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活动重要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因素。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学习过程, 但却对学习活动具有动力、维持和调节作用, 是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聋生的学习不仅要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 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单纯发展认知能力, 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之一。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健听的学生而言至少还可以使他们有所发展, 但由于聋生存在听觉障碍, 以及由听觉障碍引起的语言和思维上的困难, 使得聋生在学习时会遇到许多障碍, 对他们而言缺少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就会带来其学习方面的极大的困难。因此, 我根据聋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 演示教学课件, 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学得就主动, 就能专心致志;反之, 就会被动应付,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产生兴趣。”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 尤其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非常缓慢的聋生来说, 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传统的讲授法,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的乏味。因此, 我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 在教学中运用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多媒体课件, 创设一种五彩斑斓, 声像同步, 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让聋生对陌生的对象有清晰直观的认识, 使一些枯燥的、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式活泼, 充满情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行程问题”时,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人同时相对而行, 直到相遇的设计, 由于问题情境直观、醒目、新颖, 牢牢抓住了聋生的视线, 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清晰的视觉感知, 他们自始至终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 积极、主动的观察、思考, 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 享受学习和思考的乐趣。
2 实施分类教学, 调动聋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是一种具有巨大鼓舞力量的情感, 它能激励学生积极地去探求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聋生在听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对他们实行“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 必然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虽然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以中等生为标准, 但是后进生还是容易产生自卑感, 自暴自弃, 缺乏自信心;优秀生则易产生自负感, 自以为是, 缺乏上进心。为了激发聋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实施分类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练习设计中做到有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布置深度不同的作业。后进生以模仿性练习为主, 中等生以巩固性练习为主, 优秀生以综合性练习为主。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 我还适当提高或降低要求, 以促使后进生恢复自信心, 逐步跟上学习进度;中等生发奋努力, 赶上优秀生;优秀生发挥潜能, 学习更上一层楼。可见, 这样因人而异的分类教学, 既能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他们学有所获, 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激励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3 采取合理评价, 增强聋生的学习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可是由于听觉的缺陷, 与之相反的自卑倒是困扰着大部分聋生,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情况, 教师要热情地帮助和鼓励聋生, 有针对性地从聋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合理评价, 绝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 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大胆肯定, 及时表扬, 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做到委婉, 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如: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 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 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 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 并就对他说“继续努力”。通过这样的帮助和鼓励, 有效保护了聋生的自尊心, 进一步了激发聋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4 指导解题方法, 磨练聋生的学习意志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 意志力相对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解题受挫时常常半途而废。因此, 指导聋生解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是数学教学中磨练他们坚强意志的有效途径。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应用题时, 注意提醒学生必须耐心细致地观察, 认真分析各个条件之间及其与问题的关系, 才能找到正确解答方法, 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 向学生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 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 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例:星光煤矿原计划上半年产煤66万吨, 实际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2.2万吨, 照这样计算, 完成上半年计划实际用了几个月?
这道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 又含有隐藏条件, 中年级聋生独立解题较为困难。为使聋生消除畏难情绪, 鼓起解题勇气, 我设计了几个启发性问题 (1) 上半年有几个月? (2) 原计划每月生产多少万吨? (3) 实际每月生产多少万吨?这些循序渐进的问题好比是一个个的解题难关, 聋生在攻克这一个个难关的过程中, 发展了思维, 磨练了意志。每当聋生解题受挫时, 我都给予耐心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 使其重新振作, 久而久之, 聋生就能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逐步掌握解题方法。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发展聋生的智力因素, 又要加强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单纯发展认知能力, 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之一。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健听的学生而言至少还可以使他们有所发展, 但由于聋生存在听觉障碍, 以及由听觉障碍引起的语言和思维上的困难, 使得聋生在学习时会遇到许多障碍, 对他们而言缺少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就会带来其学习方面的极大的困难。本文就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有意识地培养聋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聋校,数学,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
[2] 邵宗杰, 裴文敏.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 刘广柱.根据数学和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M].江西教育, 1995 (9) .
相关文章:
谈谈税源监控02-15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科学方法教育02-15
谈谈党员标准02-15
谈谈服饰02-15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02-15
谈谈法学专业02-15
一例病例分析02-15
带状地形测绘技术总结02-15
老年肺结核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