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我国与国外在教育事业方面交流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华求学, 其中包括大量的医学留学生。留学生教育现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一项崭新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 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1]。
生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 是医学留学生的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生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 其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本教研室于从2005年开始担任了外国留学生的生理学教学, 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 留学生因其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有其独有的特点。留学生思维活跃, 喜欢提问题, 课堂气氛热烈, 自学能力强, 学生间的讨论活跃, 喜欢灵活、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其自律性较差, 自由度大, 经常存在上课迟到、旷课现象, 课堂纪律散漫, 课前不预习[2]。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因势利导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普遍联系, 把抽象乏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 创建趣味课堂, 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其学习潜能, 出席率和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教学效果良好。现将教学中使用普遍联系的具体策略介绍如下。
1 联系生理学和日常生活
把生理学原理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用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来解释抽象的生理学原理, 使课堂讲解形象、生动、有趣, 寓教于乐[3]。
例如, 在讲解“Cell membrane transport”时, 联系生活中过河的三种方式“游泳、坐船、过桥”, 将河比拟成细胞膜, 三种过河方式同简单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三种物质转运方式对应起来, 学生可以很形象的记住这个抽象得知识点。
又如, 在“Investigation in human beings”实验中, 从河流在通过狭窄的河道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形象的引申到血流通过狭窄的血管时也会发生湍流产生杂音, 进而指出这就是血压的测定原理, 学生很容易理解。
再如, 在“Ataxia induced by cerebellar injury in mouse”实验中, 讲解小脑的功能时, 联系喝醉酒的人打架时软弱无力的现象, 指出原因是酒精对小脑的麻醉, 从而让学生理解的记忆了小脑被破坏时, 肌张力会下降的原理。
2 纵向联系生理学不同章节的相关部分
将生理学不同章节的相关部分纵向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并形成体系。
例如, 在“Tubular reabsorption”教学中, 讲解完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完成的, 联系第六章复习有相同机制的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并通过多媒体指出二者 (肾近曲小管、肠上皮吸收细胞) 有相同的功能, 因此有相似的结构 (都有微绒毛) , 再以提问的方式复习第二章相关内容“经载体转运的特点?”, 从饱和性这个特点回到第八章, 自然的解释了肾糖阈的成因, 这样将三章的相关内容纵向联系在一起, 加强了对生理学载体饱和性、继发性主动转运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又如, 在“Muscle contraction with toad’s sciatic nerve-fibula muscle sample”实验中, 联系“Record of electric signal of toad’s sciatic nerve”实验, 复习“神经”兴奋的特点, 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第二个可兴奋组织“骨骼肌”;在“Premature Contraction and Compensatory Pause of Toad Ventricle”实验中, 提问上述二个实验, 引出今天我们学习第三个可兴奋组织“心肌”;在“Digestion of Rabbit”实验中, 再次回忆上述三个实验, 引申到今天我们讲解第四个可兴奋组织“平滑肌”。这样将不同可兴奋组织的不同特性联系到一起, 加深学生对生理学一个重要内容兴奋、不应期、动作电位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达到实验课为理论课服务的目的[4]。
3 横向联系生理学和其他学科
把生理学同进化论、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临床医学等学科横向联系在一起, 课堂回顾相关学科的知识,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更好地学习生理学知识, 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5]。
3.1 联系生理学和进化论
进化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用进化论解释生理学的原理, 既可使讲课变的妙趣横生, 又可启迪学生智慧。
例如讲解“Feedback regulation”时, 提问同学“为什么排尿反射是正反馈?”, 在讨论之后总结“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因为在排尿时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 正反馈可加快排尿过程, 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这样同学可以很形象的记住这个知识点。
又如在讲解“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静脉压时, 向同学提出问题“什么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动物很少发生?”在争辩和讨论之后, 给出答案“痔疮”, 进一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发散思维再次提问“为什么痔疮是人类特有疾病?”讨论后给出答案“因为人类特有的直立行走, 人类祖先爬行时痔静脉位于人体的高位, 不需要承受重力的作用, 直立行走以后痔静脉处于身体的中间位置, 在重力的作用下易发生静脉曲张。”由此很自然的讲解出静脉压受重力影响的知识点。内容结束时, 给出“为什么人类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这样的思考题, 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其深入思考。
再如, 在“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讲解中, 结合留学生个性活跃的特点, 让几个同学上台模仿打寒战的动作, 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战栗 (打寒战) 时大家都一样, 是上、下肢伸肌、屈肌的同时收缩?”, 讨论之后总结“这是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以后生物行为合理性的体现, 因为同时收缩可保证肘、膝关节等没有对外做出动作, 这样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都用来产热, 而不对外做功, 从而最有效的提高体温。”如此讲解同学记忆深刻, 并有利于培养其开放式思维。
