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中的法与情——构建和谐班级管理的探讨

关键词: 扶差 转差 职教 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大多基础薄弱, 品行差异大。“问题学生”多, 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理想前途失去信心。在新形势下, 如何转差扶差, 如何让其成人、成才, 是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任务和责任。二十年的职教班主任工作历练, 让法规与真情有机的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之中, 在构建和谐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 总结成文, 供同行们参考。

1 让法规修正品行

1.1“三三”目标, 内化动力

每期期初的第一次班会围绕建立什么样的班集体, 确立什么样的个人目标, 通过“班级民主议事会”的形式, 开展“大家谈”活动, 让同学们说心里话。绝大部分同学表达了选择中专, 为的是学到一门实用技术, 渴望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归纳学生的意愿, 确立班级“三优”总体目标: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异的技能;三个个人目标:以日常规范修身, 以明理诚信立德, 以优异技能成才;三个基础短期补习计划:分层补习, 分科补习, 分块补习。目标明示方向, 目标内化动力。让学生确立目标, 大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绝大部分学生不再整天无所事事, 不再整天无处着手。这样, 为日常行为管理打造了思想根基。

1.2“六字”班规, 规范品行

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民主议事”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自主地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议定班规细则, 订出“六字”班规:教室用“静”, 寝室以“齐”, 环境讲“美”, 作息要“准”, 言行重“礼”, 技能求“精”。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自我完善。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不给班级添麻烦。

在规范行为习贯方面, 从相互示范着手。比如少数迟到学生进教室不但不喊报告, 有时还踢门进教室, 于是在读报时间由班干组织学生演示迟到如何规范进教室。这种由同学相互展示规范, 监督执行规范, 互教互学, 教育效果良好。

让目标明示方向, 用规范修正言行。真正明规、知耻、惜时、用功, 健康和谐成长。

2 用爱心激活希望

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用爱心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让爱心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让学生在真情真爱的氛围中成长。

2.1 研究学生需要, 多指导

教育学研究表明, 中专阶段的学生有情感、尊严、规范等等需要, 这些需要相互依存, 但在不同的阶段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比如早恋问题一直是班级管理中的敏感问题。其实, 是人, 就有情感, 只是情感需要管理, 需要调控, 不分先后, 不分主次, 不加掩饰的情感会让人背离文明准则。尤其是学生时期会因此荒废学业, 贻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然处在青春期的学生, 爱的需要是一个客观存在, 堵只会使其扭曲, 疏才会赢得理性。对少数早恋的学生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关键是适时的引导、沟通。实践证明, 只要指导帮助及时到位, 绝大多数学生能理性对待早恋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 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 他们更需要帮助、指导。特别是学法的引导, 从中专一年级的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怎样听讲, 怎样笔记到二年级的怎样上机操作实习, 全方位帮其学会学习。同时不断强化“我行, 我小心”的行为理念。所谓“我行”即是要自强自信, 有充分的准备, 有好的竞技状态。“我小心”即积累细节和规范, 沉着冷静, 力求完美。

了解学生的需要, 才会在方法的指导、心灵的沟通、人格的尊重上得到认同, 教育才会有效果。

2.2 允许个性张扬, 多疏导

大凡是人, 就存在差异, 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差异状况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方向, 不同发展水平, 不同个性品质。由于基础的原因, 中专学生厌学、偏科、成绩差的比例大。但其中不乏美术、微机、音乐、书法、体育等爱好者, 他们并没有因为文化成绩差而丧失理想。适时成立美术、微机、音乐、书法、体育等特长兴趣小组, 因势利导, 顺其发展。帮他们找到发展的兴趣和支点, 并建立起信心和理想。时下不少学生因为痴迷上网而整天意志消沉, 昏昏欲睡。一位姓程的同学上网已痴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家长无可奈何。放弃, 就是教育的失职, 帮助改变, 是唯一的正确选择。于是耐心地和他共同分析上网的利弊、得失, 算清三个账:青春理想、学业成绩、经济代价。给他制订补习计划和作息安排, 在乎他的一点点进步与成绩, 帮其找回勇气和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辅导和立体监控, 他变了, 开始进步了, 在一次微机操作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三名。

从这位姓程的同学的变化折射出改变需要疏导, 需要机会, 更需要耐心与帮助。尊重差异, 尊重个性, 教育才有活力。

2.3 真心善待学生, 多鼓励

班级是一个社会群体, 其中存在着网络式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 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亲其师, 才信其道。

一是积累情感。有困难找班主任, 在学校老师就是支柱。不管是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还是同学间的矛盾, 都可以得到老师的适时帮助。当学生生病时、学习上有困难时、思想波动时、经济接济不上时, 都能感到身后有班主任的存在。当夏天来临, 给没有蚊账的学生送来蚊香、清凉油、风油精, 让同学们享受到家的温暖。于细微处见精神, 适时的关爱,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斗志,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是积极评价。心理学认为, 适时的鼓励可以激活沉睡的细胞, 能激发超常的斗志和活力。学生渴望肯定, 期盼认可。在与学生座谈时, 先找出其闪光点, 营造谈话氛围, 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讲真话, 说实情, 与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每期的成绩单寄语中用真情展示每位学生在老师心中的良好形象, 字里行间让学生感到成功, 看到希望, 正视不足。二年级张军同学因为上网, 散漫, 几次准备放弃读书。在成绩单上给了他这样一段寄语:“你真的很聪明, 尽管这次你的综合成绩只前进了两个名次, 但这是进步, 这进步源于你的觉醒, 更源于你的坚持。请拽住这次开始的进步, 它将是你成功人生的开始。祝贺你!记住: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 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 持续累积而成。”

让法规修正品行, 用爱心激活希望。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体验和努力, 让一批学子有了较为健全的品格并初步掌握一技之长走出校门, 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的一大批开始品味出知识和健全人格的潜在魅力, 开始享受成功。诚然, 现代职业教育呼唤高素质的班级管理者, 呼唤法与情有机统一的和谐教育。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给学生发展支点, 真正建立起成人、成才、成功具有时代职教特色的育人平台。这是义务, 更是责任!

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农村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是职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让法规修正品行, 用爱心激活希望, 构建农村职业中专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班级和谐育人平台。

关键词:法与情,和,谐,班级管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追求和谐教育 下一篇:和谐教育形势下美育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