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型城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研究-以长治市为例(共2篇)
篇1:能源型城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能源型城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摘要:介绍了火电、水泥、钢铁等行业CO2排放现状,提出了长治地区工业企业CO2减排措施,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基础.作 者:郭丽芳 赵莉敏 GUO Li-fang ZHAO Li-min 作者单位:长治市郊区环境保护局,山西长治,046000期 刊: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Journal: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2010,20(6)分类号:X51关键词:能源型城市 温室气体 减排措施
篇2:能源型城市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1能源活动清单编制方法
1.1化石燃料燃烧
根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简称《指南》),本文能源活动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清单拟采用以详细技术为基础的部门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量=∑∑∑(EFi,j,k×Activityi,j,k)
式中:
EF:排放因子(kg/TJ);
Activity:燃料消费量(TJ);
i:为燃料类型;
j:为部门活动;
k:为技术类型。
其中:燃料消费量以热值表示,需要通过将实物量数据乘以折算系数获得。
计算步骤:确定清单采用的技术分类,基于地区能源平衡表及分行业、分品种能源消费量,确定分部门、分品种主要设备的燃料燃烧量;基于设备的燃烧特点,确定分部门、分品种主要设备相应的排放因子数据;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也可以基于各种燃料品种的低位发热量、含碳量以及主要燃烧设备的碳氧化率确定;根据分部门、分燃料品种、分设备的活动水平与排放因子数据,估算每种主要能源活动设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加总计算出化石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2生物质燃烧
《IPCC清单指南》提供了两种方法来估算生物质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分别是参考方法和以详细技术为基础的部门法。因本文获得的数据有限,只能采用参考方法对能源领域的生物质燃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估算。
以参考方法估算生物质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其计算公式为:
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a,b×燃料消费量a,b)
式中,排放因子以kg/TJ表示,活动水平数据以TJ表示;a为燃料品种;b为部门类型。
2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2.1活动水平数据
考虑到南宁市市情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主要来源于《南宁统计年鉴2011》、2010年南宁市能源平衡表(实物量)和2010年分行业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包括中间投入和损失量)。
2.2排放因子
2.2.1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各种燃料品种的单位发热量和含碳量,各种燃料主要燃烧设备的碳氧化率,以及移动源主要燃烧设备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因子原则上需要通过实际测试获得,以便正确反映南宁市燃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排放特点。由于无法获得符合南宁市实际的数据,故部分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推荐的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或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缺省排放因子。
2.2.2 CH4和N2O排放因子
南宁市2010年移动源产生的CH4和N2O主要发生在交通运输部门,计算公式如下:
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量(万吨)=汽油、柴油消耗量×相应的排放因子。
相应的排放因子采用《指南》中推荐值。
2.3排放结果
2010年南宁市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计1476.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建材行业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最高,占总排放量的32.81%,其他燃料燃烧活动排放见图1所示。
从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来看(图2),二氧化碳是南宁市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最主要温室气体。2010年南宁市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为1476.8万吨,约占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99.79%,而甲烷、氧化亚氮的排放为3.04万吨,仅占0.21%。
从分燃料品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图3),固体燃料的使用是南宁市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2010年固体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92.0万吨,约占总排放的73.94%;液体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78.4万吨,约占总排放的25.63%;气体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仅占0.43%。
3生物质燃烧活动
3.1活动水平数据
编制生物质燃料温室气体清单所需要的活动水平数据主要包括:分设备的秸秆、木炭、蔗渣、薪柴等生物质燃料的燃烧量,热值及构成等。往往秸秆、薪柴、木炭以及蔗渣等生物质燃料都是在农村中广泛被使用,目前现有统计制度还只是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所以造成了该类活动水平数据和生物质燃烧设备统计的缺失,这给生物质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带来了显著的困难。通过调研和咨询专家等多种方式,获得了粗略的生物质燃烧的活动水平数据。
3.1.1省柴灶数量的推算
2010年,南宁市省柴灶数量为年初100.6万户、年末为103.6万户,年均量计算按照年初与年末的平均值计算得102.1万户。
3.1.2传统灶数量的推算
根据统计数据,南宁市2010年农村户数为145.8万户,使用省柴灶为102.1万户,因此未使用省柴灶的户数为43.7万户。在未使用省柴节煤炉灶的户数中,有部分使用燃气灶、电炉灶等,通过咨询专家,从未使用省柴节煤炉灶的户数中取1/2(43.7万户)划分为传统灶,为21.8万户。
3.1.3农村生活用能省柴灶和传统灶的秸秆、薪柴燃烧量的推算
按照户数情况划分省柴灶和传统灶燃烧的秸秆和薪柴量,划分公式为:
灶型消耗量=灶型户数/(省柴灶户数+传统灶户数)×(生活用能+生产用能)
通过上述途径,获得了2010年南宁市生物质分燃料品种、分设备的活动水平数据。
3.2排放因子
由于无法获得专门针对南宁市分设备分燃料品种的排放因子,因此省柴灶和传统灶燃用秸秆及薪柴的排放因子均取《指南》缺省值。
3.3排放结果
2010年南宁市生物质燃烧的甲烷排放量约1.1万吨,氧化亚氮约为0.03万吨,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共计31.8万吨。
从燃烧品种看,秸秆的排放为21.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67.9%,薪柴的排放为10.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32.1%。从燃烧设备看,省柴灶是最主要的排放源,其排放量为2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82.7%,其次为传统灶,其排放量为5.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17.3%。
