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年闰土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阅读单元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1、 师:这节课开始,我们一 学生自读批画,并交流回报 起学习第五单元。快速阅读单元提示,把有价值的信息批画下来。
2、 指名汇报,梳理板书。
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要求
二、 丰富积累,导入新课:
1. 介绍鲁迅:师:这单元 课文都与鲁迅先生有关,课前查阅了资料,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一边听记,一边补充。
学生齐读课题。
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利于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2. 师小结:在学习名家名 作的时候,适当的了解作者的身份、地位、主要作品,以及时代背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鲁迅先生的作品。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提出学习要求:朗读课 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检测自学:a、检测生字 词 扭胯 厨房
套住
刺猬
畜生
逃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词语,交流字词中易错的音
充分读文整体把握,同时回顾
课前预习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检测主要内容概括。 3. 理顺条例:文章着重记 叙了闰土给我带来的新鲜见闻,闰土给作者讲了哪些新鲜事呢?快速浏览文章,找找答案。
形意。
小组合作交流尝试概括小标题。
自主发现,互动交流。 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掌握概括小标题和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 精读课文,品读赏析。
1.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 课文,将你感兴趣的或是印象深刻的部分批画下来,简单的写写阅读后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 大组汇报指导,着重指 导“雪中捕鸟、看瓜刺猹”两件事。“雪中捕鸟”引导学生发现描写动作的部分,找到相关动词,读一读体会闰土的特点。通过抓住动词,读出闰土的聪明伶俐、经验丰富,以及收获后的自豪。 “看瓜刺猹”着重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联系课外资料,体会闰土的勇敢、身手敏捷、经验丰富。教师用语言塑造意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积累第一段。
师:随着作者的描写,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3. 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4. 其它的两件事情,选择 你喜欢的在组内有感情的读一读,简单说说读后的感受。 5. 师小结:闰土的生活, 真是丰富多彩。你的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学生默读课文,批画批注,小组交流。
学生自主交流,表达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其他学生边听边补充、纠正或是质疑。
学生自由交流,鼓励想象丰富。
跟随教师齐读第一自然段,争取背诵下来。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回忆以往生活,交流并积累素材。
尊重学生独立阅读的感受,给足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保证学生有独特的阅读感受。
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交流互动空间,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充分朗读并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巩固学法,活学活用。
学用迁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五、 总结写法
师:作者抓住了四件典型的事例,通过对闰土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乡村少年的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运用在写人的习作中。
学生听记并整理。
总结写法,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迁移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六、 分层次积累
教师布置任务:可以练习抄写生字词、可以整理课堂听记的内容、可以练习默写课文第一段。
学生按要求选择任务进行课堂练笔。
学用结合,将课堂学习尽快内化。
第二篇:《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
1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描述画面后,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 、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
捕鸟:
1 、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2 、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3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捡贝壳、看跳鱼儿:
1 、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而又稀奇的事,体会闰土在讲这两件事时的神情,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指导朗读。
2 、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的样子,指导朗读。
3 、出示图片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看瓜刺猹:
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牲畜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我对闰土的羡慕赞美之情
四、小结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描绘的意境。
板书设计 :
捕鸟
20.少年闰土 拾贝
刺猹
看跳鱼儿
[说明:李霖老师(钟家村小学)主讲的《少年闰土》一课获汉阳区小学语文二至五年级“四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件)竞赛一等奖。]
第三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教案设计
语文大师 xiexingcun.com
26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初读课文,了解“我”与闰土不同的身份,并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仿写人物外貌一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http:/// http://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闰”字的“门”内是“王”不是“玉”,不要多写一点。
(2)正音:划去(
)里不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zhèng)供佛(gònggōng)畜生(xùchù)
正确(zhēngzhèng)供应(gònggōng)畜产(xùchù)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胯(
)租(
)劲(
)缚(
)稻(
)
垮(
)祖(
)颈(
)搏(
)滔(
)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快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颈套银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http:/// http://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纯朴可爱健康活泼
五、指导课后仿写一题
1、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及闰土的头像。
2、 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3、 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4、 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 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3、仿照课文,写写你身边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第一自然段。
2、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并感受“我”的情感的变化。
3、初步感悟鲁迅作品中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2、(课件)看,(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这就是闰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闰土与“我”的不同身份,“我”是一个城市里的少爷,而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儿子。这个画面就是“我”30年后再见到闰土时,脑海中出现的闰土的形象。为什么谈到闰土,
http:/// http:// 我的头脑里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呢?(因为当年闰土给我讲了很多的新鲜事,给我讲的在瓜地里刺猹的事我尤其记忆犹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二、 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瓜地刺猹”
打开书,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闰土给我讲了这件事?(8——13)能给我们读读这部分内容吗?
