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弹性

关键词: 放疗 鼻咽癌 颈部 损伤

血管弹性(精选五篇)

血管弹性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取一组新诊断为鼻咽癌尚未接受放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经鼻咽镜取组织活检并病理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1.2 仪器和设备

仪器使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线阵探头5~13 MHz, 配备弹性成像技术分析软件。

1.3 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 纵向探查颈总动脉长轴切面, 调整仪器增益及深度, 以清晰显示血管壁内膜回声。启动弹性成像模式, 用双幅实时显示功能, 同时显示二维图像和弹性图像。手持探头轻微振动, 以显示屏上代表压力与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为2~4为佳。弹性图中以彩色编码代表不同组织的硬度, 通常以红色-绿色-蓝色表示被测组织由软至硬。待弹性图像中彩色编码稳定分布后冻结图像, 使感兴趣区ROI包括颈动脉前后壁。选取颈动脉后壁为A区 (其应变值用A表示) , 血管腔内血液为B区 (其应变值用B表示) , 计算B/A为应变率比值, 该值越大表示血管弹性越差, 反之则弹性越好[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参数的比较, 研究组血液与颈动脉管壁的应变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图1、2、表2。

A:A区, 颈动脉管壁;B:B区:血液组织

A:A区, 颈动脉管壁;B:B区:血液组织;颈动脉局部变窄, 血管壁弹性应变率比值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部大血管因位置表浅,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容易受到损伤, 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或狭窄, 这种损伤在颈总及颈内动脉中更为明显和普遍。有研究表明, 颈动脉狭窄是头颈部放疗后的主要并发症[3,4], 其直接后果为动脉缺血引起脑内的低灌注, 甚至引起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狭窄多在放疗后数年出现, 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相互作用从而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5]。颈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放疗后颈动脉内皮损伤, 导致血管内皮增生和血管内膜纤维性增厚, 最终出现一系列动脉粥样硬化[6]。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表现为血管弹性降低, 僵硬度增加, 这种改变在动脉结构改变之前已经出现[1], 故通过检测动脉弹性硬度的变化, 可早期发现颈动脉损伤, 在形成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之前采取措施, 避免继发的脑血管意外等迟发性损害, 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规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手段之一,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广泛应用于颈动脉斑块的定性、定量评价。对于放疗后尚未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情况, 常规超声只能通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来评价, 而内-中膜厚度的测量受操作者影响较大, 在动脉血管壁出现硬化而又未形成粥样斑块的阶段, 常规超声检查具有较大的误差。超声弹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于1991年提出[7], 但真正将理论变为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设备也只是近几年才出现。弹性成像的原理基于人体组织受压时, 软的部分比硬的部分更容易变形, 在外力施压后, 采集组织受压前后的射频信号, 用自相关方法对信号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得到组织的内部位移分布, 进而得到其应变分布及弹性系数分布。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大大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 通过测量血液与颈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应变率比值, 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动脉的弹性变化情况。弹性应变率比值增大, 表明血管的硬度、弹性、顺应性、内皮功能均已发生异常改变。弹性成像技术能在鼻咽癌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狭窄之前做出上述评价, 为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避免、减缓病情进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本文中, 研究组血液与颈动脉管壁的弹性应变率比值B/A平均 (2.10±0.7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 (1.66±0.63) , 说明放疗后, 鼻咽癌患者的颈动脉弹性降低、硬度增大,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敏感检测到放疗后颈动脉壁的弹性变化, 可用于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壁的早期损害。

近年来, 无创性血管检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实时显像、重复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 它在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学结构同时还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 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8]。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颈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 各学科各领域都试图在颈动脉出现斑块、狭窄前找到相关的诊断依据[9,10,11]。超声弹性成像除有上述常规超声的优点外, 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早期检测发现鼻咽癌化疗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 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措施, 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可期待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连娟, 田瑞霞, 陶进绪, 等.通过动脉弹性指标评估动脉早期硬化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 (7) :1247-1249.

[2]罗建文, 白净.超声弹性成像仿真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 22:99-111.

[3]吴小红, 黄海威, 苏丽丽, 等.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 (4) :387-390.

[4]ECKER RD, DONOVAN MT, HOPINKS LN.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an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J].Neurosurg Focus, 2005, 18 (1) :1-4.

[5]林驰, 郑万泉.鼻咽癌放射性脑病16例诊治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 (7) :736-739.

[6]BITZER M, TOPKA H.Progressive cerebral occlusive diseas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J].Archotolaryngol Head Neck Srug, 2000, 126 (4) :517-521.

