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关键词: 作于 纪念 目录 歌曲

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共8篇)

篇1: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38.高粱红了(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40.酸枣刺(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41.开荒(作于1939年 天兰词 吕骥曲)42.延水谣(作于1939年 熊复词 郑律成曲)43.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 端木蕻良词 贺绿汀曲)44.黄水谣(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5.黄河怨(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6.保卫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7.怒吼吧!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8.新四军军歌(作于1939年 陈毅词 何士德曲)49.八路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50.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51.红缨枪(作于1939年 金浪词 向隅曲)52.垦春泥(作于1940年 田汉词 贺绿汀曲)53.中华民族好儿女(作于1940年 许晴词 孟波曲)54.黄桥烧饼歌(作于1940年 李增援词 章枚曲)55.别了,皖南(作于1940年 袁国平词 任光曲)56.行军小唱(作于1941年 李伟词曲)57.五枝花(作于1942年 贺敬之词 杜矢甲曲)58.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1942年 方冰词 劫夫曲)59.南泥湾(作于1943年 贺敬之词 马可曲)60.八路军拉大栓(抗日小唱)(山东民歌)61.抗日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62.骑白马(陕北民歌)

63.拥军花鼓(拥护八路军)(陕北民歌 安波填词)64.团结就是力量(作于1943年 牧虹词 卢肃曲)6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于1943年 曹火星词曲)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38.高粱红了(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40.酸枣刺(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41.开荒(作于1939年 天兰词 吕骥曲)42.延水谣(作于1939年 熊复词 郑律成曲)43.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 端木蕻良词 贺绿汀曲)44.黄水谣(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5.黄河怨(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6.保卫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7.怒吼吧!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48.新四军军歌(作于1939年 陈毅词 何士德曲)49.八路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50.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51.红缨枪(作于1939年 金浪词 向隅曲)52.垦春泥(作于1940年 田汉词 贺绿汀曲)53.中华民族好儿女(作于1940年 许晴词 孟波曲)54.黄桥烧饼歌(作于1940年 李增援词 章枚曲)55.别了,皖南(作于1940年 袁国平词 任光曲)56.行军小唱(作于1941年 李伟词曲)57.五枝花(作于1942年 贺敬之词 杜矢甲曲)58.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1942年 方冰词 劫夫曲)59.南泥湾(作于1943年 贺敬之词 马可曲)60.八路军拉大栓(抗日小唱)(山东民歌)61.抗日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62.骑白马(陕北民歌)63.拥军花鼓(拥护八路军)(陕北民歌 安波填词)64.团结就是力量(作于1943年 牧虹词 卢肃曲)6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于1943年 曹火星词曲)

篇2: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篇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

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

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

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

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

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

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

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

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

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

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

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

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

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

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

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

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

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

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

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

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

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

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

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

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8.高粱红了

(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

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40.酸枣刺

(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41.开荒(作于1939年 天兰词 吕骥曲)

42.延水谣(作于1939年 熊复词

郑律成曲)

43.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 端木蕻良词

贺绿汀曲)

44.黄水谣(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5.黄河怨(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6.保卫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7.怒吼吧!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8.新四军军歌(作于1939年 陈毅词 何士德曲)

49.八路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

50.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

51.红缨枪(作于1939年 金浪词 向隅曲)

52.垦春泥(作于1940年 田汉词 贺绿汀曲)

53.中华民族好儿女(作于1940年 许晴词 孟波曲)

54.黄桥烧饼歌(作于1940年 李增援词 章枚曲)

55.别了,皖南(作于1940年 袁国平词 任光曲)

56.行军小唱

(作于1941年 李伟词曲)

57.五枝花(作于1942年 贺敬之词

杜矢甲曲)

58.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1942年 方冰词 劫夫曲)

59.南泥湾(作于1943年 贺敬之词 马可曲)

60.八路军拉大栓(抗日小唱)(山东民歌)

61.抗日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

62.骑白马(陕北民歌)

63.拥军花鼓(拥护八路军)(陕北民歌 安波填词)

64.团结就是力量(作于1943年 牧虹词 卢肃曲)

6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于1943年 曹火星词曲)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

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

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

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

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

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

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

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

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

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

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

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

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

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

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

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

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

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

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

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

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

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

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8.高粱红了

(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

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40.酸枣刺

(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篇二: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

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

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

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

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

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

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

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

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

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

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

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

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

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

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

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

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

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

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

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

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

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

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

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8.高粱红了

(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

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40.酸枣刺

(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41.开荒(作于1939年 天兰词 吕骥曲)

