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生产中的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分析

关键词: 超低温 粉碎 溶出 技术

一、粉碎技术

中药药性的发挥与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有关, 而要想加快溶出速度, 必须强化药物粉碎度。近年来, 包括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技术在内的超微细粉化粉碎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这种技术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粉碎工艺, 提高了药材细胞的破壁率。这种技术的适应性极为广泛, 对大多数药材均有效, 有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使得药效的发挥更为迅速。特别是超低温粉碎技术, 严格控制了粉碎过程的温度, 这样对中药生物活性物质起到了保护作用。在选择粉碎技术时, 要综合考虑药材的特性, 比如糖分较大粘性较大的药材, 适合使用串料法;含油较多的药材适合采用串油法;水飞法适合珍珠等粉碎过程;热可塑性的物料适合采用低温粉碎。

二、浸提技术

近年来, 许多浸提技术纷纷涌现出来, 大大地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 如酶法提取、半仿生提取、加压逆流提取、超声提取、旋流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等。

酶法提取是利用酶分解的原理去除一些中药制剂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杂志。酶反应较为温和地实现植物组织分解, 而且由于酶的专一性, 这种提取发可以很好地使得一些脂溶性或者难溶于水或者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的苷糖中。

半仿生提取适合一些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 其实质就是模拟胃肠道的环境, 以一定酸碱度的酸水提取药粉, 再以一定酸碱度的碱水提取, 通过控制最佳的酸碱度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来达到优选目的。

超声提取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和频率, 最终提高哑无溶出次数和溶出速度。

三、分离纯化技术

分离技术主要有离心分离、沉降分离、过滤分离等等, 兼职主要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盐析法、结晶法、酸碱法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许多新的分离纯化技术纷纷涌现, 如大孔树脂吸附、高速离心、絮凝沉淀、超滤、分子蒸馏技术等等。絮凝沉淀一般通过添加絮凝沉淀剂沉淀杂质, 从而达到精制目的。超滤的实质是利用膜的选择性, 加以筛分, 达到分离纯化脱盐等作用效果。高速离心主要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机, 通过提高离线加速度、沉降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去除药液中的杂质沉淀。分子蒸馏营造低温真空环境实现分离纯化, 比较适用于一些低热敏的物料。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其实就是利用有机高聚物吸附来实现药物成分的分离纯化。在提取和精制过程中, 有时需要用到多种工艺联合使用, 可以更好地实现分离纯化效果。

四、浓缩及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的速度比较快, 适合用于液态物料和一些热敏性物料, 通过喷雾干燥获得药剂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易于溶解。冷冻干燥主要通过低温脱水原理来实现物料的干燥的, 这种技术的干燥环境是低温和真空环境的, 对于不耐热的物料具有极大的适用性。近年来, 对膏状物料和粘稠物料干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流态化技术、喷射技术、惰性载体技术, 则是在此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旋转闪蒸干燥机、热喷射气流干燥机、惰性载体干燥机均适合热敏性物料和膏状物料的干燥。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制剂生产, 将大大改善中药加工的技术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

五、制粒技术

流化床制粒技术制粒过程相对较为封闭,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交叉污染, 使得药剂品质有了大幅提高。而且这种制粒技术的特点就是涉及的辅料较少, 制得的颗粒形态均匀流动性良好。

六、包衣技术

包衣主要包括糖衣、药物衣、薄膜衣等。糖衣的主要材料是蔗糖, 主要作用就是掩盖苦味, 防潮作用, 还可以起到美化外观, 方便吞食的作用。薄膜衣的主要材料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 近年来, 这种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甚至有代替传统糖衣的趋势, 因为这种技术的生产周期更短, 所用的包衣生产材料也较少, 生成的药物易崩解。包衣技术是重要的制药技术之一, 可以改善药物易吸湿和易霉变的缺点。传统的包衣材料多为小肠溶解和胃部溶解, 现在的包衣材料有了新的发展, 大肠和结肠溶解已经成功实现。一般是通过控制包衣材料的PH来控制药剂的崩解部位, 也可以控制膜的神柔性, 实现药物不同部位的缓解释放。

七、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的体系。水溶性和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常作为固态分散物载体, 以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 增加药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载体中分散的状态分为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溶物、偏晶体、玻璃态固溶体和分子复合物等。常用于增溶作用的载体有水溶性聚合物, 如PVP、.PEG等;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 如糖类物质蔗糖、葡萄糖等;有机酸类物质构栋酸、唬拍酸等`;其它亲水性辅料, 如改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八、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是目前正在兴起的一门高新技术, 主要包括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等方面。细胞工程发展相对较快, 尤其是一些贵重匮乏的药材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并且应用已经初具规模。利用基因工程增加药剂有效成分方面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 尤其是近年来克隆植物催化酶方面进展很快, 在通过改良基因影响植物抗虫抗病方面也较为常见。

中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核心竞争力, 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就必须调动各种高新科学技术, 不断促进中药制造企业向着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附加值偏低的问题, 也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举步维艰。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 就必须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中成药进行积极地二次开发。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制造设备、辅料研究、工艺研究等环节, 可以全面提高中药制剂水平, 这也是现代化中成药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中药颗粒,高新技术,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 汤俊明, 孙素琴, 袁子民, 秦竹.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无损快速鉴别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 (05)

[2] 孙秀梅, 张兆旺.用“半仿生提取法”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设想[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 (03)

[3]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速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J].广东科技.2010 (2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深圳某物业公司全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下一篇: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