导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闰土给我们讲的这件事吧!(出示默读思考题)
1、 全班交流:讲了瓜地刺猹的事。
2、 概括小标题:老师总结这个小标题的语言结构是: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3、 这件事中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
4、 瓜地刺猹对闰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少爷呢?用一个词概括。(惊险、刺激、有趣、稀罕、少见„„)
5、 那你们想一想,闰土会用什么样语气讲?而我会怎样听呢?
6、 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7、 指名一组分角色读。闰土绘声绘色的开始说了:
8、 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吧。(全班男女生对读)
总结: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以至于“我”在三十年后再见到闰土便立刻想起他瓜地刺猹的情景。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文字吧!(学生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
9、“瓜地刺猹”使我们感受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你们能不能在小标题中加上一个字,表现闰土是怎样地刺猹呢?(板书:勇)
导语:好,一个“勇”字,就使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这样的步骤和方法,自学其它三件事。
10、再次出示默读思考题
(二)略处理:雪地捕鸟
1、 指名读
2、 交流:
3、 瞧,这件事让我们对闰土又有了新的了解,指名有感情读。
4、 完善小标题。(板书:智)
(三)略处理:海边拾贝
http:/// http://
导语:闰土不仅给我讲了冬天的故事,还给我讲了夏天的呢!
1、 能读给大家听吗?
2、 交流:
3、 女生读
4、 完善小标题。(板书:忙)
(四)略处理:沙地看跳鱼
1、 交流
2、 完善小标题。(板书:喜、乐、笑都可)
3、 指导朗读
三、 理解难句:
导语:闰土给我讲了这么多事,“我”又有什么感受啊?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含义,可以提出不懂问题。(副板书:四角天空?)
1、 交流第14自然段。素不知道的“素”是什么意思?体会“我”的情感。
2、 指导朗读,自愧不如的语气。
3、 交流第16自然段。(对闰土生活的羡慕、佩服、向往,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无奈)
4、 想象一下,闰土还会知道哪些希奇的事呢?
5、 学生质疑:什么是四角的天空?
6、 (课件:四角天空的照片)我们一起看啊,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四面高墙上的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做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会在这高墙大院中的什么地方做些什么呢?
