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关键词: 大沟 党员干部 农村 工作

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精选9篇)

篇1: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10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 作 总 结

定远乡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乡党委、远程办的指导下,以远程教育工作培训计划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及资源,本着“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探索远教工作新思路,使得我村远程教育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大沟村做为定远乡的一个大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3220人,党员62人,人均年纯收入3424元,近年来该村党组织多次被评为定远乡“先进党组织”。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后,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大沟村在远程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远教平台,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着重做好为农服务的文章。

二、主要举措

(一)坚持教学组织原则,灵活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

在组织原则上,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并重,党建与科技并重,学习与效果并重的原则。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员干部。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群众进行正确引导的责任。在教学中,各站点不局限于党课内容,积极引入市场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当前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经常性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对象需要结合;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

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五看,即按照教学计划统一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利用各种培训安排收看;组织生活会集中收看;根据党员文化程度分层次重点收看。

在教学方法上,一是采取大课堂(集中)与小课堂(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针对

农业适用技术课件专业术语太强,农民观看后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由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再进行现场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讨论,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提出的问题,根据农民的所需所求,准备不同的内容。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与本地基地建设相结合,把基地作为远程教育的辅助培训基地。农民观看课件后,还要组织农民到基地学习,将课堂培训、实地演示、远用实践融为一体,让通过远程教育致富的农民进行现身说法,让农民认识到远程教育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三是与收集市场信息相结合。远程教育设备不光是开展培训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还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我们要求站点不光是培训站,还要求是农村致富信息的发布站,并在村务公开栏上开辟一块远程教育公告牌,及时向群众发布有用的信息。(二)建立教学管理机制,确保学习效果

建立培训情况登记和信息月报制度。切实记录远程教育培训登记簿、签到册、讨论发言记录、培训情况,反映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广泛收集党员群众的建议。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认真搞好工作经验的总结,积极借鉴其他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定期或不定期认真总结自己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得出的新经验。(三)认真抓好农村远程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1、严把入口,选好队伍。坚持“三个优先”原则选好管理人员。把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工作作为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岗位,坚持按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经历者优先、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较高者优先、计算机专业毕业者优先的原则,在政治素质较高的干部中选配管理人员。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认真了解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现状,把培训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上,有针对性地下发了具有大量图解、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鼓励管理员参加培训,使管理人员基本具备了独立承担指导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

3、建立机制,强化管理。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站点规范化建设目

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工作,有效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境差,集中培训开展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场地十分狭小,二是站点缺专用桌椅。三是由于资金困难,防盗、防火、防潮等五防措施不到位。由于站点教学场地小,集中学习只能分批进行,同时,由于缺少桌椅,这些都无疑增加了学校和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远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2、村级站点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都是兼职工作而且基本无报酬,为此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3、站点运行经费困难,难以维持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转。

四、下一步工作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针对存在的模糊认识,必须进一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政治意识。二是树立机遇意识。远程教育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机不可失。三是树立群众意识。远程教育为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前端平台,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2、针对群众存在的模糊认识,围绕“七个一”要求加强宣传工作,扩大远程教育的知晓率和覆盖面:一是印制一张远程教育宣传单。由村干部和村级远程教育专职管理人员上门对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二是在站点设置一块远程教育专用黑板宣传栏。各村、各中小学都在醒目位置设置了专门的远程教育黑板宣传栏,及时将远程教育知识进行上墙宣传。同时,在村的显眼位置悬挂远程教育宣传标语,在墙上书写固定宣传标语等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乡、村均建立远程教育专项经费,保证远程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采取教育、乡、村共同筹资的办法,逐步解决站点环境设施、管理人员工资等的问题。

4、继续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管理人员一职二备,专职人员要专干,保障时

间和精力抓远教。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镇远教管理人员联合教育部门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为每村培训1.2名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管理人员。积极派送管理员到县、乡培训机构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使之能排除一般故障,基本胜任远程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5、切实开展教学活动。村级站点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两个课时。针对不同对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班次开展培训

总的来说,我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还是令群众十分满意的,通过开展远程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受到了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远教工作新思路,使之真正服务于民。

篇2: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底基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方向,加强了党员先进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个良好自学平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紧紧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这一宗旨,不断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扎实开展各类培训为切入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农村适用技术、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培训,使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掌握一定的农村政策理论知识和1—2门适用技术。针对部分党员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观念守旧等问题,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知识,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用法能力,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而针对部分党员群众耕作技术落后,致富缺门路,发展无技能的实际,则要组织他们学习种植、养殖等农村适用技术,增强其发展生产的能力,同时还组织他们学习致富典型和现代农业经营等知识,开阔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对村“两委”人员进行了国家农村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有目的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典型,随后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其他村民发展生产,从而拉动主导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便捷性、广泛性、适用性全面服务了村各项发展,现将我村2010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基本情况

1.站点基本情况。底基村党总支下设9个支部共63名党员,电信宽带模式站点设在底基村会议室。今年以来,根据乡党委的有关要求,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村积极做好远程教育管理播放工作。

