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性能(精选七篇)
硬盘性能 篇1
Intel公司2008年9月初正式发布了自己的SSD固态硬盘产品线, 当时针对消费市场的X18-M和X25-M已经开始发售。10月15日Intel则宣布, 针对企业市场的更高性能型号X25-E已经开始出货。X25-E为2.5寸规格, 采用50 nm工艺SLC NAND闪存颗粒, 通过采用10通道NAND读写架构、NCQ等技术, 读取速度达到250 MB/s, 写入速度为170 MB/s。在企业用户更为关心的I/O性能方面, X25-E在4 kB随机读取可达到35 000 IOPS, 4 kB随即写入达到3 300 IOPS, 读取延迟75 ms,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00万小时。
硬盘性能何故偏低? 篇2
经过一番测试,除了硬盘传输性能的测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之外,其他得分倒也正常。在测试磁盘传输性能时,笔者使用的软件是SiSoftwareSandra中文版,硬盘(迈拓星钻三代ATA100)测试得分仅6500分(正常值应为21000分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硬盘测试得分仅为正常时的1/3呢?笔者认真检查了BIOS中的各项参数,均无误。接下来,笔者又打开机箱,对硬盘连接线仔细检查了一番。结果,均无任何问题。
这台电脑的主板是微星815EPT,会不会是装机时,经销商没有正确安装主板附带光盘上的芯片组驱动程序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笔者安装了光盘中的IntelUltraATAStorageDriver6.10.006betaCandidate2,
装完之后,重新启动电脑,再次运行测试软件,结果发现得分居然直线“飙升”到了24000分。
由于商家在装机时的马虎,漏装了UltraATAStorageDriver,这个对于Intel810、815、820、84x、850芯片组来说至关重要的驱动程序,硬盘不能工作在ATA/100传输模式之下,性能自然会有很大的损失。
全固态硬盘直击性能瓶颈 篇3
与以往存储厂商推出的具有基于SSD的分层存储功能的系统不同,惠普近日在其LeftHand P4000系列上率先推出了具有全固态硬盘阵列的P4900存储系统,它有效地避免了控制器瓶颈问题,随着工作负载的增加,它仍然能在保持应用在线的情况下,同时扩展容量和性能。客户现在既可以部署专门的固态硬盘配置,也可以把HP LeftHand P4900用作大型LeftHand管理集群中的固态硬盘层,从而实现整个集群系统的分层存储。
中国惠普存储产品部总经理蔡志刚介绍说,HP LeftHand P4900所具有的全新特性使其与采用SAS硬盘相比,IOPS提升了10倍;与传统双控制器存储阵列相比,系统中每增加一个节点,其性能呈现线性扩展,并具有更高的IOPS。另外,针对SSD目前存在的寿命问题,HP SMARTSSD Wear Gauge能够管理SSD的生命周期,监测其生命周期的消耗比例、生命周期的剩余情况并发出生命周期终止的通知。
硬盘性能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作为各种文本、数据和媒体储存、交互的存储介质——硬盘已不仅局限于台式计算机上,其使用范围已扩展到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在多种信息存储技术的竞争中,超微型和大容量是以硬盘为代表的磁存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跌落冲击耐撞性能是衡量移动硬盘质量的重要标准,因而如何提高移动硬盘自身的耐撞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其在使用中跌落损坏的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文献[1]运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了硬盘驱动器头盘系统在不同接触刚度下的跌落冲击响应。文献[2,3,4]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方法探讨了空气轴承刚度在不同脉冲激励下的动态响应以及轴承刚度对传动臂在跌落冲击下的动态响应影响。文献[5]运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从机械结构和动力学的观点,探讨了系统如何获取最小的振动。文献[6]建立了头盘系统工作状态下浮动磁头和磁盘的冲击响应数学模型,对工作状态下头盘系统的冲击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文献[7]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正弦半波激励条件下头盘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过程。文献[8,9]分析了硬盘驱动器致动器悬架和硬盘驱动器整体的模态,为悬架优化设计和硬盘隔振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很多文献对硬盘磁头组件、头盘组件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但在移动硬盘整体跌落冲击的动态响应、耐撞性能稳健设计研究方面鲜见报道。由于移动硬盘结构的特殊性和跌落冲击的瞬时性,给试验测量带来了困难。