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精选十篇)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篇1
近些年, 各个省市地区电梯频繁发生电梯伤亡事故, 虽然各种电梯安全条例不断增设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但在遇到电梯运行中出现关人、夹人、蹲底、冲顶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故障时, 因为现有的电梯75%左右处于无人监视状态, 即使监视也不能做到24小时监视。由于电梯井道内通信条件的限制, 无法及时的联系电梯维修人员, 不能及时救援电梯乘客, 给电梯乘客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 电梯用量的不断扩大, 及时有效掌握电梯运行状态已是全国各地电梯安全监测部门的首要工作, 避免重大的电梯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 建立电梯运行监控与报警系统, 从技术上已可以实现, 所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
2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使用
2.1 国外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使用
日本三菱电梯公司早在1990年初提出了电梯预防保养计划, 经过5年的努力开发出了电梯监控系统。后期日立电梯研发的电梯监控系统能够进行24小时的全天电梯运行状态监视, 并且建立电梯的运行档案。当电梯出现故障时, 能实时记录电梯的故障信息, 并及时的通知电梯的维修人员, 确保维保人员及时的到达现场并迅速的排除电梯故障, 保障电梯用户的安全。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较早的使用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2.2 国内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使用
2000年初上海三菱电梯从日本三菱电梯引进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为国内部分用户提供电梯监控服务。但由于采用的是RS-232串行通讯技术, 导致此系统仅能使用于酒店, 商务写字间等电梯密集的场所使用。2002年上海三菱公司自主研发出了自己的电梯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现在的电梯监控系统广泛的采用传感器采集电梯运行数据, 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后再通过GPRS网络进行传输, 将电梯故障信息及时的传递给电梯远程监控中心及电梯维修人员。当电梯出现故障后, 监控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电梯进行远程操作, 将乘客安全的释放到电梯外。当需要电梯维修人员维修时,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与轿厢内乘客进行通话, 消除乘客的恐慌情绪。维修人员在维修电梯前就能掌握电梯的故障情况, 缩短电梯的维修时间, 保障电梯乘客的人身安全。
3 现代电梯远程临近系统的构成
3.1 电梯远程监控中心
电梯远程监控中心为电梯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操作中心, 具有电梯控制的上位机操作系统, 上位机操作系统安装在计算机内, 用于接收电梯的运行信息, 并通过动画显示出来。当电梯出现故障时, 上位机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对电梯实施远程操作。具有数据库功能, 将电梯的运行记录记载在监控中心, 便于电梯的日常维保和电梯维护方案的实施。
3.2 电梯远程监控通系统
1) 机房监控系统:由机房监控和维保身份识别器组成。机房监控系统通过短距离射频传输和轿厢顶监控系统进行电梯运行数据通讯, 另一方面机房监控系统通过GPRS模块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讯。将电梯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也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控制命令。维保身份识别器, 记录电梯日常维护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维护人等等信息。
2) 轿厢顶监控系统:轿厢顶监控系统接收外围传感器的信号, 从而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轿厢顶监控系统通过短距离射频传输将电梯运行状态传至机房监控系统。
3) 轿厢监控系统:是指安装在轿厢顶部的人体感应器, 人体感应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技术, 感应轿厢内是否有乘客, 并与光电开关、霍尔开关一起判断是否关人, 将轿厢内乘客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给轿厢顶监控系统。
3.3 信号采集系统
1) 在电梯井道内安装多个光电开关对电梯运行位置、速度等数据进行采集
2) 在电梯门系统内安装霍尔开关, 监测电梯门的状态。
3.4 语音播报系统
在轿顶上安装音箱, 在电梯出现故障时, 可以与用户进行通话。
4 现代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
1) 故障短信报警功能:可以实时故障短信报警, 将电梯故障信息及时的传递给电梯维修人员。2) 实时故障页面报警功能:监控界面进行实时报警。3) 历史故障记录功能:记录电梯发生的所有历史故障详细信息。4) 远程操作控制电梯部分功能:当电梯出现故障时, 可以对电梯行远程操作。5) 维保管理功能:建立维保历史记录, 记录电梯的维保情况, 提醒维保单位定期进行了维保;记录待维保电梯和超期未维保电梯。6) 电梯实时监控功能:对所有电梯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7) 资料管理功能:可以查看、修改该维保管理的所有电梯基本资料, 并可以在系统中添加新的电梯资料;可以添加新的物业公司帐户, 并查看、修改与其相关的物业单位资料;可以添加维保工作人员信息, 并将其与特定的维保卡相关联, 以便维保人员维保电梯时进行维保刷卡;可以查看、修改自己单位的基本资料并进行登陆帐户的密码管理。8) 电梯统计功能:按地区、品牌等统计电梯分布情况, 查询电梯基本信息。9) 故障统计功能:按地区、维保、品牌提供故障日报和月报。10) 维保统计功能:按地区、维保、品牌提供维保日报和月报。
5 结语
电梯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安全、高效、节能、智能的电梯越来越受到广大乘客的喜爱,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作为安全、智能电梯的标志, 随着远程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 已经作为电梯安装舒适、优质高效的服务工具从幕后走向了前台。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将作为智能化电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晓刚, 刘剑, 孟彬.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现状与研究方向[J].中国电梯, 2006.
