活检病理才能确诊。我院对16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 结果初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7例, 病理活检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50例, 可见通过结肠镜检查我院的诊断率为78.13%, 结合病理组织学诊断, 我院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率可达100%。另17例患者因处在疾病早期粘膜充血水肿, 无法与感染性疾病鉴别, 因此我院的结论是内镜检查的诊断率越来越高, 但是最后确诊还应结合病理学诊断。 (2) 溃疡性结肠炎多呈连续性分布, 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处先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后慢慢发展, 蔓延至整个结肠, 要提高与克罗恩病的诊断鉴别关键在于, 我院在退镜时见到回盲瓣下唇, 立即向回盲瓣开口方向弯曲并向右旋转镜身进入回肠末端观察。 (3) 结肠镜下的活动性病变也可见于便秘或无症状的患者, 我院诊断50例UC中, 有4例仅有便秘症状, 而镜检为全结肠型活动期表现。据文献报道[4]老年人很多肠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相似, 因而早期确诊较困难。另外, 部分肠镜复查结果重于临床症状表现, 表明结肠镜下病变程度是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 可指导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住院的有长期反复下腹部不适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160例患者行结肠镜、病理活检, 根据病理及内镜诊断结果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160例患者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为67例, 加病理活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50例, 占总患者的31.25%, 经内镜诊断确诊率为78.13%。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表现主要有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或伴糜烂溃疡, 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结肠镜检查消化道异常患者并行活检取病理是目前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对良性溃疡患者镜下综合治疗, 治愈率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 1993, 13 (6) :354.

[2] 屈汉臣.溃疡性结肠炎[A].见∶郑芝田.胃肠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646~656.

[3] 邓长生, 夏冰.炎症性肠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03.

[4] 董小燕, 张志波, 司遂海.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营养与免疫状况[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7, 5 (4) :171~17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并癌前期病变27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