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关键词: 协整 排放 外商 真题

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精选13篇)

篇1: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报考专业:国际金融 考试科目:国际金融 说明:用英语命题和答题 attention:all questions must be answered in english 1.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 30 points) <1>joint intervention <2>hultiple currency reserve system <3>free convertibility <4>exchange equalization fund <5>spot exchange dealings <6>international liquidity <7>interext rate swap <8>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9>syndicated loan <10>euro-bonds 2.explain briefly the evolution of china#39;s ren min bi exchange rate system from 1949 to present time.(15 points) 3.compile country A#39;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 ending June 30,1993 with the data of the following economic tractions(15 points) (1)family maintenance remittancea of foreign residence in country A to their home totalled US $6000000. (2)country B contributed US $1000000 to help country A tide over a flood. (3)country A#39;s tourists spent US$1000000 abroad. (4)country A imported goods from other countries amounting to US$120000000(C.L.F),in which freight totalled US$2500000 and insurance US$1000000. (5)country A exported goods to other countries amounting to US$100000000(F.O.B). (6)country C supplied food and beverage worth US$50000 to its embassy in country A. (7)foreign enterprises in country A remmited their investment porfit totalling US$5000000 to their countries. (8)country A#39;s overseas enterprises remitted back their earnings totalling US$3000000. (9)private enterprises in other countries invested US$20000000 to set up their subsidiaries in country A. (10)insurance primium received by country A#39;s companies amounted to US$500000. (11)freight received by country A#39;s shipping companies totalled US$1000000. (12)private enterprises in other countries bought goverment bonds issued by country A amounting to US$20000000. (13)country A used the project loans extend by WB totalled US$10000000. (14)short-term capital outflows from country A to other countried totalled US$20000000. (15)US$5000000 were debited to errors and omissions. 4.what do you think about foreign exchange rate risks and how to manage them(20points) 5.explain what is an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can it be formed in the China in near future?give reasons(20points)

篇2: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6X5’,共30分)

1.流动性偏好

2.最优货币区

3.股利政策的信号效应

4.资本盈余

5.菲利普斯曲线

6.管理浮动汇率(即肮脏浮动)

二、计算题(4X9’,共36分)

1.久期的计算,给出三期的现金流和贴现率,求持续期(货金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公式

2.给出第一年股利0.7元和第二年清算股利30元求股票内在价格,如何通过自制股利使

两年中每年的股利相等,即获得稳定股利。

3.股票和无风险债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计算及通过CAPM模型计算贝塔。

4.如何通过远期外汇套期保值及其收益。

三、简答题(8X9’,共72分)

1.2.财务困境成本的主要分类

3.简述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因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5.公司贝塔估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有序融资理论的2条法则和3条推论

7.一价定律及购买力平价的内容

8.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前提条件(比赛规则)

四、论述题(12’)

篇3: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随着RS与GIS技术的发展,通过RS、GIS技术来获取即时、宏观的生态环境数据,选择适当的分析方式并利用模型将趋于环境因素系统化,是有效地进行趋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手段。

本次研究通过对上海市1995、2000、2010年的遥感图像进行处理与解译,得到一系列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计算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辖市之一,简称:“沪”,别称:“申”。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段,长江入海咽喉,位于北纬30°40′~31°53′,东经120°51′~122°12′,东临东海,西接江苏、浙江二省,北临长江口,南至杭州湾,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海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与日本九州岛相隔海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2 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2.1 数据源

研究选取了1995年,2000年,2010年三个时段的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析(以2010年为例,如下图所示),则三个时间点分别是“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的结点,对上海的发展历程来说有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图像的处理和解译过程中还用到上海市1:50000地形图,上海市行政区划图等基本图件以及相关统计年鉴。主要使用软件包括ERDAS 9.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5.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GIS 10 与EXCEL(以2010年为例)。

2.2 图像解译结果

选择543波段组合,地物信息丰富,满足研究要求。经过图像剪裁、校正、增强后,如图2。

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一共分为6大类,11小类。

最后将分类后数据并转化成矢量栅格数据,用ArcGIS绘制土地利用图,并统计各个分类的面积。

各分类面积统计如表2(上海市总面积为7730.62 km2)。

3 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3.1 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8]