3.2 联系生理学和其他医学基础课
生理学作为医学的基础课之一, 它的学习离不开生物化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因此课堂回顾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理学知识[5]。
如在讲解“The functions of Hydrochloric acid”时, 向同学提问“为什么胃酸是强酸性的?”讨论以后提示“人和动物要顺利完成消化食物的过程, 前提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和消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联系生物化学知识进一步提问“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哪些?”讨论之后讲解“各种方法中, 强酸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是高等动物胃内变性蛋白质唯一经济、可行的方法, 因此胃酸必须是强酸性的。”这种拓展思维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可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3.3 联系生理学和临床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 最终为临床服务, 临床上很多现象要用生理学的原理理解和解释, 因此在生理学的教学中联系临床, 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另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有利于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6]。
例如, 在“Intrinsic factor”的有关内容讲解中, 可联系临床提问, “全胃切除术后为什么会发生恶性贫血?”, 讨论之后总结“因为缺乏内因子, 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 进一步启发思维“临床上怎样防止这种术后并发症?”, 互动之后告知“定期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这样进一步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内因子帮助肠道吸收维生素B12的原理, 并复习了第三章红细胞生成这部分重要内容, 还提前学习和了解贫血这个重要的临床疾病。
又如在“Digestion of Rabbit”实验中, 提问学生临床中胃肠运动无力可使用什么药物?在学生讨论和争辩后, 总结应用新斯的明, 不可应用乙酰胆碱, 因为其副作用大, 一般应用于动物实验, 这一方面复习了实验原理, 一方面培养了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
4 讨论
4.1 运用普遍联系的优点
从教的角度看, 教学中运用普遍联系, 调动了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他们独立思考, 激发他们探索精神, 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 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 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纪律明显好转, 教学效果良好。
从学的角度看, 普遍联系中发散的、纵向的、横向的各种联系, 使学生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多点兴奋, 形成网状的信息沟通与联系, 使思维系统处于最佳的运动状态, 有效的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利于知识的交叉记忆和真正理解, 且不易产生学习疲劳, 并促进其创造型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形成, 而“创造性, 大胆的、严谨的、合理的推理”是一个优秀医生的基本素质。
4.2 运用普遍联系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做到经常运用普遍联系绝非易事, 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授课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要做到“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并在备课中要有活跃的思维, 真正是“有一桶水教一杯水”。另外,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才能与留学生很好的沟通, 为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首先, 选送教师到外地进行英语进修, 高薪聘请了外教对教师进行口语培训, 同时要求老师参加生物化学、解剖学等全英文理论教学听课, 低年资教师听高年资教师的全英文教学, 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其次, 抓住一切机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 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 习惯他们的发音方式, 来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 克服交流障碍。
总之,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每当我们运用普遍联系时,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很好, 师生的互动性, 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热情都被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热烈, 亲切自然, 笑声不断。我们将继续努力, 摸索和完善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尽可能使留学生学有所成。另外, 普遍联系在留学生教学中的成功运用, 也提示我们在国内学生的教学中也应当进行类似的改革和探索。
摘要:探索留学生生理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普遍联系贯穿于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活动中, 能增加讲课的趣味性、艺术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普遍联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玲波.关于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32) :39~40.
[2] 王南平, 刘先哲.留学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8) :724~725.
相关文章:
微课在中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2-17
多膛炉取代回转窑、反射炉的技术先进性探析02-17
浅析担保物权的行使期间02-17
试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问题02-17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2-17
基于“团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兼论《HRM》、《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02-17
运用双语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思考02-17
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