2.全年收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充分利用赶集日、党员扩大会议、小组干部会议、群众会议等活动形式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节目。2010年我村站点共组织收看学习70次,全年共播放节目210个,党员和群众参加观看2266人次。我村还利用村“两委”换届、“七一”期间党员大会等契机,积极播放刻录光盘8次(内容为县委组织部提供的果树嫁接、水稻种植技术等)各支部进行了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共开展集中学习讨论活动达23期。

3.管理员配备情况。村内设有大学生村官负责学习培训的联系工作。为了便于管理,我村积极派送本村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由其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为确保我站点正常发挥,与本村站点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学习和讨论,积极维修站点设备,以保障我村站点播放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我村远程教育站点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抓好信息反馈及站点报修工作。

4.收看制度及要求。我村严格按照乡党委的有关要求,认真抓好我村站点的组织学习和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并及时做好“四簿一册”的登记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一是电信信号时常不畅,遇阴雨天气,无法登陆页面,站点不能正常收看节目;二是收看次数和时间不够,有的月份学习时长多,有的月份学习时间过短;三是节目搜索不能直接输入词条、页码进行搜索,影响收看的时效性;四必修课课件难搜索,不能直接从必修课页面点击进入观看;五是

受站点条件和党员难统一等限制性因素影响,造成党员学习不够准时,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我村将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抓好此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学习时间和党员学习人数达到有关要求,最少参学率达到90﹪,通过电话联系、打考勤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管理员和村党员进行监督,了解组织学习情况,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减少点播文娱节目及电视剧的点击率,多点击农村适用技术,纠正点播必修课不足问题,确保必修课点播时间达到上级要求;三是结合我村情实际,利用好党员扩大会议、支部会议等会议的实际,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收看,利用群众赶集的契机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加学习覆盖率。

总之,我村按照上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进一步搞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我村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现代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得力助手。

中共底基村总支部

篇3: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西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是西藏第一家覆盖全境村级行政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对于加快高原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西藏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该项目重要的政治意义, 因此对各大厂商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品牌形象以及售后服务和供货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 烽火通信成功胜出, 为西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独家提供传输设备。

该项目分为三期, 利用3年时间进行建设, 一期工程从2009年10月起正式启动。中标后, 烽火通信高度重视, 克服了时间短、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等重重困难, 以高效的交付能力和优质的服务, 顺利开通了远程教育点千余个, 为西藏农村党员的远程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项目中, 烽火通信充分利用原有骨干传输资源, 终端接入采用紧凑型MSTP传输设备来完成, 后期将逐步引入PTN技术, 以适应移动网络IP化的转型需求。

篇4: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模式有很多种,大体上可以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具体选择哪一模式,需要以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农民需求度来定。现如今,有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1、宏观层面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1.1以中小学校为依托模式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最为合适的场所就是中小学校,此种模式借助卫星技术,应用在经济水平并不高,信息化水平也不是很高的地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学校必须有信息硬件资源,比如计算机等。此种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主要是利用农村中小学教室,使用用来远程教学的设备,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调动中小学教师积极性。当然可能需要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更新以及升级,以便能够顺利接收教育资源。此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模式,最为典型的优势就是建设成本以及后期运行成本都比较低;方便后期维护;可以高程度的进行信息共享。但是此种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需要构建补偿机制,以此保证农村中小学校以及教师积极配合;学生上课时间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时间可能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有关人员灵活调整。

1.2项目共建共享模式

此种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其他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融合在一起共同建设,以此实现互惠互利。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包含很多,比如农业信息化工程、农业科技培训项目,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其中任何一项信息化建设项目都能够融合,两个工程按照各自特点,相互补充投入软硬件设备,共同使用一个站点场所,以此实现数字资源整合。两项工程可以运用一套人马,而进行双向服务。至于维护与建设费用,两项工程一起承担,如果有健全的体系,两者的财力资源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项目贡献共享模式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提升服务功能,但是由于该模式需要预先进行统筹规划,同时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所以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2、微观层面的整合模式

2.1组合共用、综合服务的整合模式

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整体建设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前期建设成本。而现阶段,中小学以及农村委员会基本上都有远程教育设备,而这些教育设备完全用来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与农村委员的远程教育设备,利用率比较低,通常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能够将这两地的设备资源用于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仅降低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原有的远程教育设备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能够结局哦村委会学习场地狭小、设备性能不高的问题,这对现代新农村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该模式即考虑了建设成本问题,又考虑了效益问题,同一个站点,能够进行多项服务,大幅度提高了远程教育效益。当然该模式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解决整合机制建设问题,以此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害。

