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美工环境创设
中班美丽的春天环境创设
“美丽的春天”环境创设(中班)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一主题,旨在通过让幼儿观察春天、了解春天,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运用自己的双手描绘春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设计目标
(一) 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和播种的季节。
(二) 能用说、朗诵、唱、跳、绘画、制作、剪贴等各种方式表征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 在欣赏与春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文字的优美,学习创编与春天有关的故事或儿歌。
(四) 愿意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三、区角环境创设
(一)主题墙
春天来了,桃花朵朵开,蝴蝶翩翩飞,燕子唧唧叫。以嫩绿的色调为主,中间夹些浅粉色,表现出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主题墙填充作品制作如下:
1.用树叶、花瓣粘贴小动物。
设计好小动物的形象,用收集到的树叶、花瓣做成各个部件,将胶棒或者双面胶把树叶的背面,然后贴在画纸上。幼儿一起操作树叶粘贴画,将作品贴到墙上用指纹画出春天的花朵。
2.用指纹绘出春天的花朵
准备 颜料、颜料盒、美术画纸若干,手指点画绘出春天的花朵。展示幼儿的作品,用幼儿的作品装饰主题墙。
3.通过实物认识春天
在主题墙四周悬挂上春天里萌发的植物,比如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甘蓝类(甘蓝、西兰花等)、豆类(四季豆、豇豆、毛豆)、叶菜类(青菜、生菜、空心菜、米苋、菜心、油麦菜等,通过实物教育幼儿认识到春天对植物的重要性。
(二)音乐表演区
1.引导幼儿表演《毛毛虫和蝴蝶》的故事、表演唱《迎春花》等
用布彩绸布、紫绒布、窗纱布,彩色纸条布,利用平面或皱折等样式装饰小舞台再用大的纸盒制作成电视屏幕,放在桌子或架子上,幼儿站在后面,如同在电视里进行表演。
2.提供春天的服装和自制的花开展“娃娃家”和“鲜花超市”的游戏 3.所需材料
(1)电源与录音机
录音机的配备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在连接电源时,最好选用电池比较安全,如果直接插接电源,电源位置一定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由教师插好后再进行使用。
(2)录音磁带
①空白的磁带:幼儿可将自己唱歌、朗诵、演奏的声音进行录音。
②录制好的磁带:可分别录制儿歌、歌曲、故事、音乐等内容的磁带,为了便于选择和收拾整理,可贴上与磁带内容有关的标记。 (3)弹奏的乐器
①购置的乐器:碰铃、手铃、双响、响板、铃鼓、三角铁、沙锤、木鱼、钗、锣、铝板琴等。
②自制的乐器响桶(装有沙子、豆子不同的声音)、音阶瓶、皮筋琴、哑铃、木块、筷子棒; (4)服饰道具
①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小动物服装、表演的纱裙、废物利用做的服装。
②饰物:动物、人物头饰、面具,戴在头上或手上的花环、彩带。
③道具:绸带、纱巾、扇子、花球、纸偶
(三)美工区
1.投放花草树木照片、剪纸
动手画、剪一些关于春天东西,小鱼、小蝌蚪小花、小草、柳树促进他们首脑协调能力,促进她们小肌肉群的发展。
2.投放彩色纸
折叠小花、小草、青蛙、小鱼、小燕子等
3.投放毛线,小豆子,沙子等材料
让他们自由作画,参与到春天里柳条、小草、桃花的制作中。
(四)益智区
1.围绕“春天的花”和“春天的景观”等展开,用雪花片、积塑拼插种类不同、形态各异、色泽鲜艳的“花”;
2.积木、纸盒、易拉罐、小棒、瓶盖等丰富多彩的辅助材料搭建春游的景观,如象鼻山、七星公园、中心广场、穿山等建筑景观,让幼儿将所获得的对春天周围事物的经验用搭建的形式表现出来。
3.背景墙要充分利用,提供教师搭建的范例、幼儿自己搭建作品的照片以及搜集的实景照片、图片,让幼儿模仿、欣赏,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更好地激励幼儿树立信心进行搭建,更便于交流和分享。
(五)科学区
1.“小问号区”
让幼儿将平日里对周围春天的事物探究的问题用图画、符号表征出来,张贴在区中,引导幼儿多方搜集资料解答。
2.“种植区”
让幼儿将植物的种子种在土里、棉花里、水里和石子里等,观察其发芽过程,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并进行记录;饲养蝌蚪,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并学习做简单的记录
3.“气象观察记录区”
幼儿提供一张大的挂历纸,请幼儿自行设计(如画出纵、横两轴分别代表温度和时间),幼儿把从电视、报纸、手机等途径搜集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在纸上画出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将其连起来就成为一个月气温的变化走势图。还可让幼儿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天气的阴晴变化等。
(六)语言区
1.提供关于春天的书籍,以及一些春季的图片、寻找春天、美丽的花园、春天的小河、春游照片展示。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操作中自主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主动发展语言能力。
2.投放一些供幼儿表演的道具。
如:手偶,指偶,头饰等。在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可以戴上自己喜欢的道具进行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或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自编自导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春天的秘密》