42.延水谣(作于1939年 熊复词

郑律成曲)

43.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 端木蕻良词

贺绿汀曲)

44.黄水谣(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5.黄河怨(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6.保卫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7.怒吼吧!黄河(作于1939年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48.新四军军歌(作于1939年 陈毅词 何士德曲)

49.八路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

50.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 公木词

郑律成曲)

51.红缨枪(作于1939年 金浪词 向隅曲)

52.垦春泥(作于1940年 田汉词 贺绿汀曲)

53.中华民族好儿女(作于1940年 许晴词 孟波曲)

54.黄桥烧饼歌(作于1940年 李增援词 章枚曲)

55.别了,皖南(作于1940年 袁国平词 任光曲)

56.行军小唱

(作于1941年 李伟词曲)

57.五枝花(作于1942年 贺敬之词

杜矢甲曲)

58.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1942年 方冰词 劫夫曲)

59.南泥湾(作于1943年 贺敬之词 马可曲)

60.八路军拉大栓(抗日小唱)(山东民歌)

61.抗日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

62.骑白马(陕北民歌)63.拥军花鼓(拥护八路军)(陕北民歌 安波填词)

64.团结就是力量(作于1943年 牧虹词 卢肃曲)

6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于1943年 曹火星词曲)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

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

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

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

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

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

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

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

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

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

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

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

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何安东曲)19.只怕不抵抗(作于1937年 麦新词

冼星海曲)

20.保卫芦沟桥(作于1937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21.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 麦新词曲)

22.青年进行曲(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冼星海曲)

23.长城谣(作于1937年 潘孑农词 刘雪庵曲)

24.歌八百壮士(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夏之秋曲)

25.打杀汉奸(作于1937年 胡然词

江定仙曲)

26.日落西山(作于1937年 田汉词 张曙曲)

27.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 贺绿汀词曲)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 凯丰词 吕骥曲)

29.做棉衣(作于1937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0.故乡(作于1937年 张帆词 陆华柏曲)

31.勇士骨(作于1938年 映芬、胡然词 陆华柏曲)

32.壮丁上前线(作于1938年 常任侠词 张曙曲)

33.丈夫去当兵(作于1938年 老舍词

张曙曲)

34.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35.延安颂(作于1938年 莫耶词 郑律成曲)

36.祖国的孩子们(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7.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38.高粱红了

(作于1938年 安娥词

任光曲)

39.二月里来(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40.酸枣刺

(作于1939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篇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歌曲目录

1.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2.抗敌歌(作于1931年 黄自、韦瀚章词 黄自曲)

3.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 韦瀚章词 黄自曲)

4.冲锋号(作于1932年 陈洪词曲)

5.毕业歌(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6.梅娘曲(作于1934年 田汉词 聂耳曲)

7.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 田汉词 聂耳曲)

8.新编九一八小调(作于1935年 崔嵬词 吕骥曲)

9.自由神(作于1935年 孙师毅词 吕骥曲)

10.五月的鲜花(作于1935年 光未然词 阎述诗曲)

11.救亡进行曲(作于1935年 周钢鸣词 孙慎曲)

12.救国军歌(作于1936年 塞克词 冼星海曲)

13.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于1936年 麦新词 孟波曲)

14.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 张寒晖词曲)

15.打回老家去(作于1936年 安娥词 任光曲)

16.马儿真正好(作于1936年 麦新词曲)

17.保卫国土(作于1936年 任均词 张曙曲)

18.全国总动员(作于1936年 荷子词

篇3: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国家级新闻事件及重大庆典仪式的电视转播, 是一项技术庞杂的系统工程。此次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就是如此。投入设备量大、参与人员多、技术要求复杂。技术上高度重视, 方案制定要在确保政治导向和节目内容安全、播出安全的前提下, “安全可靠、利于节目、力求创新”, 体现中央电视台在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所谓安全可靠, 即以安全播出为本, 确保转播可靠安全。

所谓利于节目, 即以服务节目为线, 合理配置技术资源。

所谓力求创新, 即以努力创新为点, 大胆采用先进技术。

为了高水准地完成纪念活动的电视直播任务, 在确立技术方案之前, 确定了以下技术要求:

借鉴国庆60 周年庆典活动直播的成功经验, 现场转播系统前方采用多个分系统, 多路回传, 后方演播室 (E03) 最终合成的方案;

前方分系统互有分工, 但重要机位交叉备份;

大胆采用先进技术, 制作手段上积极创新和突破;

根据节目需求订购、引进、定制、改装大量特种转播设备;