[2]赵硕李长荣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监控及电梯通话系统合同 篇2
合同编号: 2017-WZ-015
买方:(以下简称甲方)
卖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特签订以下合同条款,双方共同遵守。
1.合同价款及包含工作内容:
1.1 监控系统总价: 510000.00元 ;一期电梯第五方通话系统总价: 22296.00元。1.2 本合同总价包含但不限于图纸的深化设计、设备的制造、包装、运输、资料、培训、安装、调试、报验取证、检测、售后服务、税金、质保、保险等完成工作的一切费用。
2.本合同中的设备制造商为,不得交由第三方制造完成。3.包 装
3.1 乙方应按有关规定包装物品,使设备及配件便于装卸、运输,以防受到损坏。3.2 包装标记和包件内外随包文件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3.3 包装材料归甲方所有,由甲方自行处理。4.交货及安装期
1.1乙方向甲方交货的时间与地点、安装及调试由甲方指定。并取得国家相关设备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许可证。
1.2工期要求:1#.2#楼标准层在12月1日前完成,室外部分配合现场进度同步完成,总体工程在12月31日前达到完工使用要求。
5.交货、安装地点、联系人及电话:
5.1 交货、安装地点:神州六路与航拓路十字东南角凤鸣小区公租房项目部院内。5.2 卸车由 乙 方负责,卸车费用由 乙 承担。6.运输
6.1 乙方负责将所供设备直接运输至甲方指定的交货、安装地点,所发生的运杂费已包含在合同价格之中。
6.2设备在未经甲方验收合格前,设备的毁损、灭失等其他一切风险由乙方负责。6.3 设备到达甲方指定的交货、安装地点后,按第5.2条进行卸货,另一方提供相应的协
助。
6.4 乙方应随货提供设备的质量检验和测试的成果资料以及构成设备的主要材料、部件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等。
6.5 每台设备的随机备件、随机工具、技术资料随主机一起交货。7.验收
7.1 乙方派工作人员赴甲方指定交货安装地点,负责拼装、调试、试验,进行验收、交接,其中关键性试验需有甲方相关人员参加。
7.2 设备经调试正常运行、各项试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双方签署技术性能验收报告单即视为技术性能验收合格。
7.3 最终验收合格:(1)一般设备实物验收、技术性能验收合格,视为最终验收合格;
(2)根据招标清单型号参数要求,材料设备进场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及质检报告。设备需取得国家相关设备检验单位出具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许可证的,由甲乙双方签署验收合格单,标志该设备已验收合格,并办理设备交接手续,则取得上述证书后视为最终验收合格。
(3)监控设备品牌为海康威视,具体型号参数以招标清单为准(附表一)。凤鸣小区第五方通话系统清单(附表二)。
7.4 如设备及配件与本合同后附清单不符合,或设备不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甲方将拒绝接收,乙方应将被拒绝设备及配件予以替换或作必要的更改,并承担由此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如经替换或作必要的更改后,设备仍不能满足规格和标准的要求,甲方有权退货,乙方承担由此发生的所有费用和对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7.5乙方提供完整的设计图纸加盖有安防设计资质单位设计章或公章。7.6 甲方的验收不免除乙方应承担的保修或其他责任。8.结算方式及期限
8.1 本合同预付款: 无预付款。
8.2 在货物到现场报验合格后14天内支付合同金额的70%,整个系统验收合格后14天内支付至结算金额的95%,剩余 5 %作为质保金,整个系统验收合格后,两年保质期满后14天内结清,但不计利息。
8.6 在甲方第一次付款前,乙方向甲方开具设备的全额增值税普通发票,因乙方如未能及时提供上述发票,甲方付款时间将相应顺延。
8.7 各阶段付款由乙方出具收款收据,甲方在收到乙方出具的正式票据和相关文件后,按上述条款规定的条件和进度付款。
8.8 如甲方出现资金困难,乙方同意给予 3 个月的付款宽限期,在此宽期间内不视为甲方违约且不计息,乙方不得以此为由中断本项目的货物供应。
9.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
9.1 质量标准:国家、行业、甲方所提供的标准及制造厂家设计、制造标准,乙方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制订合理工艺,选用合格材料和性能安全可靠的外购设备,国家相关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购零部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生产单位提供;环境要求必须遵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规范标准。
9.2 质量保证:设备质量质保期为整个系统验验收合格后 2年。在质保期内,凡由于设备设计、制造或材质等非甲方原因造成故障,乙方负责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费用由乙方承担,更换下的零部件由甲方统一处理;如经乙方两次修理或更换零部件后仍不能彻底排除故障,致使甲方无法正常使用的,甲方有权退货,乙方应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超过质保期后,乙方对设备实行终身服务。
10.技术服务和技术资料
10.1 乙方对甲方相关人员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10.2 在质保期内,如因设备出现故障或其他任何原因影响现场正常使用,乙方须在2 天内无条件调派维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维修等服务,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保修期满后,乙方接到甲方维修通知后 2 天内派维修人员赶赴甲方现场进行维修等服务,费用甲方承担。
10.3 每台设备乙方需提供设备说明书原件 1 份、总装图、零部件图册、零件目录原件 1 份、设备出厂合格证原件 1 份、电气原理图 1 份,及其他厂方应提供的随机技术资料、其他 资料(以上资料需另提供电子版资料各一份)。
11.违约责任