2.2专业人才与乡土人才资源优势互补

现阶段,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中,只有县以上是专业人才,而乡、村则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兼职人员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生长在本地的乡土人才,这类人员对本地非常熟悉,了解本地农民的需求,对当地的风土民情非常了解;第二种是大学生村官,这类人员也可以算作是专业人才,他们文化水平比较高、了解信息技术,完全能够胜任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专业人才能够快速的吸收新知识,而且学习能力强,但是却对农村不甚了解,而乡土人才则正好相反。简言之,乡土人才可以进行辅导服务,而专业人才则可以进行站点管理,两者具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如果能够将这两种类型人才都融入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对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1、紧密结合用户需求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之后只要是为农村党员干预远程教育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时,要紧密结合这一用户需求。只有符合用户要求,用户才能够选择应用,整合的资源也才能够发挥出价值。另外,数字资源整合期间,需要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真正的将那些有价值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既能够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作出积极的共享,同时有能够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2、遵循科学理论来进行整合

尽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是大势所需,而且有些地区的确具备了整合的实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字资源整合并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参与者必须遵循科学理论按照步骤一一进行整合,以此保证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真正的实现资源整合。

3、坚持“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整合原则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整合工程内部的数字资源,同时还需整合其他工程、其他部门的相关数字资源。同一垂直系统的部门或单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但对于不同地区的相同部门或同一地区不同部门则有一定的难度。技术上能实现的整合,在现实中未必能轻易实现,这需要遵循“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使地区、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沟通。

三、結语

综上所述,可知就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来讲,完全有能力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只是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理论,选择一个合适的整合模式,同时考虑到现实实际需求,尤其是农村领导干部不能为了政绩,盲目整合,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康超,林芳宇,梁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模式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1)

[2]孙中阳.关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J].才智,2011(03)

[3]旷晖,万伦宇.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1(03)

[4]林芳宇,康超,杨晓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模式选择依据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

篇5: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大家好!我是大徐镇铁拾村的村官,我叫陈恩光。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一起交流。我村自2007年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字,突出“变”字,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综合效益为主线,始终突出以用为本,不断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努力提高站点的实际使用率,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铁拾村地处大徐镇西北面,是04年由原拾亩地、铁丈岙、沙地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村民348户,1081人,党员45名。我村的远教建设工作起步于2007年新农村建设时期,目前已配有远程教育放映室一个,面积约120㎡左右,有座位50多张,放映室内配备高保真音响,镭射投影等。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我村多次得到县、镇领导的好评,并连续被评为县级先进站点。

二、开展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前提。近年来,铁拾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大学生村官为管理员,村党支部委员为成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订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工作措施,并相继建立了《远教管理岗

位职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制度》等一系列学习制度,同时详细记录《远教培训学习记录簿》,实现了对远教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2、建立“四免一开放”工作机制。“四免”即:免费将远程教育收看计划发放到农户手中,帮助村民准确、有效地收看到所需节目;免费向农户赠送刻录光碟课件,充分满足村民的学习需求;免费向村民开放上网学习室;免费为村民提供培训,主要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开放”即远程教育集中收看点随时向村民开放,同时还建立远教广播点、片库借阅点、节目插放点和农村综合服务大院,形成“三点一院”的工作格局,利用“三点一院”大力宣传科学文化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3、建立“多元结合”教学机制。注重“大课堂”(集中学习)与“小课堂”(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在突出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和操作运用的指导。“大课堂”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为主,每月10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小课堂”以适时组织村民和专业大户学习农业实用技术为主。在教学管理上,实行村“两委”领导带班制、村干部首问责任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和“党员承诺制”,加强了对村远程教育的管理督促。截止目前,全村共组织党员学习1370人次,群众参加远教学习覆盖率达98%以上;开展“远程教育”、“双带致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多期(次);发放宣传资料、教学计划达2万多份。

4、重在学习成果的运用,从实践中实现学用成果转化。一是

自学与辅导结合。广大种、养大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到村远程教育站点查找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找准销路。同时我们还从学校、农林局,聘请农村“土专家”、致富能人、科技能手等组成辅导队伍,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理论讲解,深入现场实地讲指导,做到因地制宜,学用转化。二是文化与娱乐结合。根据党员文化程度、年龄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发动村内文化素质较高的老党员编辑理论学习快板,通过文艺汇演等形式吹拉出来,把党员吸引进来,主动学起来。三是宣传与帮教结合。我们要求,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一人要联系2-3名群众,利用田间地头劳作闲谈、串门聊天等方式,做到“三传”,即负责把网络远程教育宣传好,把下载的学习资料传发好,把学到的知识传授好,通过以一传十,扩大了教育的覆盖范围。同时,在09年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成功举办了学生暑期免费培训班,通过举办暑期培训班,不仅让家长最担心的暑假安全有了保证,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还能学到知识,而且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远程教育这个新事物,发挥了它的用武之地。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应该说,我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学用脱节,学习积极性难保证。主要是农村的生产方式较粗放、落后,农民的生产活动较分散,而远教传播宣传的大多数是集约化生产方式,致使远程教育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保证。

