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共8篇)
篇1: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为了传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修养品位,从小为孩子储备良好的文化积淀,我们钢城小学从2000年大胆实践,将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并于2005年成立诗词学社,在倡导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中,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用诗书丰富自己的人生,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使得“唱读讲传”活动在全校师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特色文化建设纲要》。在纲要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同时语文教研组还结合本校实际自编《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展诵读活动。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方式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国学经典素养,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群体气质和个人修养。同时在教学中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利用橱窗、走廊、墙壁、厕所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班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一节诵读课,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班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读后感《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2月中旬将进行大型的经典诵读文艺展演。
4、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做经典卡、编写手抄报活动,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工作考核。
5、德育处结合“唱读讲传”活动,每年精心组织“经典故事会”、“庆元旦歌咏会”、“中华诵·经典诵读会”。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全校学生参与,而且广大教职工齐参与,形成了师生互动,师生受益的良好局面。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1、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午间“美文美读”,陶冶学生心智。
2、早晨到校后进行“清晨经典诵读10分钟”,全校师生同诵经典,感受经典诗文的独特神韵。
3、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评出诵读小明星,诵读优秀班和优胜班级,并给予表彰奖励。
五、目前取得的主要成绩 1、2005年5月20日,我校成立诗词学社,安阳市教育局刘清华副局长及诗词学会领导亲自到校祝贺; 2、2009年9月10日,我校召开了“唱诗文、颂恩师”教师节经典诵读专场演出活动。3、2007年10月,我校承办了安阳市“读传统经典、育一代新人”经典诵读现场会,安阳市委组织部长宋凤仙在安阳市文明委李晓明及安阳市教育局局长路爱国的陪同下全程观看并高度赞扬,各个中队的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受到与会200多人的广泛称赞。4、2009年3月,我校付晓静老师排练的舞蹈《论语》及杨霞老师组织的诗词联唱《学堂乐歌》参与了安阳市邮政文化经典诵读演出并获特等奖; 5、2009年10月26日,我校师生隆重召开校庆50周年活动,在活动中,35个中队分别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经典诵读活动; 6、2010年1月,内黄县田氏镇乡教办带领各个学校的领导到我校观摩经典诵读活动 7、2010年8月,我校制定了《特色教育建设纲要》,进一步完善了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8、2011年5月23日,第二届经典诵读展演大赛隆重举行,经过年级初选后的12个中队的孩子们用诗伴舞、朗诵、情景剧、快板等形式,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9、2011年4月2日下午在我校,由市文明办主办、我校承办了“清明寄相思,火炬代代传”诗歌朗诵会。
10、经安阳市文明办筛选,2011年5月28日,我校代表安阳市赴漯河市参加了河南省经典诵读、红色经典汇报展演,获得优秀奖,在安阳市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总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全校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
目前,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
篇2: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音韵由远及近,穿越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悠悠岁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通过一首首诗词、一部部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
读经典使人博学,真正的经典总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前进方向。读《周易》,我知道了“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读《史记》,我看到了司马迁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权威所屈的铮铮铁骨。读《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懂得了光阴似水,一去不回,应该倍加珍惜时间和生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我的只言片语无法娓娓道来。而阅读经典,则能博贯古今。
同学们,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中华经典瀚灿烂!它们凝聚了前贤圣人的大智大慧,浓缩了我们华夏文明的思想精粹。品读经典,使我更加敬仰古人纯净而豁达的心灵和洞察世事的敏锐,他们把爱国的情怀写在眼里,刻在心上,流淌在血液中。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毛主席的“书生意气”去激扬文字;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去挖掘学习潜能,启迪创新智慧。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暮鼓晨钟,催我猛醒,促我奋发,给我力量,伴我成长!