11.1 如乙方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交付全部设备,或由于乙方的设备、配件、质量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原因影响安装调试时间,导致设备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仍无法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按每误期一天扣减合同总价的 千分之三 的标准核计。一旦误期损失赔偿达到了合同价的 3 %,甲方则有权解除合同,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赔偿。
11.2 本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不到技术设计要求,致使本设备无法投入使用,甲方有权退货,乙方应按照合同总价的 3 % 支付甲方违约金,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11.3本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不到技术设计要求,甲方可按11.2条处理,也可要求乙方维修,要求维修的,乙方应按本合同10.2条约定派人维修,经两次维修后仍影响正常使用的,甲方有权退货,乙方应按照合同总价的 3 % 支付甲方违约金,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
失。
11.4 乙方未按合同10.1条约定向甲方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的,乙方应向甲方支付5000 元违约金。乙方必须配合甲方进行送电调试,现场每栋楼需配备1名技术人员,乙方未配备技术人员配合甲方进行用电调试每栋楼处以5000元罚款。
11.5 在质保期内,乙方未按甲方要求在 48 小时内调派维修人员赶赴甲方现场进行维修,或在合理期限内无法修复的,乙方应向甲方每次支付 10000 元违约金,甲方有权找第三方进行维修的,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乙方承担。
11.6 乙方保证本合同中的设备无权属瑕疵,不涉及到与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争议等,否则除产生的任何风险和费用均由乙方承担外,乙方还应向甲方支付 10000 元违约金,乙方的此项义务规定在本合同终止后仍有效。
11.7乙方不得将本合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包括不得转包与分包,否则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乙方应按照合同总价的 3 % 支付甲方违约金,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11.8如在货物装配及使用过程中,因货物质量问题或乙方操作问题导致了甲方及其他第三方的财产或人身损失及相关后果全部由乙方承担。
11.9乙方必须对自身出入现场的人员以及现场安全指导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严格遵守甲方所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对因非甲方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11.10 乙方其他违约责任: /。12.甲方的权利义务
12.1 甲方负责提供供货计划和准确的交货地点。12.2 按合同约定办理结算和支付货款。
12.3 甲方不得无故拒绝接收供货计划范围内的货物。12.4 按合同约定对货物进行检验和验收。12.5 接受乙方提供的培训和保修服务。13.乙方的权利义务
13.1 按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供应货物;同时乙方应考虑甲方的施工特点,精心组织、配备足够的运输能力和必要的储存场地以保证甲方需要。
13.2 乙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甲方以书面形式向乙方发物资计划单之日后3天内),准确无误地将产品送至甲方指定送货地点,并配合甲方验收,共同做好签认记录。如乙方未能按照规定时间内交付合格的货品,由乙方赔付影响施工进度的误工费用。
13.3 及时向甲方提供货物合格证书及甲方要求的其它相关资料。
13.4 乙方必须做好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因违
反规定而受到任何处罚的,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在货物交付之前,因乙方原因对道路、周围环境及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13.5 乙方与第三方发生的任何经济往来和债务纠纷均与甲方无关,乙方保证货物无权属上的瑕疵、无知识产权争议,如给甲方造成的任何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13.6 乙方其他义务:因设计或方案变更等原因造成已到场材料富余,乙方应无条件负责退货(在甲方没损坏、没拆包装或没污染的的状态下)、清运,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14.争议解决
甲乙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
15.其他
13.1 本合同项下的债权不得转让,也不得用于担保。
13.2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后签订补充协议。
13.3本合同自双方签章之日后生效。本合同一式伍份,甲方执 肆 份,乙方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电梯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 篇3
关键词 电梯 监控 嵌入式 Linux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和普及, 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在功能、实时性、可靠性和软件编程的灵活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嵌入式技术构建一个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是远程控制电梯和电梯视频监控。
1系统的原理结构
