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下, 作为班主任, 班级管理模式也应做相应的转变。在实践中, 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和生命给予中学生无限的力量和向往, 使他们常常心高气傲, 但他们的心理仍处于不成熟期, 教育既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又要教会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 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 那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所以说德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 让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从“心”开始吧。这就是班主任的一片爱心,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才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作为班主任,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条感情的通道, 爱可以熔化一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 如何实施自我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凡为教, 其目的在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 同时, 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教会学生如何约束自己,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一个同等重要的手段。
三、多使用“赏识教育”
正确评价一个学生, 正视学生的优缺点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例如:学生小亮学习较差, 自卑心理特别强, 但声音洪亮, 我就让他当体育班长, 他的积极性很高, 因为以前从没有当过班级干部, 现在班主任信任他, 他感到无尚的光荣, 在运动会上他表现很突出, 在对列表演中我们班的口号最响亮, 队伍最整齐, 荣获第一名, 学生非常佩服他。
“赏识教育”最大优点就是通过明智的表扬, 较聪明的学生会知道自己的进步, 而通过耐心和鼓励, 也会让反应最慢的学生感觉到自己也在进步。
四、更新班级管理模式,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氛围
班级是社会的一个小群体, 是学生们的实践基地, 要把一个松散的社会小群体聚成一个有核心、有战斗力的先进集体, 班主任就必须要大胆地改革、创新。为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合作精神。班主任在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空间的同时, 还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
五、新课改理念下, 班主任要转变“人际观”
作为一名班主任, 要善于协调班主任与学生、班主任与科任、班主任与领导、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班主任工作观。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自省、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完善、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取他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 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发展进步。要想把班集体建成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作为班主任,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做“警察”或“监工”, 也不要做“保姆”, 要做学生的“公仆”, 做民主平等的“学长”, 做沟通关系的“桥梁”, 以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 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
相关文章:
改革需先转变思想02-15
转变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02-15
论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与教学改革02-15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课件02-15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02-15
谈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02-15
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02-15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02-15
转变观念改革贸易统计制论文02-15
专题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