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身瑜伽中的体育美学论文(精选3篇)
篇1:论健身瑜伽中的体育美学论文
论健身瑜伽中的体育美学论文
时尚健身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了人们对身体美的追求,其中以瑜伽健身较为火热。为了最大可能的发挥火热的瑜伽在健身美方面的指导作用以达到更好地贯彻“健康中国”的战略,通过体育美学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层次的对瑜伽健身进行探析很具有现实意义。
1 瑜伽及瑜伽健身运动
1.1 瑜伽
“瑜伽”(yoga)是起源于印度依据身体与心灵的控制,回归自我本真的修行。在《巴坦加里的瑜伽经》里面解释为“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1],并且巴坦加里大师在与学生的实践中将经文划分为“三摩地篇、练习篇、成就篇、解脱篇”可见瑜伽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智慧。
瑜伽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到中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历经了千余年。随着现代人的健身需求,瑜伽自近代以来从宗教体系里面跃跃欲出,八十年代以气功为依托而大行其道。最后终于成功以现代健身的方式走向大众,适时而变且符合受众体的欢迎。
1.2 健身瑜伽
健身瑜伽是以瑜伽体式为主要依托辅之以瑜伽哲学的大众时尚休闲健身项目。近年来以瑜伽体式为主的健身运动在国内不仅仅呈现出盛极一时的现象而且还是持续性的兴盛,在传播和实际运用方面已经迈向了大众化。得力于受众群体的需要和市场化的运作以瑜伽健身为核心的各大瑜伽会馆、瑜伽协会、瑜伽教练学院、高校瑜伽、瑜伽文化、瑜伽哲学、人文等方面如火如荼的开展。当然瑜伽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自有其魅力所在,因为瑜伽作为健身方式中的一种,在每一个体式方面都有细微的功效说明,这是其他健身项目所不具备的。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体育强国又注入了健康这一新概念,将健康作为体育的一项责任,瑜伽健身功效的发挥更加突显。同时也加深了对体育概念的认识,对体育健身的肯定。
2 瑜伽健身中的体育美学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雷国旁凇睹姥в肷竺馈分刑傅矫赖谋局剩好朗侨舜丛斓囊恢稚缁嵯窒螅离不开人的意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体育美是通过体育运动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体育运动各个项目中表现的一种美,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瑜伽是一把以其优美、舒缓的体式打开身体知觉的钥匙并且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哲学。瑜伽体位及功效符合了体育运动主体外在美的要求“身体的完美包括美丽、优雅、力量与结实”[1]这是瑜伽对身体美的追求;瑜伽哲学符合了其内在美的的要求“于是,真实自我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1]这是真实自我完全被净化,实现一种超我的境地。因此瑜伽师成为印度古典哲学美表现的一种形式“瑜伽师之形貌,亦(美)如‘情欲之神’(爱神)”[3]。
2.1 身体运动美