大型国家庆典中全部采用高清16:9 画面构图方式 (包括时政镜头) 。

现场转播方案构成

为了确保直播工作的万无一失, 台内技术系统借鉴了国庆60 周年电视转播的成功经验, 充分体现10 年来的电视技术发展, 创新引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 积极应对节目部门提出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纵深的转播制作需求, 为直播增光添彩。纪念活动直播系统分为现场转播系统和台内直播系统两部分, 本文主要对现场转播系统进行介绍。

1. 现场转播系统概况

根据活动覆盖区域及节目流程, 现场转播系统由6 个分系统组成, 共设置89 个机位, 使用2 辆高清转播车、1套高清EFP、48 套微波传输设备以及以直升机航拍、天鹰座索道、超长悬臂和大跨度陀螺减震拍摄装置等为代表性的多类型特种设备。此外, 每个系统均配备了专业的动力供电系统及相应的传输、通讯系统。

2. 现场转播系统布局及分工

现场转播系统, 覆盖了东起电视台新址、西至大会堂的长安街沿线, 南起天安门广场南侧, 北至中山公园北门的区域, 覆盖地面、城楼、空中及装备方队, 具体分为六个分系统, 各分系统布局如图2 所示。

A系统:负责拍摄阅兵仪式分列式活动;

B系统:负责拍摄午门至端门的各国领导人欢迎仪式 (迎接外宾、合影) 、城楼观看仪式及领导人演讲;

C系统:负责拍摄分列式、升旗仪式及礼炮阵地活动;

D系统:负责拍摄东长安街沿线阅兵队伍行进和跟踪转播首长检阅盛况;

E系统:负责拍摄制高点全景画面、拍摄空中装备方队检阅盛况;

F系统:负责提供受阅装备上的特殊角度拍摄画面。

A、B、C三大系统的输出通过光缆、微波形成主备通路送到中央电视台新址E03演播室, 参与综合信号制作。D系统通过光缆及微波链路回到演播室, 由单独的系统进行制作后再进入综合信号制作系统, E、F系统信号直接进入综合系统, 参与综合信号制作。信号流程图如图3 所示。

二分系统功能和配置

1. A系统

A系统采用中央电视台的CCTV-HD A2高清转播车, 停靠在天安门城楼西与西观礼台之间, 负责拍摄阅兵仪式分列式活动, 讯道共计16 个, 主要机位架设在在金水桥中心地带和东西观礼台一带, 机位布置如图4 所示。

为了更好地展现分列式及装备方队, A系统除了配备常规的机位, 还采用低角度电动轨道遥控拍摄系统 (A2) 、各类型摇臂 (15米伸缩摇臂、20 米长摇臂、10 米摇臂) 、超长悬臂和大跨度陀螺减震拍摄装置 (A10) 、二维有线传输索道摄像机系统 (A13 央视研发的天鹰座索道系统) 、摄像机减震器 (Easyrig) 等多类型特种设备, 以丰富的角度、生动的镜头充分体现了阅兵分列式活动通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场景。

同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东、西侧分别架设A11/A12 机位, 配置长焦镜头, 一方面可作为A系统城楼上的制高点实现该系统完整的镜头组接, 另一方面, 在B系统出现系统级崩溃时, 可代替B系统支持天安门城楼上时政镜头的拍摄, 实现了A系统对B系统的备份。

现场转播配置如下:

索尼1580R摄像机13 台, 索尼P1 摄像机3 台;

高清86 倍镜头2 只, 60 倍镜头1 只, 高清40 倍镜头5 只, 高清22 倍镜头2 只, 高清广角镜头5 只, 高清防抖镜头1 只;

帧同步器4 台;

低角度电动轨道遥控拍摄系统1 套, 配套防抖镜头和P1 摄像机;

15米伸缩摇臂1套;

20米长摇臂1套;

超长悬臂和大跨度陀螺减震拍摄装置1 套, 配套P1摄像机、40 倍镜头;

二维有线传输索道摄像机系统 (天鹰座索道系统) 1套, 配套P1 摄像机和广角镜头;

10 米带轮摇臂1 套;

摄像机减震器Easyrig 1套。

摄像机配置如表1。

2. B系统

B系统使用高清EFP系统, 搭建在天安门城楼的上北墙西挑檐下, 主要负责时政活动的直播, 包括拍摄午门至端门的各国领导人欢迎仪式 (迎接外宾、合影) 、城楼观看仪式及领导人演讲等。

与国庆60 年周年转播不同的是, B系统机位覆盖范围从金水桥直到中山公园北门, 包括了天安门城楼、端门南、北广场、西筒子河等区域, 除了承担天安门城楼上方的时政活动以外, 还涵盖了午门至端门南广场的外事活动, 机位布置如图5。