2、作用发挥难保障。首先从学员主体的角度来看,要把远教终端站点的作用发挥好,还有待时日。虽然远程教育给干部群众提供了一个“想吃就点菜”的自主学习前端平台,但干部群众文化层次不一,学习需求不一,而网络信息又包罗万象,有些干部群众离开了“老师”的教学指导,就根本无法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通过这二年多的远教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抓好这项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站点建设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证。远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可以促使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以上就是我对远教工作的一些的浅谈,不当之处,还忘各位领导、同仁们指证批评,谢谢。

汇报人:陈恩光

篇6: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xx县远程办以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和服务县委的中心工作和部机关的重点工作,在部领导正确下,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在站点建设、队伍培训、资源建设、站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提高服务意识,加快建设进度。按照省、市远

程办下达的建设任务,今年县远程办经过多方协调,积极督促和指导,完成了县委党校的建点任务,制定了设备管理和学习收看等制度,健全了登记簿册,对管理员进行了培训。根据二期工程建设目标,完成了全县各电信模式站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圆满完成了今年远程教育建设任务,使城乡党员干部群众共享远程教育信息。

(二)加强站点管理,切实发挥作用。一是通过远程

教育管理系统定期对站点学用情况进行统计,每半月督促未使用站点的使用工作,将考核结果与目标责任书和站点管理员补助挂钩,确保学习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对问题站点的排查。发现问题站点,及时了解情况,落实整改措施。机顶盒出现问题的站点,及时与河南威科姆公司联系维修;网络出现故障的,积极协调电信公司,在技术和网络通畅上给予支

持;注册信息出现问题的,及时与市远程办对接,重新开户注册,保证了正常的学用工作;三是进行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督查。不定期对全县各站点进行抽查,好的站点在全县通报表扬,对存在问题的站点及时进行整改,保证了站点正常开展学习,同时按照年初确定的学习计划,推进“一月一学”活动,落实每月学习活动内容和任务,使我县党员群众学习有方向,培训有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根据站点管理

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站点管理维护的实际,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村站点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和更换。一是及时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纳入管理员队伍,更替文化程度较低,不适宜担当管理员的村组干部,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二是与信息网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站点管理员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站点管理员培训班,将基础知识讲解和上机操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员技术水平。6--7月份,与各乡镇远程办联合,成功举办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加强了站点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结合新农村人才实训基地的建立,积极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致富创业培训,全县3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培训。

(四)加强规范化建设,“学用”成效明显。年初,按照省、市远程办要求,起草下发了《xx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规范化站点建设实施意见》,对照我县制定的《xx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六好示范站点”创建标准》,指导和组织全县各站点开展了示范站点创建工作,截止年底,共上报省级示范点10个,市级示范点20个,规范化站点建设达60%以上,圆满完成了省、市下发的创建任务,确保了各终端站点功能实现、网络畅通、运行正常。同时,根据县上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安排,县远程办及时下发学习计划,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收看远教平台上关于新农村、沼气、日光温室建造、葡萄种植技术等节目,服务于全县棉花、肉羊两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高效制种、特色瓜菜、优质林果、水产养殖),使学用效果得以凸显,全年全县各终端接收站点共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4100余场次,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500余条。

(五)加强网站管理,服务远教大局。以打造区域性党建综合服务网站为目标,我们不断加大更新力度,一方面千方百计调动部内组室和各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及时提供动态信息,扩大了信息源;另一方面,主动出击,搜集文字信息,拍摄照片,定期不定期做好“xx党建”网的更新和维护,增加网站信息量,在宣传党建工作、服务党员干部教育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年来,网站共发布文章2000余篇、图片180余张,做到了每天都有新内容、新信息,目前网站浏览量稳中有升。同时,链接《xxxxx新闻网》专栏,积极向新闻网投发信息,在其上登载优秀稿件近42篇。连续5个月推荐登载优秀稿件居联盟成员前10位,11、12月“xx党建”被评为优秀联盟为成员单位,近期我单位被党

网联盟评为2010年度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

(六)围绕工作亮点,抓好宣传和课件制作。在典型宣传方面,一方面围绕党建的创新举措和成效,确定对我县近年来在移民乡镇发展的探索实践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按照省、市提出的多拍摄和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的工作要求,确定了致富带头人航天镇东岔村村委会主任徐永生为宣传对象。在认真采访了解情况,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了《xx乡抓党建促发展侧记》和《致富路上的“领头雁”》等2部专题片,其中《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在省电台予以播出。同时,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党员群众为目标,重点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农村实用技术、远教系统操作常识等内容,开发制作了一批具有xx特色的远教课件,有效地提升了我县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乡土特色。

(七)严格执行标准,按期完成大组工网建设。按照

整网方式接入“大组工网”的建设要求,派员参加省上的专题培训,掌握技术要领,购置相应设备,确保了“大组工网”建设所需网络环境、信息安全、终端设备、安装场所、综合布线等符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网络传输线路建设工作和屏蔽线路的架设任务,顺利的完成了省、市下发的大组工网建设任务,通过省市验收,并达到优秀等次。

(八)协助部内各组室完成各项工作。在积极完成远

程办本职工作的同时,按照部内总体安排,协助其他组室完成干部考察考核、协助督查调研、各项会务布置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打算