在各大生产厂商的实际生产中,往往只是根据经验来改进设计方案,难以对移动硬盘耐撞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样机跌落冲击试验是根据规范的(有限的)跌落冲击试验(仿真)进行,并没有考虑产品实际使用中多样的(无限的)跌落冲击条件和由此引发的随机不确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建立某品牌6.35cm(2.5in)的移动硬盘整体跌落冲击的有限元模型,引入稳健设计理论,分析影响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性的可控因素和噪声因素;基于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的望小特性,运用Taguchi参数设计方法,以地面硬度作为噪声因素,对移动硬盘关键零件进行参数设计,寻求外壳厚度、传动臂厚度、悬臂厚度以及轴承刚度的最佳匹配。
1 移动硬盘跌落冲击有限元建模
移动硬盘是一个精密的微机电系统,主要由外壳、芯片(PCB)和硬盘驱动器组成,其中硬盘驱动器封装在移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主要由磁头组件和磁盘组件两大部分组成。磁头组件包括浮动磁头、悬臂、传动臂、枢轴轴承和音圈电机等;磁盘组件包括磁盘、驱动轴承和驱动电机等部件。
移动硬盘跌落地面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其跌落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和冲击载荷影响着跌落冲击的全过程,系统除具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以外,还有接触界面的非线性[10]。本文建立的数值仿真模型是移动硬盘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整体跌落有限元模型,主要由移动硬盘和刚性地面两部分组成,采用实体建模方法生成。在有限元模拟分析中,对于跌落冲击载荷的施加通常采用自由落体法,结合能量守恒,将外壳、磁盘盘片、传动臂组件等作为一个系统来模拟自由跌落的整个过程。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移动硬盘自由落体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为了能全面观察到移动硬盘内部结构,该有限元模型图中去除了部分外壳和零件)。
移动硬盘的跌落高度为800mm、跌落角度为移动硬盘轴线与地面夹角30°。离散单元采用3节点或4节点壳单元及8节点实体单元。模型中任何正在接触及跌落冲击后可能发生接触的部件都定义了接触界面,如外壳与地面、磁头与磁盘盘片、悬臂与磁盘盘片等。在计算时主要使用了3种材料模型,即弹塑性材料模型、刚性材料模型以及线弹性弹簧模型,数值模型采用mm-ms-kg单位制。移动硬盘跌落冲击有限元模型中part组数为14、单元数为29 558,节点数为42 515。
2 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设计模型
稳健设计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设计变量和噪声因素的变差都将传递给设计函数,引起质量指标和约束的变差,同时变差的统计分布规律也将影响设计函数的概率统计性质[11]。移动硬盘跌落冲击动态特性设计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信号因素(输入)y0、设计变量(参数)x、噪声因素z和质量特性(输出因素)y,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图解设计模型表明,跌落冲击动态特性(输出)y是设计结果的输出,由于它受到设计变量x和噪声因素z的影响,所以y是x和z的线性、非线性、显式或隐式的随机函数。
3 基于Taguchi方法的关键零件参数试验设计
3.1 可控因素的选取
根据移动硬盘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条件,一些参数是可以预先确定下来的,如外壳、PCB板、磁头、磁盘盘片、主轴轴承、传动臂、悬臂等零件所用材料是根据设计要求提前确定下来的,还有传动臂、悬臂等零件外形尺寸也是根据设计要求提前确定的。本文选取外壳厚度W、传动臂厚度D、悬臂厚度H以及轴承刚度K作为可控因素。
3.2 噪声因素的选取
移动硬盘系统性能的干扰主要来源于跌落冲击参数的随机性而导致作用在移动硬盘上脉冲激励的波动。原则上,应该选择所有跌落冲击参数作为噪声因素。为简化起见,本文选取地板弹性模量E作为噪声因素。在有限元分析中,通过选取不同的地面本构关系参数值来描述软、中、硬三种地面的性质,本文选取普通碳素钢的弹性模量210GPa作为硬地面的弹性模量值,而中、软地面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90GPa、170GPa,其各参数水平值如表1所示。
3.3 质量特性的确定
移动硬盘耐撞性能是其直接抵抗冲击造成的外形美感丧失和内在功能失效的能力。在跌落冲击作用下,具有悬臂结构特点的磁头传动臂组件会使得磁头偏离盘片或上下振荡敲击、划伤盘片,甚至损坏磁头;磁盘盘片在冲击力作用下也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磁头读写数据困难。引起磁头磁盘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磁盘盘片上应力和磁头传动臂组件变形太大。显然,单一的动态响应指标是不能较好地表征产品耐撞性能。这里选择移动硬盘跌落冲击过程中如下动态响应作为质量特性来评价其设计方案的耐撞性能:
