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手法(精选八篇)
夸张手法 篇1
一、意想不到,加深印象
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颖神奇的东西。如果在课上用夸张的表演吸引他们,教学效果会大大地提高。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摒弃平铺直叙的说教,大胆地运用多变、滑稽的夸张表演来刺激学生们的脑神经,让他们处于亢奋状态。电视中的小品,总是有个别桥段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如果我们的英语课堂,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学得特别好。
例如:在教“big, small, pen, pencil””时,我带了一支超大的铅笔,在教单词时,我变魔术式地拿出了大铅笔,孩子们看到,立刻惊呼。我对孩子们说:“谁能把‘pencil’正确地拼出来,谁就可以拿走我这支大铅笔。”他们为了得到铅笔,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个单词。此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我又给出了“big”,并形象地描述大铅笔,与此同时,呈现“small”,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会“small”和“big”。在孩子们拼读时,我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做夸张的手势,在夸张的动作中加深对这几个单词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在课上多运用此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觉得英语学习既有趣又实用。
二、资源辅助,强化记忆
夸张手法的运用也不能单一,如果每次都一样,就缺乏吸引力了。在课上,不要总是教师一个人表演,可以让孩子们也参与其中。他们的表演或许更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像、视频,等等。丰富的资源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多彩多姿,让孩子们兴致更浓。教师在课堂组织时,可以借助道具,运用课本材料让孩子们表演,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强化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食物类单词“bread, rice,hamburger, food, noodles”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食品,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我把这些食物都做成了卡通式的形象。当大屏幕闪现这些食品时,他们看着惊叹不已。没想到食品也可以如此“卡哇伊”。当他们对单词的读音很熟悉之后,我限定时间让他们记忆单词,只要能记住两个,就可以来品尝老师带来的食物。孩子们听了,立刻兴奋起来。有些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专挑难度大的“汉堡hamburger和面条noodles”。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孩子们特别喜欢。最后,我让他们给自己写出的单词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片,并用“I like…”来讲述自己喜欢的食物。如此的活动,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单词,并学会了句型。可见,这样的教学是紧扣孩子们需求的,是他们愿意参与的,所以,教学效果才会如此显著。
三、适度夸张,保持新鲜
夸张手法的运用不能太滥,要合理适度。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去设计夸张表演的环节。不管是用语言、道具,还是教师亲自示范表演,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低年级孩子可能难以理解教师某些夸张的方式,如果使用那就毫无效率可言了;还有高年级的学生懂得较多了,如果教师使用幼稚的夸张手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也让学生觉得老师水平低下。所以,在使用夸张手法时,要先了解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准契合点,恰到好处地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并且,夸张就是要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因此,我们要尽量多样化、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增强英语课堂的魅力指数,让学生们爱上英语学习。
例如:在教动物类单词时,因为是低年级的内容,我就做了许多头饰带进教室。有“老虎tiger,小狗dog,小猫cat,狮子lion,猴子monkey”,等等,孩子们看到头饰就兴奋,他们都争着抢着要戴头饰,他们希望站到台前做模特,想展示自己。因此,当任何一个孩子到台前做夸张动作时,我就让其他学生大声说出动物的名称,并用所学的句型去描述动物,如:Look at the dog, it has small ears, big eyesand a short tail. 如果是高年级学生复习动物类单词,我们就可以直接带他们参观动物园,或者设置动物园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单词、句型、对话训练。
带有夸张修辞手法的诗 篇2
带有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已经为各位读者准备好啦。
带有夸张修辞手法的诗
桃花潭水深千尺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雪》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夸张手法推动活力英语课堂生成 篇3
关键词:夸张手法;师生互动;资源夸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本文将结合夸张手法的艺术性、互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对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及实施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也“疯狂”,师生互动享乐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教态,特别是良好的情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使之不知不觉地接受英语知识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老舍先生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一个“疯狂”、大胆、夸张的老师必定是个外向、幽默、富有激情的人。夸张也是一种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是课堂的灵魂,只有教师充满热情、充满感召力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快乐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言语的夸张。
2.表情的夸张。
3.肢体动作的夸张。
二、教学资源夸张化,直观形象印象深
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刺激偏离它们的周围环境或是偏离人的预期效果,会使人产生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这种能引起差异的刺激会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加深印象。
1.实物对比。
2.图文并茂。
3.借多媒体技术表现夸张。
三、夸张情境巧创设,新学内容好记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或模拟的情境中融入夸张手法能更好地组织学生思维,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打破传统,打破常规,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夸张手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小學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实现课堂教学中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相结合,从而推动活力英语课堂的生成。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安海成功小学)
善用夸张手法,增强学习效果 篇4
