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年将重点推进高雅艺术、戏曲进校园(精选3篇)
篇1:教育部:今年将重点推进高雅艺术、戏曲进校园
中新网4月6日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今日介绍,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确定了102个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
教育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介绍,近年来,在中小学校数量负增长的情况下,艺术教师数量平均每年增长5.3%;普通高校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中小学艺术专用教室的配备率大幅度提高,艺术教学器材与课外活动场地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将建立以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美育质量。
此外,将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努力解决农村学校美育师资问题。
另外,将分省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推动以省为单位确定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对各地制定实施意见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检查。建立各地美育工作沟通交流机制,建设一批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实践基地。
篇2:教育部:今年将重点推进高雅艺术、戏曲进校园
近年来,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2006年开始至今, 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6年来, 全省各高校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特点, 大力营造艺术氛围, 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把高雅艺术带到高校的每一个角落。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大学生有了一个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欣赏高雅艺术演出, 感受高雅艺术魅力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自身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了, 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雅艺术的含义
目前, 在理论界和文艺界对高雅艺术的提法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 如高雅艺术的内涵是什么?它是指作品的风格和格调, 还是指艺术的样式?它是指作品的内容, 还是指作品的体裁?专家学者讨论热烈, 观点不一。在笔者看来, 高雅艺术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和筛选, 是更优秀、更经典、更积极向上、更催人奋进的文化艺术,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我们通常讲的高雅艺术包括京剧、昆曲、话剧、歌舞剧、歌剧、交响乐、民乐、芭蕾舞等。亲近高雅艺术, 可以感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可以开阔文化视野, 形成崇真、尚美的高尚情操;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功能和作用
(一) 娱乐功能
1. 愉悦心情, 促进心理健康
高雅艺术不仅能给大学生以精神上的享受, 使他们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而且能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欣赏得到及时的休息, 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学习。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大学生活紧张忙碌, 各种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浮躁心理, 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心理抑郁而发生悲剧。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如果能够定期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就能使学生身心达到放松和谐的状态,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2. 营造高雅的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的营造需要引进一流的文化艺术, 吸收和借鉴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高雅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世界各民族优秀成果的积淀, 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作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种方式, 带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辅相成, 与校园特色相得益彰, 促使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 是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展的必然途径, 是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审美功能
1. 塑造健康的人格
高雅的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 还激励着人们去追求高尚的情怀, 提高自身精神境界, 培养美好的情操。大学生通过欣赏和领略高雅音乐, 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 进而塑造健康的人格。当唱起《我爱你, 中国》《祖国, 慈祥的母亲》等气势磅礴的歌曲时, 激昂的旋律能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使学生奋发向上;当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 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聆听交响乐《命运》的时候, 人与命运抗争的内涵能激发学生勇敢乐观的精神。大学生在欣赏高雅音乐的同时, 又被可敬可佩的音乐家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着。音乐家坚持理想和不断追求改革创新的精神, 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塑造着他们健康的人格。
2. 增强审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与人的感知力、洞察力、想象力、理解力、情感体验能力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有机融合。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低与能否发现美、发现多少美有着直接的联系, 决定着其情感的丰富程度和精神境界的高低。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情感丰富,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高雅艺术不同于通俗流行文化, 它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历史的观察和感悟, 有着深刻的审美内涵和教育力量。“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6年来, 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爱和推崇。通过聆听交响乐, 大学生体会到经典艺术作品的魅力, 领略、欣赏、感受到高雅艺术的真谛;通过欣赏戏曲, 大学生了解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和文化传统;通过组织艺术教育专家和艺术界知名人士到高校举办艺术专题讲座, 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顿悟和新的追求;许多高校还专门开设《艺术鉴赏》《美学》《中外艺术文化史》等选修课, 指导大学生如何鉴别美、赏析美、品味高雅艺术。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教育功能
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 大学生只有博学多才、触类旁通才能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高雅艺术能够润物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教育、改变大学生, 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欣赏高雅艺术和对其创作背景、文化意识形态的了解, 大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艺术世界的奥妙和乐趣, 还能获得很多关于音乐、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广泛接触和了解音乐剧、歌剧、话剧、地方戏曲等高雅音乐, 对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对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能够提高其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中外著名学者和科学家都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法国思想启蒙家卢梭编著了符号谱和音乐辞典,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由此可见,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 又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才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地, 大学生是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 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 科学需要艺术, 艺术也需要科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雅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的创造活动无不需要依靠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展开。然而, 目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大学生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较为缺乏, 很多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标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 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大学生是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丰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启迪新的科学灵感, 而且有助于人们通过艺术审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高雅艺术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艺术作品凭借其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带给人们想象和联想的广阔空间,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歌德既是大文豪, 又是著有十四卷科学著作的植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李四光推翻了过去很多科学家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石油”的论断, 建立了自己的地质学新理论, 他同时还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行路难》的创作者。因此,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3. 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 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以理论为重点的不足, 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培养全方位、多角度的合格人才, 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舞台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演出者, 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各高校学生会、团总支和学生社团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成立了大学生合唱团、艺术团、管乐团、民乐团、舞蹈团等,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积极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 学生的专业技巧提升了, 舞台经验增加了, 合作意识加强了, 心理素质提高了。通过艺术实践活动, 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新知识、新理念, 更多的学生学会了组织安排、管理策划、舞台美工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 学生有了宝贵的技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由此可见,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益于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素养,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有利于大学生吸取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文化营养,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高雅艺术教育的多维性效果已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需要加强校园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有利于大学生的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而且对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只有长久坚持,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深入地开展下去, 才能配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需求,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责编:路童
参考文献
[1]杨晓青.浅谈“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积极意义[J].大舞台, 2010, (1) .
[2]王晓燕, 何汉良.以广东省为例谈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 (3) .
[3]牛洁, 何琳, 蔡滨徽.“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9) .
[4]赵杨.浅谈“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必要性[J].今日南国 (中旬刊) , 2010, (12) .
篇3:教育部:今年将重点推进高雅艺术、戏曲进校园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介绍,近年来,在中小学校数量负增长的情况下,艺术教师数量平均每年增长5.3%;普通高校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中小学艺术专用教室的配备率大幅度提高,艺术教学器材与课外活动场地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2016年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将建立以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美育质量。
此外,将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努力解决农村学校美育师资问题。
相关文章: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02-10
关于加强全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02-10
2017年云阳镇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谋划02-10
上半年目标完成情况02-10
新常态下新状态环保部今年推进十项重点工作02-10
关于今年疫情主题满分作文02-10
关于今年我们小升初读后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