(1)移动硬盘外壳上受到的最大应力。应力越小,外壳产生划痕、塑性变形、断裂和联接松动等的可能性越小,产品设计方案耐撞性能越好。
(2)磁盘盘片接触面上受到的最大应力。应力越小,磁盘盘片发生损坏的可能性越小,产品设计方案耐撞性能越好。
(3)磁头传动臂与磁盘的间距(两点位移差)变化量。间距变化量越小,工作状态时磁头飞行于磁盘上方的高度(飞高)变化越小,工作越稳定;非工作状态时磁头对磁盘盘面的冲击越小。也就是说,间距变化量越小,产品设计方案耐撞性能越好。
3.4 试验方案设计
本算例中假设各参数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确定内表采用正交表L9(34)制定,外表采用正交表L3(31)制定,从而获得试验可控参数的取值如表2所示。
3.5 信噪比计算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设计中希望外壳最大应力、磁头与磁盘间距、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越小越好,均为望小特性。对于表2中的每个试验,将表3中的试验结果值根据下式计算出每一组实验方案信噪比的SN值:
式中,n为噪声因素的水平数;yi为第i组的试验结果值。
以方案1中外壳应力最大时的计算为例,计算结果为
再类似由3个不同噪声因素水平下的y值求得9个方案中外壳最大应力、磁头与磁盘间距以及磁盘接触面最大等效应力的信噪比η,结果如表4所示。
4 基于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望小特性的参数最优结果与验证
本文以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越小越好为目标,进行各可控参数优化设计。首先,由直观分析法可得,表4中方案9的磁盘应力信噪比(-5.5064)最大,其设计参数优化组合为W3D3H2K1,即W=1.32mm,D=1.02mm,H=0.08mm,K=4.75 kN/m。表5为各因素水平组合信噪比的平均效应响应,并将其表示在图3中。
从图3中可见,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最优参数组合是W2D3H2K1,它与直观分析所得方案W3D3H2K1基本一致。
将优化组合W2D3H2K1,即W=1.3mm,D=1.02mm,H=0.08mm,K=4.75kN/m,进行三种硬度地面情况下的跌落仿真,对应的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如表6所示。
由表6可见,在相同跌落角度、跌落高度条件下稳健设计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比原设计参数,即W=1.3mm,D=1.0mm,H=0.08mm,K=4.8kN/m,无论对减小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还是减小其波动,都理想得多。因此,该组参数是使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对地面硬度变化具有稳健性的最优组合。
5 结束语
本文详细叙述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设计方法,运用Taguchi方法进行了移动硬盘关键零件结构参数设计,获得了使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对地面硬度变化具有稳健性的最优参数水平组合是W2D3H2K1。通过仿真试验验证,稳健优化值对提高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动态性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这表明通过Taguchi参数设计方法可以减少噪声因素影响,从而保证移动硬盘跌落冲击耐撞性能的稳健可靠。
摘要:运用Taguchi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的移动硬盘跌落冲击耐撞性能稳健设计方法。以6.3cm(2.5in)移动硬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的移动硬盘跌落冲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对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移动硬盘耐撞性能稳健设计,获得使磁盘盘片接触面等效应力对地面硬度变化具有稳健性的最优参数水平组合,并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分析。该方法为改进设计提高移动硬盘耐撞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有限元法,Taguchi方法,移动硬盘,耐撞性,稳健设计
参考文献
[1]Edwards J R.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hockResponse and Head Slap Behavior of a Hard DiskDrive[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9,35(2):864-867.