根据节目需求, 方案设计摄像机点位共22 个, 考虑到尽可能简化系统规模, 只使用了16 台基站、18 台摄像机, 完成了所有点位的机位覆盖, 在方案设计、摄像机基站机头复用、设备兼容性匹配、人员安排和配合方面, 做了大胆尝试。采用中央电视台最新集成的8 讯高清箱载转播系统, 并在8 讯道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系统扩展, 将四套设备型号不尽相同的系统整合适配成为一套18 讯道超大型转播系统, 充分利用了中央电视台现有资源, 最大程度挖掘设备潜力。

由于城楼上空间受限, 为了尽可能减少摄像机对领导人活动的影响, 尽可能使用轻型化、简约化的摄像机及配置。首次使用轻型摇臂配微型摄像机 (B5) 取代传统的摇臂, 实现了摇臂系统首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参与时政直播节目拍摄。端门南、北广场的活动, 之前没有相应转播经验, 根据活动安排及安保要求, 反复测试不同的机位设置, 力争全面呈现。同时B6/B7/B8 机位, 配置箱式镜头, 架设在金水桥主桥和东西桥窝之间, 除了给出城楼上领导人的活动画面外, 还实现了B系统对A系统的备份。

现场转播配置如下:

松下3500摄像机18套, CCU16台;

摇臂3只, 斯坦尼康1套;

高清100 倍镜头2 只、高清86 倍镜头1 只、高清40 倍镜头2 只、广角镜头7 只;

帧同步器3台;

摄像机配置如表2。

3. C系统

C系统采用中央电视台B4 高清转播车, 整体系统停靠于长安街南侧东临时观礼台南侧, 共架设14 个机位, 负责拍摄分列式、升旗仪式、礼炮阵地活动及广场放飞活动等, 机位布置如图6。

C系统的跨度也非常大, 要全程呈现国旗护卫队从纪念碑到国旗杆的行进过程, 还要覆盖天安门广场最南端的礼炮阵地, 同时兼顾飞行编队和广场放飞活动。为了能够提高摄像机使用效率, 也设计了复用方案, 比如C9/C10 机位:在纪念活动的开始, 主要承担礼炮阵地的拍摄, 一旦任务完成, 需马上调度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 拍摄飞行梯队及抗日战争浮雕。通过这种调度实现了设备复用, 增加有效机位的目的。

现场转播配置如下:

索尼2580 摄像机13 台;

高清60 倍镜头2 只, 高清75 倍镜头1 只、高清40倍镜头1 只, 高清广角镜头5 只;

摄像机减震器2套、10米摇臂1套;

有线Go Pro摄像机2套;

帧同步器4 台;

音频远程光端机箱2个。

摄像机配置如表3。

4. D系统

D系统由跟随首长阅兵车的两辆新闻采访车 (图8) 的3 个机位、长安街阅兵沿线自东红墙至阅兵折返点沿线的10 个ENG机位, 及崇文门至折返点的一个二维有线索道摄像系统组成, 负责跟踪转播领导人阅兵盛况, 机位布置如图7。

现场转播配置如下:

松下AJ-HPX3000MC摄录一体机13 台;

二维有线传输摄像机系统 (XDMOTION) 1 套;

摄像机配置如表4。

两辆拍摄检阅车的新闻采访车上摄像机D1、D2、D3, 采用2G (2 发4 收) 、7G (2 发4 收) 微波设备传送信号;其中1 号新闻采访车上D1 使用2G传送, D2 使用7G传送, 2 号新闻采访车D3 使用2G和7G传送, 微波接收设在两处:人民大会堂楼顶和社科院楼顶, 接收后通过光缆回台。为确保传送安全, 在一号新闻采访车上为D1 备2G发机设备一套。信号使用以社科院为主, 人民大会堂为辅。

阅兵沿线的其他10 个固定机位信号直接通过光缆传回新址主控机房。

篇4: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日本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花中樱为王,人中兵为贵。”樱花,当其灿烂盛开之日,也是它凋谢零落之时;武士,当其命殒疆场之时,也是他最荣光之时。日本人认为这二者都是美的极致。我曾在冬天去过日本,那年大雪,但日本小学生们一律都穿短裤,裸露着冻得发紫的小腿。孩子们都在奔跑。大阪人在全世界走路速度最快,平均每秒走1.6米。

