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与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高血脂 锻炼 代谢 因素

2型糖尿病 (T2DM)可由遗传因素 、 肥胖及高血脂等因素引起, 对于T2DM患者不但需要积极强化运动锻炼及饮食治疗,最重要的是采用药物纠正糖代谢,尽量使糖代谢过程接近正常, 以消除T2DM临床症状及预防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产生,同时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1]。 为分析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 现分析2013年4月—2015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排除合并全身性肿瘤,肾功能、脑功能与心功能严重不全,合并胰腺炎,妊娠期妇女,存在胰岛素或西格列汀应用禁忌证者。 对126例T2DM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联合组与胰岛素组,每组63例。 联合组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为49~83岁,平均(65.7±5.4)岁;T2DM病程为2年至13年,平均(6.8± 2.5) 年 。 胰岛素组中男40例 , 女23例 , 年龄为48~79岁,平均(64.9±5.41)岁;T2DM病程为2年至14年,平均(6.4±2.7)年。

1.2方法

联合组、 胰岛素组T2DM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一般治疗,包括进行T2DM防治知识宣教,告知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坚持运动锻炼等,同时应用如下治疗方案: 1联合组。 采用胰岛素(国药准字H32024567)进行治疗,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睡前应用药物,1次/d,起始剂量为0.2 U/kg。 同时采集 指尖血测 量空腹血 糖 (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根据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给药剂量进行调整。 采用起始剂量治疗1周后如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则逐渐增加给药剂量,增加剂量为2~ 4 U/次,以血糖控制达标的剂量为目标剂量,FBG的控制目标为≤7.0 mmol/L,2 h PG为≤10.0 mmol/L[2]。 在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为患者应用西格列汀(Merck Sharp DOHME (0) Italia SPA公司生产 , 批准文号为H20090834) 进行治疗,给药方法为空腹口 服 ,起始剂量 为100 mg/d, 1次/d。 采用上述方案为联合组中的T2DM患者治疗90 d。 2胰岛素组。 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给药方法与联合组相同,治疗时间为90 d。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联合组、 胰岛素组T2DM患者的BMI (体质量指数)、TC (胆固醇)、TG (甘油三酯)、Hb Alc(糖化血红蛋白)、2 h PG及FBG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了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低血糖的判定标准为治疗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手抖、烦躁、 无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与饥饿感等症状,且血糖水平为2.8~3.1 mmol/L;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肢体瘫痪、昏迷、意识模糊、昏睡、行为异常及精神错乱等症状,且血糖水平≤2.8 mmol/L,则为严重低血糖[3]。

1.4疗效判定

判定联合组与胰岛素组的疗效时均依据以下标准: 1如治疗后, 患者的FBG水平<6.1 mmol/L,2 h PG水平<7.2 mmol/L,Hb Alc<6%,则判定为显效。 2如治疗后患者的FBG水平为6.1~7.4 mmol/L,2 h PG水平为7.2~8.4 mmol/L,Hb Alc为6%~7%,则判定为有效。 3如治疗后FBG水平>7.4 mmol/L,2h PG水平>8.4 mmol/L, Hb Alc>7%,则判定为无效[4]。

1.5统计学

比较两组T2DM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BMI、 TC、TG、HbAlc、2 hPG及FBG的变化情况时应用的是t检验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时进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胰岛素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联合组为90.48%, 联合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联合组与胰岛素组T2DM患者的BMI、TC、TG、Hb Alc、2 h PG及FBG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胰岛素组,见表2。 此外,联合组中发生低血糖的共有2例,发生率为3.17%;胰岛素组中共有8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2.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0,P=0.048)。

3讨论

在T2DM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的同时, 患者体内的胰岛细胞表达活性与功能将会出现逐渐衰退的趋势,为了有效控制病程进展,则需要应用胰岛素。 有研究指出,如在治疗T2DM患者时仅给予胰岛素,虽然可以控制FBG水平,但难以使2 h PG达到控制标准,且在胰岛素使用量不断增加时,可增大血糖水平的波动幅度,同时可能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增加BMI及并发低血糖等,因此治疗的安全性可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平稳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保证降糖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则在临床中应注意选择可以有效抑制DPP-4表达活性的药物。 避免GLP-1在DPP-4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提升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加快 β 细胞的再生速度及抑制 β 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有效降低2 h PG水平。 该研究采用了具有抑制DPP-4作用的西格列汀与胰岛素对联合组中T2DM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证实胰岛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 提示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胰岛素。 西格列汀不但具有抑制DPP-4水平的作用,同时能延长机体降解GLP-1的时间, 增加机体对于GLP-1的生物利用率, 在GLP-1生物利用度被提高的情况下就可以 有效降低BMI、TC、TG、Hb Alc水平 , 这对于T2DM病情的控制与并发症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该研究中的联合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胰岛素组,与目前的研究结论相符。 此外,联合应用西格列汀与胰岛素还可以减少治疗T2DM患者时应用的胰岛素剂量,因此能有效预防因胰岛素过量使用而引发的血糖水平大幅度波动与低血糖等并发症[6]。 该研究中联合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 再次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西格列汀与胰岛素治疗T2DM的疗效显著, 且具有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该院内科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分为胰岛素组、联合组,联合组的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及西格列汀。结果胰岛素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联合组为90.48%,联合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P<0.05);联合组中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17%,胰岛素组为12.70%。结论 联合应用西格列汀及胰岛素治疗T2DM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西格列汀,联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下一篇: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