(一)部分站点还存在使用还不是很正常现象,设备

出现故障维护工作滞后,影响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

(二)部分管理员素质还有待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收

看远程教育节目的意识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三)电信部门对远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问题

站点维护动作较慢,经常出现站点网络不通,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到场的现象。

(四)限于各种原因,平时在办公室安排的多,到基

层站点督查指导,实地培训较少,部分安排和落实有脱节。

(五)站点维护经费缺乏,站点设备损坏后,设备维

修、新购困难,必须通过协调各方面力量才能解决,造成学用工作被迫延后。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开展规范化站点建设,创建“六好示范站点”的要求,高标准建好站点,进一步加强远教“三支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过开展“大练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操作人员、教育培训辅导人员和农业技术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远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学校站点与乡、村管理技术人员的协调配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认真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加快远程教育乡土课件的开发制作。加强教育培训和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建得上、管得实、用得好。

总之,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及支持下,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其实际效果离

篇7: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一、成立考核小组

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成立远程教育工作考核组,组织对全县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进行考核。

二、考核对象及内容

考核对象是乡(镇)党委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及所辖的远程教育站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情况,远程教育经费保障情况,远程教育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教学资源建设情况,骨干队伍建设情况,乡(镇)、村党员活动室和农村中小学终端接收站点教学组织管理情况,村校共建互动工作和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开展远程教育取得的实际成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满意程度等。

三、考核具体措施

(一)对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每年考核一次,远程教育工作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随机抽查站点、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二)在平时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记录备案并要求及时整改,对在规定时间内不整改的,年终考核中将作为扣分依据之一。

(三)县远程办上半年对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组织乡(镇)进行交叉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备案。各乡镇10月中旬前完成对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及所辖远程教育站点的年度目标考核工作,同时完成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的自查打分。在10月底前将自查情况(包括量化打分表)和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及所辖远程教育站点的年度目标考核结果书面报县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四)县远程办对上报材料整理、汇总后交远程教育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检查结果对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各乡镇远程办及抽查单位和站点进行逐项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

(五)远程教育考核小组在11月中旬完成对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年度目标考核,考核意见经县委组织部审核后,确定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考核结果。

(六)考核实行评分制,满分为120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108分至120分为优秀,96分至108分以下为良好,84分至96分以下为一般,84分以下为不合格。

(七)各乡(镇)远程教育考核工作要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考核体系,远程教育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考核成绩为优秀的,予以表彰;考核成绩为良好的,予以表扬;考核成绩不合格的,责其限期整改,未认真整改的,按规定程序由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要认真抓好远程教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考核,由县组织实施,并抽查乡(镇)远程办、村校共建互动站点、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站点和其它站点。并将考核结果报州远程办。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参照本办法(措施)研究制定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措施和“乡(镇)远程教育工作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管理,根据《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和黔东南州委组织部2007年工作要点及我县2007年远程教育工作要点,结合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县2007年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指标。

工作目标

一、组织领导(22分)

1、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人员到位,职责明确,能满足工作需要。4分

2、每年召开一次远程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工作。4分

3、每半年召开一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4分

4、将终端接收站点运行经费和远程教育办公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4分

5、将远程教育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平时抓好督促检查,上半年对本乡镇开展一次检查,年内对乡镇、村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4分

6、每月按时报送工作月报,每月编发工作简报不少于1期。2分

二、基础设施建设(14分)

1、设备配置齐全,功能完整,运行正常,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8分

2、配套设施齐全,达到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和桌椅配套要求。3分

3、有乡镇级维修人员1人以上,有名单,职责与分工明确,有健全的工作制度,维修工作群众满意。3分

三、教学资源建设(15分)

1、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任务,不断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要。8分

2、按时完成课件开发申报工作。2分

3、定期(每季度)收集汇总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和对已制作播出教学资源的反馈意见。2分

4、及时向县远程教学辅助网站提供远程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信息,每月远程教育工作2条以上、党建工作1条以上,采用率达60%以上。2分

5、及时更新远程教学辅助网站内容。1分

四、队伍建设(12分)

1、建在党员活动室的站点配备1—2名管理员,建在农村中小学的站点管理员、协管员到位,并认真履行职责。4分

2、站点管理员参加过专门培训,能熟练操作设备,掌握接收、存储、回放课件操作,具备上网条件的能浏览辅助教学网站。3分

3、建立教学辅导队伍,教学辅导有针对性,效果明显。3分

4、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员队伍。2分

五、教学组织管理(17分)

1、设备管理、组织培训、信息反馈等各项制度健全并上墙公示;“四簿一册一志”健全(远程教育工作记录簿、学习记录簿、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簿,签到册,站点管理工作日志),记录真实、完整。7分

2、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安排符合当地实际,及时预告远程教育节目(每周公告一次)。学习培训活动按计划落到实处。10分

六、村校共建互动工作(10分)