(七)生活区
提供豆子、柳树让幼儿尝试剥豆和编辫子的游戏,感受春天的环境,动手触摸春天的柳树,通过编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八)家长园地
用黑色KT板作为背景,再在背景上用水草、小鱼等来稍做装饰。将园地分成若干小栏目。
(一)介绍教育教学内容的——“我们的活动”
(二)介绍春季疾病防御小知识——“健康每一天”
(三)介绍幼儿园最新成果的——“新闻发布”
(四)家长互动的——“请您配合”、“请您留言”
(五)制作活动式口袋,方便家长投放反馈意见,转载教育经验的——“你说我听”
(六)鼓励进步幼儿的——“星星榜”。
(九)走廊
1.走榔墙饰是以幼儿的美工区作品为主,内容紧扣春天。
2.走廊吊饰主要是将方形与菱形KT板镂空挂在空中的,在镂空的KT板上可以放上幼儿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班级剪纸作品,或是老师或是画家的作品。
3.用彩色纸折千纸鹤、小燕子,柳树等。用线固定,垂钓在走廊天花上
四、所需材料
布置环境用的材料追求多种多样, 1.使用 KT 板、吹塑纸、植绒纸、电光纸、皱纹纸、牛皮纸、彩泥。
2.可利用废旧无毒物品,变废为宝,例如旧挂历纸(彩印)、包装纸、糖纸、纸盒、纸袋、纸箱、一次性饮料杯、饮料盒、各种塑料奶瓶、乒乓球、中药丸、布头、毛线头、刨花等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2014学前教育(中升本)
201413201072李嘉慧(组长)
201413201073陶丽珍
201413201074廖文靖
201413201076刘
洋
201413201078王璐娟
201413201063林青青
第二篇:专题:谈中班主题环境创设
谈谈环境创设
——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沈青华
幼儿生活在幼儿园里,不可避免的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也必将在与环境中互动中实现发展的目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环境已成为了幼儿的“第三人老师”
教室的环境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幼儿的发展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幼儿和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加以影响,从而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
富有变化的环境要求教师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地留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及孩子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反应,用心来创设环境。
在“周围的人”的主题开展中,投放了有关周围各种职业的人的介绍,设计网络图。将幼儿收集的资料也投放到孩子们的资料库中。环境随着主题的开展不断的丰富着。环境不再是老师一手包办,而是了幼儿的参与。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创设到环境中成为主题开展的信息栏,根据活动中孩子们讨论引起的问题设计了“小问号”。从中生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活动。每个主题开展到那个环节,都可以从环境显现出来。
目前,人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一个深刻的变化,由关注幼儿的接受学习变成了强调幼儿的发现学习。环境的作用是促使幼儿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幼儿的活动室就应该向工作室,让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探索,研究与发展。
幼儿的智慧是在指尖上的,因此,一个有助于幼儿个人探索的环境应该有丰富多样的材料。材料的丰富性是从量的角度来说的,即量要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材料的多样性是从质的角度来说的,材料本身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包括材料的种类、同种材料的难易程度等等。当然,教室还要注意为孩子投放材料的实际问题。
在孩子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为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允许他们独自的探索,又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幼儿的发现不仅有独自进行的,还有在合作中发生的。幼儿园的环境影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品质。采用集体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给每个孩子机会。
好的环境,要有孩子们的参与,让他们成为环境的小主人。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的教育过程。
改掉过去让幼儿“请进”的做法,在布置环境的时候,留出一些地方让幼儿来添置一些花草,数目,等等。但是,幼儿作完之后似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时间长了就没人过问了。
主题的开展正好为孩子创设了这种机会,比如“周围的人”孩子们就将自己的资料投放到墙壁上,平时他们会主动的一起合同伴交流起来。这不正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吗?他们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小猪设计了有趣的房子。孩子们纪录的有关点心的资料也展示出来。