7、 从这里我们看到,“我”对闰土的生活是那样的羡慕,“我”是一个城市少爷,生活富足,为什么还要羡慕一个农村少年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8、 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16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就是这样一个同我朝夕相处的伙伴,就要离开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 啊,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的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却。(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 现在你们能再来说说,闰土是怎样的一位少年?(板书)
4、 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都来记住闰土这个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吧。
五、感悟写法:
http:/// http://
1、 课文学完了,想一想,鲁迅先生是如何把闰土这个人物写的这般栩栩如生的呢?(板书:抓特点写人物外貌言行)
2、 课后,你们也仔细观察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著《故乡》,看看30年后的闰土有了什么样变化?相信同学们会更加了解鲁迅作品的。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故乡》。
2、 观察小伙伴,抓住他的特点,试着用本文的写法,写一写。
26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初读课文,了解“我”与闰土不同的身份,并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仿写人物外貌一题。
http:/// http://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闰”字的“门”内是“王”不是“玉”,不要多写一点。
(2)正音:划去(
)里不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zhèng)供佛(gònggōng)畜生(xùchù)
正确(zhēngzhèng)供应(gònggōng)畜产(xùchù)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胯(
)租(
)劲(
)缚(
)稻(
)
垮(
)祖(
)颈(
)搏(
)滔(
)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快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颈套银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http:/// http://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纯朴可爱健康活泼
五、指导课后仿写一题
1、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及闰土的头像。
2、 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3、 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4、 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 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3、仿照课文,写写你身边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第一自然段。
2、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并感受“我”的情感的变化。
3、初步感悟鲁迅作品中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http:/// http://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2、(课件)看,(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这就是闰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闰土与“我”的不同身份,“我”是一个城市里的少爷,而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儿子。这个画面就是“我”30年后再见到闰土时,脑海中出现的闰土的形象。为什么谈到闰土,我的头脑里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呢?(因为当年闰土给我讲了很多的新鲜事,给我讲的在瓜地里刺猹的事我尤其记忆犹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二、 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瓜地刺猹”
打开书,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闰土给我讲了这件事?(8——13)能给我们读读这部分内容吗?
导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闰土给我们讲的这件事吧!(出示默读思考题)
1、 全班交流:讲了瓜地刺猹的事。
2、 概括小标题:老师总结这个小标题的语言结构是: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3、 这件事中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
4、 瓜地刺猹对闰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少爷呢?用一个词概括。(惊险、刺激、有趣、稀罕、少见„„)
5、 那你们想一想,闰土会用什么样语气讲?而我会怎样听呢?
6、 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7、 指名一组分角色读。闰土绘声绘色的开始说了:
8、 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吧。(全班男女生对读)
总结: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以至于“我”在三十年后再见到闰土便立刻想起他瓜地刺猹的情景。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文字吧!(学生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
9、“瓜地刺猹”使我们感受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你们能不能在小标题中加上一个字,表现闰土是怎样地刺猹呢?(板书:勇)
导语:好,一个“勇”字,就使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这样的步骤和方法,自学其它三件事。
http:/// http://
10、再次出示默读思考题
(二)略处理:雪地捕鸟
1、 指名读
2、 交流:
3、 瞧,这件事让我们对闰土又有了新的了解,指名有感情读。
4、 完善小标题。(板书:智)
(三)略处理:海边拾贝
导语:闰土不仅给我讲了冬天的故事,还给我讲了夏天的呢!
1、 能读给大家听吗?
2、 交流:
3、 女生读
4、 完善小标题。(板书:忙)
(四)略处理:沙地看跳鱼
1、 交流
2、 完善小标题。(板书:喜、乐、笑都可)
3、 指导朗读
三、 理解难句:
导语:闰土给我讲了这么多事,“我”又有什么感受啊?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含义,可以提出不懂问题。(副板书:四角天空?)
1、 交流第14自然段。素不知道的“素”是什么意思?体会“我”的情感。
2、 指导朗读,自愧不如的语气。
3、 交流第16自然段。(对闰土生活的羡慕、佩服、向往,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无奈)
4、 想象一下,闰土还会知道哪些希奇的事呢?
5、 学生质疑:什么是四角的天空?
6、 (课件:四角天空的照片)我们一起看啊,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四面高墙上的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做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会在这高墙大院中的什么地方做些什么呢?