[7]OPHIR J, CESPEDES I, PONNEKANTI H, et al.Elastography: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imaging the elasticity of biological tissues[J].Ultrason Imaging, 1991, 13:111-134.

[8]MITRASINOVIC A, RADAK S, KOLAR J, et al.Color Doppler 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flow volume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J].J Clin Ultrasound, 2010, 38:238-243.

[9]李金旭, 王兵, 崔文军, 等.TLR2和TLR4在人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36) :4513-4517.

[10]韦玉和, 姜建军, 胡惠平.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 (19) :2403-2404.

这样吃血管有弹性 篇2

首先应该多吃鱼,因为鱼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与牛黄氨酸等比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要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这种食物有助于调节血管的张力,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氮的合成,从而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和葵花子等。

要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果食物中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6、B12,会使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建议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应该多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发酵食物苹果、柑桔等。

要注意摄取天然抗凝与祛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塞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如黑木耳,要经常食用。

大豆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含量也高。此外大豆中磷脂含量也高,又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豆固醇可阻碍胆固醇的吸收,这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很有利。因此人们应经常食用豆制品,这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很有必要。

血管弹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 年8 月-2014 年10 月间选择海拔高度为3800~4200m的210 名部队官兵 (均为男性) 做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30~55 岁, 平均43 岁。 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海拔高度为1300~1600m的200 例男性健康志愿者, 年龄为25~57 岁, 平均45 岁。 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肝肾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等。 两组观察对象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受检者检查前8h内未抽烟、未饮酒或饮咖啡等。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Aloka SSDa1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13.0MHz。 受试者取平卧位, 颈后垫薄枕, 连接同步心电图, 头偏向检查区对侧, 先横切面扫查颈总动脉, 再行纵切面扫查, 观察颈总动脉的管壁、内一中膜厚度及管腔情况。 取右侧颈总动脉球部近心端1~2cm处为测量内径的部位,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 将追踪门放于中—外膜交界处, 对血管壁运动所产生的相位偏移信号进行采集分析, 实时跟踪、描记管壁运动轨迹, 管径变化并以曲线的形式加以显示, 使测量线与中—外膜平行, 尽量避开内膜增厚或粥样斑块形成区域;然后在长轴断面中调节M线取样线角度使之与颈总动脉壁垂直以获得最大断面并启动ET功能, 连续获得8~10 个稳定波形时冻结并保留图像, 输入血压值, 仪器自动计算出该侧颈总动脉的 β、Eρ、AC、AI、PWVβ 值。 所有超声检查均为同一医师, 选取标准图像进行数据测量, 波形图像不稳定时, 进行2~3次测量, 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海拔人群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β、Eρ、PWVβ 值均较对照组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AC值较对照组减小,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AI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颈动脉弹性是指血管由于动脉内径的压力变化引起的血管容积变化, 即动脉顺应性。 它主要反映动脉的舒张功能, 间接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 而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ET技术是近年来研发成的一项全新的超声诊断技术, 可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动脉内径的变化结合血压测值直接评估血管的顺应性, 它通过对搏动的血管壁采集同时含有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原始信息, 利用相位跟踪方法实时显示管径变化曲线, 自动计算分析包括 (β、Ep、AC、AI、PWVβ) 在内的多项血管弹性指标, 分辨率高达0.01mm[1], 为临床准确评价血管弹性功能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本文对高海拔人群的颈动脉弹性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其动脉弹性指标 β、Ep、PWVβ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AC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AI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高海拔人群颈动脉弹性相对减低, 顺应性减低, 僵硬度相对增高。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 可使血管内皮素细胞 (EC) 和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 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平衡失调, 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收缩[2], 血管内皮细胞是通过合成与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血管的基础张力, 维持血管功能的正常[3]。 高海拔缺氧时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 (NO) 水平下降, 它能刺激血管舒张, 抑制缩血管物质的释放[4]。 血液中NO水平下降, 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受损, 血管内的血流减少, 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 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加纤维蛋白酶的生成, 导致动脉管壁上的压力负荷的主要承担部分由弹性纤维向胶原纤维转化, 进而动脉壁柔韧性降低, 弹性减弱, β、Eρ 增高, 动脉壁主动扩张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减低, 被动回弹的能力下降, 导致血管内径变化和顺应性的降低, AC减小[5]。 本文对210 例高海拔人群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测发现, 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颈动脉各项弹性参数 (β、Ep、PWVβ、AC) 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6]。