课程与环境相互融合,让墙壁成为幼儿的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空间。幼儿,环境,课程之间不断的进行对话。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第三篇:中班中秋节环境创设方案
快快乐乐过中秋
--------中班中秋节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创设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幼儿的教育性、参与性,结合幼儿的已有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将知识与情感融于一体,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我以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为前提,关注他们的需要,积极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结合我班实际,下面谈谈我班“中秋节”的班级环境是怎样设计的。
主题墙饰:
1、挂上能充分展示中秋节欢乐气氛的花灯、赏月图片等,张贴各种报刊上的反映各地过中秋节的画面。
2、张贴图片《月亮姑娘做衣裳》。
3、 在在活动室门前的走廊展示中秋节的布置。(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赏月、拜月、吃月饼等
语言区: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的挂图,收集各国过中秋节的信息。
美工区:投放制作月饼的制作材料;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等供幼儿制作花灯;绘画月饼、月亮的彩纸、彩笔等。
表演区:提供一些布条、纸棒、大鼓供幼儿表演舞龙;提供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儿歌供幼儿朗诵。
手工区:为孩子准备面粉,各种馅料,让孩子手工制作月饼;让孩子制作美丽的服装,为表演区的孩子做准备
结构区:我们给孩子提供材料,让孩子建筑月宫,让孩子们进行想象,大胆建构。
延伸活动:我们将制作月饼的过程拍成照片资料布置在环境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和熟悉
第四篇:中班“中秋节”主题环境创设方案
一、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中秋节有赏月、品尝月饼、串门等活动。我根据中班的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中秋节主题活动,设计了中班环境设计方案。
二、主题墙布置
创设一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有月亮、白云、诗句、兔子等,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三、区域环境设计
绘画区,提供水果的图片,供幼儿绘画(好吃的水果)。 泥工区,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美工区,提供不同颜色的彩纸,胶水,绘画等装饰节日的灯笼。
音乐区,准备“爷爷为我打月饼”等音乐。
科学区,发放表格,让幼儿提前观察月亮,填写记录单。
四、走廊设计
我们用幼儿的作品来装饰走廊,称之为“幼儿天地”。这样家长也能看到我们的教学情况,幼儿也知道爱护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到成就感。
五、家长园地
介绍主题活动的构想,使家长了解活动的开展过程及配合的相关问题,希望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风俗图片,带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分享。
第五篇:中班主题活动“中秋节”环境创设方案
设计教师:山东省临沂市赵天涓
一、主题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节日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 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月亮变化。
四、区域创设:
1、绘画区:
准备材料:提供月饼及秋季的一些水果图片供幼儿临摹绘画。
2、泥工区:
准备材料:橡皮泥,瓶盖等材料供幼儿制作月饼。(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3、美工区:
准备材料: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以及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4、律动区:
准备材料:铃鼓、串铃、碰铃(演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家园共育:
1、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给幼儿讲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继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相关文章:
大班环境创设方案02-03
创设环境情境02-03
创设环境放手课堂02-03
环境创设策略02-03
沉默权制度建立02-03
环境创设班级文化论文02-03
大班环境创设计划02-03
小小班环境创设计划02-03
202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每日一练:发放人02-03
萃取精馏全回流过程的测量与控制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