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论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故障 运行 配电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其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时非常重要的问题。本位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试图给变电运行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以供同行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论文 篇1:

配电安全运行故障和改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有了很大的保障,但同时也出现了配电安全运行故障,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从配电运行出发,先分析了配电运行中的故障,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配电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的配电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 安全运行 改进

保障配电安全运行不仅关乎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制约着我国的工业生产。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分析配电运行故障,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配电运行,保障我国的配电安全,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

1 配电安全运行故障及原因

1.1 配电安全运行故障

配电网承载着电量输送的重要责任,它是影响配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从电网运行故障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短路故障,各种相间短路,同时还包括不同相的多点接地。第二,单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是不会导致短路的,只是有一些不大的电流经过接地处,但是并不影响电力系统的继续运行,所以人们一般不将其称为短路故障。第三,断线故障。这里主要指的是配电线路断线故障,是因为导线本身的问题或者是受外力破坏造成的停电。

1.2 配电运行故障的原因

1.2.1 配电安全运行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人的配电安全运行意识淡薄,在配电运行中不注重安全,比如在配电线路旁边建设违章建筑、配电线路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引发配电运行故障,严重威胁了我国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1.2.2 配电变压器配置因素

配电变压器属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配电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配电变压器的配置不合理,就会导致配电运行故障。比如配电变压器的超负荷运行且空载运行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给配电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1.2.3 配电设备因素

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行电力企业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依然存在配电设备不规范现象,导致发生配电运行故障。比如常见的雷击跳闸现象,一般都是配电网运行中没有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或者是避雷设备不规范造成的配电运行故障。

1.2.4 谐波因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镇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起来,有些用电企业考虑到环保需要,将很多的大型企业迁移到农村,逐渐成为电能消耗大户。但是,在农村配网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促使线路中存在大量感性负载和大功率非线性负载,从而使得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一步增大,同时还出现了高次谐波,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电网的功率因素,而且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了配电安全运行。

1.2.5 配电网检修因素

要想保障配电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注意加强配电网的检修。但是,配电网的线路一般都比较长,检修工作的难度非常大,再加上存在较大的检修人员轮换现象,很多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检修工作的难度,很多的检修工作没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此外,在检修的过程中,相关的数据及经验都没有及时地记录下来,这些都为配电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2 改进配电安全运行的措施

2.1 提高安全意识

在配电运行中,一定要注意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配电的安全运行。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加强宣传。电网企业和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向社会大众宣传配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加强宣传相关的安全常识。第二,电网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针对配电运行故障,切实制定相应的电网设施保护细则,对于那些危害电网设施的单位或者个人,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制裁,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第三,加强电网公司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可以结合近几年来的配电运行故障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这些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配网故障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保障配电安全运行。第四,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配电安全运行的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加强配电网故障的排查,从而保障配电安全运行。

2.2 提高配电设备管理

配电设备直接影响配电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高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管理。

2.2.1 加强引进配电网新设备。在选择配电网的设备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新设备,从而不断提高配电装置的技术水平。此外,必须要严禁杜绝三无产品进入配电网,从而在设备环节中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2.2.2 加强配电设备的安全评价。必须要注重配电设备的安全评价,这里要注重加强对所有设备的安全评价,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配电设备的安全,比如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中建立设备巡视卡、设备质量卡等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

2.2.3 做好设备的运行管理。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确保配电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一方面,电力企业自身要及时消除电网线路中的安全隐患,对配电设备开展及时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如果设备的使用寿命已经到期,则要马上更换相应的设备。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确保配电网中配电设备的运行正常。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执行,从而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降低因为配电网设备发生的故障率。

2.2.4 加强配电线路的防雷。配电线路的分布是非常复杂的,要想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一是减少杆塔的接地电阻值。一般来讲,避雷线分流以后容易出现反击现象,因此,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必须要采取减少杆塔的接地电阻值的措施。二是避雷线安装与雷击高发区,所以在安装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雷击研究,看哪些地方属于雷击高发区,从而不断减少配电运行故障的发生。

2.3 加强对谐波的治理

谐波造成的配电运行故障影响也较大,为了改进配电安全运行,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做好供电电网的无功补偿,另一个是做好谐波的治理。在电网的运行中,如果遇到幅值变化比较大,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多次谐波的大功率冲击型负荷,那么电网电压电流发生较大的波形畸变,这时候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威胁,可以采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解决,因为这种装置兼有谐波治理的功能。就目前情况来讲,抑制谐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谐波补偿装置,另外一种就是采用不产生谐波的电力电子装置。

