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一课是一年级的一篇识字课, 课文中把画画、古文字、象形字对应了起来, 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笔者想:如果只是枯燥的让孩子学字, 必然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于是笔者通过游戏、儿歌识字, 让学生在乐中学, 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字, 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童心徜徉在快乐的母语课堂中。
1 创设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境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生字, 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笔者对学生说:“孩子们, 今天汉字王国的国王邀请咱们到他们那里玩, 想去吗?”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学生想学习的愿望大大激发了起来, 学生马上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识字的过程中, 笔者对学生说:“这些汉字宝宝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愿意吗?”在课的结尾, 笔者以“国王给大家送礼物”结束了本课, 笔者对学生说:“咱们就要离开汉字王国了, 国王看咱们班的孩子表现特别好, 要送一份礼物给大家, 我们一起看看吧!”然后, 笔者和学生一起揭开“神秘的礼物’, 笔者对学生说:“孩子们, 国王的这份礼物是一封信, 国王在信上说:“孩子们, 你们今天不仅认识了象形字, 还学会了读汉字、写汉字, 其实我们中国的汉字还有好多秘密呢, 只有你用心学习汉字, 才会和汉字成为真正好朋友。”这样的语言, 使学生初步懂得了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还唤起了学生继续学习汉字的意识。
2 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汉字
在一开课时, 为了让学生感知象形字的特点, 笔者先出示了象形字“羊”, 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 学生一下子猜出了是“羊”字, 笔者顺势引导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说:“我看这个字的上面像羊头上的两只脚, ”还有的说“我看这个字它的样子像羊。”接着笔者就总结:“是的, 这个字像羊的样子, 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 它们是根据物的样子造出来的, 这样的字就叫象形字。”然后笔者又出示了一些图和象形字, 让学生自主找出象形字, 学生很容易就找了出来。
在学习这课的汉字中, 笔者充分相信学生, 让他们自己探究, 自己发现。为了区别形近字, 笔者这样对学生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汉字宝宝, 有几个长得可像了, 谁能把他们找出来呢?”学生一下子就把“口、日、目”、“木、禾”找出来了, 学生在认读“目”时, 还自己发现了“目、木”两音是相同的。
3 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
在识记“耳”时, 笔者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 有一个学生说:“木耳。”于是, 笔者就把课前准备好的实物“木耳”出示给大家看, 并引导学生:“孩子们, 你们看木耳的样子像什么呢?”学生说出像耳朵。”笔者接着问孩子:“你知道木耳长在什么地方吗?”有个学生说:“长在木头上。”笔者说:“对, 木耳是长在腐烂的木头上, 所以木耳的“木”就是哪个字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树木的“木”。这样联系生活, 结合实物让孩子识字, 真是“水到渠成”啊!在认读“鸟”时, 笔者让学生用“鸟”说一句话, 我们班的侯梦同学站起来说:“天上有一只小鸟在飞。”话音刚落, 笔者就把掌声送给了这个学生, 笔者对学生说:“刚才侯梦同学不仅说了一句完整的话, 而且还用上了一个数量词:一只小鸟。谁能像她一样。”接着, 学生说出了:“一只小羊在吃草。”“我家有一只小白兔, 非常可爱。”看来, 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语文,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4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演变之美
在教学“鸟”这个字时, 先让学生观察小鸟的彩图, 说说小鸟的外形特征, 然后出示鸟字的演变过程图,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观察、分析、解说“鸟”字的各笔画所表示的鸟身体的各部分, 学生说出了 (“一撇’”表示鸟头上的毛, “横折钩”表示鸟头, “点”表示鸟的眼睛, “竖折折钩”表示鸟的躯干, “—”表示鸟的爪子抓着树干) 。当学生认识了鸟字的来历后, 笔者又告诉学生:“凡是以鸟字为部首的字, 它的意思大多与禽类有关, 比如我们认识的‘鸡、鸭、鹅”这三个字就是家禽。在教学中, 学生感受着象形字演变的过程, 感受着汉字演变过程中笔画转变所带来的神韵美, 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在一课中, 笔者还出示了“木、禾”字的演变过程, 使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我们中国汉字的神奇!
这节课有收获,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教学中, 笔者紧紧抓住三个象形字, 让学生感受到了象形字演变成汉字的过程, 可是遗憾的是笔者没有制作成课件, 让学生充分感受一笔一画的转变所带来的美感, 没有把汉字的优美造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何引领学生感受象形字的韵味美, 构字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象形字在图形中表意到符号表意, 再到音、形、意为一体的表意文字的历史演变中, 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正如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安子介说的:“汉字是微妙的, 就像一个爱丽丝仙境的领域, 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也许, 我们的汉字对于学生而言就像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如何通过分析字形, 从字理入手挖掘蕴含的文化, 这是突破识字教学瓶颈的有效手段。随着对汉字文化教学法的重视, 汉字文化将滴滴渗透于学生的心田, 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同时笔者也深深感到自己对于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了解还不够, 自己知识储备还不够, 今后笔者还要多学习, 多实践, 多反思,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语文学习的这片海洋中激起朵朵绚丽的浪花!
相关文章:
怎么教一年级识字02-09
五岁宝宝的生长发育标准-宝宝护理知识02-09
如何给宝宝冲奶粉?给宝宝冲奶粉的注意事项02-09
教宝宝三字经的软件02-09
2-3岁宝宝的体格锻炼:让宝宝进行日光浴02-09
如何教孩子识字范文02-09
各年龄段,生日祝酒词02-09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02-09
教宝宝刷牙的方法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