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关键词: 为伴 营造 书香 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共2篇)

篇1: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初一年级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我脱口背诵了这首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多好的句子啊,已退休十多年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不少唐诗宋词,这要感谢初中的语文老师,他常说:“为人能熟读唐诗宋词,一辈子做人都会有味。”他又说:“少年学的,如石上刻的。我现在刚刚

做过的事情也会忘记,但少时背过的书,今天仍然记忆犹新。”这些话我在当时似信非信,但我照着做了,事过五十年,老师的话在我身上证实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而诗歌是其精华。我们的许许多多古典诗词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十分优美的,读来琅琅上口,而意境又十分高远深邃,清新明丽,读来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也许开始读诗时由于不甚理解,会感到烦躁,老师带点强制性的背诵,会感到苦涩,然而当你熟读成诵后,今后这些诗句会在你的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在写信作文中自然贴切地用上,那时心情的愉悦,别人是无法体验的。

诗歌是激情之作,他激人向上。读小学初中时,我自觉智力平平,然而李白的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点燃了我的心。世界上绝顶聪明的又有几人,只要努力,什么人都可以出成绩。因此初中毕业,家里无钱供我念高中,我在家发愤自学一年,以一本词典为老师,读完了高中的文科课程,考取了大学。

诗歌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文革后期,我被打入牢狱,足足在二十平方米的天地里生活了一千日。然而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日子一定会到来。我在狱中读马列,学外语,练身体,天天洗冷水澡,以至于出狱后我的身体还是那么康健,能在浓霜似雪的寒冬跳入池塘游泳。重新执教后我倾心学生,所教班级升学率全县第一。

诗歌还促使我走向新的辉煌。退休后,我下海办了企业,我作诗自勉:“且将六十当十六,此生事业重开头,莫道青春唤不回,登高最宜是九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企业成了中国服装百强企业。考虑到儿子已年近不惑,应该挑重担了,我们把企业交给他,第二次退休了,谁知我的学生们结伴到海南办学,我们夫妻再次“聊发少年狂”,投身天涯海角,创办xx中学。

回顾自己的一生,说不上创了多少大业,但自感没有空度岁月,“天生我材”多多少少派了一点用场。假如有人问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为什么会过这样的一生,我的回答是中国的文化教化了我。为此我感到作为学校,尤其是中国国土上的学校,千万别忘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精华,是我们的国宝,是美国、英国这些所谓先进国家不可企求的。我们读书从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经典开始,这无论从探求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学习做人的角度来说,都是最好的途径,最好的办法。

我建议xx中学的教学就从背诵名诗名句、名人名言的经典开始,扎扎实实地打好求知育人的基本功。从下周开始,每个学生在每个大周(十二天)是否能背熟十首或十段名诗与名句,熟记一百个英语单词或句子,由此把校园的读书气氛搞得浓浓的。现在初一(1)班和初一(2)班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我希望每个班级都做起来。人人以书为伴,一辈子爱书、读书、用书,让书本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永恒动力。

篇2:营造书香校园 重塑书香民族

一、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性

1. 营造书香校园气氛, 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良好的校园读书气氛, 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读书,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当校园的环境充满书香气氛时, 学生就愿意融入到读书的大潮流中来, 学生与学生之间才会形成交流读书心得与体会的习惯。学生通过良好的书香校园气氛, 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 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才干, 开阔学生的眼界, 为学生平常的学习提供养料和灵感, 使学生日后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2. 营造书香校园气氛, 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气氛, 可以加快和谐的校园建设, 建立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 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这也是校园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气氛, 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减少校园内学生之间的冲突, 可以使学生在更加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成才。不仅如此, 营造书香校园不仅可以培养大批的学生成才, 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发展, 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更加放心、更加满意。

3. 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是家长和社会的要求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 是书香气比较浓厚的地方, 学校必须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 建立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场所, 才能够实现社会对学校的期望。许多名人都是从书香校园中走出来的, 比如我们国家的许多领导人都是从清华、北大等富有书香气的高等校园中走出来的, 校园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与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学校也一定要履行好校园的职责,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为学生的成才铺好道路, 这也是学生家长寄予学校的一份重任, 也是学生家长对学校寄予的一份厚望, 因此, 书香气氛校园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营造书香校园的措施

1. 加强校园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提高校园图书馆向学生的开放程度

校园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胜地, 图书馆内有着各式各样的书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科目。再次, 图书馆内环境清幽, 读书氛围浓烈, 学生可以安静下来认真看书。因此, 学校一定要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丰富图书馆内各种科目的书籍, 并且加强图书馆的管理, 营造安静清幽的图书馆自习室氛围, 为学生读书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此外, 学校还应该扩大图书馆的开放程度,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由利用馆内的资源, 除了平常学习日之外, 学校图书馆还可以向学生外借书籍回家看, 提高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 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学校的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自身养成读书、爱书的习惯, 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促使学生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 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 怎样阅读书籍, 阅读哪一方面的书籍, 老师要给学生讲解一下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和方法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3.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加强读书重要性的宣传

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张贴爱书、读书的名人名言, 鼓励学生形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此外, 学校还可以美化校园环境, 利用花草树木装点校园, 建设干净、清幽的校园环境, 愉悦学生的心情, 给学生读书带来灵感和动力。学校还可以进行读书宣传的活动, 举办读书海报的比赛, 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读书的实践中来。学校还可以定期地举行新书推介大会, 让学生及时地了解新书的情况。在读完一本书之后, 学校可以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提高学生读书的感悟能力。

4. 形成良好的读书竞争机制, 提高学生读书的动力

竞争是一条鞭子, 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读书的动力。在校园里, 要形成激烈的竞争意识, 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竞争,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确立更高的目标, 并且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读书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成绩的竞争, 鼓励学生加快读书的步伐, 养成刻苦读书的习惯, 在学习上实现新的突破。

5. 开展各式各样的学生读书活动, 鼓励学生多参加读书实践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 比如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大赛,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 然后再回答相应的问题, 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的效率, 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还可以举办知识抢答大赛, 让学生在课后准备好阅读的资料, 加强知识的识记, 然后在比赛时进行知识的抢答, 对于抢答速度快、回答质量高的学生要给予全校表扬和物质奖励,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知识抢答赛展现自己所学的知识, 做到学有所用, 并且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 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增加对阅读的兴趣。

三、总结

营造书香校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也是我国重塑书香民族的要求。建设书香校园,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 丰富校园图书资源, 扩大图书馆对学生的开放程度, 提高学生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学生如何爱书、看书, 提高学生读书的效率。学校要积极加强读书的宣传教育, 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读书氛围, 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周琳.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与书为伴 演讲稿 下一篇:和书香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