[2]Shi B J,Shu D W,Wang Shao,et al.Drop Test Sim-ulation and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a Head Ac-tuator Assembly in a Hard Disk Dr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07(34):120-133.
[3]Shu D W,Shi B J,Meng H,et al.Shock Analysisof a Head Actuator Assembly Subjected to Half-sine Acceleration Pulses[J].Impact Engineering,2007,34:254-263.
[4]Shu D W,Shi B J,Meng H,et al.The Pulse WidthEffect of Single Half-sine Acceleration Pulse onthe Peak Response of an Actuator Arm of HardDisk Drive[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6(423):199-203.
[5]Zeng Sheng,Lin Rongming,Xu Limei,et al.NovelMethod for Minimizing Track Seeking Residual Vi-brations of Hard Disk Drive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1,37(3):1146-1156.
[6]徐光弘,王宏民.硬盘驱动器抗冲击性能的分析与计算[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1999,23(3):2-7.
[7]林大超,施惠基,曾德斌,等.硬盘驱动器冲击激励的头盘碰撞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4,24(2):122-126.
[8]吴学鹏.硬盘振动失效分析及隔振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4.
[9]谢正义,陈云飞.有限元分析在磁头悬架动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5,34(5):21-24.
[10]李裕春,时党勇,赵远.ANSYS10.0/LS-DYNA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硬盘性能 篇5
低价入门体验
创见340系列 128GB
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加上基本的应用软件,其实128GB容量硬盘作为主盘基本还是可以满足用户日常需求,299元/128GB的创见340系列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颇为实用。创见340系列 128G固态硬盘搭载高品质镁光同步型MLC闪存颗粒,能较好地提升SSD耐用性,加上对“深眠模式”的支持,不仅能有效关闭SATA界面的电源,更能在20毫秒内快速回应系统运作。
主控JMF667H
闪存架构Synchronous MLC
TRIM功能 支持TRIM
硬盘尺寸2.5英寸
外形尺寸99.8mm×69.8mm×7mm
主流高性价比之选 威刚SP600 256GB
价格持续走低,让256GB容量的SSD固态硬盘售价已经在500元左右盘整了,威刚SP600 256GB采用7mm全金属材质外壳,可更好地适配移动PC平台的使用需要。该固态硬盘搭载主流的JMF667H主控芯片,以精选的MLC同步闪存颗粒作为存储单元,在数据读写的稳定性和硬盘寿命方面都具备较高素质,在威刚专用管理工具的配合下,用户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读写和管理。
主控JMicron控制器
闪存架构Synchronous MLC
TRIM功能 支持TRIM
硬盘尺寸2.5英寸
外形尺寸99.8mm×69.8mm×7mm
玩家的伴侣
金士顿HyperX FURY系列 240GB
不少SSD固态硬盘厂商都针对玩家推出了针对性产品,HyperX是金士顿定位高端、骨灰级玩家的代号,隶属HyperX骇客家族新一代的FURY SSD的定位介于HyperX系列与入门级V300系列之间,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SandForce 2281主控,支持DuraWrite、RAISE等技术,值得追求品质的消费者选用。
主控SandForce SF-2281
闪存架构MLC同步颗粒
TRIM功能 支持TRIM
硬盘尺寸2.5英寸