1、“村校共建互动”组织保障。2分

2、建立“四联一帮”工作责任制。4分

3、建立村校示范点和示范基地,组织学生到示范基地实践,群众到示范基地进行学用交流。2分

4、“村校共建互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分

七、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10分)

1、进一步落实县2006年《实施意见》和有关要求,建有示范点和示范基地,扎实有效开展工作。2分

2、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施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提高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2分

3、完善《工作方案》中应落实的工作,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2分

4、加大培养新型农民覆盖面,扎实开展“一户一技能”活动。2分

5、农村“四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取得成效。2分

八、教学效果(20分)

1、通过远程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及时了解中央有关精神,促进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4分

2、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工作方法改进,作风转变。4分

3、党员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提高。4分

4、通过远程教育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党员干部威信提高。4分

篇8: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1 终端接收站点的功能

终端接收站点接收和存贮中央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节目, 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学习, 访问中央和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 上网查询和发布信息, 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等。具体来讲, 终端接收站点的功能主要包括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和支持功能。

基本功能。能够接收、播放全国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IP流媒体节目, 接收、存储和回放全国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IP课件, 接收、播放全国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电视节目, 能够连通互联网浏览、查询和发布信息, 能够拨打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热线服务电话进行咨询或点播课件, 能够利用站点相关设施开展娱乐活动等。

扩展功能。能够通过增加大屏幕投影设备或多台电视机等, 建成多媒体教室, 扩大远程教育节目收视规模。能够通过增加多台计算机, 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 满足多人同时开展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支持功能。能够与当地有线电视网或闭路电视系统相结合, 实现在教室或在家收看远程教育电视节目。能够进行光盘刻录或文件打印等。

2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终端接收站点根据设备配备和实现功能情况, 可分为基本型站点和扩展型站点。

基本型终端接收站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信号接收室外装置、信号接收室内单元、计算机处理系统和电视显示部分。其中, 信号接收室外装置包括KU频段卫星接收天线、一体化高频头、同轴电缆;信号接收室内单元包括功率分配器、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卫星数据接收卡 (内置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处理系统主要是计算机;电视显示部分包括VGA分配器、电视机。

扩展型终端接收站点除配备基本型站点设备外, 还增加了投影仪, 增加了多台计算机并建成局域网。

终端接收站点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卫星前端播出平台播发的远程教育节目信号经卫星转发后, 终端接收站点KU频段卫星接收天线反射面接收到卫星下行信号, 反射集中到天线抛物面焦点处的一体化高频头, 高频头对信号进行放大并下变频为L波段 (950-2150MHz) 的中频信号, 通过低损耗且屏蔽良好的同轴电缆送到室内。进入室内的信号经功率分配器分配后, 一路送给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解出标准卫星电视节目, 并通过电视机收看;另一路送给内置于计算机中的卫星数据接收卡, 通过计算机中加装的专用软件实现信息解码、存贮和播放, 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投影仪等收看。

3 设备选型

搞好设备选型, 对于优化终端接收站点系统的性能、实现好终端接收站点的功能,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选型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开放性、标准化。设备采用的技术要与通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相一致, 并通过有关部门检测认证, 保证不同厂商的产品能在接收站点通用。二是扩展性、升级性。考虑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今后需求的不断提高, 接收站点设备应有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三是易用性。为便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使用接收设备, 应优先选择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产品和计算机软件。四是稳定性。应选择成熟的产业化产品, 设备对供电条件的变动应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运行环境应有较好的适应性。五是安全性。所有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 有防漏电、防雷击措施。六是实用性。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 要本着以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需求为主, 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多功能, 综合考虑成本节省、维护方便、管理高效和系统可扩展性等诸多因素, 努力做到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3.1 卫星接收天线选型要求

卫星接收天线是收集和处理卫星下行高频电磁波信号的装置, 主要由天线反射面、方位调整机构、俯仰调整机构、支撑立杆、底座等部分组成。由于全国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均通过亚太6号卫星KU频段转发器转发信号, 因此终端接收站点应采用KU频段的卫星接收天线。直径1.2米的接收天线可达到较理想的信号接收电平。天线反射面应选用整体式, 材料可为玻璃钢或铝板, 沿海地区以选择玻璃钢材料为宜。一体化高频头所在位置应为前馈式中的偏馈式。由于天线的工作环境在室外, 因此能适应的环境温度应在-40℃至60℃之间, 适应的相对湿度应在5%至95%之间;抗风能力上, 应具有抗8级风的能力, 风速为20m/s时能正常工作。接收天线的电性能方面, 接收频率的频段应为11.7 GHz至12.75 GHz, 增益应不小于40.9 dBi。为能满足特殊情况下天线对卫星的要求, 天线反射面的调整范围, 俯仰调整应为5°至85°, 方位调整应为0°至360°。