本设计采用三星的S3C6410芯片作为电梯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通过USB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实时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模拟电梯和微处理器可以实现通信,可以实时控制电梯的运行,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和电梯的底层数据可以通过Internet传输到远端的监控PC上,远端的PC也可以对电梯实现远程操控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2硬件平台设计
图2 电梯服务器硬件平台框图本设计是以采用 S3C6410为一款带MMU的ARM微处理器,可在上面运行标准的Linux操作系统,以减少软件开发时间。S3C6410集成了256M DDR RAM,SLC NAND Flash(1GB)或MLC NAND Flash(2GB)存储器,使其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程序和数据。DM9000网卡和RJ45接口为接入Internet做好硬件准备,USB接口主要用于USB摄像头。嵌入式电梯服务器硬件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
3软件的实现
在软件设计上采用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开发平台,linux操作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实时多任务内核,它主要实现任务管理、定时器管理、存储器管理、任务间通信与同步、中断管理等功能。电梯嵌入式智能控制器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将应用程序分解成多任务,简化了应用系统软件的设计,使得电梯嵌入式智能控制器的实时性得到保证,而且良好的多任务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下主要介绍本控制器的主要模块和核心部分。
3.1 模拟电梯模块
模拟电梯模块主要是根据拟定的电梯数据结构,用小键盘模拟电梯的内部操作,采用同方向优先的电梯算法使电梯正常运行,运行的过程就是电梯数据的变化,然后将实时变化的电梯数据存入电梯数据缓冲区,等待监控中心的连接请求,该缓冲区是一个拟定的电梯数据结构体。
3.1.1 电梯数据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elevator
{
int m_flag; //电梯运行的标志:1—运行 2—停止
int up_down; //电梯运行方向:上—1 下—0
int cur_floor; //电梯当前所在的楼层
int des_floor[MAX]; // 电梯目标层数组
/*des_floor[0]记录目标层的个数,des_floor[1-9]:值为代表有人要去该层即相应楼层为目标层,为0则表示没有人去该层*/
}elevator;
该结构体实时记录电梯当前的状态和相关信息,它是电梯运行控制的数据核心。监控中心就是通过获取该结构体信息来达到远程监控电梯的。
3.2 键盘模拟电梯操作的处理过程
利用ARM6410开发板上的小键盘来模拟电梯及操作过程流程说明:首先打开键盘设备/dev/mcu/kbd,如果返回键盘设备句柄就可以进行初始化电梯数据,然后进入循环检测状态,检测是否有数字键按下。有键按下则判断该键是否符合已定输入标准,判断标准为:必须输入1-9的数字键,而且输入的数字不可以是当前所在的楼层,同时还是非目标层,然后将输入的数据更新到电梯数据结构体中,即增加了一个目标楼层,若当前电梯没有运行而此时需要运行,则创建一个线程来运行电梯。
3.3 电梯的运行控制
电梯的运行过程是线程实现的,这是本模块的核心。
流程说明: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运行结束后处于停止状态,上述线程也就结束,所以在线程一开始判断电梯是否已经处于运行状态,若是,说明某个线程正在进行电梯的运行过程,则不能再有另一个运行线程,于是结束。否则,根据目标楼层数不断循环来到达每一个目标层,当目标楼层数为0时,电梯停止,线程结束。
运行过程中,根据同方向优先算法,先达到运行方向上的目标楼层,当运行方向上没有目标层或已经达到顶端或低端时,才改变电梯运行方向。若運行方向上有目标层时,则一直运行直到达到某个目标楼层,这是通过判断达到的每一层是否是目标层来确定的。只有当达到某个目标层或电梯改变运行方向时,才重新根据目标楼层数来判断是否还有目标层。
流程中的“到达标志”用于标识是否到达一个目标层,当确定某个方向上还有目标层时,在到达一个目标层前(即使有键按下,目标层只可能增多,不会减少),它一直为0,此时不用执行多余的判断是否有目标层的操作,直到到达一个目标层时,将该标志置为1,表示到达了一个楼层,这时才重新判断是否还有目标层。
4 结束语
本文是在ARM微处理器上设计电梯嵌入式智能控制器,采用模块化和嵌入式编程的思想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嵌入式硬件搭建、虚拟机工作环境的搭建,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建、应用软件的编写和移植。采用成熟的ARM技术,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低开发难度等优点,以及采用linux操作系统是开发源码的操作系统,软件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内核功能强大,高校,稳定,支持ARM等优点。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其应用在电梯的控制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邢航,陈安.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电梯中的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2006:19-5.
[2] 刘利.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梯核心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张晓林.嵌入式系统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4] 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中心.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标准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 嵌科技.Mini6410 Qt4和Qtopia编程开发指南-20110112.pdf. 广州:广州天嵌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2011.
