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贵州省 企业 对策

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精选6篇)

篇1: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成“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平台和市场平台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意在探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作 者:黄晓云 HUANG Xiao-yun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7(1)分类号:F273.1(273)关键词:技术创新 制度 市场

篇2: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等,支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支持企业采用节水、节能、节材工艺,支持技术信息、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配套完善相关产业升级服务体系。各地产业技术与开发资金应致力支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技术成果转移扩散,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高、新、特、优”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对创新能力强、拥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税倾斜。

篇3: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烟花爆竹始于唐兴于宋,经历1 40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因其存在的易燃易爆危险特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烟花爆竹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外,还需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1 烟花爆竹企业现场应急能力现状

1.1 从业人员意识薄弱

当前,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素质更低。烟花爆竹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烟花爆竹企业一般都地处人烟稀少地带,从业人员生活环境艰苦,工资水平也不高。此外,从业人员所接触到的药剂与产品均为易燃易爆物品,工作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高素质人才都不愿意到艰苦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大部分烟花爆竹从业人员为产区附近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均是初中以下文化。他们安全意识不高,对职业危害和防护缺乏认识,更不用说当出现突发状况时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来保护自己。

1.2 应急处置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烟花爆竹企业已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措施,但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内容与流程基本都相同,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根据各自企业的情况有的放矢来进行制定。一些应急预案内容十分齐全,现场处置方案却不清晰,不到位,比如: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故情况时,应该如何作出快速响应,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使自己免受伤害都不具体。应急演练更是欠缺,有的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的建立根本没有发挥其真实作用。

1.3 协同应对能力不强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后,由于人员对发生的情况缺乏了解,往往出现多部门同时工作,各部门间等待及互相影响的问题。各车间人员之间、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楚,出现应急处置关键点把握不准的问题。此外,由于缺失协同作战的经验,往往部门间出现各自为阵的情况,协调性严重受到影响,造成应急处置时机把握不准,降低了应急处置效率,使事故伤害扩大。

2 提高烟花爆竹企业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措施

2.1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意识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接触易燃易爆危险性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烟火知识,尤其是烟花爆竹原材料、烟火药、黑火药以及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在作业过程中,不仅安全管理人员要懂安全,会应急处置,从业人员也应该具备同样的素质。当出现突发情况时,从业人员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将事故伤害降低到最小。此外,通过培训,从业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发现隐患,采取正确措施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2 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烟花爆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地理环境、厂房布局、产品组成以及特点编制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事故应急预案。同时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识别现有应急预案是否存在的薄弱环节,应急处置措施是否有缺失和不足,以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企业应急预案。

2.3 完善企业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为提高现场的应急能力,烟花爆竹企业应设置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通过完整的组织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提高各部门间处理突发情况能力,使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

2.4. 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应急预案演练可以提高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烟花爆竹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在组织演练活动中,要像对待处置真实发生的突发事故那样,按照程序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演练过程中,评判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是否合理、完整,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各部门和各相关人员通过演练,熟练掌握急救援过程中个人防护设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加强各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3 结语

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完善烟花爆竹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上下联动,全员配合,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烟花爆竹企业才能实现安全、持续向前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烟花爆竹企业现场应急处置现状,以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的,提出了提高烟花爆竹企业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保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持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烟花爆竹,现场应急处置,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艾民,吴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现状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2).

[2]杨吉明.对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与环保问题的思考[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3(1).

[3]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4]殷振华.苏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5]李英勤.佛山市高明区环境危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篇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089-02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城市创新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国家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下面笔者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进行讨论。

1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

1.1全社会应当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这就需要不断摒弃我国几千年来的“清静无为”的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进取有为的新理念、新思想;要大力宣传创新思想,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假如一个社会不是崇尚科学的,而是保守的、愚昧的,停留在过去的阶段,那整个社会的环境是对创新不利的。

1.2推进体制改革,加速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针对我国原有的科研体系存在的研发和成果向生产转换严重脱节的问题,要加速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整合行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技术优势进行创新和竞争;要加速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加快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和学科结构,不断增强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专利保护力度,简化、完善专利审批和维权程序,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企业创新活动获得与高风险、高投入相对应的补偿和收益。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知识的流动和转移。通过向社会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和科技资源等方式,倡导社会资源进入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个投入、产出、转化与受益的绿色通道。同时,还要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2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

2.1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观念

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中小企业的立身之本。要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要不断探索符合市场规律、体现企业优势、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创新保障。要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包括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决策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增强创新能力。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对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坚持把引进、培养、使用、凝聚人才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借助“外脑”、运用社会资源弥补企业自身不足,增强自主创新和依托社会资源联合创新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科技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探索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方法,用好政策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采取更为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投入到企业的创新事业中去。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3个方面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要重视创新的物质条件,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企业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多方筹措研发资金;企业要深化内部改革,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从实际出发,对妨碍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性缺陷加以改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小改革和创造发明,鼓励试验,允许失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性;依靠新技术发展生产,使企业成为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要从战略的高度,融合各方面的创新工作,使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市场上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彩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 〔美〕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李默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9

4 杨世国. 核心竞争力源于自主创新[J]. 企业文明,2005(11)

5 自主创新——强国之路[J].通用机械,2006(02)

6 徐冠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J].中国高新区,2005(4):9~13

7 王一鸣、王 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7):15~19、37

Improve enterpris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Ma Dan,Guo Fengfeng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very poor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also weak.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China’s enterprise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body of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is the basis of the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n our country, thus the enterprises of China must quick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篇5:提高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十五年后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可能性、现实性和路径

根据贵州省实际情况,十五年后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寻找合理的路径,使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一段时间获得快速提高,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作 者:龚晓莺 GONG Xiao-ying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7(1)分类号:F270(273)关键词:企业技术 创新 路径

篇6:提高企业组织应变能力的对策

提高企业组织应变能力的对策

面临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组织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环境和企业能力变化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组织创新,使自己能更加有效与从容地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壮大.

作 者:林秀清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1刊 名: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006“”(5)分类号:F279.21关键词:企业 组织 应变能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对策探讨论文 下一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