现代瑜伽健身活动以体位模仿为主要类容包括体式、冥想、呼吸、放松、思维、饮食等。瑜伽体式是以柔韧、力量为核心的自我对身体的控制。瑜伽体位是从古老的印度流传至今的修行术,可以归纳为站姿、前驱、后弯、侧屈、扭转、倒立、手臂支撑。练习时可以按照各大类独立的如前驱体式铲斗式、叭喇狗式、加强脊柱前驱伸展式进行也可以按照各类交叉的如三角转动式、加强侧伸展等是前驱、侧屈和扭转的结合进行。这七大类上百种体式交汇配合正确的呼吸(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共同组成了带有健身功效的`瑜伽体式“以生物力学解构伸展原理”[4]且得到了大量的练习者实践证明,这些瑜伽体式对强壮身体、美化体态、塑造体型、增强素质、增进健康、提升气质具有良好的功效最终能够达到体育健美。健身瑜伽中的体式又是一种直接的形式美,流瑜伽将瑜伽体式串联起来构成了技术美,双人瑜伽、亲子瑜伽、纤体瑜伽更具有和谐美、韵律美,观赏性高。瑜伽提倡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也有要求,在瑜伽饮食方面把食物分为“悦性食物、变性食物、惰性食物”,其中悦性食物应该是瑜伽所提倡的饮食而变性和惰性食物应该是练习者所禁忌的。在这一点上与我们传统的养身大有异曲同工之处。身体美的第一步是身体健康,瑜伽首先从饮食上为我们练习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其次就是瑜伽独有的体式疗效。例如,分吹树式能够:灵活腰部、减少腰部多余的脂肪、改善体态、增强平衡;直角式:预防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刺骨增生、纠正驼背、双肩下垂、加强腿部肌肉;三角伸展式:增强全身柔韧性、对面部有益、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偏头痛;脊柱扭动式:滋养脊柱和整个神经系统、按摩肝脾肾、促进肠脏蠕动、防止和治愈便秘、调节肾上腺分泌、消除肌肉性风湿和腰部风湿、增强胰脏功能、治疗糖尿病。不仅仅是国内,在国外“研究主要以运动、冥想、身体活动、替代疗法为主;以瑜伽干预为医学辅助治疗方法特别是腰背疼痛、心血管等积极影响为前言热点”[5]。足见瑜伽的健康功效
2.2 精神美
瑜伽是一种宗教化的哲学,真谛为净思。任何宗教化的东西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都具有一种精神追求,瑜伽也不例外。在现代瑜伽修行的过程中这种宗教化的东西游离于宗教之外,因为信仰并非得以宗教的形式出现,它可以是宗教的一个方面比如仁慈亦或是博爱。很明显的在瑜伽练习中会员们会做双手合十的祈祷式体式并默念“Namaste”,这就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瑜伽会所中大多教练员会提到的是“感恩瑜伽”,感恩成为了瑜伽练习者的一种常态,从“小我”走向了“大我”。在瑜伽的八支中有,雅马(Yama):持戒、自律;尼雅马(Niyama):遵守、奉行;阿撒纳(Asana):体位法、调身;普拉纳雅马(Pranayama):呼吸控制法、调息;普拉惕亚哈拉(Pratyahara):感官内敛、摄心;达拉纳(Dharana):注意力集中、凝神;狄亚纳(Dhyana):冥想、入定;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沉思、禅定。“通过瑜伽八阶的练习,那些不纯洁便会被智慧之光去除,引向明辨之境”[1]在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时代,瑜伽对于练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的缓解,一种自我的回归和心灵的填充;瑜伽馆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地。
3 结语
瑜伽作为健身活动风靡全球并不仅仅是一时兴起,其中包涵着人们对体育美学的追求是其重要的原因,它是身体美和精神美的结合。瑜伽市场的兴盛正是在现代审美的视角下人们对瑜伽美学的一种追求。“一日瑜伽,一世优雅”瑜伽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没有人不愿意为优雅的消费买单。
参考文献
[1]陈景圆,译.巴坦加里的瑜伽经[M].北京:商务印刷观国际有限公司,.
[2]雷国.美学与审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1-23.
[3]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897.
[4](美)瑞隆,著.瑜伽3D解剖书Ⅱ[M].赖孟怡,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4.
[5]刘兰娟,司虎克,刘成.国际瑜伽演进脉络与前沿动态的体育竞争情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5,52(2):105-113,125.
