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时训练习题及答案(精选5篇)
篇1:《曹刿论战》课时训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课时训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辙( )乱 旗靡( ) 肉食者鄙( )
2、填空:
⑴ 《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
⑵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
⑶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
⑷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
5、翻译下列句子:
⑴ 小信未孚。
⑵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⑵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⑶ 曹刿请见。
⑷ 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⑴ 小“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⑵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jiànbiànbózhémǐbǐ
2、填空:
⑴ 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
⑵ 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3、C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 参与 中间
⑵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⑶ 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⑷ 案件 监狱
5、翻译下列句子:
⑴ 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
⑵ 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徧同“遍”,遍及
⑵ 动词 赐福
⑶ 请求
⑷ 请让我
3、用原文回答:
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乃入见。‖问:“何以战?”……
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
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5、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篇2:《曹刿论战》课时训练习题及答案
1、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2、这家伙相当顽强,死也不肯坦白。
3、每个教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
4、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5、少年宫的俱乐部这时真正娱乐起来了。
6、从大量统计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7、这是一篇充沛着革命激情的好文章。
8、我们非常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
9、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否则不这样,就辜负了祖国人民的期望。
1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11、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
12、这是舞台上传来“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他是一个中等身材。
15、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
16、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7、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
18、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张市长的报告。
20、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动人的乐曲。
22、李岚总是积极地听取同学们对他的批评。
23、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24、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5、是否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
26、李晓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27、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优质产品。
28、48个初三(6)班的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29、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30、把这幅画用绳子挂在钉子上。
31、这篇好文章对他很感兴趣的。
32、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33、管理员因为外出开会,图书馆暂停借书业务。
34、张雄不但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李杰 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35、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36、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撕坏了。
38、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39、赵永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生,他肯定能评上。
40、今天的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化学题还未算出答案。
41、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曹刿论战》练习题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
旗靡()肉食者鄙()
2.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 _______时期 _____
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
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
3.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
(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和__
_____,其中的“我”是指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 曹刿请见④ 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①“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②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
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
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
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
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① 干:岸边。② 圮(pí):倒塌。③ 阅:经历。④ 棹
(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 杮(fèi):木片。⑥ 颠:颠倒、荒唐。⑦ 河兵:
治河的士兵。(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 一老河兵闻之④ 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尖锐),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2、这家伙相当(顽强→顽固),死也不肯坦白。
3、每个教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却)伟大的。
4、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违法去掉)乱纪的行为。
5、少年宫的俱乐部这时真正(娱乐→热闹)起来了。
6、从大量统计(的)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毋庸置疑)的。
7、这是一篇(充沛→充满)着革命激情的好文章。
8、我们非常(非常删掉)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
9、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否则不这样(不这样删掉),就辜负了祖国人民的期望。
1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后),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11、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改为 我决心拥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12、这是舞台上传来“台湾同胞,我的(骨肉→手足)兄弟„„”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14、他(是→拥有)一个中等身材。
15、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内容很丰富,见解很独特)。
16、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经常被我想起)。
17、王老师的个性是(是删掉)十分豪爽坦率的(的删掉)。
18、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亮点)。
19、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张市长)并倾听着张市长的报告。
20、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篇)动人的乐曲。
22、李岚总是积极地(听取→接受)同学们对他的批评。
23、我们把教室(布置→打扫)得干干净净。
24、(只有→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5、是否(是否删去)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
26、李晓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成功)。
27、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把前面的“大量”放这)优质产品。
28、48个初三(6)班的(把前面的“48个”放这)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29、那里有名贵的各种(把前面的“名贵的”放这)花草。
30、把这幅画用绳子(把前面的“把这幅画”放这)挂在钉子上。
31、这篇好文章对(对删掉)他很感兴趣的。
32、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听取并讨论)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33、管理员因为(把“管理员”放这)外出开会,图书馆暂停借书业务。
34、张雄不但(把“张雄”放这)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李杰 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35、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出于删掉)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36、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被删掉)撕坏了。
37、菜场向居民供应青菜、包菜、山芋、苹果(苹果删掉)等蔬菜。
38、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删掉)和诗歌。
39、赵永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生,他肯定能(加“被”)评上。
40、今天的作业(全都→基本)做完了,只剩下一道化学题还未算出答案。
41、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答案:
1.jiàn;biàn;bó;zhé;mǐ;bǐ
2.(1)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3.C4.(1)参与中间(2)鄙陋,目光短浅卑鄙(3)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案件监狱
5.语段阅读:
(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
(2)① 徧 同“遍”,遍及② 动词 赐福③ 请求④ 请让我(3)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乃入见。‖问:“何以战?” „„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5)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试题答案】
1.BC2.AC3.C
4.① 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②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篇3:《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下列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 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又何间焉()(2)小惠未徧()(3)必以信()(4)公问其故()(5)牺牲玉帛()(6)望其旗靡()
5.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6.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7.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8.“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待了哪些内容?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10.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11.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2.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3.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14.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5.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
16.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曹刿论战》答案 1.C;2.C
5.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6.不是多余的。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
7.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8.交代了战争的时间,交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9.因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条件。
10.答案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 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11.(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曹刿请见
1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1)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2)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篇4:《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战于长勺:(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克之三里之城B.何以战以天下之所顺
C.大王加惠弗敢加也D.小信未孚必以信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4:甲文记载了庄公与曹刿的对话,最终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只能依靠“ ___,____ ,____ 。”的做法。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思想恰好与乙文中强调的战争三要素之一“____”思想是一致的。
小题5: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请写一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文。
参考答案:
小题1:鄙:目光短浅; 于: 在。
小题2:B
小题3: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小题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人和
小题5:示例: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考题分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B中二者都是“凭借”。
小题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篇5:《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甲)文选自编年体史书《_______》,(乙)文选自_____(体例)史书《战国策》。(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中鲁庄公深谋远虑,深深知道取信于民的重要性。B.[乙]中齐威王深受蒙蔽又不愿革除弊端,导致民怨沸腾。C.曹刿论战直奔打仗正题,邹忌讽谏从个人生活小事读起。D.鲁庄公刚愎自用坚持贸然迎战,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改错。
9.选文中,曹刿和邹忌都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4分)
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共12分)
6.左传 国别体(2分)
7.(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皆、以、于三字各1分,一字没译出扣1分,扣完为止,同时省略成分要补充出来,后置的状语成分要还原。共3分)
8.C(3分)
相关文章:
2017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第2课雷雨课时作业4教案02-16
网课时作业本答案02-16
酒店管理个人简历范文02-16
小学语文一上课时作业02-16
交通运输课时作业02-16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02-16
必修一课时作业全体答案02-16
雾凇第一课时作业设计02-16
【动感课堂】2016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时作业(新版)语文版02-16
雪作业本答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