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关键词: 将车 面包车 灌车 斑马线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6篇)

篇1: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除江、河、湖、海、溪边之外,水池、排污渠、窨井、采石坑(洞)、粪坑、蓄水池、鱼塘(池塘、虾池)等都可能因学生玩耍或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

(2)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学生洗澡过程中若发生漏电或煤气中毒事故,也可能因失去意识而倒在浴缸、澡盆、马桶中而发生溺水事故。

海滩游泳安全常识

(1)应在设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海域游泳,并听从指导及勿超越警戒线。

(2)海边戏水,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泄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因为是动水,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以免造成不幸。

(4)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在海中,如果皮肤受伤出血,应立即上岸,

(6)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拨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贸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淋些水再下水,不要立即下水。

(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5)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篇2: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1、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三、课堂总结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谈谈自己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篇3: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 父母无法时刻陪在孩子身边, 尤其是在城市, 高层的居民住宅小区, 窗户边存在的隐患一次次引发公众对安全的思考。目前, 虽然市面上已存在智能窗系统, 但其主要功能集中在防盗、防劫、防雨等方面, 并没有专门针对于监测与保障家中儿童人身安全的窗户, 因此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防儿童坠楼窗成为智能居家与安全保障的发展趋势。

1 硬件设计

基于传感器的防儿童坠楼安全窗系统由n个从机与一个主机构成, 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通过与从机连接的红外探测器、薄膜压力传感器, 在儿童接近窗户时检测出其可能出现的危险信号, 同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控制电动防护装置关闭窗户, 自动规避潜儿童坠楼的危险, 从而有效保障年幼儿童的人身安全。从机均与主机之间通过射频无线通信, 将警情发送给主机, 主机控制GPRS通信模块拨打家长的手机, 家长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家中发现的情况, 实现远程自动寻呼报警。

1.1 主机电路

主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主机处理器、射频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高音讯响器、键盘、主机存储器和主机显示器, 如图3所示。

主机处理器采用型号为MSP430F5529的单片机来实现。主控芯片MSP430F5529具有超低功耗、超高运行速率的特点, 具有5种节能模式, 可在不到1μs的时间里超快速地从待机模式里唤醒。

GPRS通信模块使用MT-MC323移动终端设备。该模块采用CDMA标准, 工作频段为800MHz, 电压范围为3.3V~4.2V, 外部供电为9V, 应用接口采用UART的DB9接口。MC323使用AT命令控制TE和MT之间的交互, 为达到通过短信通知家长的目的, AT命令如下:

在初试设置中, 帧格式是8bit数据位、1bit停止位, 无校验, 波特率为115200。

1.2 分机电路

从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从机处理器、红外探测器、薄膜压力传感器、卷帘窗执行机构、射频通信模块、从机存储器, 如图4所示。从机处理器采用型号为MSP430G2553的单片机来实现, 射频通信采用型号为PTR8000的无线射频模块。

红外探测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当人体红外辐射照射到已经极化的铁电体薄片表面上时引起薄片温度升高, 使其极化强度降低, 表面电荷减少, 这相当于释放一部分电荷, 产生儿童靠近窗户的探测信号。

薄膜压力传感器采用频响宽、动态范围大、力电转换灵敏度高、机械性能强度高、声阻抗易匹配等特点的PVDF压电膜, 该传感器安装于窗台下, 产生探测儿童攀爬窗户信号。

卷帘窗执行机构主要由电机和卷帘式窗户组成。卷帘式窗户机械结构由卷帘、罩壳、导轨等窗帘的各个部分组装起来, 组装成一个稳定的窗帘整机械传动结构, 使用电机准确控制卷帘的升降。

1.3 射频通信模块

主机与从机间的射频通信模块采用型号为nRF905射频芯片组成的PTR800无线模块。nRF905工作于Shock Burst TM模式下, 能自动处理字头和CRC编码, 使用SPI接口, 配置非常方便。此外其功耗非常低, 内建空闲模式与关机模式, 易于实现节能。

PTR8000有两种工作模式和两种节能模式, 由TRX_CE、TX_EN和PWR三个引脚决定。其中, 待机模式下发射/接收电路均关闭, 只有SPI工作, 此时可进行管脚配置, PWR置高, TRC_CE置低;射频接收模式时PWR和TRX_CE置高, TX_EN置低;射频发送模式时PWR、TRX_CE和TX_EN均置为高。

寄存器配置:CH_NO=001101100, HFREQ_PLL=0, PTR8000工作于433MHz;PA_PWR=00, 输出功率为-10d Bm;RX_AWF于TX_AWF均为001, 发送地址与接收地址宽度均为1字节, 测试时设置簇首节点的地址为0000 0001, 传感器节点地址为00000010, 其余均采用默认值。SPI传输速率由簇首处理器决定。

在射频发送模式中, 节点处理器按时序把接收机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传给PTR8000, PTR8000自动产生前导码和CRC校验码, DR置高通知簇首处理器数据传输完成TRX_CE置低, 发送过程完成。

在射频接收模式设置后650us, PTR800开始监测, 当检测到同一频段的载波时载波检测 (CD) 被置高, 地址匹配 (AM) 和数据准备就绪 (DR) 引脚通知簇首处理器一个有效的地址和数据包已经各自接收完成, TRX_CE置低, 接收过程完成, 簇首处理器通过SPI读取接收的数据, DR与AM置低表示数据接收完毕。