篇2:论健身瑜伽中的体育美学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瑜伽,瑜伽新课程,开设,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体育技能学习和健身锻炼层次,他们更加希望体育课程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更加希望接受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先进体育课程教学,这也就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发展方向。在这一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健身瑜伽等一批具有高锻炼性、高学习性的新式体育课程加入了大学体育课程范围。健身瑜伽以其自身高度的科学性、健身性和艺术性风靡世界,将健身瑜伽课程加入大学生体育课程不仅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教学发展的新需要,也符合了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的概念
瑜伽,能够将人的心灵和身体结合到一起,是一项融合健身塑体及修心养性的综合性运动。瑜伽遵循人体自然发展规律,以追求身心修养为练习目的,对于丰富人的精神感受,缓解精神压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练习瑜伽动作还能改善人的身体机能,调理人的内脏器官,提高人的运动能力,也正是因为瑜伽心身修养的双重性,它被誉为“世界瑰宝”风靡全球。
瑜伽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形式种类日益丰富,其下包含高温瑜珈、形体瑜伽和力量瑜伽等多个类目,健身瑜伽也是瑜伽众多类别中的一种,是瑜伽中的集大成者。健身瑜伽是传统瑜伽观念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吸取了传统瑜伽修身养性的精髓,摒弃了传统瑜伽中不符合人体规律的、过度困难的要求,使瑜伽学习更加注重身心修养,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提升和放松。健身瑜伽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于缓解精神压力,预防身心疾病等都有着良好的作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就是以健身瑜伽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健身瑜伽的锻炼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瑜伽技巧,锻炼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感受,达到身心提升兼顾的教学目的。
2开设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的重要意义
2 . 1健身瑜伽具有良好的锻炼意义
瑜伽运动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和后古典时期3个阶段,由早期的静坐苦行等发展到后来的禁欲、体位法等,并结合身印、手印等凝练出其精华。健身瑜伽在集传统瑜伽大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健身作用,利用瑜伽体位将人的身心脏腑和各个器官调和,使人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使练习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不仅如此,健身瑜伽更加注重人的心态调整,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调节人的身心平衡,通过自我反省、沉心静坐等方式,提高人的耐力,为对缓解现代人的精神紧张和精神压力具有良好效果。大学生学习健身瑜伽,一方面能够满足自身强身健体的需要,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能通过长期的瑜伽练习达到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2 . 2推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体育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各类型体育项目,如攀岩、瑜伽、街舞等也更加普遍地进入百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固守传统体育教学项目, 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显然是不行的,增加新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革新体育教学教材和教育方式,加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体系建设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健身瑜伽作为新兴健身项目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健身魅力和艺术内涵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和练习者,国外教育结构业大力推广这种运动以完善自体育教学体系。将健身瑜伽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为大学生开展健身瑜伽新课程,既能帮助我国高等教育追随国际发展潮流,向国际化体育教学发展,又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
2 . 3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
体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教育方针,以培养个体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教育目的。坚持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为参与社会活动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能帮助参与者锻炼社交会交往能力,培养公正意识。大学生作为参与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其强壮的体魄和坚实的内心是参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身瑜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其体位练习和呼吸方法等的练习,一旦养成习惯就会终身受益。将健身瑜伽增加到大学生体育课程中去,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养成长期运动的健身意识,为其日后的深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通过健身瑜伽形成的社交能力和公正意识,也能使大学生受益终身。
2 . 4健身瑜伽推广普及的需要
瑜伽是一项内外兼顾的全面性运动,参与瑜伽练习并不受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是一项带有可参与性的全民运动。健身瑜伽作为瑜伽中较为基础的,功能较全面的,难度较简单的一项,对于帮助普通百姓健身、减压具有良好效果。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号召,推广健身瑜伽成为城市体育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将健身瑜伽增加进大学生体育课程,能有效地加强健身瑜伽的推广宣传,以学生群体适应发展向周边群众扩散,将健身瑜伽推广至各社区单位,这样不仅有利于社区体育建设,还能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于整体社会体育环境的建设都是极为有利的。