一、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的特点, 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显得诙谐、幽默,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在感官上表现出好奇和兴奋,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表现欲。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Can I...”的句型后, 为使学生学会使用, 勤于说练, 我捧着一只纸箱走进教室, 箱子上面故作神秘地盖着一块彩色方巾, 慢慢揭开方巾一角, 瞄一下, 笑一笑, 又迅速放下, 引来学生的一片窃窃私语, 个个跃跃欲试想上来看个究竟。我做了个“Stop”的动作, 示意他们举手发言。我点了班长, 班长站起来说:“Can I have a look, Miss Shi? ”“Sure.”我边说边示意他上来观看, 班长看完露出惊讶的表情, 过后又忍俊不禁地笑了。在他还没出声前, 我做了个“嘘”的动作, 他心领神会, 按我的要求闭嘴站在黑板前不下去。一系列夸张的肢体语言, 更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 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举手, 每个人站起来都和班长一样说:“Can I have a look, Miss Shi? ”他们一一上来观看, 但不说话不能下去。等到上面有十几个学生时, 全班同学已经都会熟练地说“Can I have a look? ”了。我要的就是这效果, 这时我让上面的学生下去, 他们早已按捺不住, 七嘴八舌地道出原来纸箱是空的。可以看出, 夸张的肢体表演效果, 给学生带来诙谐、幽默感, 让他们愉快地学习, 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喜爱, 在模仿过程中提高表现力。
二、运用夸张的多媒体插件, 加快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信息时代大力提倡运用身边的资源为教育服务, 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 已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中夸张式情景教学法, 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加快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到10的数字英文时, 为了加快学生对数字英语的掌握, 课堂上我播放了一段多媒体录像, 画面中深圳蒋家四胞胎小兄弟在表演快板, 一样的衣服, 一样的个子, 一样的发型, 一样的脸庞……初看简直一模一样, 这么夸张的造型, 学生无法分辨谁是老大, 谁是老二、老三、老四, 待到他们低下头来, 学生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理发师帮他们分别剃出了1, 2, 3, 4四个数字发型, 只要看看他们头上的数字就知道谁是老几。在这种气氛下, 学生把1, 2, 3, 4, 5, 6, 7……用彩色粉笔夸张地写在同学胸前的卡片上, 再来学习今天要学的英文数字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等, 就轻松快捷得多了, 整堂课上, 见到3号张三, 只喊three不喊张三, 见到4号李四只喊four不喊李四 , 张三李四也大声应答 , 学生边玩边学, 学得不亦乐乎, 很快就掌握了单词。可见, 通过上面选播的多媒体录像, 让小学生在夸张的情景氛围中活跃思维, 创新思维, 乐于学习, 把枯燥的单词放在游戏中学习, 不仅直观易懂, 同学间还间接地互帮互学, 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运用夸张的语言交流, 锻炼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 就像普通话是我国的国语一样,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 经济交流越来越多, 社会上迫切需要大量英语人才, 提高学生英语的会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低年级小学生天真烂漫, 根据他们好问、大胆、不害羞的特点, 运用夸张的语言, 让他们大声地交流英语, 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I ike dogs”的动物名时, 我又拓展了一些其他动物的单词, 在复习课时学生根据有些同学的特征, 夸张地把他们比喻成动物, 如李华活泼好动, 爱做小动作, 同学们夸 张地笑着 对他说 :“You are a monkey, Li Hua.”李华大声还击胖子张英 : “You are a panda, Zheng Ying.”甚至有同学开起我的玩笑 : “She is a tiger, Miss Wu.” (语文吴老师严厉出名 , 被同学们冠以老虎的美名 ) 在一片嬉戏笑闹中, 学生很快学会动物单词。通过夸张的比喻, 在互相开玩笑中交流英语, 既好玩, 又掌握英语知识, 并且锻炼学生大胆、大声交流英语的能力, 提高学生口语的交流能力, 这种学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在平时的课外交流活动中, 有些学生吸 收媒体上 的英语交 流语气 , 把英语说 得“洋”味十足。 老师在指导学生跟读课文时, 要有意识地根据人物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活动, 夸张地模仿朗读, 课堂效果不错, 学生读得也很棒。
运用夸张手法的小学作文句子 篇5
1.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2.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3.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4.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
5.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6.精妙世无双。
7.昨天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问妈妈最近家里怎么样。妈妈说家里没什么事。妈妈说有一家来要化肥钱的。我妈妈这样评价他们的`化肥:你们两年前化肥头几天耕地还有那,我捡起一个来装到枪里打死了一群兔子。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2.我捋起袖口,将锅凑到水龙头,冲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招“天昏地暗”,最后来个“荡气回肠”。一番折腾,累得我“气喘如牛”。
1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4.他说他饿得能吃下一整只牛。
15.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16.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17.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
18.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19.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20.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21.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22.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3.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4.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25.玻璃干净得能当镜子。
26.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7.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28.班里静得连针掉了都能听见。
29.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如火箭有样飞翔。
30.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31.一个装着一对鲸鱼的米格飞机在被乌云盖的就能看见芝麻粒那么大小蓝色的蓝天上如同蜗牛般的火速飞翔着。
32.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33.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4.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35.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