有文献报道高原缺氧可加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7]。 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先于动脉壁形态变化, 所以在没有临床症状时, 能早期了解血管弹性功能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检测高海拔低氧情况下颈动脉弹性变化, 能早期了解血管内皮功能改变, 进行预防和药物干预, 如改善饮食习惯、适当加强运动等, 能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可降低高原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综上所述, ET技术为临床定量评价血管弹性功能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可早期识别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摘要:应用彩色多普勒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echo-tracking, ET) 评价高海拔人群的血管弹性。方法 应用ET技术对200例海拔高度为13001600m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210例海拔高度为3800-4200m的高海拔人群的右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测, 评估颈动脉弹性参数指标, 包括硬化参数 (β) 、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 (Eρ) 、血管顺应性 (AC) 、脉搏波增大指数 (AI) 及脉搏波传递速度 (PWVβ) , 将两组参数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海拔高度为3800-4200m高海拔人群β, Eρ和PWVβ明显升高 (P<0.05) , AC显著减低 (P<0.05) 。海拔高度为3800-4200m高海拔人群颈动脉弹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ET技术为不同海拔人群颈动脉的弹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无创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高海拔人群,超声检查,颈动脉,弹性,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王岳恒, 杜昕, 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4) :292-294.

[2]张庆成, 汪晓筠, 吴康智, 等.不同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对急进战士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的研究[J].武警医学, 2002, 13 (9) :560-561.

[3]Ross R.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s.Nature, 1993, 362:801.

[4]Yang Y, Loscalzo J.Regulation of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c/ial cells by nitric oxide.Cir culation, 2000, 101 (18) :2144-2148.

[5]高洁, 杨漪, 乔治斌, 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弹性功能的检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9, 25 (11) :1073-1076.

[6]赵夏夏, 苗英.孟颖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高海拔不同居住年限人群肱动脉内皮功能[J].临床军医杂志, 2010, 38: (3) 494-396.

血管弹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6年2月~2009年1月我院高血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232例为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08例,年龄19~81岁,平均(52.64±11.32)岁。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2例为健康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19~81岁,平均(53.13±12.79)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对象均经询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和心、脑、肾及外周血管疾病血压测量参照《2011年高血压指南》。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DBP+PP/3。

1.2.2 应用自动PWV分析仪测定颈-股动脉PWV(carotid 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作为评估大动脉弹性的指标。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感受器置于右侧颈动脉和股动脉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测量这两点间体表距离输入计算机,调节探头波形清晰后记录16个速度测值,去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留取10个测值的平均值为PWV测定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因素间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检验,筛选敏感反映PWV变化的因素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和剔除的标准分别为0.05和0.1。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构成比(χ2=2.628,P=0.0319)、年龄和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参数(BMI、SBP、DBP、MAP、PP及CFPWV)在高血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

将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大小分为5个年龄组,随年龄增大CFPWV均呈升高趋势(P<0.01)。高血压病患者各年龄组的CFPWV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60~69岁和≥70岁2个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86),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2。

注:覮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注:覮与<40岁组比较,P<0.01

2.2 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以CFPWV为因变量,以观察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健康人CFPWV最主要的因素,回归方程为CFPWV(m/s)=5.687+0.049年龄(岁)。年龄、SBP和HR是与高血压病患者CFPWV关系最密切的参数,回归方程为CFPWV(m/s)=0.082年(岁)+0.024SBP(mm Hg)+0.039HR(次/min)。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加。丁跃有[4]等认为,随着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能有效地反映血管功能状态。高血压病大动脉结构改变是功能改变的基础,大动脉结构重塑使得血管壁肥厚,胶原增生,弹性纤维减少或断裂甚至钙化,管壁僵硬,内皮功能异常,局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得功能发生改变。

目前,用来评价动脉弹性的指标较多,PWV是公认的评价动脉硬化的经典指标,并逐渐广泛地被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5]。心动周期中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扩张主动脉产生脉搏波,脉搏波以一定的速度沿着血管壁传播至整个动脉系统。PWV由动脉壁力学特性(黏性和弹性)、几何学特征(直径和壁厚度)和血液的密度决定。由于血液是不可压缩的液体,脉搏波主要通过动脉壁传导。因此,血管功能是影响PWV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PWV在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人均呈现随年龄增高的趋势(P<0.01)。PWV与年龄呈正相关,主要是由于血管壁中层退行性变,中层胶原含量增加,导致弹力层随着年龄增长而断裂。增龄导致动脉弹性降低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6]。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通常发生在内皮功能障碍引起动脉粥样斑块、胶原增多、弹力纤维断裂等结构性改变以后。高血压病时由于血管内较高的压力刺激管壁内膜、促使内膜增生纤维化,其次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兴奋性增强,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造成管壁增厚弹性降低。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管的弹性和结构损害。高血压和年龄都可以增加主动脉平滑肌和胶原的含量,主动脉壁随年龄改变在高血压存在时明显加速,即高血压实际上加速了大动脉僵硬的发展过程。所以,高血压病患者PWV随年龄增大的趋势更为显著。除年龄因素外,PWV也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血压的不同组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7]。本研究发现,SBP与PWV关系密切。高血压导致动脉僵硬度增加,一方面是血压升高的机械应切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血管结构改变所致。高血压病的形成过程中有动脉壁弹力层的损伤和动脉壁的硬化,大动脉僵硬度增加,影响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8]。动脉弹性指数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推测可能与体重低的人骨质疏松严重及血管钙化程度高有关。