3大学生健身瑜伽体育课程开展的建议
健身瑜伽加入大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不仅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通过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和锻炼,对于其日后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不仅如此,健身瑜伽作为新式体育项目,加入大学生健身课程对于丰富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极为必要的。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健身瑜伽加入大学体育课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3 . 1建立完善规范的健身瑜伽教学体系
将健身瑜伽推广至大学体育课程中去,首先要明确地制定一个教学体系建设计划,对健身瑜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3.1.1教学内容的筛选
健身瑜伽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育部的大学教学大纲要求为基本,结合国际健身瑜伽教学要求。对健身瑜伽教材的选择,要根据中国大学体育教学实情,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期望, 最好事先进行教材选定,再通过学生选举的方式确定教学教材。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帮助解决教学内容准备上的难题,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健身瑜伽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1.2教学方式的选择
在健身瑜伽的教学方式选择上,首先要排除以传统灌输方式为学生硬性授课的方式,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方式的参考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上成功瑜伽机构的运营方式,为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准备充足材料。总之,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方针,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健身瑜伽的教学方式。
3.1.3教师素质的提升
一名合格的健身瑜伽教师,不仅熟练掌握瑜伽基本技能,还应熟悉心理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通过练习瑜伽达到身心舒展的目的。目前我国大学校园中,缺少这样全面全能的瑜伽教室,对于如何将普通体育教师晋升为瑜伽教师,我们不仅要加强体育教师瑜伽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还要开展教师心理培训课程帮助体育教师提升心理素质和思想境界,为辅助健身瑜伽课程准备充足的师资力量。
3.1.4教学环境的建设
瑜伽活动的进行,需要良好的健身环境。这样的健身环境要求宽敞而明亮,安静且通风,但这并不局限于室内,在室外进行天然瑜伽练习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大学校园内,依托体育场馆进行修整改善为健身瑜伽提供场地,或在操场等户外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健身瑜伽教学都是可以的,切不可胡乱了事,以免适得其反。
3.1.5考评制度的建立
对于健身瑜伽参与大学生体育课程,我们不仅要注重课程的准备和开展,对于课程效果和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关注。健身瑜伽的教学考核并不像其他体育项目,它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确定健身效果,它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和自由性的体育活动。但在体育教学的限制下,我们必须为健身瑜伽的效果制定一项考核标准,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民主测评等方式,以开放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找出瑜伽练习中的不足。
3 . 2改革现有健身瑜伽课程的不足
我国现已有几所大学将健身瑜伽推广入大学体育教学课程, 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2.1现有健身瑜伽课程中的不足
健身瑜伽虽然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运动项目,但在我国还属于新鲜领域,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少数,作为大学体育项目可依据的资料更是稀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十分迷茫的,这对大学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和健身瑜伽自身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许多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健身瑜伽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健身锻炼的效果过分看重,忽视了其对于身心的平衡调理和精神压力的舒缓,造成了最后的失望,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项目,健身瑜伽在师资配备和环境建设方面远不到位,使得对健身瑜伽满怀信心和热情的学生,在接触健身瑜伽后积极性备受打击,对于健身瑜伽在大学校园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阻碍,对于整体的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3.2.2改善现现有瑜伽课程的建议
作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试点项目,健身瑜伽课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正因如此,才更应该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精神,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推动健身瑜伽课程的发展进步,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向前发展。针对研究不足、理论准备不充分的现状,高校体育部门要尽快设立研究小组,专门针对健身瑜伽进行资料研究,充分搜集和分析国外先进的瑜伽教学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同时,要充分考我国大学教育现状实情,构建具有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特色的健身瑜伽教学体系。