36.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37.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38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39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夸张手法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师;兴趣;积极性;提高
一、夸张手法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夸张手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1.能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夸张手法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
2.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
3. 能够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得到积极的体验。夸张手法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热情得到尊重,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喜欢与教师共同创造合作,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和稳定。
教育学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高、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三、夸张手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作用。
1. 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的方式。
各种积极因素的丰富含义,在夸张手法的作用下,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景,并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学生,也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非常有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学习夸张手法表达过的那些有趣的情景和内容,在这种模仿学习中,学生的肢体及各种感官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在这种模仿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心情愉快,学习态度就会从被动转为自觉和主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不再满足已取得的学习成果,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会发自内心产生出要努力学好英语的愿望,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提高和升华。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会更大,收获也会更多。
2.学习内容更直观易懂。夸张手法属于直观教学法范畴。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非语言行为的身势、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观和语言内部直观等积极因素,其中非语言的外部直观比语言的内部直观作用更大。
3.巩固知识,增强记忆。英语学习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
(1)對生动的形象印象较深。夸张手法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往往有如同小品、相声那样。一个包袱的出现,引起人们好奇,当包袱解开是,趣味突显,回味无穷。因为人们对夸张的形象和情节,印象较深。
(2)对同一内容,多种夸张,印象加深。因为夸张手法可利用的因素很广泛,所以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妨多设计几种不同的夸张,从多种角度设计出不同的生动形象和情景,这样能大大拓展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想象空间,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更全面、更准确,只有理解了学习内容,搞通搞懂了,印象加深了,才能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3)精心布置课外作业,印象更深。前面提到,夸张手法能调动学生的肢体和各种感官的作用,但这一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抄写和背诵外,要精心设计编排作业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演讲、游戏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模仿学习夸张手法的运用,促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在课后去准备和练习。
4.“洋腔洋调”的真实效果。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洋腔洋调”特征非常明显,也更接近真实,夸张手法的运用,帮助小学生从初学英语开始,就受到“洋腔洋调”的熏陶,步入正轨,少走弯路。这种独特的效果,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四、运用夸张手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但要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科学地运用夸张手法,否则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为此,就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事项作如下分析。
1.合理适度。夸张手法要适时运用,在需要的时候夸张而不应整堂课从头到尾地滥用,这样会不利于夸张手法的有效发挥。所以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合理,适度,方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围绕主题。在运用夸张手法时,要紧紧围绕正在学习的内容。
3.保持新颖。夸张手法的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篇7
拥有蓝色皮肤的蓝精灵,拥有黄色且大而扁的嘴巴的唐老鸭,挺着圆圆小肚子和圆圆大耳朵的米老鼠,拥有香肠鼻子和小黑眼的阿凡提,大大脑袋的大头儿子、尖细头的小头爸爸,憨厚的熊大熊二等。这些经过夸张手法运用后的角色不仅让我们对这些角色念念不忘,且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很容易随着它们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我们自己的感情;这些动漫角色正是因为其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才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它们所处的情景中而无法自拔。
对整部动画作品而言,角色造型是整部动画篇的灵魂所在,其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成败。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增强动画片的生命力,使其更感人,更能引人入胜,而拙劣的角色造型则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导致影片的失败。
因此对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是相当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对其鉴赏能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的技巧。
动画作品中活灵活现的角色设计手法有很多种,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写实型手法、装饰型手法、漫画型手法、夸张型手法、可爱型手法等。本文将从夸张型表现方法的运用,结合例子来分析、鉴赏动漫角色。
高尔基这位著名文学家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其实,夸张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古有梵高抽象的人物造型,现有BENJAMIN设计的欣长身材的角色造型等等。那么夸张的设计手法是怎样的呢?