外形尺寸100.1mm×69.8mm×7mm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主流消费市场的崛起,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的TLC闪存SSD固态硬盘势必崛起,而对于消费者担心的TLC问题,笔者也进行了咨询。TLC具备的1000次P/E循环寿命看起来并不多,但是依然够用。假如用户每天的平均写入量大约是10GB,256GB容量的TLC颗粒固态硬盘足够满足用户20年以上的使用,而且这几年存储厂商也推出了不少如优化信号处理、更强的ECC算法等针对提升TLC闪存颗粒寿命的技术,三星840更通过扩大备用区域容量,将SSD固态硬盘容量由256GB减为250GB的办法来保证SSD寿命,所以购买TLC颗粒固态硬盘是无需担心产品寿命的。
硬盘性能 篇6
关键词:车载硬盘录像机,硬盘减振,橡胶减振器,钢丝绳减振器,电子减振方案
由于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政府非常重视公共安全状况,把维护公共安全秩序看作“维稳”的重点,所以催生出对公共安全的安全防护产品的极大需求。而公交车抑或地铁等作为公共运输工具,是人员聚集极多,人员成分及其复杂,安全防范形势异常严峻的地方。作为安全技术防范的核心设备,作为传统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细分市场,车载硬盘录像机在近年来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1 车载硬盘录像机
车载硬盘录像机属于传统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细分市场,它是随着数字视音频编码技术在车辆上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用产品。车载硬盘录像机结合了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恶劣环境大容量数据硬盘存储、汽车电子、无线视频网传、GPS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客运行业、特种车辆行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视音频监控。
目前各车载硬盘录像机厂家选用的视音频编解码算法主要有:MPEG-2、MPEG-4、H.264、MJPEG等,其中MPEG-2和MJPEG的压缩率较低,使用得比较少;H.264编码算法具有视频压缩率高、码流低、无线网络低带宽适应性好等特点,是目前车载硬盘录像机选用压缩格式的主流。车载硬盘录像机录像分辨率随着数字编码性能的提高也从CIF(352×288)、2CIF(704×288)、DCIF(528×384)、D1(704×576)提升到720P和1080P。
车载硬盘录像机根据不同行业应用要求,可进行多种功能定制。
(1)客运行业定制功能分析。
客运行业对车载硬盘录像机的需求除简单的车载视频监控功能外,还需要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以了解车内外实时情况)、GPS卫星定位、车辆调度、车辆语音报站、车辆行驶信息纪录、多媒体娱乐广告播放等功能。
(2)警用车辆定制功能分析。
公安行业对车载硬盘录像机的主要功能有:视频监控、无线网传、云台控制等。交警更关注如何进行违章取证,主要需求有:车牌识别、黑名单比对等。城管和运管等行业也有与交警类似的需求。
(3)金融行业定制功能分析。
金融行业运钞车辆要求车载硬盘录像机稳定可靠工作,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即时地将视频和报警信息上传到管理中心平台,并可与监控中心平台进行互动。
(4)汽车电子定制功能。
车载硬盘录像机还应和汽车电子相关功能进行结合,例如:汽车行驶数据采集与上传普遍采用CAN总线技术,车载硬盘录像机也应具备CAN总线接入与分析处理功能,通过硬盘纪录车辆行驶的相关信息,并对重要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5)其他交通工具车载硬盘录像机应用。
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行业也有实时监控的需求,这些行业除了需增加硬盘减振加固处理外,还需注意此类项目所使用的电源和普通汽车电源的差别,例如:列车提供车载设备的电源大多为DC48V或DC110V,而普通车载电源为DC12V或DC24V。
2 车载硬盘录像机硬盘减振研究现状
硬盘防震减振技术是车载硬盘录像机的关键技术,也是车载硬盘录像机区别与传统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特别功能。传统硬盘减振加固技术一般使用机械手段,将硬盘悬浮在特制的硬盘减振器内,减振器吸收外界对硬盘的振动和冲击能量,确保硬盘磁头等脆弱部分不受外界机械振动的影响。
车载硬盘录像机上采用的减振手段有2类:一类是内置减振;也就是减振器安装在录像机内部,直接保护硬盘的方式,此类典型的减振器是橡胶减振器;第二类是外置减振,把减振器安装在录像机外部,而内部硬盘不做保护的减振方式,典型的就是钢丝绳减振器。
2.1 橡胶减振器