2.4 提高配电运行人员的素质

在配电网运行中,电力企业一定要提升配电运行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确保配电安全运行。第一,加强对配电网运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在培训的时候,要遵循“重视实际、远离形式”的原则,多培训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同时注重多实际情况的模拟训练。第二,开展工作指导。在平时的操作中,应该安排一些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特别是电力企业引进了新设备之后,比如负荷开关、箱式变压器、环网开关等,有的工作人员可能一时难以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这里就需要开展工作指导活动,减少因为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带来的配电运行故障。第三,提高工作人员的预见性,这里指的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着力提高工作人员对故障的预见性,比如碰到天气情况恶劣的时候,应该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2.5 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就目前电网运行环境来看,还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冬季容易遭到大面积污闪,而夏季又容易遭到强雷暴雨的袭击;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外损和偷盗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这里就必须要提高相关人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配电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内部应该加强配电运行故障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突发事故预警机制,为解决突发事故制定良好的方案,从而保障配电安全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扩大,配电运行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一定要认真分析配电运行的故障,从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配电设备管理、加强对谐波的治理、提高配电运行人员的素质、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五个方面来改进配电安全运行,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进乾.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刘小军,朱志杰.电网运行故障分析及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风,2012(23).

[3]张宇.配电网运行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4]金小娟.配电安全的保障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5).

[5]吴志东,宋为为,孙洪宇,齐玉梅.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浅析[J].华章,2012(5).

[6]蔡旭文.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维护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13(36).

作者:王齐纲

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论文 篇2: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其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时非常重要的问题。本位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试图给变电运行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保养维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变电站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异常和事故的发生,因此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决定着变电运行的水平。

一、变电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操作程序

作为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可或缺,而在实际的变电操作中,由于其程序复杂,并且每一步都是手动操作,繁琐而乏味,容易让工作人员思想上松懈,加大对设备的磨损,同时许多工作人员只在设备出现问题时才去维修,使许多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此外,工作人员在变电操作中的失误也给变电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影响可大可小,轻微的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严重的话则可能引起人员的伤亡。引起操作失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操作人员对变电操作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者精神不集中,另一种是运营商没有按照变电操作程序进行非法操作。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培养专业的电力安全管理人才非常重要,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力安全管理这门课,但是由于我国电力安全管理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2.变电运行设备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维护

优良的变电运行设备是变电运行安全的前提,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较晚,电力安全管理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乏完善的通讯、仓储、货运设施,再加上体制上的限制,导致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功能缺乏,与社会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变电设备存在问题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种是变电设备制造商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在产品制造环节没有重视监制和出厂试验,造成产品在出厂时就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第二种是设备在采购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致使某些项目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次充好,大肆谋取个人利益。第三种是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没有做好设备保护工作,对安装质量的监督又没有落实到位;第四种是电力企业对变电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老化,损坏,而电力企业质量检查不到位,没能定期检修或者更换,从而导致设备的安全质量不过关,给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安全管理制度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变电站的领导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没能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致使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缺乏标准和依据,没能实现操作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变电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架空。相较于没有健全的安管理制度,拥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却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更为普遍,其重要是因为电力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许多问题只是说得多,强调的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怕麻烦,图省事,导致说的内容和强调的内容落实的少,这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包括值班管理人员和专责人员)缺乏责任感,因此,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位至关重要,责任不落实到位,则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变电运行的安全也就难以保证。