夸张的角色造型是一种创新的造型设计变化,通过虚构的形式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进行夸大,给人一种奇特的感情变化,给观众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同时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在动漫角色造型中可从角色的造型、服装、性格、动作等方面入手进行夸张设计,突显动漫角色的形象。
下面将从这几点来举例分析、鉴赏。
(一)角色造型夸张性
角色造型的夸张可以表现在角色外在形象上。如《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夸大了大头儿子的头,头圆滚滚的,搭配两个大大圆溜溜的黑眼睛,小巧的鼻子和嘴巴;这样一个大头与纤细的手脚,圆圆的小肚子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也会给观众一种疑问:这么重的头会不会压坏小身体呢?然而正是这样的设计给观众一种萌萌的感觉,突显出这个角色的可爱之处。而小头爸爸的角色则是将头部设计得像一个梯形,上小下大,大大的方形眼镜更显得他的头很尖,圆圆的大肚腩突显了他的可爱慈祥的形象。
在《喜羊羊》中大小羊们的造型设计就是一种特别的夸张表现手法,纤细化了的手脚搭配着滚圆的身体,让人替羊羊们担忧那两条小腿会不会站不起来迈不动步伐。
正是这些“不搭调”的表现手法设计出了能够让大家在忙碌紧绷的生活中轻松一笑的材料。
(二)角色服装夸张性
服装设计也是角色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夸张得当能为作品增添风采。如《妖精的尾巴》中艾露莎大胆的布条着装,将她婀娜多姿的身材展露出来,长裙飘飘的却拥有着呆板的性格,而纳兹敞胸露怀的小马甲搭配厚实的围巾,冷热不均的搭配方式将他不羁的性格与不畏艰难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海贼王》中乌索普简易的荷叶边帽子,穿着带毛边的吊带裤,光着膀子,斜背着红色大布包,将其爱发明爱制造的性格很好的表现出来。
(三)角色的性格夸张性
要想塑造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需要赋予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性格,才能体现出他自身的独特性。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角色的性格也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冰雪奇缘》中安娜是一个极度勇敢无惧,神经大条的性格,给人开朗温柔体贴的感觉,塑造了她容易被感动、受骗的个性,而其姐姐艾莎在恐惧中保持她的优雅、矜持、王者之相,但是最终恐惧战胜了一切,让她变得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好在随着剧情的发展,唤起了她对妹妹的疼爱之情,使她的性格转变为乐观、不畏艰难险阻的性格。这些角色性格的转变使得观众在观赏时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剧情的发展中。又如动画版《憨豆先生》这部动画片里面的憨豆先生的角色塑造为有点笨拙、幼稚、思想单纯、腼腆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夸张化的性格将幽默表现得更好。
(四)角色动作的夸张性
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除了恰当的角色场景设计外,角色的动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动作设计得好的话,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能增加作品的观赏指数。
经典动画《猫和老鼠》中猫汤姆经常被老鼠杰瑞抓弄,在剧中,汤姆有时会被炸得浑身焦黑,但很快抖一抖身子就会恢复回来;有时会被碾压得像一张纸张,很薄很薄,不一会儿又像被充了气一样恢复回来;有时还会被杰瑞拉成长条状,等他恢复精神状态时又是正常的效果。正是这种夸张、不现实的动作效果让观众在观赏中能够哈哈大笑,笑完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循环去看,使这部动画片的从1940年2月10日首映到现在仍然是热播动画片之一。
二、总结
使用夸张手法来设计一个动漫角色可以充分体现出角色的独特个性。夸张性既能表现在角色的造型上,让角色看起来更具特色;也能表现在服装上,特别的服饰安排不但能体现角色的身份、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还能体现在动漫角色的性格上,性格的大幅度转变能让观众随着其性格改变而跟着改变自己的感情,这样在不知觉中就能丰富剧情,吸引更多观众;除此之外夸张性还表现在动作上,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震撼效果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总而言之,夸张的设计方法能让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为作品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晓黎.动画造型基础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2]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
[3](美)Nancy Beiman著,薛蕾译.准备分镜图——动画编剧与角色设定(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1.