[6]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及设计 篇4
1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含义和构成
1.1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含义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通常包含远程监视和操作控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两方面, 国外非常看中的是远程进行操控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的电信网络的质量不高, 仅仅对电梯进行远程监视对于电梯的运行不会带来什么影响, 但是要实施操控就很容易在信号出现传输错误的时候给电梯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甚至带来无法预期的严重损失。加之, 电梯企业通常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电梯能够受到他人控制的原因, 因此在我国电梯的远程监控实际指的就是通过对电梯的远程监视而及时了解电梯运行问题, 想实现对电梯的远程调试和设置暂时还很难实现。
1.2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构成
从远程监控的系统构成来看, 一般包括几大部分, 分别为信号采集、传输与分析和处理。例如, 某电梯的远程系统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 分别是前端机 (处在控制柜里的信号采集处理计算机) 、内部网络 (负责对信号进行传输) 、电网络和调制解调器、终端机, 进而将信息提供给服务器、管理计算的监控端和有联络电话的电梯维护人员。该系统主要通过前端机将电梯运行时的相关信息和状况进行随时采集, 当电梯出现故障, 再利用电话网络把故障信息传动给服务器, 这时维护人员就能够随时在服务器上拨号, 将前端机联通, 在利用监控窗口对每个电梯的动态运作状况从直观上有所掌握, 实现远程对故障进行查找、诊断以及操作的目的, 具体系统构成见图1。
2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特点、功能要求和原则
2.1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具有的特点
2.1.1具有实时性的特点
电梯的远程监控中心可以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随时的了解, 如果在电梯运行的过程里发生了故障, 远程监控系统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电梯故障的信息, 这样维修人员就可以及时的了解电梯故障所处的位置以及发生故障的类型, 在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 也可以十分明确的了解应该携带何种工具和备件, 从而降低了维修服务花费的时间与成本。
2.1.2硬件结构系统的简单化特征
由于电梯是运行的过程十分的频繁, 且是一个运行距离很长的特种设备, 因此, 在对电梯的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电梯自身结构的特点, 最大程度的使得监控系统的硬件部分给电梯带来的负荷降低, 同时尽量的让硬件的体积小型, 或微型化, 所以在对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设计上要具有结构简单化的特种, 从而相对的促进系统可靠性的提高。
2.2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
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时, 为了确保电梯能够运行可靠, 确保电梯故障诊断以及监测系统完善, 电梯的远程监控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1) 能够对电梯动态的运行信息和故障信息有直观的了解, 对其及时的做好记录, 同时可以对电梯的用户和故障信息做到查找和操作;
(2) 系统要做到无人职守的情况下, 工作人员能够对可以电梯的监控电话进行随时的拨通, 对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的进行观察, 同时还要确保系统可以结合故障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处理;
(3) 可以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各种故障的类型, 通过专家系统分析电梯运行的数据, 进而获取故障信息, 并将其记录在故障库当中;
(4) 确保监控系统在抗干扰能力上较强, 并确保具有高质量的电话网络。
2.3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首先, 要确保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在对电梯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 应该事先了解国内外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动态, 积极的借鉴已有的成果和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 确保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的先进性得意凸显。其次, 要确保系统设计的可靠性。确保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具有稳定的性能, 能够在不良的环境中运行依然可靠安全, 连续工作。再次, 在对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 要对其应用对象的共性给予充分的考虑, 使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能够在电梯厂家以及智能楼宇的物业公司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第四, 要确保设计的相容和扩展性。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 应该确保其具有足够大的容量, 从而使其以后容量扩充的需要得以满足。同时, 所涉及的系统还应该对基于PLC控制和微机控制等不同控制方式的电梯控制器能够适应。最后, 要确保系统设计的维修、操作方便和经济性。要保证系统设计的成本合理经济, 具有较高的性能, 同时还要确保检修和维护方便, 操作简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含义和构成, 之后介绍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具有的特点、功能要求和原则。
关键词: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冷丽娟.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D].天津大学, 2008.
[2]浦炜, 陈启, 张梦, 方浩然.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 2015 (17) .