3.2 一体化高频头选型要求

一体化高频头由两部分器件组成:一是馈源, 是汇聚卫星信号的装置, 位于天线反射面焦点处, 其作用是聚集卫星信号能量;二是低噪声降频放大器 (LNB) , 是对接收到的卫星下行信号进行放大和变频处理的部件, 其作用是先将卫星高频信号放大, 再利用本机振荡电路将高频信号降频为中频 (950MHz-2150MHz) 信号, 以利于同轴电缆传输和卫星接收设备处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 馈源和低噪声降频放大器通常制成一体, 因此称为一体化高频头 (LNBF) 。一体化高频头要选用KU频段, 与卫星接收天线频段相匹配, 输入频率11.7 GHz至12.75 GHz, 输出频率950 MHz至2150 MHz, 功率增益不低于50 dB, 噪声系数不大于1.0dB。极化方式上, 由于中央和省两路信号的极化方式不一致, 因此应选择双极化、单输出。由于一体化高频头工作在室外, 因此能适应的环境温度应在-40℃至~60℃, 相对湿度应在5%至95%。

3.3 功率分配器的选型要求

功率分配器是将一体化高频头接收的卫星信号分成两路或几路信号的设备。功率分配器输出端口越多, 信号衰减就越大。由于终端接收站点需要接入卫星下行信号的设备是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和卫星数据接收卡, 因此选择有两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器即可满足要求。其输入输出阻抗应为75欧姆。

3.4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选型要求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是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设备, 对卫星下行的数字电视信号进行解调、去扰码、纠错、解复用、解码, 将MPEG-2格式的数字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成模拟电视信号进行收看。终端接收站点应选用符合DVB-S标准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接收机要有断电、断信号记忆原设置参数, 电平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 中文LED (或LCD) 显示或中文屏幕叠加显示, 最后存帧功能持续时间不大于2秒等功能。

3.5 卫星数据接收卡的选型要求

卫星数据接收卡是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关键部件, 它的作用是将L波段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变换到基带, 进行解调和信道译码得到所需数据, 还原成IP数据包, 最后通过PCI总线送入计算机。终端接收站点应选用内置型卫星数据接收卡;能支持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其驱动程序须对所有数据分段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过滤, 滤掉上层应用程序或协议不需要接收的数据, 以降低IP协议栈的负荷。卫星数据接收卡要附带应用程序, 应具备增加、删除多协议数据包的PID和提供一个当前码流中存在的多协议数据包的PID的列表功能。卫星数据接收卡同时还要支持接收IP流媒体, 支持接收IP 单播 (Unicast) 、组播 ( Multicast) 和广播 ( Broadcast) 数据, 支持 TCP/IP和UDP/IP通信协议, 具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 符合2.1或更高版本的PCI总线标准等。

3.6 计算机的选型要求

终端接收站点配备计算机, 主要实现三方面功能。一是对卫星数据接收卡接收到的IP数据包进行解包、组合, 还原成课件节目;二是对解包还原后的流媒体节目进行播放, 对文件包课件进行存储;三是连通互联网, 浏览、查询和发布信息。因此, 计算机选型上, 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硬件最低配置要求。中央处理单元 (CPU) 为奔4 1.8G以上, 内存512M, 硬盘120GB、7200转/分、 2M缓存, 软驱1.44M, 光驱48倍速, 显卡为3D图形加速、32M显存, 显示器15英寸以上, 16位声卡, 立体声有源音箱, 56Kbps调制解调器, 10/100M以太网卡, , 4个以上PCI扩展槽, 2个以上USB口, 2个串行口, 1个并行口, 标准键盘和鼠标, 电源不低于300W。二是软件配置。预装成熟、稳定的中文操作系统, 预装远程教育专用软件, 预装文字处理等常用软件, 预装杀毒软件等;要具有系统恢复功能。

3.7 电视机的选型要求

电视机主要是对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接收的电视节目和计算机播放的课件节目进行显示, 以供更多的人收看。要配备29英寸以上、带VGA接口和AV接口、800×600分辨率的电视机。

3.8 VGA分配器的选型要求

VGA分配器主要作用是对计算机输出信号进行分配。要选用一分二的有源VGA分配器, 一路分给计算机显示器, 另一路分给带VGA接口的电视机。

4 卫星数据接收软件的选用

卫星数据接收软件是终端接收站点接收数据广播节目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包括卫星数据接收卡驱动软件、卫星频道设置软件和卫星数据广播终端接收软件三部分。

卫星数据接收卡驱动软件运行在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层, 是卫星数据接收卡与计算机的接口程序, 为卫星数据接收卡分配IP地址。

卫星频道设置软件运行在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层, 用于配置卫星频道信号的下行频率、符号率、极化方式和PID值等参数, 在接收天线已经对准卫星, 卫星数据接收卡驱动软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能检测信号电平, 校验信号误码率, 搜索并锁定卫星信号。

篇9:2024年度大沟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关键词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103-02

Selected on Basis of Terminal Site about Modern Long-Range Education Engineering of Party Cardres in Village//Lin Fangyu, Kang Chao, Yang Xiaoho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th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erminal Site about modern long-range education engineering of Party Cardres in the villag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ovinces in China.