因此,由于大动脉弹性降低引起的PWV加快和反射波产生的位置距离心脏较近导致主动脉压力波形产生收缩晚期压力波跃升,这种变化,不适当地增加了收缩压,造成脉压水平的增高,使心脏和血管间功能失调,增加收缩末左室应力,从而导致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降低[9,10]。而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检测动脉早期功能改变,能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ASMAR R,TOPOUCHIAN J,PANNIER B,et al.Pulse waveve-locity as endpoint in large scale intervention trial.Thecompliorstudy[J].J Hypertens,2001,19:813-818.

[2]LAURENT S,BOUTOUYRIE P,ASMAR R,et al.Aortic stiff-ness is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mortalit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Hypertension,2001,37:1236-1241.

[3]ASMAR R,RUDNICHI A,BLACHER J,et al.Pulse pressureandaortic pulse wave are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opulations[J].Am J Hypertens,2001,14:91-97.

[4]丁跃有,张维忠,邱慧丽,等.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比较[J].高血压杂志,2003,11(4):333-336.[4]DING YY,ZHANG WZ,QIU HL,et al.Comparison of arterialelasticity between healthy and hypertensive[J].Chinese Journal ofHypertension,2003,11(4):333-336.Chinese

[5]BENETOS A,GANTIER S,RICARD S,et al.Influence of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and angiotensionⅡtype 1 receptorgene polymorphisms on aortic stiffness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patients[J].Circulation,1996,94(4):698-703.

[6]陶军,靳亚非,王礼春,等.年龄对血管弹性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250-253.[6]TAO J,JIN YF,WANG LC,et al.Effect of aging on arterial e-lasticity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3,31:250-253.Chinese

[7]华琦,李梅,刘力松,等.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508-1509.[7]HUA Q,LI M,LIU LS,et al.Effects of Pulse,Systolic,Diastolicand Mean Blood Pressure 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2003,19:1508-1509.Chinese

[8]张维忠.高血压研究新视点: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J].高血压杂志,2003,11:506-507.[8]ZHANG WZ.New Perspective of Hypertension:pulse pressureand arterial elasticity[J].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3,11:506-507.Chinese

[9]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等.高血压病大动脉扩张性与左室肥厚关系的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3):177-179.[9]WANG HY,ZHANG WZ,GONG LS,et al.Study of relationshipbetween large artery distensibility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0,28(3):177-179.Chinese

血管弹性 篇5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技术,酒精性心肌损害,颈总动脉弹性

0前言

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动脉硬化,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酒精性心肌病 (Alcoholic Cardiomyopathy, ACM) [1]是指长期饮酒导致心肌变性的一种疾病, 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 属继发性心肌病, 目前该病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趋势, 以男性多发[2]。绝大部分ACM诊断只能借助于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而往往在这些检查资料显示出异常之前, 患者的心脏功能就已经受损。本文应用血管回声跟踪 (Echo Tracking, ET) 技术检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 以期在ACM的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提供一些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饮酒者67例, 其中男58例, 年龄45~70岁, 平均61.4岁;女9例, 年龄48~73岁, 平均64.5岁。分为3组:B组 (少量饮酒组20例, 饮用酒精量1.3~20 g/d) , C组 (中等量饮酒组25例, 饮用酒精量21~50 g/d) , D组 (大量饮酒组22例, 饮用酒精量>50 g/d) , 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WHO/ISFC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3]。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A组 (正常对照组) , 其中男34例, 年龄44~68岁, 平均58.6岁;女6例, 年龄38~66岁, 平均54.5岁。受试者经检查均排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严重脑、肾、甲状腺等疾病, 以及其他心脏疾患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心肌炎等。

1.2 仪器

使用Aloka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9~13 MHz, 内置ET技术软件和数字化图像管理系统 (e-DMS) , 同步使用与彩色超声诊断仪配套的图文工作站。