浅析电梯故障在线远程监测 篇5
1.数据库需求分析
系统配置管理模块中需要包含用户使用权限信息、电梯汇总数据采集配置信息、报警对象信息和报警数据信息,共设计包括角色名、功能模块、小区ID、电梯ID、开梯时间、关梯时间、IP地址、是否采集、报警对象、报警时间、报警数据、联系方式等16个数据项。设备管理模块中需要体现电梯技术档案信息和电梯配件信息,制定包括电梯编号、使用部门(电话、联系人、地址)、管理部门(电话、联系人)、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单位、电梯启用日期、驾驶人员、驾驶人员证件编号、电梯种类、控制方式、电梯型号、额定载重量、运行速度、运行站、曳引方式、开门距离、开门方式、轿箱规格、曳引机型号、曳引机模数、曳引机速度比、曳引机转速、曳引绳直径、曳引绳根数、电动机型号、电动机功率、电动机电压、电动机电流、电动机转速、制动器电压、制动器维持电压、门机型号、门机电压、箱门结构、井道结构、底板深度、顶层高度、缓冲器类型等50个数据项。电梯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块中应包含电梯维修记录信息、电梯故记录信息和电梯维修保养工单信息,设计制定包括填表日期、小区编号、电梯编号、维修类别、派工时间、完工时间、基本工时、维修内容、材料损耗、损耗数量、金额、维修人、检验人、注释、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内容、损失金额、责任人、处理意见、维修计划、保养计划、年检记录、大中修记录等34个数据项。
2.软件实现
2.1上位机监测程序的实现
监测窗口包括“故障显示与数据库索引”、“监测点状态显示”、“上位机拨号及应答”和“电梯动态模拟运行”4个画面,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程。程序设计涉及到模拟电梯运行状态数据库与用于记录故障信息的故障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提供的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报表向导输入数据库所需字段的名称、类型、长度、默认值等。选择当前楼层、下一楼层、内选、外呼、运行方向、故障类型、故障点等7个字段对状态进行描述,这7个字段分别定义为整型、整型、字节型、字节型、字节型、整型、字节型。故障库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故障名称等详细信息,定义的字段包括:故障发生的日期、时间、类型和所在楼层,对应类型为:日期型、时间型、文本型和整型。数据库建立后, VB通过Data控件、Adodc控件和Data Grid控件与其链接。在Data控件的属性窗口找到Data Source属性,选择Access;在Data Name属性中设置存放状态库的路径,然后依次绑定文本框和相应字段。把控件全部转移到Frame控件上,设定Frame控件的Visual属性为False,程序运行时Frame控件上的内容不显示,但可通过程序对它进行操作,建立后台工作方式。监控程序采用定时器并发送处理方式,循环从数据库中逐条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根据有关字段的取值对相应记录进行处理,从而将电梯运行状态显示在界面上,并允许对记录进行查询、排序、过滤等交互性操作,且不终止数据库的检索。利用VB6·0中提供的MSComm控件,通过计算机串行口传输和接收数据,实现远程通讯功能。MSComm控件提供2种处理通讯方法,考虑到电梯远程监测所需数据量大,本文选用事件驱动通讯方式。采用VB编程代码,设定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协议。通过远程通讯的数据采集,数据库实时对每一过程定点刷新。故障时,根据故障类型在程序相应位置调用判断语句,通过状态变量的改变,向操作人员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同时自動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类型及位置,将其写入故障库并显示。
2.2下位机服务程序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开中断,接收故障信息或上位机的呼叫信息,然后实时采集信号。转入故障中断服务程序后,P2·7发一负脉冲,撤除中断的有效低电平,关中断。然后采集当前状态信号和故障类型,控制MODEM拨号,联机成功后,向上位机发送信息,开中断,返回。转入响应上位机呼叫中断服务程序后,关中断,接收中断标志位置0,然后采集状态信号,发送信息,直至检测到无载波信号,开中断,返回。8255工作于方式0,8051串行口工作于方式3,方式3可用于多机通讯,根据用户要求定义波特率。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这是因为方式2具有自动加载功能,可避免反复装入初值所引起的定时误差,使波特率更加稳定。
3.结论
本文的电梯远程监测系统采用VB编程,界面直观简洁而且容易实现。下位机不仅可以实现电梯故障的实时检测,也可以采集电梯运行状态信号供监测中心调用。通过电话网络进行通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交换,为异地多台电梯的集中监测提供了条件。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篇6
1.1系统整体结构
基于WebService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三部分:电梯数据采集器、监控中心和移动监控终端, 如图1所示。
电梯数据采集器是一个嵌入式设备, 具有连接监控摄像头、电话的视频、音频接口, 具有从电梯运行控制器获取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的数字接口[4]。在电梯远程监控终端上部署Web服务,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这些服务接口获取设备信息, 并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监控中心作为系统的中间应用层, 采用C/S模式, 调用发布在电梯数据采集器上的Web Service对设备远程监控;同时可控制数据采集器与移动监控终端的连接关系。在监控中心上发布获取的电梯数据采集器信息和接收移动监控终端数据的Web Service。
移动监控终端可以是PC、智能手机或者MID等能够支持Web Services的设备。即使操作人员不在本地, 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借助移动终端查看电梯的实时运行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和事故处理。
1.2 系统数据交换方式
除了视频和语音数据的传输以外, 电梯数据采集器、监控中心、移动监控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都通过Web Services实现, 如图2所示。
当监控中心与电梯数据采集器通信时, 电梯监控终端作为Web服务的提供者, 接收并处理来自监控中心的请求。当监控中心与移动监控终端通信时, 监控中心作为Web服务的提供者, 接收并处理来自移动监控终端的请求。这样监控系统的三个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通过Web Services实现的, 具有跨平台、跨语言的特性, 各个部分可以根据所处的硬件环境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平台。限于篇幅, 这里主要介绍电梯数据采集器的Web服务开发和监控中心的配置。
2 基于Web Service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2.1 电梯数据采集器的Web Service实现