日本谚语道:“快吃快拉是美德。”而中国人则总是劝人“慢走”,“你慢慢吃”。这种精神下培育出来的日本人是看轻生命的。世界公认西方最强悍的军队是德国国防军,但在斯大林格勒,保卢斯元帅率领9万名士兵集体投降。而日本军人在绝境中通常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尸骸遍野,极少降服。

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李鸿章幕僚罗丰禄语)的情景令世界耻笑。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屠杀比上一场战争更为酷烈。它是循清朝灭亡明朝的旧路这么做的。听父辈说,在我的家乡,日本人设哨卡,中国人经过时,日本兵伸到人胸口摸一摸,发现心嘭嘭乱跳的,牵到一边,——刀砍掉。

尤其是南京大屠杀,杀得天地为之改色。南京大屠杀之前,中日双方的战斗还是胜负之战;南京大屠杀之后,双方已是生死之战。日本军阀惊讶地发现,仅仅过去40年,这个大陆种群已经变得有些陌生了。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悲惨,另一种是非常非常悲惨。抗日战争中,这两种情景改变了:一种是坚强,另一种是非常非常坚强。

特别是共产党员,内心极其强大。起初日本人并不在意,在打了一段交道后才引起重视。史料表明,日军曾煞费苦心研究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比如,凡听到别人说话就起立者,不是党员就是干部;询问出生年月,回答“公元某年”而不是“民国某年”者,多是党员,并受过教育。日本人对共产党越是了解,就越是敬重。日本武士有尊重伟大对手的传统

日军攻上狼牙山主峰,目睹了五位八路军战士跳下悬崖的壮举,肃然起敬。日军排成整齐的队形,随着一个军曹的号令,向五壮士跳崖处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它让人触到了信仰的力量。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无不受到莫大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自杀。他在遗嘱中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

精神一变天地宽。中华文明浩瀚如海,一旦拨乱反正,它的大气象和大气魄就显现无遗。这一点,日本就显得局促多了。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就连最著名的右翼反华分子石原慎太郎也不得不承认,一翻开唐诗宋词,心中就涌起一缕乡愁。这是一缕文化的乡愁。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可以通过笔谈沟通,而我们与很多少数民族就不行。这说明日本在文化上是中国的下游。

抗日战争,中日两个民族除了在精神上对决外,就是在格局上对决。中国重新成为日本的老师。日本是个岛国,眼光不开阔。毛泽东的眼光则掠过千山万水。毛泽东看到,甲午战争时,日本始终是攥着拳头对付中国的,而中国却如张开的五指,极易折断。中国不能产生合力的深层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农耕文明,自给自足。只有个人,没有集体;二是精神世界封闭,不相信他人。民族的出路在于团结。《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团结的冲锋号。它至今仍是我们的国歌。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华丽的乐章。

毛泽东还摒弃前嫌,果断地建立统一战线,国共开始合作。中国团结之日,就是日本衰败之时。日本军阀此时认为不能再拖了,于是匆忙发动全面战争。当时,八路军的武器还不如甲午战争时的清军,但军事思想非常先进,连美军都派人到延安学习八路军的军事思想。毛泽东不仅是战争大师,更是战略大师。日本是一个强盛国家时,毛泽东坚决拒绝与其谈判,甚至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日本战败后,成了非正常国家,毛泽东反而主动与其交往。

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毛泽东在《研究沦陷区》和《目前形势和当前的任务》中两次指出,日本妄图“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他对抗大学员说:“我们‘抗大’人,不能有一个是不抗战到底的!不能有一个是不反对投降的!”他提出“论持久战”,是精神上的长征,也是大战略。毛泽东是以思想家的眼光去把握战争风云大势的,能够高屋建瓴地抓住问题本质,而他手下将领如彭德怀、刘伯承等,则从另一个角度对待战争。他们的战争智慧,体现在对战争细致过程的见解上。刘伯承、彭德怀起自行伍,有很深的连排长情结。他们对局部细节的追求,完全是一种连排长的眼光。毛泽东善于把大仗当小仗打,他们善于把小仗当大仗打。理解一个士兵,懂得一个排长、一个连长,也能赢得一场伟大的战争。

我研究过日本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这两所大学成立于明治维新时期,一直特别重视对战役的研究,反而对战略不甚看重。日本军事院校至今还津津乐道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某些战役。战略需要哲学。毛泽东指出,日本是没有哲学的。战略要有全局,日本则特别看重局部。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打赢了每一场战役(太平洋战争后期除外),可是输掉了整个战争。它太看重胜负,于是只有小胜,没有全胜。