(1)生物丰度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

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

+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1)

式中: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

+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

×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2)

式中: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3)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

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

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3)

式中: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

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

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当水网密度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4)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Ienv=Aenv×(Apo×0.15×Mpo+0.23×Satmo+

0.20×Ssw+0.12×Sacid+0.30×Sdrkw)(4)

式中:Aenv, Apo——分别表示环境质量和人口密度的归一化指数

Mpo——人口密度

Satmo——空气质量得分

Ssw——地表水水质得分

Sacid——酸雨平均频次得分

Sdrkw——饮用水源地合格率得分

(5)污染负荷指数

Ipol=(0.4×ASO2×SO2排放量

+0.3×A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0.3

×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 (5)

式中:ASO2——SO2 的归一化系数

ACOD——COD 的归一化系数

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当Ipol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

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

0.5×环境质量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 (6)

(7)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及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3。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四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见表4。

3.2 上海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2.1 研究区中各归一化系数

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以及《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文献中对各指标归一化系数的定义和计算,采用国家环保部推荐的归一化指数的经验数据,具体见表5[9]。

3.2.2 计算结果

根据表2解译得数据,结合参考各年份统计年鉴、水质年报、环境状况年报等相关数据以及各指数的归一化指数进行计算[10,11,12,13,14]。

(1)生物丰度指数

将表2数据及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代入(1),计算得:

1995年,生物丰度指数=23.98

2000年,生物丰度指数=23.45

2010年,生物丰度指数=22.28

(2)植被覆盖指数

将表2数据及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代入(2),计算得:

1995年,植被覆盖指数=30.04

2000年,植被覆盖指数=30.02

2010年,植被覆盖指数=26.87

(3)水网密度指数

根据相关年鉴。2000年,上海市水资源总量30.74×108 m3。2010年,上海市地表径流量为30.87×108 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8.89×108 m3,深层地下水资源量0.2×108 m3。根据相关监测报告,截止至2000年,上海市代表河流选取黄浦江、苏州河、蕴藻浜、油墩港、淀浦河、新泾港、川杨河、大治河、金汇港和南横引河等,湖泊为淀山湖。这些河流纵横上海各区域,为上海主要的河流(湖泊)。评价河流总长为43108 km,监测断面共计134个。

由于上海河流湖泊变化并不巨大,而且Ariv×Lriv/Sr=46.43×43108/7730=258远大于100,因此,1995~2010年上海水网密度指数取100。

(4)环境质量指数

上海市1995年人口密度最大为黄浦区,为62782人/km2,平均人口密度为2052人/km2。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平均为二级,得分75;地表水水质年均值达标(I,II,III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为5%,得分为5;酸雨平均频次为13.3%,得分为87;饮用水源地合格率为100%,得分为100。代入(4),计算得1995年,Ienv=59.18。

上海市2000年人口密度最大为黄浦区,为53326人/km2,平均人口密度为2084人/km2。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平均为二级,得分75;地表水水质年均值达标(I,II,III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为6.8%,得分为7;酸雨平均频次为26.0%,得分为74;饮用水源地合格率为100%,得分为100。代入(4),计算得2000年,Ienv=58.12。

上海市2010年人口密度最大为虹口区,为36299人/km2,平均人口密度为3632人/km2。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平均为一级,得分100;地表水水质年均值达标(I,II,III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为23.51%,得分为24;酸雨平均频次为74.9%,得分为25;饮用水源地合格率为100%,得分为100。代入(4),计算得2010年,Ienv=62.30。

(5)污染负荷指数

根据相关统计年鉴,上海市1995年SO2排放量为5.341×108 kg。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6.68×109 kg。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746×108 kg。降水量1304 mm。代入(5),计算得1995年Ipol=40.65。

上海市2000年SO2排放量为4.649×108 kg。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355×1010 kg(其中危险废物为2.832×108 kg),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3.26%。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187×108 kg。降水量为1302 mm。代入(5),计算得2000年Ipol=62.487。