浅谈动画创作中夸张手法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动画,创作,夸张手法
一、动画创作中夸张手法
“夸张”作为动画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被广泛应用于动画创作中, 几乎每一部动画作品都使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带动动画的创新发展, 动画进入发展的黄金时间。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动画创作中的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迅速, 很多优秀的作品被创作出来, 不难发现夸张手法的使用贯穿于作品中。日本动画产业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夸张手法的运用更是大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国的动画产业也不甘落后, 借助高科技以及当前动画蓬勃发展的环境, 正是因为有了夸张, 才有了与实拍影片完全不同的画面表现力与独特的艺术感觉, 才有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强大魅力和生命力。
二、夸张的分类
1、按夸张的意义分类
1) 扩大夸张, 在事物原有基础上夸大其词, 故意把事物说的“高、大”等夸张形式。动画中有很多画面运用到了扩大夸张, 例如动画《猫和老鼠》中, 猫追老鼠的镜头, 为了表现奔跑速度之快, 猫和老鼠的人体都严重变形, 此处就是用到了扩大夸张, 更直观的表现了速度之快, 让人印象深刻。
2) 缩小夸张, 在事物原有基础上缩小表现, 故意把事物说的“低、小”等夸张形式。例如动画《猫和老鼠》中, 现实中老鼠肯定斗不过猫, 但是动画中每次都是猫被老鼠玩的很惨, 这就是用到缩小夸张, 除了表现猫的软弱笨拙, 同时能使观众开怀大笑。
2、按夸张的程度分类
1) 轻度夸张, 轻度夸张主要体现在夸张的语言, 一点点的现实基础夸张, 最接近真实场景, 夸张的最轻的程度。例如动画《西游记》中, 孙悟空背石头走, 开始有些吃力, 步伐一步一步慢下来, 就是用到轻度夸张, 背这么重的时候都会放慢脚步。
2) 中度夸张, 表现在语言诙谐幽默, 运用中度夸张, 使表现力更强, 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 高度夸张, 在原有基础上高度夸张, 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例如动画片《龟兔赛跑》中, 兔子为了显示自己跑的速度快, 用箭射扔出去的碰过, 然后在箭射出去后, 奔跑接住苹果放到自己头上让箭穿过苹果, 用高度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展示自己跑的速度之快。
三、夸张手法在动画中的重要作用
1、夸张手法能增强动画片的趣味性, 制造更多“笑果”
动画片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来自现实, 但是可以超越现实, 可以随着创作者的思路天马行空, 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进行创作, 不会受现实中各种因素的束缚, 夸张的表现手法为实现这种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动画创作跟现实真人电视一样遵照现实规律进行表现的花, 就会失去了动画的独特魅力, 大大降低动画作品应有的趣味。
2、能够更突出表现动画中的人物特征
拥有鲜明人物特征, 典型人物动作的动画片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收到观众的追捧,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动画中通过夸张放大人物的造型特点, 动作表情,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才会吸引人们的关注, 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之前很火的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 每个人物形象都有鲜明的特征。每次灰太狼抓到羊都会被羊通过各种方法逃走, 而且灰太狼的一句典型语是“我还会再回来的···”。再如该片中人物造型的夸张, 应该说动物造型的夸张, 现实中羊和狼都是四条腿走路的, 动物不会有太多的面部表情, 该片运用夸张的绘画风格, 把羊和狼都设计成可爱的人型模样, 拥有丰富的面部表情, 羊有男羊女羊小羊老羊, 狼也有男狼女郎和小狼,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征, 容易被观众记住, 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红太狼发火时拿着锅底敲打灰太狼并配有残暴的画面, 都会给观众带来笑点的同时让大家记住这些标志性动作。
3、能提高人们的想象力, 有助于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人称动画就是“想入非非的艺术, 幻想化的艺术。”可以说, 动画本身就是想象力的艺术, 没有丰富而高超的想象, 就没有动画艺术。夸张的动画表现形式, 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力, 更有助于开发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 有助于孩子健康活泼成长。动画片里的故事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 对儿童想像力的开发非常自然, 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 对孩子想象力的开发大有益处。
四、结论
动画创作中充分发挥了创作者的想象力, 在动画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 夸张的修辞表现手法是被运用非常广泛且最重要的一种, 在动画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夸张手法的分类和张手法在动画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动画中的案例对夸张在动画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 说明了夸张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指导教师:唐飞
参考文献
[1]陈佳薇.夸张手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20141.
[2]焦金雷.夸张的分类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