毛泽东从不看重胜负,他总是从事物的本质入手,时或举重若轻,时或举轻若重,格外大气。抗日战争胜利五年后,他就挥师入朝,对抗世界第一强的军队,就是战略大手笔。彭德怀掷地有声的那句名言“不过解放战争晚胜利了几年”,何尝不是毛泽东的精神写照?毛泽东还说:要把中国军队建成世界第二强的军队。他的胸怀比宇宙大,又幽默得紧。

nlc202309030947

遍数日本,不要说没有毛泽东这样的大家,连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这样出色的统帅也没有。山本五十六是日军的另类了。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是他的杰作。70多年前,他就知道空中决定论,仿佛触摸到了现代战争的本质。其实,这个神来之笔只是他一时冲动的结果。他居然没有理解自己这一独创战法的划时代意义。他仍然把目光投向大炮巨舰。就在偷袭珍珠港后不久,日本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7万吨的“大和”号。仅这一艘舰的吨位就超过了中国海军全部舰船吨位的总和。反而是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美国人从惨败中捕捉到了胜利之光。美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天空。从此,美国人给战争插上了翅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废墟,“国在山河破”,但精神上获得重生。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战争没有在日本本土进行,因此,日本是“国破山河在”。这个“国破”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灭亡,还指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死亡。日本民族的精神在这场战争中遭到重创,其完整性直到今天也无法恢复。

美国占领日本,主要还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占领,而更看重精神上的征服。麦克阿瑟飞往东京时,随从问他带不带枪,他说:“什么也不带,就空手去,这样对日本人更有震撼力。”结果,日本人看见麦克阿瑟,就像看见神一样。日本外相重光葵到“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的前一天,裕仁天皇对他说:“你要把明天当做日本新生的第一天,所以你要趾高气扬地去签这个字。”

裕仁大大低估了美国人。美国战后对日本进行改造,主要是在精神上瓦解和压制这个民族。美国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这个东方民族头上。事实证明,东方民族西方化是不健康的。美国利用雅尔塔体系把日本打回到了明治时期的起点。它是不是想让大和民族也回到最初的起点呢?

70年来,日本右翼政客每次参拜靖国神社,骨子里都有挑衅美国的意味,因为那些甲级战犯正是被美国人逮捕并处死的,但美国沉默如山。它在日本驻有重兵,而且都在战略要冲。70年前两颗核弹爆炸的巨响声犹在耳边。美国根本不怕日本闹事。美国成功了。日本输得服服帖帖。美国占领世界那么多地方,无论在阿富汗,还是在伊拉克,袭击无日无之,只有在日本一次也没有发生过这种袭击。

不错,日本是如裕仁期望般“新生”了,但这是在美国人强势主导下的“新生”。日本成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枚棋子,再也没有了对弈者的身份和心态。明治时期的精气神一点儿也没有了。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东京剧烈摇晃,一栋栋大楼都“吐出”滚滚人潮。一位中国作家写道:“大街上全是人。他们都在一种异样的沉默中缓缓移动脚步。打个不恰当比方,好像遗体告别仪式时那种静默和步履。虽然没有哀乐,但所有人脚步移动的节奏都是一致的、有序的。上百万人在一步一步往家的方向走。”

有人赞赏这种状态,认为日本人井然有序。我却不这么看。从这种举动中你难道看不出压抑和窒息吗?这是万众一心吗?这是万人一面。明朝人在扬州和嘉定不也都出现过类似情景吗?人一旦成了机器还叫人吗?恰恰是两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民族都被人称为“机器民族”,难道其中有什么深奥之处吗?我经常研究日本人的名字。从日本人名字的变迁中可窥一二。

明治时期,日本人的名字大都英气蓬勃,如伊藤博文(君子博学于文)、山县有朋(有朋自远方来)、夏目漱石(枕流漱石)、大隈重信(民无信不立)、官崎滔天……上世纪初,还是中学生的毛泽东给宫崎滔天写了一封信,上来就称呼道:“白浪滔天先生。”我想毛泽东一定注意到了日本姓名的不凡之处,否则他不会这么叫。这些铿锵的名字已经离今天的日本人远去了。

抗日战争过去70年了,日本仍有些人对战胜了他们的中国人民耿耿在念,这是日本民族精神矮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哪有一个战败国,对彻底的战胜国——原谅并宽恕了自己的战胜国,这个战胜国还放弃了战争赔款和对日本的占领——过了70年,还充满了怨妇般的愤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日本人是宽宏大量的。