电梯数据采集器的硬件是以S3C2440处理器、64MB SDRAM和64MB FLASH构成的核心板以及串口、USB接口、音频接口、无线网卡等外围接口, 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电梯数据采集器的软件是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分为三个模块:Web Service模块、音频数据处理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下面主要介绍Web Service模块实现。使用gsoap开发电梯数据采集器端Web Service。gsoap是一款使用C/C++编写的开源的Web Service开发工具, 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少、运行速度快和可裁减等特点[5]。gsoap源码包中使用了两个重要的工具:wsdl2h和soapcpp2。wsdl2h用来解析WSDL文档生成描述服务的C/C++头文件, soapcpp2用来解析该头文件并生成框架代码以及相应的WSDL文档, 可以看作是wsdl2h解析的逆过程[6]。
利用gsoap工具包开发电梯数据采集器的Web Service时首先编写一个头文件field.h, 声明5个Web Service接口, 该头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根据field.h文件生成服务端框架代码及field.wsdl文档, 命令如下:
#soapcpp2 field.h
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代码方便地部署Web Service。程序代码在此不再赘述。
2.2 监控中心的实现
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运行于服务器或接入网络的PC中, 操作系统选择Linux, 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首先获得油井监控终端生成的WSDL文档, 运行命令:
1) 生成field.h文件
# wsdl2h –o field.h field.wsdl
2) 生成框架代码
# soapcpp2 field.h
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框架代码调用运行在油井监控终端的Web Service, 从而实现监控中心的各种功能。
监控中心维护三个XML配置文件, 分别说明如下。
1) 数据采集器配置文件 (liftdatactr.xml)
liftdatactr.xml存储当前挂载在监控中心上的所有数据采集器的信息。主要内容为:
2) 移动监控终端配置文件 (mobile.xml)
mobile.xml存储着当前连接到监控中心的所有移动监控终端的信息。主要内容为:
通过这三个配置文件, 监控中心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 完成数据的路由分发并监控电梯设备的状态, 并将移动监控终端对远程设备的操作过程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为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做准备。
3 系统运行测试
系统采用C/S结构。电梯数据采集器配置为S3C2440微处理器, 扩展64M Nand-Flash和64M SDRAM, 以太网接口芯片为RTL8201BL, Linux2.6.24内核, 接入油田局域网。电梯数据采集器获取包括安全回路、门锁、上、下行等26个电梯运行信号和开、关门限位、停车不到位等16个故障信号。监控中心为联想启天M6900 PC机, Winxp操作系统, 开发环境为VC6.0和gsoap_win32_2.7.9l, 通过gsoap调用Web服务, 数据存储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 监控中心电梯运行监控界面如图6所示。系统运行良好。
4 结论
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利用Web Services的跨平台、跨语言的特性, 有效地解决了远程监控系统中设备多样性以及信息复杂性高的问题。消除了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异构性, 使得设备的集成更加容易。胜建集团消防远程监控中心担负胜利油田各个单位及社区的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系统在该中心的电梯远程监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琳.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前景光明.科技信息, 2008; (28) :384—384
[2]高潮, 刘安厚, 郭永彩.基于多种传输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9; (11) :135—138
[3]杨力, 杨锦林, 曹谢东.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远程监控在数字气田中的应用.微计算机应用, 2005;26 (06) :705—705
[4]张汇川, 牛连强.基于C/S结构的电梯监控与管理系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5; (10) :13—14
[5]夏亮, 祖一康, 吴志荣.基于嵌入式Web Services的系统集成方案.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8, (3) :7—9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篇7
目前,我国在用电梯已达100万台。由于电梯运行中关人、夹人、撞底、冲顶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电梯的运行可靠性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提高电梯运行可靠性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原始设计改进,提高制造、安装质量;另一方面依靠先进的监控手段和完备的维修保养体系来实现。目前,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大多采用RS-232或RS-485总线构成主从式多机网络,但是在监控范围广、传输距离远的情况下,这种监控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响应速度慢、传输效率低等不足,因此设计出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1 CAN总线技术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技术又称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CAN总线属于现场总线的一种,是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它在数据通信上比一般通信总线更可靠、实时和灵活。由于CAN总线可靠性高,传输速率快,通信距离远,易于使用、维护和网络扩展,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
2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在组成结构上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监控工作站、监控服务器、远程监控管理中心组成,如图1所示。