篇3: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本文从古诗词诵读的活动原则、时间安排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和指导, 使学生“日有所诵、享受经典”, 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 与圣贤为友”乐趣的同时, 受到教育和启迪,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积淀文化功底, 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一、把握活动意义, 开展“读经诵典”活动
经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 且不说《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等广为流传, 唐诗宋词、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已构成了诗歌国度中壮丽的景象, 遨游诗海, 美不胜收。《千字文》、《弟子规》是启蒙诗, 谭嗣同完成《狱中题壁》后慷慨就义, 陆游写完《示儿》方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 诗是生命, 生是诗、死是诗, 诗是思想, 诗是文化, 诗是文明。“读诗使人聪慧”道破了诗词的重要性。
少年儿童正是读书学习、知识习得、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孩子们的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 虽然有时读经典诗词有囫囵吞枣、不知其意的现象, 但也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之说, 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辞。可见, 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之甚远、意义之重大。由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可以发展儿童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规则先行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使“诵读经典”活动顺利开展, 定规则是不容忽视的环节。笔者认为, 诵读经典活动, 务必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全体参与原则, 二是质和量统一原则。
1.坚持全体参与原则。诵读经典活动, 应注意多种方式的使用和丰富的活动形式, 以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激发诵读诗词的兴趣, 营造读诗诵词的氛围, 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诵读经典的乐趣,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2.坚持质和量统一原则。新形势下, 教育界提得最积极的是“减负”和“增效”。那么, 在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过程中, 切莫只重视诵读的“量”, 一味追求诵读的数量多少, 应把握好“质”和“量”的统一关系, 正确处理好“诵读”和“理解”的关系, 不可使“诵读经典”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的负担, 要让学生快乐地读、愉快地记、兴趣百倍地读、身心愉悦地记。通过古诗词的诵读, 切实提高古诗文诵读质量, 使学生通过诵读, 体会古诗词的美,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陶冶情操, 提高语文水平和汉语水平。
三、时间巧利用, 有序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诵读经典”意义非凡、作用巨大, 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安排不容忽视。
学生阅读经典的时间可以自由、可以集中、可以分散, 一般情况下, 课前5分钟诵读;利用语文阅读课、说话课读;俱乐部、兴趣小组活动诵读和交流;周末多读等。也可以利用大课间等零散时间阅读, 举办“我与经典诗词共成长”、“经典诗词伴我左右”、“经典诗词进校园”等经典诗词诵读热活动, 有序长久地推进, 让经典诗词永驻校园。
四、多措并举, 高效推进诵读经典活动
读经诵典, 应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效推进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1.定篇目, 教师泛读。所谓定篇目、教师泛读, 指学生诵读古诗文, 不是漫无目的,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读什么。一般情况下, 这种方法限于低年级, 如1、2、3年级, 由于他们认识的汉字有限, 自主阅读有难度, 因此, 在教师的引领下阅读, 可以增强阅读效果。教师规定一天、一周要读的几首诗歌, 如王之涣的《登黄鹤楼》, 李白的《静夜思》、《早发白帝城》, 陆游的《示儿》等, 教师诵读或泛读, 为学生树立“读经诵典”的榜样, 也为学生扫除生字词的障碍。定篇目使小朋友知其所读, 利于小朋友们交流和互相检查、相互监督。
2.游戏法, 给活动增趣。小朋友对“拍手”游戏由衷地热爱和喜欢, 是曾经玩过、乐于玩的游戏, 将这个游戏运用到诵读经典活动中, 小朋友们乐不可支、兴趣无穷。如“你拍一、我拍一”变成“人之初、性本善”等, 以游戏形式诵读经典, 其乐无穷, 其效无穷。
3.竞赛法激趣。小朋友争胜心强 , 好表现 , 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 可定期举办竞赛性质的诵读活动, 提高学生读经诵典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名句接句”是常用的竞赛方法, 就是一个说出上句, 对方接出下句, 反之亦然, 如儿童相见不相识, ()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 明月何时照我) ; (还等。
4.赏名句激趣。为培养孩子们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名人名句, 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等, 记忆这些名句, 可以拓宽学生视野, 扩大诗词量, 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 给自己的作文增添文学色彩, 使文章文字优美, 字字珠玑。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文明遗产之一,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经典活动”的开展是值得推崇的重大举措。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让学生在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 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光大, 更收到“读经诵典”,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之功效。
摘要:古诗词源远流长, 名篇佳作众多, 美不胜收。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小学生诵读大量古诗词, 尤其是经典诗词,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陶冶性情, 提高人文素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文学素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黎雪梅.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 (小学版) , 2011 (9) .