7、 从这里我们看到,“我”对闰土的生活是那样的羡慕,“我”是一个城市少爷,生活富足,为什么还要羡慕一个农村少年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8、 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16自然段)
http:/// http://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就是这样一个同我朝夕相处的伙伴,就要离开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 啊,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的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却。(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 现在你们能再来说说,闰土是怎样的一位少年?(板书)
4、 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都来记住闰土这个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吧。
五、感悟写法:
1、 课文学完了,想一想,鲁迅先生是如何把闰土这个人物写的这般栩栩如生的呢?(板书:抓特点写人物外貌言行)
2、 课后,你们也仔细观察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著《故乡》,看看30年后的闰土有了什么样变化?相信同学们会更加了解鲁迅作品的。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故乡》。
2、 观察小伙伴,抓住他的特点,试着用本文的写法,写一写。
http:/// http://www.eywedu.net/
第四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作者流露其间的思想感情。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
2、抓关键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和我们仿佛年纪的朋友,那便是闰土(板书:少年闰土),来,大家自由来说说对他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一提起闰土,和他分离了30年的作者鲁迅,脑海里就会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点击课件)大家看:(师深情朗诵)
二、直奔中心,拉出主线
1、他们仅仅相处了短短一个月,闰土却成了作者记忆中的好朋友,时隔30年记忆还那么清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深深地吸引了作者鲁迅呢?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快速默读,先用波浪线划出来。
2、 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齐读) 师:你觉得怎样的事才称得上是稀奇的事?
(少见的,很有趣的。)
师:课文中,闰土讲了哪些稀奇的事呢?
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三、深入学习,感受人物特点
1、让我们走进闰土的故事里,进一步了解闰土吧。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两件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最有感触的文字中去体会,谈谈自己对闰土的认识和看法。
2、学生交流:
⑴雪地捕鸟:
①你主要读了哪件事?能再读给大家听听吗?
②请你说说,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板书:
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动作词:聪明能干,鸟的名称:知识丰富或见多识广。)
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段,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③你见过这样的捕鸟方法吗?想亲自操作一下吗?请一名学生边操作边说。 (指名,老师来配合)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现在就帮我捕鸟呀!
生:得等到大雪下了才好。
师:为什么偏要等到大雪天呢?
生:……
师:哦,我明白了,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师:这样能捕到鸟吗?
生:……
教师评价:
雪地捕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稀奇的事。
⑵海边拾贝:
读,你从这句中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闰土?
(见多识广。)
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贝壳的缤纷多彩和千奇百怪。 你拣过贝壳吗?心情怎样?就带着这种愉快轻松的心情,咱们一起读读这句。
⑶看瓜刺猹:
接着交流,你还读了哪件事?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随机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怎么“捏”?做个动作?捏的动作很小,很轻,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
指导读轻:
再轻点,很好,就要这样蹑手蹑脚,才不会被发现。一起读这句。
男女分角色读,男生读闰土。
“月亮地下”,后面稍停了一下,好像把我们带入了闰土看瓜的地方。
“有胡叉呢!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多么惊险的场面,多么有趣的经历!拿起书,我们一起读这个精彩的片段。
⑷看跳鱼儿:
说感受(见多识广)点击课件齐读。
3、回到中心句:
师:闰土的心里只有这四件新鲜事吗?闰土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何止这些啊,还有太多太多,这真叫,用书上的词是:
生:无穷无尽
师:是啊!作者通过叙述闰土和他之间传神的对话,把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再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呼之欲出啊,当文中的作者听了闰土的这些个经历,又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们一起来年第十六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有敬佩、赞叹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有自叹不如,惭愧;有羡慕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地;有向往自由的农村生活;有不满封建家长的压制;……)
师:这句中,我往常的朋友都是怎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所谓四脚的天空,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就是高墙耸立,庭院深深,四脚朝天的天空,你们现在来想想,当闰土在干那些稀奇的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些什么呢? 生:我在围在炉边背书呢 生:我在墙脚边捉蛐蛐呢 生:我在书桌旁认真地读书
生:我正在看树上的鸟儿高高地展飞着
师:那么,你们谈谈,为什么,一个少年为什么会对一个在当时地位低下的忙月的儿子生出如此多的羡慕呢?