Key words modern long-range education engineering of Party Cardres in the village; terminal site; construction mode

Author’s addres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实施教育培训的创新举措,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有效途径[1]。终端接收站点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存储、播放和回放主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在2003年至2006年的试点工作中,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分别探索出卫星、电信和有线电视3种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广泛应用。

1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应用现状

目前,全国各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终端接收站点多采用以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的建设策略,并在资源整合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辅以其他模式或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笔者通过资料查阅和电话访谈的方法了解到试点省份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所采用模式,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该工程的12个试点省份中,有67%的省份或直辖市以一种模式为主,辅以其他模式或手段;其余33%的试点省份以两种模式为主,普遍采用“卫星模式+电信模式”的组合,浙江、江苏等地以电信和有线电视模式为主。

2 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的选择依据

各省在建设模式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各种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网络的覆盖情况、原有相关基础设施、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

2.1 选择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1)当地的网络覆盖情况及其网络质量。由于电信模式有线电视模式分别通过电信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其接收站点的建设要求当地电信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达到一定的覆盖率,且已有网络质量情况能支持教育节目的传输。全国远程办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组要求选用这两种模式地区,行政村的相关网络覆盖率要大于70%[2]。用电信模式的地区其网络支持的传输速率大于1.5 Mbit/s,用有线电视模式的地区其省市县级网络需连通。甘肃省在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鼓励经济条件和电信、有线电视网络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在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探索‘1+1’建设方式,实现‘天地网合一’”[3]。河南省在该省网通宽带IP城域网规模覆盖全省、市、县、乡镇以及大部分行政村的情况下提出电信模式的构想并最终得以实现。江苏、浙江一带有线电视和电信宽带网络覆盖率高,因而该地区主要以有线电视模式和电信模式为主建设终端接收站点。

2)原有基础设施资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设施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省份,如贵州、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等都充分依托其设备建站,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3)当地经济条件及地理环境特点。网络覆盖率及其网络质量情况是选择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当地的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终端接收站点未来的发展。网络及站点的运行与维护需要持续的经费支持,因此,各地应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建设模式。地理环境也是影响站点建设模式选择的一个因素,如广西在以电信模式为主的情况下,对宽带网络暂时无法通达的山区村落则采用卫星模式

4)不同建设模式的特性。卫星模式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免于省市平台的建设,节省了中间环节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要求,不需要电信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等网络基础,可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站点建站,但其信息传输双向不对称,交互性不够强,建设成本较高。采用电信模式有线电视模式可实现“一点落地,全省接收”,同时支持本地特色教育节目的插入,更适合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并能进行交互学习,还可免于避雷系统的建设,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相比之下,电信模式还具有投资少、建设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

5)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协调的难易程度。采用电信模式涉及电信、联通等提供宽带网络服务的公司;而采用有线电视模式涉及各地广电系统部门。各地终端接收站点采用的模式越多,涉及的部门就越多,谈判成本可能偏高,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不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部门间合作的难易程度与合作成本也是选择建设模式时应考虑的一个因素。

2.2 多种模式并存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策略

由于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不足和实现的前提,因此一种模式能完全符合一个省或一个地区实际的情况很少。目前,部分省份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采用“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并存”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策略。这种策略以3种模式中的一种作为其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主要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其他建设模式作为补充。如山东、贵州、湖南、四川和甘肃等都以卫星模式作为其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主要模式。其中山东、湖南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开始利用宽带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传输教育节目。山东部分城市也逐步开通专用频道,利用原有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远程教育节目入户。贵州、四川和甘肃则充分整合和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站,并在宽带网络不通的偏僻地区新建卫星模式站点,在经济条件较好且网络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新建电信和有线电视模式站点。河南、河北、天津等宽带互联网发展较快的省份则以电信模式建设终端接收站点。山西、黑龙江根据地域情况和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采用卫星模式作为辅助手段。

目前,采取“双主”(以两种建设模式为主)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策略的省份主要有辽宁、吉林、浙江、江苏等。辽宁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站点占总站点的47%左右,电信模式站点占50%左右,既充分整合相关工程的基础设施资源,也利用本地已有的宽带网络资源。浙江、江苏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广,有实力维持所建站点的运行,因此充分利用两网开展党员远程教育。

总的来说,在选择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时既要考虑各种模式的特性,也要结合本地经济条件、网络覆盖率、网络质量情况和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并对其作充分的衡量和比较,采用电信和有线电视模式时还要考虑与相关部门合作协调的难易程度和谈判成本。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建站点时要考虑到将原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所花费的成本,若成本过高而本地宽带或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较高时则不宜依托。同时,地理条件和天气情况也会影响卫星站点的正常工作,因此,原有卫星设备运行不畅的地方也不宜依托。

3 结语

宽带互联网在发展,有线电视网在发展,更高的覆盖率、更大的网络带宽、更强的双向互动等都会使现有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模式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笔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好的模式应用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2]梅宝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站点建设 [DB/OL].http://www.nmgdj.gov.cn/download/data/zdjs.ppt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24年度师德师风考核总结 下一篇:2024年度教师个人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