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是建筑专业的主导课程,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强和理论跨度大等特点,如何在规定的课时内,使学生成为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技能人才?我在教学中结合目前《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对建筑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使用以下六项措施。
1 教学目标突出应用性
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整合和重构,使之合理化;知识的深度以满足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需要为度,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应用性。
2 教材的优选和编写
根据调查,大部分毕业生感觉《施工技术》课程上有些学到的知识用不上,而用到的知识却没学,虽然市场上已出版了很多面向职高的教材,但普遍的情况是由本科教材改编而来的,无论是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还是内容结构上,与本科教材没有本质差别,通常只是删除一些理论性强、生硬难懂的部分,在内容上进行简化,对于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也没有能够及时补充,没有真正编写出体现职业教育可理解性、实践性、技能性特点的教材。我们应该贯彻“人才培养围绕市场转”原则,坚持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并结合建设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教学内容予以增删,逐步完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内容进行添加和重组,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并根据地域特点,编写校本教材。
3 师资队伍的配备
《建筑施工技术》对培养建筑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师资队伍应该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学力,职称结构科学合理,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除了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那就需要积极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育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充实教师队伍。首先,对于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施工教师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还应利用带学生实习的机会,去工地了解新的施工工艺。另外,要求施工老师每隔2~3年外出学习、深造,充实、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一支“双师(教师、工程师)型”的师资队伍。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优秀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如:邀请有经验的建造师、监理师、建筑公司总经理来校举办讲座或专题培训,将生产实践经验、新技术、岗位技能要求与专业技能相融合,使师傅成为教师,切实保证了专业教学与行业同步,源源不断地将施工、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规范、新设备引入课堂。
4 教学模式的改变
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模式,职业教学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施工技术课程》应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要将技能训练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实施“理论+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应达1∶1以上。在实验室、实习场地进行课程操作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要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期间,由建筑企业的师傅与教师一起对学生实习工作过程进行指导,实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
5 教学方法的改善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课件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重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施工技术、工艺等内容采用动画、视频、图片等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犹如进入工地。例如:用图片课件讲解模板工程,使学生充分了解模板构造,掌握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及检验方法。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先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然后,在校内操作实验室或实习场地让学生练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例如:通过砖砌体的砌筑及抹灰实习实训,使学生掌握砖砌体的组砌方式,砌筑工艺和操作要点,掌握抹灰的基本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检测工具进行质量验收。
6 考核方法改善,“双证”毕业
首先是考核方案的改善,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做法,突出技能考核。如:平时成绩占10%,主要指:课堂发言和作业;课程实习成绩占30%,主要指:每章节的实训和操作技能;综合实训占40%,主要是指实训成果;期末考试只总成绩的占20%。其次是要求学生拿“双证”。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重点,进行仿真教学.结合在建工程项目,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实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真题真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与建筑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通过考核,使学生获取: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木工,预算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等一证,多证书,使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六项措施,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是会受到社会欢迎的、有知识、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的人才。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模式,职业教学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施工技术课程》应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要将技能训练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实施“理论+实践”教学。
关键词:目标,教材,师资,教学,考核
相关文章:
银行六项机制落实02-12
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02-12
施工单位落实三基建设02-12
落实九项惠民工程措施02-12
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应注意的六个问题02-12
我的母亲 老舍课文解析02-12
七条规定、重在落实02-1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总结02-12
安全生产先进班组总结02-12
五一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落实情况汇报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