篇4: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一、活动安排方案
为了使活动开展有条有理,制定了本次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批定了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同时对活动形式及指导老师做了安排。
二、共同努力,促进活动顺利进行
﹝1﹞语文教师重视指导。接任务后,各班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选材,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2﹞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小组。分工合作,责任明确,为活动成功打好了基础。
三、活动开展及时
依据实施方案规定时间2011年5月4日,我校开展了本次活动。活动以个人、集体不单位进行了比赛,其内容设计丰富,主题鲜明。由于学生平时训练积极,准备充分,在比赛中各班学生大放异彩,为下一步参加区级比赛作好了准备。
四、收获与体会
1、这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激发了学
生的读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氛围。
2、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由于时间紧,安排急,导致训练不够扎实,参加人数少,对学生锻炼面不够宽,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总之,我校开展的以“诵读红色经典,励志当代少年”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书香校园”的构建,不断深化了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篇5:“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教育” 我校在2012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红色经 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过程
1.班主任先对这个星期的推普周,作宣传,并倡导同学们说标准的普通话。
2.大家读一段绕口令,有些同学读得断断续续,一部分同学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一些同学读得很溜。
3.老师出示岳飞的《满江红》给我们读。
齐读时,大家气势磅礴,好像自己真的是岳飞了,被岳飞的英勇与悲壮感动,都化在他的词里。
4.诵读完激情澎湃的《满江红》,教师又出示李清照的凄美哀婉诗词的《声声慢》,让同学们诵读。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读出了词中的凄凉,把感动都融入到朗读中。读出了词人的伤感之情。而《长相思》这首词,我们又读出了纳兰性德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次班队会,我们的收获很大,诵读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并深深地陶醉在古代优美的诗词中。
三、活动结束
此次活动,达到了:
一、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
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
三、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四、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篇6:幼儿园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为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增强爱党爱国情怀,根据上级“典籍里的中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通知精神,5月11日,西平县直第二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本次诵读活动分为幼儿日常诵读和教师诵读比赛两个部分。
在班级晨间活动和餐前活动时间开展幼儿经典诵读,孩子们通过诵读朗朗上口的诗歌、童谣,表演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手势舞,重温一段段经典美文,传承中华经典,浸润人生底色。老师们在《青春中国》等朗诵活动中,融入舞蹈、吟诵、旁白等多种元素,他们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传达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深刻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
该幼儿园通过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和幼儿的朗诵诵读水平、表现能力,大大激发了全体师幼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力。
篇7:幼儿园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彰显魅力,积累陶冶性情。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园内生活,我园积极开展了全园师生经典诵读活动。
本次活动从20xx年5月正式开始。5月—10月为大树教师引领活动。主要通过线下模式(利用教师会,大树教师领读、大树教师解读、教师撰写心得)和线上模式(组建教师微信群,通过微信打卡学习:大树教师准备好诵读与导读音频,按时发教师群,要求教师按时跟读、按时提交心得)两种方式进行学习。每周我园会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经典活动,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大学、论语、中庸等。每周二、周四早操前,周三、周五午睡起床后组织全园幼儿开展5—10分钟的集体诵读经典活动,每天餐前进行班级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为传统节日和节气诗歌诵读,国学经典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唐诗等诵读。
篇8:诵红色经典,育时代新人: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队员坚持诵读古诗词,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大队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广大队员在诵读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语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本次活动为了确保效果,并减轻队员的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特安排诵读经典的时间:每日一刻晨诵课、每节课前两分钟、每天放学前两分钟、把诵读带回家(家长带领孩子亲子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为了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氛围,学校利用一个广播、两个宣传版面、三个条幅、各个手抄报中队角黑板报等做好前期的发动工作。一个广播: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不但培养了队员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队员受到了美的熏陶。两个宣传版面:在校园宣传栏里,刊出古诗词赋,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队员阅读、赏析、评比。三个条幅:在校园显眼的地方,悬挂宣传条幅,激励队员,常伴诗文。各个手抄报中队角黑板报:在中队内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队员,加深理解。各中队用诗文、诗画、队员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中队角,黑板报的布置要求体现中队特色,做到诗画文俱美。全校共发动,师生齐努力,让经典诵读浸润每个学科和课堂。
语文教师: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最好的语文教育,只要队员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队员的诵经活动。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队员进行经典诵唱。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队员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名书甸画作品引入教学,让队员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中队辅导员:负责本中队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检测工作。
整个活动的开展,收获和体会共存。
一、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少先队的教育工作,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有效地促进队员养成教育的实施。
二、经典诗词美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陶冶队员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队员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三、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美文,激发了队员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锻炼了队员各方面的能力,队员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四、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和队员一起学习、讨论、背诵,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一个学期下来,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感觉到队员对朗读的要求还没完全达到;队员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教师的参与度不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