上海市2010年SO2排放量为3.581×108 kg。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2.448×1010 kg(其中危险废物为5.125×108 kg),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16%。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198×108 kg。降水量为1317.3 mm。代入(5),计算得2010年Ipol=84.135。

3.3 评价结果

1995、2000、2010各年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分析见表6。

上海市1995~2010年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为一般。通过表6,可以计算出1995~2000年,|△EI|=2.59,2000~2010年|△EI|=2.04。参照表4,可知1995~2000年与2000~2010年上海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略微变差。

4 结 语

根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所规定的适用于中国县级以上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现状及动态趋势的年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上海地方特点,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上海城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篇4: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一、名词解释

朱格拉周期、重商主义、权力距离、货币风险

二、简答题

1.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存在哪些优势

2.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3.什么是内部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4.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障碍

5.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哪些固有缺陷?

三、论述题

1.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你认为哪些是最有影响力的参与者

2.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形成贸易保护主义?

3.新兴市场有哪些优势?为什么会选择新兴市场?

4.哪些行业会外包出去?

5.如果你是海外企业的外派人员,你希望你的薪酬中包含哪些方面?

6.如果你是公司管理人员,正在进行融资,你会选择哪些融资渠道?什么是金融中心?位于何处?

四、材料解析题

1.某公司在尼日尼亚办厂,发生一系列道德问题,遭到当地人民反对。用道德框架分析,该公司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合格的尼日尼亚企业?

2.某公司在俄罗斯生产键盘,但产品办理出口的时候遭遇需要向政府官员贿赂问题。如何解决?

3.微软选择在新兴市场销售的原因。新兴市场有哪些优势?

篇5: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共10个,记得的有-《社会学界》 群学 常人方法学 社会设置文化堕距自致角色城市化每题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1.简述后发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简述社区学派关于社会研究的理论来源和主要观点..3.简述韦伯的社会行为类型及特点..4简述帕森斯的agil模式的结构分析..三, 每题20分

1.论述结构弹性和结构刚性的特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于社会治理的意义.2,论述民国时期20世纪30,40年代主要社会学流派关于农村社会观点的异同.3,结合当今实际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和生活世界合理化的意义及评价..社会学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部分:

名解5题共15分:

无结构访问,分析单位,实验法,空间抽样,功能解释

简答3题共45分:

1.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及特点

2.简述概念具体化步骤

3.简述抽样的策略

论述25分:论述参与观察的效度

社会统计学部分:

1,简述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的主要内容,5分.2简述方差和协方差的主要内容和公式表达.10分.3简述osl回归的建构原理框架.10分.计算题共40分,2大题.1.关于求定类-定类的卡方检验.10分.求涛系数并说明解释意.10分.2.关于求G值10分.检验G值说明是否具有推论总体的意义10分

篇6: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考试科目及代码名称:915 矿物加工学

注意:

1、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得分。

2、作图题可以在原试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撕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3、考试时限:3小时;总分;150分

注:选矿考生做一、二、三、四、五大题共150分:烧结球团考生做一、六、七、八、九大题,共150分

一、专业基础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请分别叙述热力学第一、第二及第三定律,并就各自所能解决的问题予以简要说明。答:(1)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即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功之和。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总和不变。热力学第一定律宣告了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因为根据第一定律的表述,任何机械不可能源源不断的向外做功,而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

(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较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宣告了第二类永动机(效率为100%)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源,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成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物体,因此效率不会达到100%。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3)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或者绝对零度(T=0K)不可达到。它说明了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既0K不能达到原理。2.扼要说明下列各概念(1)丁达尔效应;(2)电泳和电渗;

(3)表面活性物质的临界胶束浓度;

(4)以KI为稳定剂的Agl的胶团结构(示出胶核、胶粒、胶团及可滑动面的位置);(5)乳状液及其两种基本类型。答:(1)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2)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电渗指在电场作用下液体相对于和它接触的固体作相对运动的现象。

(3)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增加,其结构会从单分子转变为球状、棒状和层状胶束.,其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界胶束浓度。

