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日益壮大 英语课程 高职 教育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职教育应运而生, 规模日益壮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0) 57号文件《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 并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方针。根据这一《基本要求》, 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摒弃原有已经不适合当代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旧的教法, 研究和探讨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走向科学化, 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的确是当务之急。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职业英语课程教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言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这段话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让大家明白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而采用交际性原则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法成为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6 0年代末, 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N.Chomsky) 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 (Syntactic Structures) 一书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 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 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 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 (Hymes) 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 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 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 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另一方面, 以威多森 (H.G.Widdowson) 和威尔金斯 (D.A.Wilkins) 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的听说法 (audiolingual m e t h o d) 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他们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不只是对结构的掌握。

交际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其—,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其二,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其三, 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 还包括功能范畴。其主要优点为:

(1) 强调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语言不只是表达思想, 更是交际的工具。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及地点面对不同的对象时, 使用适当的语言,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 并懂得如何适当地使用外语。培养外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 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只有形成外语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3) 以话语为教学单位。话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 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师必须在体现交际情景的话语中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

(4) 不苛求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允许学生犯一些不影响交际活动的语言错误,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言语交际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5) 创建按功能项目为纲的外语教学体系, 在外语教学中引进功能项目有利于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交际法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交际原则不同语境的运用。高职英语教学除了讲述基础英语知识, 更应该强调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也就是说其教授的词汇或句型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第二, 真实语言的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教学交际的双方应该是有真实的交际需要和内容。而这种交际需要和内容是由于双方真实的存在交际信息的互补性决定的, 只有双方真实的交换互相需要的信息, 交际活动才能完成, 而不是枯燥的和明知故问式的句型表达。第三, 把学生放在整个交际教学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 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语言交流和语言实践。那么学生在除了学习到必须的语言知识之外, 能够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技巧, 知道在不同场合说什么和怎么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读、主动听, 提高其英语应用技能和熟练驾驭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不是你教我学, 而是双方交流。第四, 采用以现代化技术为保障的课堂交际教学手段,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曾指出:“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高职教学也不例外, 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上四点运用就是通过交际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模拟环境中根据情景正确恰当地运用所学目的语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结合实际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目的语。笔者在通过实行这一教学原则在实施高职英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将交际教学法引入高职英语课堂的观点。交际教学法模式变单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为“学生为中心, 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 通过师生、生生以及和教学资源的互动,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有效的课堂语言交际, 使学生在课堂真正完成对语言的实践;提升英语教学品质, 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从而使课程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 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英语交际法,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连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

[2]  孔燕平.外语教学中交际式读学的应用, 载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 .

[3]  李庭芗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4]  郑召关.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2006 (11) .

[5]  任良耀.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初探, 中国大学教学, 2003 (3) .

[6]  马亦工.交际教学法理论和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范谊.交际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生德育工作中的运用论文 下一篇:德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