抗日战争中,由于精神的转换,中华民族已成为精神的强者和巨人,所以才宽宏大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不能忘却,可以宽恕。新华社记者穆青曾是八路军120师的干部,一次,他随部队攻占了日寇的一个炮楼,在炮楼角落里发现了两个大木箱,打开后,竟是被日本鬼子剁下来的人手,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满满两箱子。穆青所在连的连长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也禁不住捂住嘴蹲下身去。战士们都哭了。

国民党远征军将领孙立人在缅甸作战,俘虏了不少日本兵,部下请示他如何处理,孙立人说:“这些狗杂种,你再审T,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就这么办!”国民党军也同日本人打了不少仗,多是败仗。但败仗也是仗,至少是打了仗。不过在对待日本俘虏问题上,就远比不上共产党人了。在八路军的队伍里,有不少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他们大多数是被俘虏的日本士兵。

后来,他们当中很多人随共产党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在国民党军队中就没有听过这种事。华盛顿说:“如果一个民族长久地仇恨和崇拜另一个民族而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心理上就是奴隶之邦。”日本不对战争罪行道歉,继续仇恨中国人民,它在精神上就永远是侏儒,永远是心理上的弱者。1973年,已经80岁的毛泽东曾评价日本:“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也许道理就在于此。

篇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一)7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虽然我及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让我们来回首那段历史。

70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共产党人不仅要面队中日两国如此大的差距,还要时刻警惕着国民党反动派所搞的阴谋和小动作,甚至不少时候还要面临饿肚子的窘境,在如此艰苦困境下,共产党人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持久抗战,采用运动战、阵地阵、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作战方法,使数百万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39-1941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1939年为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从而粉碎了德、意、日组成的法西斯联盟称霸世界的梦想,无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底子还比较薄弱的国情下,我们更应该继续坚持发扬自立自强的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研先进技术、苦干、巧干,让我们一起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1945年到2015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过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近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领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道路,综合国力超越了中国。于是,这个曾经是中国附属的资源贫乏的小国开始觊觎中国地大物博的壮丽江山,他们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国,而我们这个曾经的泱泱大国,此时也只能任人欺侮,因为自身贫弱的我们,根本无法对敌人进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从1937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给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狠狠地打击,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夹起了尾巴,低下了头颅。因此,可以这样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人民重整旗鼓、扬眉吐气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砸掉“东亚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开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文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开始没有顺利地进行下去。内战,文革,战后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第一次机遇我们错过了,中国的发展历经坎坷。虽然,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国际地位已经和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我们的综合国力与日本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始终以一种傲#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清楚的记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后,“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七七事变”的战火硝烟弥漫在卢沟桥畔。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失去了原有的尊严,整个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从心底发出一声怒吼:起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它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抗日民族战争大旗,指出了“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热血青年站出来了!他们激愤地奔走在大江南北:“以华北之大,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他们高呼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以共纾国难的大无畏气概,站到了时代的前列,使全民族抗日救亡的风暴,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

爱国官兵站出来了!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马占山到冯玉祥,从张学良到杨虎城,从东北义勇军的抗日烽火,到西安事变爆发,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篇6: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

范文一:

朋友们,当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当我们沉浸在欢庆抗战胜利70周年时,你可曾想到70年前,我们中国是怎么站起来的呢?

打开记忆的大门,历史再一次停留在那一次次硝烟战火中,可恶的日本人一直想把我们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他们趁我们民族危机时攻打我们。在中国大地上,罪恶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漫长的8年,如同过了几个世纪,可以想象那时的中国该有多么民不聊生啊!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我们伟大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已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大家团结一致,听从党的命令,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牺牲个人的生命也无所谓:扑向枪眼的黄继光,手拿炸药包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以一敌百的狼牙山五壮士,少年参军的张嘎„„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在这神圣的八年抗战中,最伟大的是我们的革命先烈,就算是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仍然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其中,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每天只吃两顿黑豆饭,睡两三个小时。他和高富有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毛主席正在散步,突然,高富有跑过来说:“主席,老乡给了咱们一筐沙果子,说你们不吃,胡宗南过来也会吃,您看„„”主席问:“你帮老乡干过活吗?”“没有,但老乡说得也有道理,咱们给钱吧!”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在白吃白喝呢?”“那我就去还掉吧。”

“去吧。”„„每每想到这,我都不禁为革命前辈的美好品格所感动。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构成了英雄们充实的精神世界。让唱着流行歌曲,看着卡通漫画,玩着电脑游戏长大的我们,有机会了解了历史,亲近了英雄,思考了责任,使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

范文二:

七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

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侧耳细听,似乎还能听见七十年前的炮声,还能听见抗日先烈气壮山河的呐喊,还能听见八百里太行烈马追踪的嘶鸣。