橡胶隔振垫作为重要的隔振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安装在各类减振系统中。橡胶隔振垫具有很多优点:隔振效果显著;形状不受限制,各方向的刚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具有空间弹簧特性,能承受多向载荷;利用内摩擦产生的阻尼,能较好地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所以兼有弹簧和阻尼器两种作用;容易与金属牢固的黏结在一起,大大简化了固定和支撑结构;此外,橡胶隔振垫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合成批生产。
2.2 钢丝绳减振器
钢丝绳减振器是利用金属丝间的摩擦阻尼来减振的减振器。它具有的非线性和变频特性的特点使其可以消除一般隔振器所存在的高频驻波问题。共振时它具有弯曲滞后特性,它的固有阻尼又可以耗散和吸收高频和低频振动。钢丝绳减振器可以产生很大的动态位移,可以衰减强烈的冲击。钢丝绳减振器可以用于恶劣的使用环境,它由不锈钢、耐腐蚀铝合金或者耐热耐蚀的铬镍铁合金制成,可以不收臭氧、油液、油脂、沙粒等影响,可以在—204℃~317℃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寿命甚至比被保护的设备本身还长。经过实际测试,对车载硬盘录像机来说,钢丝绳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比橡胶减振器要好得多。但是,由于钢丝绳减振器成本实在太高,主要用在军用产品减振上。车载硬盘录像机主要采用橡胶减振器;国内外对于硬盘减振方面的研究情况有: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J.Luo、D.W.Shu、B.J.Shi等学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来对硬盘驱动器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Dong-WeiShu,BaoJunShi等学者对硬盘驱动器的制动器在半正弦加速度脉冲下进行了振动冲击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贾建援、赵种磊等在分析微型硬盘主动隔振系统的机械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作动器的冲击振动主动控制解决方案。
西安电子科学大学徐弘光、王宏民对硬盘驱动器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并用VC++和MATLAB语言编制了头盘冲击特性计算程序,对硬盘驱动器工作状态下系统的冲击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
3 发展趋势及展望
橡胶减振器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展橡胶、金属减振器新型结构设计及其新功能研究;减振与高阻尼兼顾橡胶减振器的研究与开发;将加大减振器橡胶材料、粘弹性高阻尼材料、与金属板夹层复合多功能橡胶减振支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力度;继续开展粘弹性高阻尼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内封液体的复合橡胶减振器(简称液体弹簧)和弹性胶泥缓冲器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高技术缓冲器产品,是缓冲器理想的胶泥材料。磁流体复合弹簧(Magnetic Hydraulic Spring)是应用磁流体高科技材料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振元件。这种减振元件不仅具有万向减振性、功能稳定性及寿命长的优点,而且能彻底消除磨擦,无噪声,适合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磁性流体材料的研究应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前沿课题,以磁流体为材料的减振产品是减振元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出现了电子减振的方案,通过外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振动信息,根据振动的强度对硬盘读写周期进行干预,以保护硬盘磁头正常读写。这种硬盘减振方式也许会成为将来主流的车载硬盘减振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栋.金属丝阻尼减振器在电子设备隔振系统中的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3(3):57—61.