对于学生们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健身瑜伽的宣传推广,为学生充分解读健身瑜伽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认识其对于提升自身身心素质,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师资配备上,加强瑜伽教师的培训是必然的,对于瑜伽教师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长期坚持对其教育帮助,通过实践中的摸索,使瑜伽教师认识到自身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或其他方面的弊端,纠正自我,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学校要大力支持健身瑜伽课程的发展,不要因为这是体育课程就忽视其发展壮大,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于整体学校教育改革和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刻意义,以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环境支持为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铺就道路。
4结语
篇3:论瑜伽教育与锻炼的健身作用
【关键词】瑜伽 心理健康 心肺功能 身体形态及柔韧性 肥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9-01
1.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梵语词根yuj,意为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瑜伽是利用简单的技巧,将身体与心灵自然融合,合二为一。让心灵去感受身体,让心灵去引导身体。早在南北朝时期,瑜伽就被传入到我国。它从生理到心理的一套修炼方法极其完备。其中哈达瑜伽作为流行主力,主要包括呼吸、体位和冥想等练习。现如今瑜伽体系与理论的不断发展,瑜伽这一项目已被广泛运用在运动健身、心理治疗、美容健身等很多领域中,尤其是健身领域。
2.瑜伽对心理健康的调控
瑜伽的健身方式特别独特,呼吸、意识和体式的结合,既能修身还能养心。内心平静,伴随轻柔的呼吸完成身体的拉伸,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体式对身体带来的感受,练习的过程中,内心将全部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净化心灵,调整情绪,通过瑜伽锻炼可以放松身体来达到心理状态的放松。深呼吸有安定心情的效果,因为支配情绪的自主神经与呼吸紧密结合,呼吸又由自主神经所支配。如果心情或身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影响呼吸速度,产生呼吸紊乱现象。Berger和Owen在研究大学体育课程时,发现哈达瑜伽对降低焦虑与压力的效果最显著,而且在情绪增进上也有正面效果。通过瑜伽的修炼的确可以改善心理素质。
3.瑜伽对心肺功能的调控
呼吸可以刺激身体的各个生理腺体良性的分泌,更好地清洁身体,按摩心脏;让生命之气提供给人体足够的健康养分。呼吸主要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瑜伽练习中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而成的完全式呼吸。在瑜伽课程中要求学生体式与呼吸自然地结合起来,能提高肺通气量, 增大肺活量。瑜伽动作中大量的前屈、后弯、扭转、侧展、挤压、平衡等动作,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的耗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心脏的工作负荷,改变心输出量和心搏量,增强心肺功能。
4.瑜伽对身体形态及柔韧性的调控
新形势下的瑜伽练习,改变了传统的方式。练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慢慢的体会到呼吸与体式配合的重要性,在练习的过程中:呼吸法、体位法、冥想和松弛功,可达到身体极大的舒展、身心放松、塑形美体、通畅经络的独特效果。在瑜伽体式中的平衡类体式能够让身体极大程度的增加力量,减少脂肪,使身体更加紧致,达到塑形美体的作用。弯曲和扭转类的体式可以延伸身体的线条,让身体更加柔软,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实践证明,正规、科学的进行瑜伽练习,对塑造身体各个部位的完美体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5.瑜伽对肥胖的影响
目前非常流行的流瑜伽,要求瑜伽体式的流动性,练习中突出体式变化、连贯、流动。强调练习者都做到个人极限,再配合均匀的呼吸,进行3~ 5个循环练习,很快全身都会出汗,毒素从汗液中排出、脂肪燃烧,减脂。一节高效率的瑜伽课,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打一场网球。同时,瑜伽的不同体式带来的效果可以很大程度刺激松弛的腺体,增加荷尔蒙的释放量。瑜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刺激甲状腺促使脂肪代谢增加,将脂肪转换成肌肉和能量,这就证明瑜伽运动在减少脂肪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肌肉质量;紧致身体,达到塑形的目的。瑜伽的不同体式可以有针对性的针对身体的具体部位来锻炼,更有效的更具体的减少脂肪,塑造完美体形。
6.小结
瑜伽不但可以调节身心平衡,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的平衡系统,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改善。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瑜伽,身体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生理方面主要体现:①很好的改善韧带、肌腱和体内肌的功能,增加随意肌和非随意肌的健康状况。提高承受压力能力。提高耐力。②在静止状态下控制体式,红色肌纤维参与运动,起主要作用(红色肌纤维赋予人体稳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③瑜伽体式练习中,可以充分的释放能量,促使能量流动,使身心重新充满活力,精神振作,同时对身心起到镇静作用。④瑜伽练习顺其自然,引导人的心灵安宁、和平,缓解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勃.把健身瑜伽课程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2):93-94.
[2]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23.
[3]余丽婵.瑜伽自学天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张华莹,韩传来.街舞进入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2),73-75.
相关文章:
清徐县道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02-09
古代美学思想研究论文02-09
浅论教育美学的审美标准及作用论文02-09
美学思想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02-09
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02-09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研究论文02-09
当代生态美学语境中的和谐美哲学论文02-09
中国当代艺术美学思想分析02-09
美学思想艺术设计论文02-09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研究论文提纲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