二、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的主要措施

1.加强工作人员培养

针对电力运行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操作不够严格规范,专业技能的缺乏,我们应当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事故处理能力。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安全生产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安全意识,具备较高安全意识的运行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容易想到与之相关的各项问题。例如为了某一目的进行某一具体操作时,它就会检查设备当前的状态,以及预想将来的状态,以及在这过程中最主要的安全性能能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工作思路,然后在具体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能够做到组织周密,井然有序则能有效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和工作质量。为培养职工这种安全意识,必须在企业文化中深深的植入“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通过安全标语、安全讨论会,安全教育视频录像,安全简报,事故快报等方法,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此外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指标具体落实到人。此外,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现场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内容,通过案例讲解,让员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要及时更新教材,做到与时俱进,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新知识还要进行仿真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各兄弟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过,将各种新思路、新思想相互交流学习,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2.定期检修,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变电设备的健康是变电运行安全的基础,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变电设备安全管理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实现全自动化,因此更应当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尤其是网络通信设施、仓储和货运设施。通过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来提高我国电力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变电设备本身的管理,这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设备采购、安装建设和维护管理三个阶段。公司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设备的质量检验,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退换,还要防止工作人员作弊;在设备的安装期间,则要确保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的落实到位;在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阶段则要针对设备建立完整的台账,确保各项技术资料网站,并按照季节性的特点开闸各项检查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扫和维护,不能等到出现问题以后再去维修,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当发现设备缺陷时要及时记录在当班记录薄中,并向值班调度人员和有关领导进行详细汇报。同时,对于老化陈旧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更换,当前主流的智能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停电次数,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3.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工作落实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可或缺,建立一套健全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证制度、以及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的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对于工作证制度是指在电气设备上工作要填用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主要包括填用第一种工作证、填用第二种工作证和口头和电话命令执行。对于口头和电话执行则必须保证命令的清洗正确,并且发令人和负责人以及工作过程应当详细记录在记录薄中,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一一复诵核对。工作许可证制度是指值班人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要履行工作许可证手续,即要会同工作负责人再次检查现场所做的安全措施,用手触试确保设备无电压,并向工作负责人致命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然后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只有完成以上操作之后,才能开始工作班,工作开始后,不管是工作负责人还是许可人都不能单方面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也不能变更有关设备的运行结线方式,以确保班组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并做到相互监督,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的措施[J].科技资讯. 2011(04)

[2]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3]刘德先.论变电运行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23)

[4]丁丽.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常见故障分析与防范[J].中国电力教育. 2013(27)

[5]林永新.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电气故障排除[J]. 科技促进发展.2010(08)

[6]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7]田瑞萍,李国平.浅谈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5)

作者:朱亮

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分析论文 篇3:

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同时也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了问题。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实现电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是现阶段电厂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基于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该如何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电气设备作为电厂最主要的设备,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也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做出加强与完善。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在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些许问题,对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

一、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

(一)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电厂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对电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电厂的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从而实现电厂的现代化模式的转变。[1]其次,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升了电厂机组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积极完善建立严格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电厂对电气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效率偏低

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对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市场中电气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电厂在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压力也有所增加。一旦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出现劣质或不合格产品,势必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增加停机频次,降低机组运行效率。同时,我国目前大部门电厂在电气设备的技术改革方面存在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导致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率增加,设备安全运行效率降低。[2]

2.人员管理效率低

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复杂,需要设置较多的管理部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着电厂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大部门电厂的内部管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人员数量严重偏少,而电气设备的数量多而复杂,导致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电厂内部又缺乏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由于一人身兼数职,繁杂的业务工作,让人疲惫不堪,往往不能全心投入到设备管理当中,对电厂的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电气设备也随之逐渐更新完善。但是,在电厂的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完善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度

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首先严格建立和完善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度,并且切实执行管理制度,发挥其约束和监督作用。具体电气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严格执行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电厂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我国制定的统一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后方能投入使用。二是完善电气设施的外部环境安全。电气设施安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雷电、电磁场等外部环境对设备运行的影响,采取相应地保护措施。同时,电厂内部要保持干净清洁,严格禁止细小的粉尘颗粒进入到电气设备内部,导致设备短路。最后,电气设备要与电厂的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更要保持完全距离,并且在其周围要配备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3]

电厂要在实际运行管理中不断优化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部门管理优化平台,通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分析总结设备故障诱因,寻找预防及解决措施,减少设备故障率,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2]

(二)建立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电厂在建立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管理层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要更加准确、清晰,促进其对电气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从而建立严格有效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责任体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提高电厂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将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设置为独立的管理部门,在部门内进一步细化明确电厂电气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责权分配,完善健全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负责人,出现设备运行事故直接找事故负责人。[3]二是电气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要与电厂的整体绩效考评结合,将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亏损分摊到每一位职工身上,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提高职工的责任感,督促其以认真的态度和科学规范的操作积极配合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电厂的安全运行管理。

(三)加强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技术培训

电厂电气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渐频繁。因此,电厂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电气设备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系列教学培训,帮助设备操作人员认识掌握设备特点,提高设备操作和检修技能,从而实现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故障损失,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电气设备的安全運行管理是电厂有序运行的基础,因此,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要积极完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相关管理制度、重视设备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从而保证电厂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定群.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养护[J].科技风,2019(04):190+198.

[2]黄鹏程.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8):31-32.

[3]杨钧志.关于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08):251.

作者:闫国成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护理质量提高策略论文 下一篇: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