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真诚的心赢得家长的信赖
1.1 要明确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是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合作的工作伙伴
关系, 在心理上是两者互相依赖和认同的关系。开家长会前, 应该做充分的准备, 要创设适合家长会的和谐环境, 让家长感到亲切、温暖;教师仪表大方, 以示尊重;还要准备好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材料, 如介绍班级及学生情况, 需要家长配合解决的问题等等。同时, 对家长们会提出哪些问题、以及哪些家长提问题等, 都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以便在家长会上能应付自如。
1.2 尊重家长
我们面对学生家长时, 总会在不经意间端起自已的“架子”, 把家长也当成了学生, 这时家长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对老师也诚惶诚恐起来, 为了孩子也只好“委曲求全”了。其实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 教师随起主导作用, 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 特别是要尊重所为的“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切忌以自己懂得教育自居, 要仔细听取家长的意见, 坦率地与家长交换看法。不要告状, 要沟通信息,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家长会上, 教师不能用带有刺激性的语言来刺伤家长的自尊心, 伤害家长的感情, 不要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更不要当众宣读学生的成绩, 使成绩差的学生家长感到难堪。不管学生出现什么问题, 都要耐心、和风细雨, 让家长感到老师的用心完全是出于爱护、关心学生。这样家长与老师有了和谐气氛,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00年我接任了4·2班班主任, 由于我刚转到新学校, 家长对我并不信任, 怎样让家长了解我, 认识我, 进而信任我, 支持我呢?我想到了召开家长会, 我认真准备,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 确立了主题。会上我向家长介绍了自己以前的工作成绩和成功经验;凭着自己的热情、干劲会带好这个班的决心;着重分析了班级状况, 尤其是个别生的状况。鼓励这些家长不放弃, 对症下药, 我们共同努力, 使孩子进步。我以朋友的身份与家长沟通, 站在家长的位置考虑问题。会后, 那些以前不敢见老师的家长主动与我进行了沟通。
2 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
家长是教师的助手, 家庭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帮助家长提高家教育素养, 可以大大促进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做这项工作, 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2.1 提高家长自身修养
家庭是人成长的重要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 家长会上要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争做模范夫妻, 为孩子营造稳定的家庭环境;多读书、多学习,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为孩子起榜样作用等, 这样, 孩子才能在思想上健康成长。我在家长会上请孙晓琪的家长谈了成功教育的事例, 同时也讲了不良家教给学生带来的伤害。使家长不但认识到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还知道怎样去做。
2.2 提醒家长注重学生情商的教育
独生子女给现今的家长带来了教养上的特殊心理。过分的宠爱, 过分的放纵, 过分的照顾, 过分的保护, 致使孩子们情商较低。对此我在家长会上讲了教育孩子的做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做事的能力;对孩子进行关心他人、感恩的教育;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等。
2.3 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1) 介绍学习方法。
(2) 典型引路。一些优秀家长的家教情况是最生动的教材, 最易为其它家长学习仿效, 因此, 班主任可以帮助这些家长总结经验, 也可以让他们现身说法, 更有说服力。
(3) 向家长推荐《家长读本》、《父母必读》、《家庭教育》等书籍, 用书启迪家长, 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选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3 改革传统家长会
传统家长会用“一言堂”来形容是不为过的, 有的教师迫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知识传授给家长, 不论家长是否需要, 于是家长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新型的家长会教师要转变家教指导的观念, 形成了“主体”与“主导”的观念, 改变传统家长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始终处于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的地位。而变为以家长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可以讨论式;汇报式;活动式等。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而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 相互理解支持, 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 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家长也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同时, 家长会也是家长了解教师的最佳途径, 是评价教师的最佳时机, 是教师展示自己教育教学风采的好时机。因此, 成功的家长会是每一位教师心目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教师,学生,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