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讲到 总书记 实现 国家

大学生, 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到要积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并从国家层面上提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青年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1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

在收回的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针对“您对于父母生病后将其送入养老院的现象怎么看”这一问题, 59%的学生是不支持的, 21%的学生认为父母生病会没时间照顾, 所以还是支持送养老院的。这一部分的大学生忽视了父母的真正需要, 父母需要的是孩子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而在针对将来是否会赡养父母这一问题, 66%的同学认为赡养父母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论将来有没有钱, 经济条件如何都会照顾好父母的, 但仍有11%的同学认为自己将来会没有时间照顾父母或父母自己会照顾好自己。从这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 有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明确对父母感恩的意义, 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淡薄, 是缺乏家庭责任意识的表现。

1.2婚恋观出现偏差

在对吕梁学院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已有31%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 而在针对“您认为谈恋爱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 32%的学生是由于生活无聊而谈恋爱, 43%的学生是由于从众心理, 想体现自身价值, 仅有19%的学生是为了选择自己人生的伴侣。从以上的调查资料可以显示出来, 大多数大学生更多的把谈恋爱看做是一种经历, 而不是过多的考虑以后的发展, 不能很好的考虑到对未来婚姻所承担的责任, 这样的婚恋观显然是不恰当的。

1.3承担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现在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 据所收回的调查报告显示, 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一个月的平均消费大概在1 000元左右, 一个月的消费在1 500元以上的占到被调查数的20%左右, 而其中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家庭。在大学生所消费的内容来看, 用于学习、平常吃饭的比重占的比较小, 大部分消费都是朋友聚餐、唱歌、谈恋爱上。大学生多从事交际活动本来是好事, 但是存在一些大学生虚荣心、攀比心比较强, 不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 一味的问父母要钱, 这样的大学生“高消费”肯定是不恰当的, 这样盲目的“高消费”就是没有较强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的现实体现。

1.4践行家庭责任能力不高

在被问及“您是否愿意兼职为家里减轻负担”这一问题时, 78%的学生选择了愿意尝试而没有机会, 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条件较好, 没有必要考虑为家庭减轻负担, 仅有9%的学生正在大学期间做兼职, 争取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 由此可见, 大多数的学生对减轻家庭负担, 承担家庭责任心有余而力不足。

2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2.1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培养

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培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大学生应该在思想上树立家庭责任意识,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培养也是这样, 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更加需要注重的是要把家庭责任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主要还是要发挥大学生去承担应有责任的主观能动性,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和培养家庭责任意识才能把家庭责任意识化为行动, 落到实处。其次, 大学生要在行动上不断地实践家庭责任, 不断地提高自己履行家庭责任的能力。第一, 作为大学生, 应该多学习有关家庭责任意识的相关知识来培养自身的家庭责任意识, 如应多学习传统文化中与家庭责任相关的知识, 如家庭伦理, 孝道思想等。第二, 作为大学生, 想要提高自身的家庭责任意识, 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不仅要做到认真学习, 还应学习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 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自身的家庭责任意识。

2.2注重家庭培养的重要性

家庭是大学生避风的港湾, 学生对家人的信任感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所以家长在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独特的, 这就要求家长在平常生活中, 从小开始, 从小事开始的对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 家庭对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培养要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达成齐抓共管的态势, 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有效。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首先要自己身正为范, 首先自己就应该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 不要每天忙于应酬不回家, 或者对家人不闻不问, 对父母不孝顺。这样有不良行为的家长很难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所以在家庭对孩子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中要做到注重改变培养理念, 构建民主家庭、多进行有意义的家庭活动, 发挥家长行为示范作用等。

2.3发挥高校培养的主力军作用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自然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第一, 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情和婚姻教育。现在有很多对恋爱不负责的大学生作出很多出格的事情, 大学生对恋爱责任的认识不清, 以后对他的婚姻对他以后的家庭也会很不负责, 所以大学对大学生的爱情和婚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第二,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给大学生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走出校园去社会上进行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促使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 让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深化。比如可以多去养老院进行义务实践教育, 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对父母以后的衰老有提前忧患的意识, 多承担家庭责任, 孝敬父母。第三,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时, 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微信、QQ等新媒体进行家庭责任意识的宣传,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

2.4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过程, 自我的主观能动、家庭的培养、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学生最终进入社会进行责任意识培养, 所以必须创建有利于责任意识培养的社会环境。第一, 加强社会责任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社会责任制度, 确定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 哪些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受到鼓励, 通过奖惩体系约束大学生的不当行为。第二, 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社会有关部门应通过各个媒体传播途径, 特别是网络媒体的途径,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和责任意识有关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社会上的新闻媒体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结束语

当今我们国家的人民都在齐心协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 首先做到的就是修身、齐家, 不断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 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通过总结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导致现在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 然后对应的提出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培养、注重家庭的培养的重要性、发挥高校的主力军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途径加以解决。希望这些建议能对现在的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吕梁学院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 得知现如今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有其积极表现但是还是存在: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婚恋观出现偏差;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 再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注重家庭培养的重要性;发挥高校培养的主力军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建议, 希望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加强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 丛艳丽.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9) .

[3] 王展飞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 赵海信等.大学生责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8) .

[5] 贺松兰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之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3) .

[6] 苗迎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 2014 (9)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集体感和责任感培养策略探究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