(4)以KI为稳定剂的AgI的胶团结构:胶粒的结构比较复杂,先有一定量的难溶物分子聚结形成胶粒的中心,称为胶核。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于正、负电荷相吸,在紧密层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从而形成了带与紧密层相同电荷的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电中性的胶团。

(5)乳状液是指某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混溶的液体中而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油相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型(o/w型),另一种是水相分散在油相中,称为油包水型(w/o型)。

3.请将以下理论、公式或方程与它们研究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用相同的编号表示)(1)DOLV理论()微小液滴蒸汽压(2)Arrhenius方程()溶液表面的吸附

(3)Gibbs吸附等湿式()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4)Debye-Huckel极限公式()强电解质的温度系数计算(5)Kelvin公式()胶体的稳定与黑沉

答:(1)DOLV理论(5)微小液滴蒸汽压(2)Arrhenius方程(3)溶液表面的吸附

(3)Gibbs吸附等湿式(2)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4)Debye-Huckel极限公式(4)强电解质的温度系数计算(5)Kelvin公式(1)胶体的稳定与黑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常用的颚式破碎机有两种,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答案】简摆式颚式破碎机;复摆式颚式破碎机

2.机械破碎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挤压;打击;剪切;研磨、冲击

3.矿物的磁性计算公式为________,根据磁性率的大小,可将矿物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X=;强磁性矿物;弱磁性矿物;非磁性矿物

4.浮选过程中,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

5.浮选工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答案】动植物油捕收剂;离子型捕收剂;螯合捕收剂

6.浮选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调浆;加药;充气;刮泡。

7.螺旋分级机作为常用的分级设备,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答案】高堰式;低堰式;沉没式

8.干涉沉降等降比比自由沉降等降比________。【答案】大

9.破碎及破碎理论的三个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体积粉碎模型;表面粉碎模型;均一粉碎模型

10.写出下列极性基团:黄原酸基________;黑药的极性基________;氮基二硫代甲酸________;磷酸类________。

【答案】—C(S)SH;—O2P(S)SH;—NC(S)SH;—PO3H2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1.破碎比

答:设固体物料原颗粒尺寸为D,经过破碎机或粉磨机粉碎后,其物料颗料尺寸变为d,把D/d=i这一比值定为物料的破碎比,也就是物料经过一次破碎机破碎后其粒度减小的倍数。2.筛分

答:筛分是将粒度不同的混合物料,通过单层或多层筛子分成若干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3.筛矿效率

答:磨矿效率是指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所得到的新生成的指定级别(常以-200目)磨矿产品的吨数。4.粒度组成

答:粒度组成又称粒度级配,是指矿石中各种粒度(大小不同级别颗粒)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5.回收率

答:回收率是指精矿中有价成分质量与原矿中有价成分质量之比。6.选矿

答:选矿是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把矿石破碎磨细以后,采用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等,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并使各种共生(伴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相互分离,除去或降低有害杂质,以获得冶炼或其他工业所需原料的过程。7.萃取率 答:萃取率是指被萃取到有机相中的溶质总量与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之比。它表示物质被萃取的难易程度。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选矿厂常用的磨矿机按不同的方式如何分类? 答:(1)按磨矿介质不同来划分的:介质是金属球的为球磨机,介质是钢棒的为棒磨机,以被磨矿石本身为介质的为自磨机,以矿石或砾石为介质的为砾磨机。

(2)按筒体形状可将磨矿机分为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目前国内已很少制造圆锥形磨机,所以实际上主要制造圆筒形磨机,其中又包括短筒形和管形的。短筒形磨机的筒体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1,自磨机即属于这种类型;管形磨机(简称管磨机)的筒体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普通水泥磨机即属于这种类型。

(3)按排矿方式可将磨矿机主要分为3种:

①溢流型磨矿机:磨矿产品经排矿端的中空轴颈自由溢出。

②格子型磨矿机:磨矿产品经位于排矿端的格子板的孔隙排出后,再经中空轴颈流出。③周边型磨矿机:磨矿产品通过排矿端筒体周边的孔隙排出。

此外,还有棒磨机的开口型低水平排矿方式以及干式磨矿时的风力排矿方式。

(4)按筒体传动方式可分为周边齿轮传动、摩擦传动和中央传动三种,其中周边齿轮传动方式应用最多,中央传动多用于管磨机。

(5)按筒体支承方式可分为轴承支承、托滚支承、轴承和托滚混合支承3种,其中轴承支承方式最为通用,而后两种仅用于筒体较短的球磨机和砾磨机。

(6)按磨矿生产方式将磨矿机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目前在选矿生产中一般使用湿式磨矿机,干式磨矿机极少使用。

2.当给矿粒度增大或矿石变硬时,磨矿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调整? 答:(1)会出现的情况: ①排矿粒度变粗; ②返砂量增大。(2)调整方法:

提高排矿浓度、增加分级机溢流浓度能使返砂量降下来;如果细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可适当减少磨机给矿量

3.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物料的性质: ①粒度组成:含易筛粒愈多,物料愈容易筛分;含难筛粒愈多,物料愈难筛分。粒径d=1~1.5a(a为筛孔尺寸)的颗粒易卡在振动筛筛孔中,叫阻碍粒,影响物料通过筛孔。因此,物料含难筛粒、阻碍粒愈多,筛分效率愈低。②颗粒形状:球形颗粒容易通过方孔和圆孔振动筛,条形、片状以及多角形物料较难通过方孔和圆孔筛,但较易通过长方形孔振动筛。

③含水量:干法筛分时,物料含水众多及湿润性与粘附性愈好的物料愈容易凝聚、结块,堵塞筛孔,使筛分效率大大降低。

④堆积密度:在物料堆积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振动筛筛分能力与堆积密度成正比关系。(2)筛面的性质及运动状况:

①开孔率:振动筛筛孔面积与筛面面积之比值称为开孔率。开孔率大的筛面筛分效率高、生产能力大。但筛面强度低、寿命短。

②筛孔形状:筛孔形状不同,物料的通过能力相差很大。在选择振动筛筛孔型式时,应与物料的颗粒形状相适应,通常采用方形筛孔。

③筛面尺寸:筛面的长宽比过大时,物料层通过时间太长;长宽比过小时,筛分时间短。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筛分效率降低。所以,振动筛筛面的长宽比应在合适范围内,一般为2.5~3。④筛面倾角:倾角过小,生产能力低;倾角过大,筛分效率低。因此,筛面倾角要选择合适,振动筛倾角一般为0~25°,固定筛倾角一般为40~45°。(3)操作情况:

①加料均匀性:连续均匀地加料,使物料沿筛面均匀分布,才能保证较高的生产能力和筛分效率。

②加料量:加料量增大时,生产能力增大,但振动筛筛分效率降低。因此,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4.简述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优缺点? 答:(1)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优点:①选别难选矿石或复杂矿石,或者希望得到高品位精矿时,可以保证得到较好和比较稳定的产品技术指标。

②矿浆搅拌强烈,可以保证密度较高、粒度较粗的矿粒呈悬浮状态。

③搅拌强烈,促进难溶药剂在矿浆中的均匀分散与乳化,有利于药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④对选别多金属矿石的复杂流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可以依靠叶轮的吸浆作用,实现中矿返回,省去大量砂泵。

(2)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缺点:

①结构复杂,单位处理量的设备费用较高。

②为保持矿粒悬浮并起到吸气、吸浆的作用,运动部件转速较高,因此磨损严重,维修费用高,由此造成的动力消耗较大。

五、计算题

1.某硫化矿浮选实验中,每一次实验给矿500克,黄药用量为100克/吨原矿,黄药配成100毫克/100毫升浓度溶液添加,请计算每一次实验要加的黄药溶液毫升数。解:

V:添加药剂体积ml; q:单位药剂用量g/t; Q:矿石质量kg;

M;所配药剂浓度g/100ml;

篇7: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1995-2014近二十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录比统计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比减少4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报名人数68万人,比20增加9万人。

据数据调查显示,20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趋缓。近内,考研报名人数继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6%、3.8%、1.24%.