1.3 ET技术检查方法

受试者取仰卧位, 静息状态下测量3次肱动脉血压并取其平均值, 稍后连接同步心电图;探头纵切及横切全面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改变, 选择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2.0 cm处作为取样区 (避开内-中膜增厚或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处) ;调节M型取样线角度使之与颈总动脉壁垂直, 获取最佳图像和最大血管内径, 启动ET技术, 连续获取并存储10个以上心动周期的颈总动脉内径变化曲线;输入受试者收缩压及舒张压, 即可得出压力应变弹性系数 (Pressure Strain Elastic Modulus, Ep) 、僵硬度 (Stiffness Parameter, β) 、顺应性 (Arterial Compliance, AC) 、增大指数 (Augment Index, AI) 、脉冲波传导速度 (Pulse Wave Conducting Velocity, PWVβ)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C、D组Ep、β、PWVβ值较A组高, AC值较A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饮酒量的不断增加, Ep、β、PWVβ值增加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I值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间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比较,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酒精性饮料消耗的明显增多, 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酒精损害心脏主要有两个途径, 即酒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效应[4,5]和酒精滥用所致的硫胺素缺乏。该病起病隐匿,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脏扩大 (主要为左心室) 、左心室肥厚等, 症状可进行性加重。尽管治疗手段发展迅速, 但酒精性心肌病的长期预后仍较差, 所以应加强监测,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免延误病情[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系统疾病, 是由血脂及多种异常血液成分聚积造成局部结缔组织和钙沉积所致的伴有动脉中膜改变的联合病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 其损伤后, 动脉壁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 (NO) 、内皮素 (ET) 失调。上述两种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其中NO是重要的扩血管物质, 可维持血管张力并抑制血小板聚集, 这种现象称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大量研究证实,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7]。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诊断指标, 其厚度增加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因素[8], 而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早于内-中膜厚度的改变。

ET技术是一项通过采集管壁运动回声经探头所产生的射频信号, 利用锁相及跟踪方法实时显示管径变化曲线, 自动计算分析多项血管弹性指标, 以反映血管弹性的一项新技术[9], 在动脉管壁形态发生改变前即可以发现血管弹性改变及早期动脉硬化。有研究表明[10], 乙醇对机体可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双重作用, 少量乙醇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和载脂蛋白A1 (apoprotein A1, Apo A1) ,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的作用, 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但长期危险饮酒则会引起HDL-C和Apo A1的减少, 使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LDL-C) 及乳糜微粒 (Chylomicyonscm, CM) 从血液中的清除速度减慢, 使脂代谢发生紊乱, 并且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毒性, 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膜系统, 致动脉壁被动回弹性能减低, 顺应性降低, 动脉扩张性、柔韧性下降, 导致β、Ep增高,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1]。

Ep、β、PWVβ、AC为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12]。本研究结果表明, 饮酒是导致动脉弹性下降的影响因素, 而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 动脉弹性逐渐减退, 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ET结合血压值测定对血管弹性功能进行定量评估, 可以早期发现动脉弹性改变, 具有数据采集实时、重复性好及可脱机分析等优点。本研究证实, 该技术能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 为此类患者早期心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研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9-170.

[2]邢晓春, 罗芝宽, 何峰, 等.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1, 51 (29) :44-45.

[3]Prazak P, Pfisterer M, Osswald S, et al.Difference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ue to alcoholic as compared to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Eur Heart J, 1996, 17 (2) :251-257.

[4]王兴祥, 冯义柏, 程龙献, 等.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 2004, 20 (3) :195-196.

[5]郭辉.1例酒精性心肌病病例的讨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8) :66.

[6]刘爱芬.酒精性心肌病1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2) :100.

[7]Osborne JA, Lento PH, Siegfried MR, 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acute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rabbits.Reversal with lovastatin treatment[J].J Clin Invest, 1989, 83 (2) :465-473.

[8]康素玲, 王倩, 刘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8) :42-45.

[9]王建华, 王岳恒, 吴春玲, 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4) :292-294.

[10]Gaziano JM, Gaziano TA, Glynn RJ, et a1.Light-to-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in the Physicians&apos;Health Study enrollment cohort[J].J Am Coll Cardiol, 2000, 35 (1) :96-105.

[11]杨晓英, 张静, 姚运明.应用E-Tracking技术评价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21 (5) :370-372.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弹性测量02-21

弹性管理02-21

弹性学制02-21

企业弹性预算方法探讨02-21

弹性材料02-21

弹性时间02-21

弹性恢复02-21

弹性预算管理02-21

弹性振动02-21

简单一样可行02-2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弹性测量 下一篇:弹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