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语法 英语课程 词汇 教学模式

近些年,英语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比如过度强调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的学习,而忽略英语实际能力。2011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而语言技能是它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该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中国学生缺乏说英语的环境,所以英语课堂成为了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主要场所,而大多数初中都没有英语口语课,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形式的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发言机会,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1]。

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证明。周燕秋(2010)指出,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国学生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文化,并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保持沉默,很少表达意见。在他的研究表明,中国学生被认为是被动接收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里梅峰(2010)指出,大多数中国学生不活跃,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自愿回答教师的问题或积极参与互动活动。滕明兰(2009)认为中国学生一直在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解和做笔记,很少展现他们自己。这是英语初中阶段的常见现象,特别是对于学校条件差的农村初中。相对于城市学生,他们口语练习的机会较少,现代教学设备如语言实验室短缺,英语基础薄弱,不免产生一些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学习表达。所以农村初中学生更有可能在英语课上保持沉默。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调查了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课堂的消极情况。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学生应该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和教师应该通过英语学习培养他们的全面语言能力。作为一门工具语言,英语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他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在教学中受到关注。交流的不足会阻碍学生英语的学习,尤其是听说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结果,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死气沉沉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沉默,对教师的付出没有回应,定会打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因此,找出农村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会对教学产生极大的意义。

在这个研究中,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去探索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的现象:(1)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现状如何?(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认知程度;二是农村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的程度)(2)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有哪些类型?(3)造成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有哪些?具体应对措施是什么。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本研究的工具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编制的问卷,并配合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的消极沉默[2]。

关于第一个问题,只有16.1%(3.5%+12.6%)的学生认为他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或活跃,其中38.3%的学生认为他们教室气氛马马虎虎很一般。其中45.6%的人承认他们没热情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从初一年级降至初三年级。因此,这个结果表明在英语课堂上存在消极沉默,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对课堂互动的低热情。在第二个问题中,只有26.8%的学生是经常用英语发表意见,44.2%的学生有时候会发言,大约有28.8%的人认为他们很少或从不参与英语课堂的互动。从问题三可以看出,16.7%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选择“一半学生能积极发言”的学生占25.6%,有57.7%(36.5%+21.2%)的学生认为只有非常少数或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在英语课堂发言。所以整体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甚至一点儿都不活跃,一些学生承认,他们总是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一些学生喜欢积极参与到他们所喜欢的活动中去,但是教师很少设置活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更愿意保持沉默,课堂气氛很不活跃。

关于本研究设计的第二个问题,课堂沉默现象的类型,从调查结果可知:三种类型的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被证明是存在的,29.3%选择他们不会说,这说明他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或者说是不知道答案,所以他们保持沉默。23.7%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说,这说明他们可能知道答案,但是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达他们的观点。47%的学生由于一些担心和顾虑不敢说。从访谈结果中得知: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保持沉默,不参与课堂互动,就像学生一,是因为老师的问题远远超过他的能力。一些学生知道答案,但是在英语课上不喜欢积极表现,只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特点不好,以及师生关系差。另外一些学生不喜欢课上发言是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就像学生四和学生五所说的,他们怕老师的惩罚和同学们的嘲笑。

那么造成课堂沉默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行,33.5%的学生根本不清楚老师问题的意思,45.3%的学生由于水平有限,不知道该怎么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剩下的21.2%学生不知道答案。从问题九,我们得知,只有21%(14.8%+6.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能力好或者非常好。剩下79%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水平差甚至很差,换言之,很大一部分学生把他们课堂沉默现象归因于他们英语能力有限,尤其是口语能力。第二是教师的等待时间,有12.8%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时间不充足,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准备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准备时间有时候不够用,需要更多的时间。21.6%的学生他们的准备时间充足,不再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感觉教师给他们的等待时间是不充足的。教师也能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由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教学任务他们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需要。所以因为没准备好答案,一些学生选择在英语课上保持沉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等待时间也是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之一。总之,造成课堂沉默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都知道,作为沟通工具,英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求提高他们在实际情景下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课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初中生不会自愿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所以这项研究调查了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消极沉默的现状。

从三个维度去分析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存在严重的沉默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甚至一点儿都不活跃,一些学生承认,他们总是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一些学生喜欢积极参与到他们所喜欢的活动中去,但是教师很少设置活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更愿意保持沉默,课堂气氛很不活跃。93.2%的学生承认课堂沉默对他们有消极影响。其次,学生的消极沉默根据成因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因为缺乏知识,学生不知道答案,保持沉默,这种可称为知识型消极沉默。

第二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所以在课上不发言,这种可以称为意愿型消极沉默。

第三种,因为来自于老师的压力,环境以及学生自身,有的学生不敢在英语课上发言,对于学生来说,感到有点紧张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获取或者说外语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紧张和焦虑的状态(Gardner&Macintyre,1993)。当他或她被老师询问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适当的焦虑对知识获取具有建设性作用,而无休止的焦虑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感到非常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保持沉默以避免这种焦虑感。这种可以称为压力型消极沉默。

最后,不同类型的沉默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知识型的消极沉默主要原因是学生英语水平差,教师的等待时间不足。影响压力型的消极沉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第二是学生自身的焦虑;第三是面子问题;第四是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意愿型课堂消极沉默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影响的,第一是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方法,第二是师生关系[3]。

【相关链接】

造成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态度以及学生的态度、个性、动机等方面,这些因素已变成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阻碍,甚至还会造成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恶性循环。

因此,解决课堂沉默问题是很必要的,不仅需要从师生双方探究原因,还要联系实际,构建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

摘要:在我国农村中小学,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在初中英语课堂,尤其是那些不发达,硬件设施差的初中英语课堂,学生通常都不主动发言,气氛死气沉沉,他们经常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根据沉默对教学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沉默,消极的课堂沉默现象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本论文主要研究农村英语课堂中的消极沉默现象。

关键词:课堂沉默,课堂消极沉默,英语,农村中学

参考文献

[1] 陈世滨.透析学生的沉默现象[J].班主任之友,2005,(3):22-29.

[2] 王标.课堂沉默: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06,(8):32-33.

[3] 赵春,周红亚.数字动漫产业中的巴蜀民俗文化研究[J].戏剧之家,2017,(6):27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沉默的数字 下一篇:沉默的莲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