考硕年份报名人数(万)报名增长率录取人数(万)考录比例2014 172 -2.27% 2013 176 6.3% 53.9 3.3:1 2012 165.6 9.6% 51.7 3.2:1 2011 151.1 7.9% 49.5 3:1 2010 140.6 12.8% 47.4 2.8:1 2009 124.6 3.8% 44.9 2.9:1 2008 120 -6.8% 38.6 3.0:1 2007 128.2 0.8% 36.1 3.5:1 2006 127.12 8.4% 34.2 3.2:1 2005 117.2 24% 31 3.6:1 2004 94.5 18.5% 27.3 2.9:1 2003 79.7 27.7% 22 2.9:1 2002 62.4 35.7% 16.4 3.2:1 2001 46 17.3% 13.3 4.2:1 2000 39.2 22.9% 10.3 4.6:1 1999 31.9 16.4% 7.2 4.9:1 1998 27.4 13.2% 5.8 4.7:1 1997 24.2 18.6% 5.1 4.7:1 1996 20.4 31.8% 4.7 4.4:1 1995 15.5 38.4% 4.0 3.6:1 注:数据仅供参考

篇8: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几种?

2017年上半年发生的禽流感是什么型?

激素的特点有哪些?猪绦虫终末寄主是?猫是——的终末寄主? 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巴氏杆菌病又叫——

牛口蹄疫有——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的有哪几种型? 2.简答及论述题

引起动物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生物性病原致病机理?

桑葚心 是什么病的特征?其发病机理是什么? 什么是内分泌?繁殖性内分泌学的作用?

篇9: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所作的限量规定。

3、土地荒漠化: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4、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5、优先污染物: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出了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二、填空题

1、资源化

2、第一环境问题3、4、食物

5、现状评价

6、还原型污染7、1983 8、1/10

9、焚烧法

10、《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单选题

1、D

2、A

3、B

4、C

5、B

6、C

7、B

8、A

9、D

10、B

四、是非判断题

1、错,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人类生产活动。

2、错,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

3、对。

4、错,确认环境是否污染的根据是环境质量标准。

5、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五、简答题

1、“三河三湖”是指流经我国人口稠密聚集地的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这些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事关我国接近半数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SO2的污染,所以减少SO2的排放是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方面。主要包括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烟气脱硫FGD,其中FGD是控制SO2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燃烧前脱硫就是原煤在投入使用前,用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及微生物等方法,将煤中的硫份脱除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只能脱除无机硫且效率不高。燃烧中脱硫包括型煤固硫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内喷钙尾气增湿固硫技术。烟气脱硫指从烟气中脱除硫氧化物的工艺过程。按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含水量多少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按脱硫产物是否回收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按吸收SO2后吸收剂的处理方式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抛弃法)。

3、4、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现举例说明其中五个: ①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②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③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④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⑤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6、主要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

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 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7、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也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称之为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2)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8、“老三项”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六、论述题

1、(1)酸雨的形成过程:①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若干物质形成酸雨:有的物质是中性的,如风吹浪沫漂向空中的海盐,NaCl,KCl 等;有的物质是酸性的,如SOx 和NOx 及酸性尘埃(火山灰)等;有的是碱性的,如 NH3及来自风扫沙漠和碱性土壤扬起的颗粒;有的本身并无酸碱性,但在酸碱物质的的迁移转化中可起催化作用,如CO和臭氧。②云内结雨过程:被排到大气中的SO2和NOx等酸性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来说,酸雨主要区分为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但是硝酸型酸雨的比重在上升之中。③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2)酸雨的危害: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破坏文物古迹;湖泊酸化和土壤酸化。

2、(1)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2)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具体流程如下: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 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聚落环境

地质环境

宇宙环境

地理环境

2、整体性 有限性 不可逆性 隐显性 持续反应性 灾害放大性

3、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4、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5、全球化 综合化 社会化 高科技化 累积化 政治化

6、环境质量的基础理论

污染控制与防治

环境监测分析技术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环境污染

生态恶化

自然灾害

8、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

10、河流

地下水

湖泊

海洋

水库

沼泽

11、酸雨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12、物理

化学

生物化学

13、工业用水

农业用水

二、单选题

1、A

2、F

3、A

4、B

5、D

6、C

7、E

8、C

9、D

10、B

三、概念解释

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特征:整体性、区域性、多用性、两重性和有限性。

3、悬浮固体:指那些不溶于水中的泥砂、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测定方法—重量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四、简答题