硬盘性能 篇7
一、存储能力的比较
光盘、移动硬盘和热插拔硬盘这三种存储设备的存储能力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光盘的存储容量要比硬盘小许多。
1. 光盘片的直径一般是5.25英寸,根据存储方式不同分为CD和DVD两大类。而我们日常所用得VCD只是CD中的VideoCD(视频),此外CD光盘还包括,CD-Audio (CD-DA,音乐CD), CD-ROM(电脑数据光盘)、Mixed-CD、CD-Extra等几种类型。从容量上来讲,CD/VCD只能容纳650MB-700MB左右的数据,而DVD最少可以容纳4.7GB的数据。按单/双面与单/双层结构的各种组合,DVD可以分为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和双面双层四种物理结构。单面单层DVD盘的容量为4.7GB(约为CD-ROM容量的7倍),双面双层DVD盘的容量则高达17GB(约为CD-ROM容量的26倍)。
此外,目前新研发出来的蓝光DVD和HD-DVD在存储能力上又有了很大的提升,蓝光DVD的容量甚至已达到了几十个GB,与硬盘的容量相差无几。
2.移动硬盘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制, 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目前移动硬盘内所采用的硬盘类型主要有三种:3.5寸台式机硬盘;2.5寸笔记本硬盘;1.8寸微型硬盘, 但从性价比方面考虑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移动硬盘以硬盘为存储介制, 因此其存储容量就是其内部硬盘的存储容量。移动硬盘存储容量就决定着其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 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移动硬盘的容量同样是以MB (兆) 和GB (千兆) 为单位的, 目前移动硬盘大多提供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500GB、640GB、750GB、1000GB、1.5TB、2TB、3TB, 随着技术的发展, 更大容量的移动硬盘还将不断推出。
3. 热插拔硬盘英文名为Hot-Swappable Disk,它和普通IDE硬盘相比有很多优点:如接口速度快,并且由于主要用于服务器。因此,硬盘本身的性能也比较高,硬盘转速快,缓存容量大,CPU占用率低,扩展性远优于IDE硬盘。就单个硬盘的存储容量而言,10GB、20GB、30GB都有,但目前更大容量的热插拔硬盘还很少。
二、安全性比较
由于光盘、移动硬盘和热插拔硬盘在制作材料,存取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诸多不同,其在安全性上也有着各自的特点。
1. 物理安全性的比较
光盘制作成本低,不怕磁和热,寿命长。但由于光盘自身并没有保护装置,极容易被污染、划伤和损坏,造成信息无法正常存取。
而目前的移动硬盘和热插拔硬盘,其自身都装有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外壳,物理安全性要好于光盘。但硬盘的寿命有限,而且经常频繁的存取信息对硬盘也会造成一定的磨损。
2. 信息存取安全性比较
光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读型光盘CD-ROM,这种光盘盘片由生产厂家预先写入信息,用户使用时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第二种是只写一次型光盘WORM (Write Once, Read Many),这种光盘可以由用户写入信息,但是只能写一次,以后只能读出。第三种是可擦写型光盘,这种光盘类似磁盘,可以重复读写。除第三种外,前两种光盘的安全性比较高,但由于光盘容易被损坏,其安全性还是要低于硬盘的。
硬盘的信息存取能力和安全性也是比较好的,如果出现硬盘中的信息丢失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恢复,这点显然是光盘不可能实现的。此外,它在存取信息时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如安全密码等技术,使其信息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热插拔硬盘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了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等,安全性更好。
三、性价比
光盘、移动硬盘和热插拔硬盘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选择哪种存储设备呢?我认为应该具体分析,也就是说要从用户的具体条件来谈性价比问题。因为虽然硬盘容量大,但价格高;光盘虽然价格便宜,但其容量相对于硬盘来说又比较小。
就个人用户而言,光盘和移动硬盘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个人平时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容量较大的移动硬盘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我们根本不会或不经常遇到处理大量信息的情况,而且拥有计算机或DVD播放机等设备,光盘就足够使用了。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果企业内部拥有计算机服务器,肯定是需要使用热插拔硬盘的。但是对于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如果需要保存,采用光盘存储是最常用的方法。移动硬盘虽然容量大,但其保存寿命尚未得到认可。而且,如果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的话,移动硬盘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因为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可以很容易实现大量信息的自由传递。
当然,在我们确定所使用的存储设备种类后,如何选择其性价比高的产品也是必须考虑的。如从产品的容量、售后服务、价格,以及品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存储设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光盘、移动硬盘和热插拔硬盘这三种存储设备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有着不同的用途。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光盘比硬盘好,或硬盘比光盘要好,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存储设备。
摘要:本文利用比较法、调查分析法, 对高校负责信息存储的硬件设备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高校,信息存储的硬件设备,比较
参考文献
[1]张钟澍.大容量硬盘修复技术及数据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生产性能02-17
Web前端性能优化的研究与应用02-17
如何提高柴油机的性能02-17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优化研究02-17
心得总结:Java性能优化技巧02-17
网站前端性能优化总结02-17
怎样提高种猪繁殖性能02-17
网络性能分析及优化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