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水火,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怎能忘记,丧尽天良的日寇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怎能忘记,灭绝人性的日寇对我东北同胞的活体实验;怎能忘记,关内关外,大江南北,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

【更多相关内容浏览】

>1.>>2015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

>2.>>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安排

>3.>>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4.>>最新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5.>>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

>6.>>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7.>>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正式发布

>8.>>2015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

>9.>>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

篇7:纪念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名句

2.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 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4.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5.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7.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8.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9.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10. 心小了,所以小事就变大了;心变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变小了。

11. 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12. 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13.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14. 成功,是内心的造就。--拉尔夫.M.福特

15.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16.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17.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18.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系于自己。--朗费罗

19.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0.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1. 不要抱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状况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22.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23. 勤奋,是步入成功之门的通行证。

24.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篇8:20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目录

一、日军全面侵华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国民政府初期,在完成统一之后,国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农业发展方面“从1931年到1936年5年间,中国的农耕地增加了约6000万亩,农业净产值增加约32亿多元。”在金融方面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并先后建立了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大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为中心的国民金融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存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特种工业奖励办法》、《工业技术奖励条例》等。在交通方面“从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从3.2万公里增长到11.6万公里,新建成7895公里铁路。”另外,国民政府还经过多年的谈判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国民政府制定新税则规定“其最高税率为27.5%,到1933年5月,更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使得国家关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年度的179.1百万元增加到年的635.9百万元。”大大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如“1928年财政收入约为4.34亿元,1934年约9.18亿元,增加1倍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倾销,保护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中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年的黄金期”,据统计,1928至1936年中国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达8.4%,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增长期。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值已占工业总值的42.7%,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46%”。中国的现代化经济模型已经开始形成。然而日军的侵略活动却再次破坏了这一良好的局面。“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日军全面侵华后,“上海工厂被毁者达2270多家,损失总额达8亿元。除上海外,长江三角洲地带工业设备损失,约达50%。武汉三镇损失亦极惨重,工厂彻底被破坏者占12%”。据1947年5月国民政府的初步统计,全国公私财产直接损失数为31130136000美元,抗战八年公私财产其他损失(间接)20444741000美元,两项合计500多亿美元。”对于本来就十分贫穷落后的中国来讲,日军的侵略破坏不仅是使得刚出呈现出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更是让中国陷入全面崩溃的局面。

二、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近代以来,虽然每次中国遭受列强侵辱之时都会促成中华民族在一定程度上的觉醒,但是其程度却远远不及抗日战争。因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略的铁蹄深入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给中国的每一个阶层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的:“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意识将中华民族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终于醒来,并发出了怒吼声。

三、促进了内地的工业发展

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日本侵略给中国现代化造成的破坏,大力发展工商业,为抗战提供经济物质等保障。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经济体制,将沿海的工业体系内迁到内陆地区,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中国传统的工业布局来讲,改变了过去不均衡的态势,增加了内陆的工业数量。如抗战前,“四川符合全国工厂法规定标准的工厂,仅有115家,占全国工厂的2.93%,仅有工业资本214.5万元,占全国的0.58%。占全国大中型企业资本平均额的五分之一。沿海工业内迁四川后,四川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1942年,全省符合工厂法标准的厂矿占到国民党统治区总数的52.3%,比抗战前资本增加526倍以上”。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到后方,“1940年内迁的技术工人就达12164人,加上沿海一带高校、科研机构内迁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数量不下数万人。据资源委员会1941年调查,单是工程技术人员就达2万余人”。

四、抗日战争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在抗战过程中,中国成为了能过与苏美英等西方大国并列的国家,与英美苏签署了《开罗宣言》,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者。抗战的胜利,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并取得了与西方国大国同等的地位。同时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新的领导核心开始崛起,这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继续前行的必要前提。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以历史观察者的角度指出:“中国的优秀分子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应付从帝国时代晚期继承下来的国内问题,回答工业化的西方提出的历史悠久的挑战,这种努力在1949年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央政府在这一年获得了对中国大陆的完全控制,因而实现了很长时间以来所渴望的国家统一。此外,中央政府还首次承担了国家的体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的现代化工作。”

总之,抗日战争的爆发,摧毁了中国固有的现代化成果,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面对侵略以积极勇敢的态度坦然面对,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并进一步的开拓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抗日战争而一度中断,但中国人民在抗战的过程中却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进一步的开拓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抗日战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天度,郑则民,齐福霖,李义彬等.《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二卷下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71-978、978-987页.

[2]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07页.

[3]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1页.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感言致辞 下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