1、噪声污染的特性:判断一种声音是否属于噪声全由判断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因素决定(主观性);具有局部性;噪声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剩的污染物质存在,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后,噪声污染也立即消失(无残剩性)。

2、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来源十分广泛,包括植物残体,动物、微生物残体,动、植、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和废水废渣。土壤有机质的类型:①新鲜的有机物:指那些进入土壤中尚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残体。②分解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已使进入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等特征。③腐殖质:指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3、①生活污水: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治炼、化学工业等。②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③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④医院污水: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如上海甲肝暴发流行)。⑤废物的堆放,掩埋和倾倒:一些暂时堆放于露天的废物可以因雨水淋湿或刮风等原因被带入水体中,一些废弃物人为倾倒进入水体,一些难于处置的废弃物被人们掩埋在地下深层,但如地下处。在我国锦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

4、大气污染控制策略:①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好优质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开展综合利用,使各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五、计算题 1、2、(1)

22(zH)(z-H)(x,y,z,H)exp(-)exp-exp--222222yzz2uyzQy22(0-60(060)2800)3exp(-)exp-expg/m223.14635.318.1235.32218.12218.12.73105g/m327.3g/m3(2)

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或危害了环境。

3、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其分离或分解,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使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原有的生态平衡。

4、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5、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6、温室效应;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地面以长波辐射向外散热,大气中的CO2等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少部分热辐射到宇宙中去,使大气层和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呼吸吸入 饮食食入 皮肤接触

2、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3、交通噪声

工业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等

4、填埋

焚烧

热解

堆肥

5、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循环性和有限性

用途广泛性

经济上的两重性

6、N P

7、回收性

不可回收性

8、光热利用

太阳能发电

光化利用

光生物利用

9、污染物质

环境容量

底泥

健康

10、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11、点源

面源

12、公平性

共同性

可持续性

13、水华

赤潮

1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三、选择题

1、C

2、C

3、C

4、D

5、D

6、B

7、D

8、B

9、A

10、B

四、简答题

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2、环境评价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用性强的学科,它是人们认识环境的本质和进一步保护与改善环境质量的手段与工具,它为环境管理、环境工程、指定环境标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信息。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我国贯彻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3、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①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②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③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废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

4、土壤的净化机制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

①土壤的物理作用:a)过滤:污水流经土壤,其中的污染物质及悬浮颗粒被土壤团聚颗粒间的孔隙所截滤,污水得到净化。影响土壤物理过滤效果的因素有:团聚颗粒的大小、颗粒间孔隙的形状和大小、孔隙的分布以及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性质、多少与大小等。b)沉淀:污水中的杂质在土壤团聚颗粒表面上沉淀去除,土层本身相当于一个有巨大比表面积的沉淀池。c)吸附:在非极性分子间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粘粒能够吸附土壤溶液中的中性分子;污水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可因阳离子交换作用而被置换,吸附并生成难溶性的物质被固定在矿物晶格中;土壤中的粘粒、腐殖质和矿物质具有强烈的吸附活性,能吸附污水中多种溶解性污染物。

②土壤的化学作用:土壤层是一个能容纳各种物质和催化剂的化学反应器,并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当污水进入土壤层,污染物导致土层中的平衡体系被破坏,则土层内必相应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络合等反应,使进入的污染物质或被氧化、还原,或被吸附、吸收,或变为难溶性的沉淀等,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一过程中,污水得以净化。例如金属离子可与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胶体颗粒生成螯合化合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复合化而生成复合物;调整、改变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够生成难溶性硫化物;改变pH值,能够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某些化学反应还能够生成金属磷酸盐等物质,从而沉积于土壤中。

③土壤的生物化学作用:在土壤环境中生长着大量的细菌、真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腔肠动物、各种昆虫等,并存在一个丰富的土壤微生物酶系。污水中的有机质及氮和磷等营养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吸收,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有机质贮存在生物体内,从而与水分离。