4煤炭开采和矿后逃逸
4.1活动水平数据
从省级能源活动清单的调研数据来看,2010年南宁市仅有一家公司在进行煤炭开采活动。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量估算采用矿井实测法(IPCC方法3),即利用各个矿井的实测甲烷涌出量,求和计算南宁市的甲烷排放量为62.8万立方米。
4.2排放因子
井工开采甲烷逃逸排放因子。采用实测法时甲烷逃逸排放量等于实际测量值,不需要确定排放因子。
矿后活动。南宁市的煤炭矿井均为低瓦斯矿井,低瓦斯矿矿后活动甲烷排放因子取为0.5m3/t。
4.3排放量计算
2010年南宁市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量约为0.05万吨,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为1.1万吨。
从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甲烷排放量的构成来看,井工开采在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甲烷排放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甲烷排放量达到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煤矿甲烷总排放量的87.2%,而矿后活动甲烷排放量只占12.8%。
5电力调入调出间接排放
对于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考虑非燃料发电的电力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需要核算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排放。计算方法如下:
电力调入调出CO2间接排放=调入调出电量×省电网供电平均排放因子
本文南宁市电力调入调出供电平均排放因子0.714(Kg/Kw·h),因此,2010年南宁市的电力调入量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51.1万吨。
6能源活动排放结果核算
2010年南宁市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76.8万吨,甲烷排放量为1.1万吨,氧化亚氮排放量为0.04万吨,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共计1512.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燃料燃烧排放1511.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99.9%;逃逸排放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0.07%。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76.8万吨,约占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97.6%;甲烷排放量为2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1.6%;氧化亚氮排放量为1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0.8%。
7存在问题与建议
7.1存在问题
依据清单编制的要求,现有数据基础与清单编制的需要还存在如下差距:
(1)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数据不能满足南宁市清单编制的需要,从而使该部分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清单编制要求获得分行业分设备分燃料品种的能源消费量情况,而现有统计是不进行细分统计。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设备的碳氧化率不同,因此这类活动水平数据的缺失使得在清单编制时不能完全按照编制指南的要求对排放量进行准确估算。
(3)油气系统的甲烷逃逸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没有对本部分数据进行专项统计,这给油气系统的甲烷逃逸排放估算带来了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单报告范围的完整性。
7.2建议
为及时便捷地收集温室气体清单所需数据,建议根据清单的数据需求以及各领域统计特点与实际情况,适当对现有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增补、修改和完善。如建立分部门分设备分燃料品种的数据统计方式;增加农村生物质燃料和燃烧设备的统计;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健全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营运企业和个体营运户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内容包括运输工具类型、运输里程、客货周转量、能源消费量等指标等。
摘要: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对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化石燃料燃烧是南宁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析了能源活动清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能源活动清单编制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能源,温室气体,清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2]南宁市统计局.南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3]蔡博峰.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3-28.
[4]李永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思路和基本原则[J].环境保护,2010(10):56-60.
[5]韩文科,康艳兵,刘强,等.中国2020年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路径与对策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6]吴宜珊.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核算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7]李晴,唐立娜,石龙宇.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2):367-373.
[8]顾朝林,袁晓辉.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方法概述[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24(1):1-4.
[9]白卫国,庄贵阳,朱守先.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63-68.
[10]程婷,胡淑恒,吕宙,等.浅谈国内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与现状[J].广州化工,2014,42(6):13-16.
[11]马翠梅,徐华清,苏明山.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23(3):400-407.
相关文章:
扎扎实实打好初一数学基础要“八重视”02-18
大学生旅游平台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连某高校学生为例02-18
中国与韩国城市形象策略比较研究——以烟台和仁川为例02-18
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安徽外国语学院为例02-18
电商网络平台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办法研究——基于“绿屏菜园”的平台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02-18
秀山县委党校江平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秀山县为例02-18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分析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