2 软件设计

主机模块有三种工作模式:警戒模式、预警模式和安全模式。警戒模式:当监护人不在家时, 为防止小孩在靠近窗户时发生小孩坠楼危险装置设置为警戒模式。预警模式:当监护人在家时, 为防止小孩在监护人视距之外发生小孩坠楼危险, 装置设置为预警模式。安全模式:当家中无小孩或窗户关闭时, 装置设置为安全模式。程序流程图如图5-6所示。

3 结束语

本装置克服传统防盗网存在的缺陷, 通过红外探测与压力传感器, 可以在孩子接近窗户时判断出其可能出现的危险信号, 通过无线射频模块的进行通信, 对于潜在的危险自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 装置与家长的手机绑定, 窗户边出现的任何情况或窗户自动反应的举动, 家长都可以第一时间得知, 并且可以通过手机向窗户发送指令, 有效保障年幼儿童的人身安全, 保护一个孩子, 保护一个家。

参考文献

[1]何宾.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美]菲特, 等.射频与无线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俞志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6]莫利斯.无线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篇4: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关键词:体育课;游泳;溺水;自救;溺水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47-01

炎炎夏日,正是广大青少年儿童游泳的好时候,然而由于没有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溺水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每年全国溺水身亡的学生就有几百例,可见防止溺水伤亡事故教育的必要性。在学校里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学生应知应会、告家长书、签订责任书和防溺水演练等形式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但我觉得安全教育工作还不够全面,学校传授了很多的理论性很强的书面知识,可还是不能真正有效做到或解决实质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使学生系统全面的亲自实践一次溺水——自救——施救过程。

一 教会学生游泳

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利用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因为面对灾难时,能够化险为夷的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又掌握了必需的逃生自救技巧的人,例如:在水灾中,不会游泳者往往只能望水兴叹。所以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都很善于利用体育实践课特点。教会学生游泳。

二 传授基本的游泳技术

在上课开始部分中领着学生做好了充分活动准备,然后启发学生,“在炎热的夏天,我們最想做的运动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游泳!”学生回答结束,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到哪些地方游泳好呢?需不需要大人在场?与同伴一起还是自己?在游泳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最近学习的防溺水知识,答出的答案当然五花八门,但都是根据以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认真思考用心回答的。老师随之赞许和肯定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我们把全体同学的答案总括一下就是……停顿片刻,老师就在全体学生期待的眼神中,把游泳小常识讲解了一遍,学生基本掌握了在游泳中所注意的问题。

我随之又抛出下面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在我们中间,哪些同学会游泳?用什么姿势?”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基本掌握同学们的大体情况,“由于大部分的男同学和全体女生都不会游泳,所以我们就在岸上学习水中比较容易学的游泳姿势--自由泳,先让刚才会游泳的同学在垫子上做一下示范动作”,一个个男同学踊跃的展示了所谓的游泳姿势。老师针对实际练习情况,边讲解边示范,把自由泳的背向的下肢动作和上肢动作演示一遍,然后分四组练习,学生练习兴趣高涨,基本按照示范动作要求练习,虽然有些同学做的不规范,在老师的巡回指导下,背向和仰面的打腿动作和上肢动作基本掌握。

三 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四 教授基本的自救技巧

我问道:“我们在游泳的过程中,游泳过久或不适应水温会出现紧急情况,那时我们同学会怎样处理呢?比如说抽筋,在地面上我们怎样处理,在水中你又怎样处理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好方法,百说不如一见,让曾遇到过抽筋的同学演示一下自己在路上和在水中的自救方法。“大致是可以的,学生点评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吧!”学生们争论不休,我便把学生作为实例讲解,从不会游泳者到会游泳者的自救方法,一一解说并在大垫子上做出水中抽筋的正确急救处理方法。然后学生分组依次躺在垫子上做抽筋自救动作数次,自行体会动作要领,同学之间相互指点和纠正,老师巡回指导,抽筋自救方法就在练习中掌握。

老师随后提出,“在游泳中出现更大的意外时即溺水时,我们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呢?”学生答:“我喊大人、我打电话119、我打电话120、我打电话110”、“用救生圈、绳子、木杆、木板等把他拉上来”、“我会游泳,我把他拖上来”,众说纷纭,好方法都想到了。“同学们回答的很周到和圆满,可能到那时,会有不同的情况,我们可要不同情况分别正确处理”。这时就把救助方法分别解释说明,不会游泳者如何救助,会游泳者如何下水施救,让学生实例演示,一对一练习,把已准备好的绳、竹竿、木板、救生圈(藤圈代替)放在垫子周边,让学生使用不同方法都演习一遍。随之过渡到出现溺水者的处理,清除口中杂物、控水方法介绍、按压心脏、人工呼吸,学生亲身在垫子上体验,老师操作,学生分组模仿练习,学生就在这种快乐的教学中掌握了溺水施救。

五 以游戏促进教学效果

为了强化溺水时的控水方法动作要领,我特意设置做了一个分组扛人接力游戏,利用刚才的控水动作,把人扛在肩上进行接力跑游戏,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学生心情愉悦,情趣高涨,纷纷跃跃欲试,大显身手,学生就这样在来回中完成了一次防溺水救助动作演练。

篇5: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

(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3、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6个方面)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上臂抽筋时,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

(4)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心连续做几次。

(5)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6)胃部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迅速弯曲两大腿,靠近腹部,用手稍抱膝,随即向前伸直,注意动作不要太用力,要自然。

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二)、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四步)

(1)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2)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4)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三)、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1、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

2、尽力躲避大浪;

3、尽量抓住浮托物;

4、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5、洪水来之前要准备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如学校未停课,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篇6: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一、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凡是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初中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濉溪初级中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儿童安全知识教育 下一篇:营养不良留守儿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