5、海洋污染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

②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

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和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6、(1)酸雨的形成过程:①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若干物质形成酸雨:有的物质是中性的,如风吹浪沫漂向空中的海盐,NaCl,KCl 等;有的物质是酸性的,如SOx 和NOx 及酸性尘埃(火山灰)等;有的是碱性的,如 NH3及来自风扫沙漠和碱性土壤扬起的颗粒;有的本身并无酸碱性,但在酸碱物质的的迁移转化中可起催化作用,如CO和臭氧。②云内结雨过程:被排到大气中的SO2和NOx等酸性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来说,酸雨主要区分为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但是硝酸型酸雨的比重在上升之中。③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2)酸雨的危害: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破坏文物古迹;湖泊酸化和土壤酸化。

篇10: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1.简要说明广告情感反应模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该模型是如何运作的(20分)

2.美国著名公共关系理论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四个模式理论,请说明是哪四个模式,并请简要分析“双向对称型模式”的特点(20分)

3.简要回答文案测试的基本准则,并分别以电视广告和印刷广告为例说明广告认知的测量方法(20分)

4.2013年11月,智威汤逊亚太区在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开展的一项关于男性角色转换的调查显示:亚洲男性正在把越来越多的重心放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及对家人的关爱上,同时,力图在家庭中担当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力争比他们的父辈成为更合格的爸爸,你认为亚洲男性角色的转换趋势可以给品牌传播带来哪些启发和契机(20分)

5.阅读下列材料,请借用参照群体的概念,结合以下案例分析参照群体如何影响品牌的选择,特别是规范影响在品牌选择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分析决定群体影响程度因素(35分)

材料1:目前世界著名杂志《财富》引源Asymco公司调查数据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全球几家大型科技公司近几年来的广告预算和投入情况,苹果的广告投放无论是支出总额还是营收额占比情况都是最低的,而且最近几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相比三星的广告投入要少得多。但我们都知道,三星虽然在世界500强的排名(14位)高于苹果公司(19位),但苹果公司的利润和市值却远远高于三星。

材料2:三星电子曾花350万美元的价格做美国超级杯橄榄球大赛转播是的广告,而无数的美国人在电视上看到的却是1分20秒的纽约巨人队球员举着iPhone照相留念的镜头。同样,在伦敦奥运会上,三星花费了10亿日元在日本做相关的广告,还向日本运动员免费提供了三星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日本人在电视上看到的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使用自掏腰包购买的iPhone的镜头。

篇11: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科目名称及代码:农业信息学822

适用专业(领域): 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工程方向)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40分,每小题8分)

1.专家系统

2.GIS

3.三网融合二、简答题(共计6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农业信息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2.简述RS技术的发展趋势。

3.简述图像平滑处理几种典型方法。

4.简述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的分类。

三、分析题(共计50分,每小题25分)

1.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请分析“四化同步”的重要意义。

2.请分析农业现代化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技术,并谈谈你所学专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4.WSN 5.云计算

篇12: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科目名称及代码:832土地资源学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小题 5分)

1.土地整理2.农用地等别

3.农业生态区4.土地退化

5.潜育层6.土地资源调查

二、简答题(共计60分,每小题10分)

1.评价因素的选择是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的关键,试简述常用的土地资源评价的自然因子。

2.定量化土地资源评价是资源评价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评价方法,请简述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3.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涵义是什么?

4.什么是水土流失?简述水土流失的成因。

5.比较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年)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2002年制定的《土地分类》两个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的主要差别。

6.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特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哪些?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计60分,每小题30分)

1.什么是系统分析?详述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主要流程与步骤?

2.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各自的功能详述其结合的作用与优势的发挥?

篇13: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真题 国际金融

广义货币 间接融资 基础货币 开放式基金

本市场线 全额清算系统 特里芬难题 国际清偿力

二,论述(4*19):

1.何谓菲利浦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

对其有何看法?该述之.2.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有何影响?

3.简述股指期货交易机制,试分析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它可能对证

券市场的影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科目复习重点 下一篇: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学原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