(作者就像一个井底之蛙,而闰土的经历那么多,那么有趣,而“我”却虽然饱读诗书,却知识那么贫乏,这让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师: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学生自由说)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少年闰土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心里知道的事情是那么的有趣和稀奇,让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我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想,不只是作者,连我们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真是令人羡慕啊,好,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那神奇的画面,让它像鲁迅那样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行吗?(点击课件,齐声有感情朗读第段)
五、拓展
1、“我”和闰土虽然才相处了一个月,却情同手足,难分难舍。他们相约一定要再见面,可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后的闰土会是什么样的?“我”和中年的闰土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可以带着这些疑问读一读鲁迅的作品《故乡》,也许许多问题就会明白了。同时,还可以去读一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这些作品会帮助你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六、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稀奇 海边拾贝
机智勇敢
看瓜刺猹 见多识广
看跳鱼儿
羡慕、敬佩
第五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4、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 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的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少年,他的名字叫——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对于作者鲁迅,你们了解多少?(1—2个学生回答)
2、检测易错字音、字形、文言词义(提问三个学生) 出示练习
1、: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练习
2、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
相处
离别
回忆
相识
师:你们回答的真不错,可见你们课前预习真的下了功夫,是啊,这篇文章就是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个人的分别和友谊。
4那么,通过课前读书,你能不能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找2到3个同学回答 学生有可能会回答,他感觉到少年闰土很勇敢,很可爱„„由此,老师过渡:同学们对少年闰土的印象可真丰富啊,相信你们已经很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少年闰土到底是什么样的了,好吧,现在就跟着老师来初识闰土,了解他的特点吧。
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师:好,你找到了,你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之后 课件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过渡:那同学们再观察一下,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过渡:读到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他是那么的惹人喜爱,课文中,“我”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们可能会回答,“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那么,课文中讲了几件事?
四、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可能会回答用句子概括的,这个时候我引导他们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比如,出示课件
概括事件:人+时间+地点+事
幻灯出示:(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 看瓜刺猹 )—( 潮汛看鱼)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
闰土讲的这四件事,作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生答:看瓜刺猹。 师: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不一样的, 过渡:你们回答的真好,现在你们根据PPT上的阅读提示走进这四件事,你会对朴实天真的海边农村少年有更多的了解。
出示阅读提示:阅读课文中作者所写的这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给充足的思考时间)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答:我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感受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师问:那你能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他聪明能干的句子或者关键字词吗? 生找一系列动词
师:那么,闰土是怎样捕鸟的呢?我请同学们来看一个动画。(播放雪地捕鸟动画)
你瞧,这么容易就捕到了鸟,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读出少年闰土雪地捕鸟的聪明能干吧。一生读
师:谁再来说说,你还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答:我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感受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的走去„„”从这句我看出闰土很勇敢。
师:月亮地下,猹来了„„请大家轻轻的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师:还有没有?
生:“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说明闰土不仅勇敢,而且机智,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遍,男学生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
师引读:闰土又对我说,(生开始读„„)
4、师:看瓜刺猹是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事,所以虽然30年过去了,当我回忆往事,却仿佛那一幕才刚刚经历,就在眼前一样。
出示课件,师配乐诵读第一段。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体会。 指导学生当堂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着鲁迅的文字见到了一个机智勇敢,健康朴实,同样又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听着闰土讲述着一件又一件新鲜而又稀奇的故事,我们真的很羡慕作者有这样一个朋友,同样也羡慕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可是,相聚总是短暂的,作者和闰土离别的时候又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看。
六、当堂检测
七、作业设计
1、用几句话描写一位班里同学的外貌,不要写出姓名,下节课交流
2、继续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天真、活泼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健康、可爱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机智勇敢 知识丰富
相关文章:
有关社区爱国卫生工作心得体会02-16
社区基层爱国卫生年度工作总结02-16
大召社区爱国卫生工作计划02-16
社区爱国卫生工作计划02-16
作风建设突出问题02-16
社区爱国卫生汇报02-16
社区爱国卫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2-16
社区爱国卫生周总结02-16
西街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会议记录02-16
社区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