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所监控电梯的数量灵活改变系统结构。图1所示监控工作站最多可监控40部电梯,若电梯数量不足40台,则可采用1台PC机充当监控服务器,安装服务器软件进行监控;若电梯数量大于40台而小于80台,则可采用2台PC机,其中1台充当监控工作站,安装工作站软件,另1台充当监控服务器,安装服务器软件,2台PC机同时进行监控。电梯规模较大时,可考虑采用工作站-服务器模式。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监控服务器既可接受远程监控管理中心管理,也可独立运作。
(1)现场中的控制器(PLC)控制电梯运行并负责向监控工作站提供信息。
(2)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向监控工作站提供各类信号和数据。这些信号和数据来自电梯PLC控制系统、安全开关、呼梯信号、电机、变频器等,通过特定电路输入数据采集模块,由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后,通过转换接口传送给监控工作站的计算机接口,完成电梯现场与监控系统的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可采取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梯以及多种形式的接口。
(3)监控工作站主要对下位机(电梯)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显示,为用户提供一个监控现场。用户通过监控工作站既可掌握电梯的状态信息,还可查询电梯的档案信息和运行历史资料,从而获得电梯在过去时间段内的性能分析结果。监控工作站对电梯的监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状态监视。监控工作站可实时、动态地监视电梯运行状态,包括到达楼层、开关门、上下行、厅门召唤信号等。
②故障报警。监控工作站在监控对象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通知用户采取相应措施。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在设计上可考虑多种报警方式,以适应不同场合。
③统计功能。监控工作站可显示电梯的运行次数及运行时间,并进行累计;建立故障统计数据库,对故障类型、故障次数进行统计;建立维修保养数据库,对维修次数、维修时间及维修人员直接到现场时间等进行统计;统计电梯运行参数(如各层站召唤时间分布、召唤次数、最长候梯时间等),并制成报表或图表显示;在监控工作站中建立用户数据库,包括用户电梯的各类信息,以便维修人员调用。
(4)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库的维护并响应各监控工作站的查询命令。
(5)远程监控管理中心监管各电梯的运行状态,并控制相应的单个电梯。
(6)上位机所用软件采用通用接口,具有良好兼容性,能够统一不同通信协议,以克服电梯监控系统只能监控特定型号设备的不足。监控工作站与服务器间可通过Windows系列实现网络连接,也可利用Modem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传输。监控服务器与远程监控管理中心采用网络或公共电话网连接。CAN总线与监控工作站间通信需设置相应的数据适配器,通过它才能把所采集到的数据从CAN总线传输到监控工作站,建议采用USB充当数据适配器。基于USB总线的CAN适配器是通过USB总线将CAN总线与监控工作站相连,将监控工作站内的数据和控制参数迅速传送给指定的CAN网络控制节点,同时将各CAN网络控制节点的数据传送给监控工作站做进一步的处理。
3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软件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电梯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需具有中文图形操作界面,能实时显示运行状态,通用性强。监控系统软件可采用现成的工控软件(如组态王软件)来进行设计。对于图1所示系统,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软件相应分为四层,即数据采集模块软件、监控工作站软件、监控服务器软件、远程监控管理中心软件。数据采集模块软件是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与控制器通信,采集控制器数据,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后按指定格式存放。监控工作站软件按指定协议与数据采集程序通信,为用户提供一个监控现场、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数据访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后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监控服务器所维护的数据库内,通过编程还能实现配置、监控、查询、报警、打印等功能。监控服务器软件能够依据各种故障信息即时通过终端界面、声音等方式报警,还可依据信息重启服务器、服务器中的程序,执行服务器中授权的命令,从而实现了对服务器、运行设备监测的自动化和故障预警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服务器、运行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了运维成本。远程监控管理中心软件能通过Internet网络或公用电话网与监控服务器软件通信,从而掌握电梯运行情况;还能通过数据访问接口与各监控服务器的数据库相连,随时访问监控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监控电梯的运行情况。远程监控管理中心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登陆权限模块、实时监控模块、数据维护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4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抗干扰设计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对预防电梯事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因此该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抗干扰可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采取措施。硬件方面:阻抗匹配、屏蔽技术与双绞线使用、CMOS电路设计、电源抗干扰设计、静电释放设计、硬件看门狗电路。软件方面:指令冗余技术、软件陷阱技术、软硬件结合的“看门狗”技术。
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的CAN模块加入高速光耦进行电气隔离,以隔离现场可能的干扰。当传输距离超过200m时,在CAN总线终端安装120Ω的终端电阻和0.1μF电容,以消除长距离传输造成的反射波干扰。USB与CAN总线的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屏蔽技术与双绞线传输方式都可起到抑制外部电磁感应干扰的作用。芯片大多采用输入电阻极大的CMOS电路,由于其对干扰信号十分敏感,因此将其不用端口通过一个电阻接地或接电源,以防止端口浮空积累电荷误触发电路。数据采集模块输入电源采用交流低电压,通过直流稳压电路转化为数据采集模块芯片、器件所需的直流电,直流稳压电路不仅能提供可靠的电流,还能抑制来自交流电网的干扰(整流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滤掉低频干扰,小容量的非电解电容滤掉高频干扰)。低频去耦电容使用铝电解电容,高频电容采用云母或陶瓷电容。在每个芯片的电源与地线间接一个0.1μF的陶瓷电容来滤波。USB接口的外屏蔽罩通过并联多个高频大电容接电路板的底线。数据采集模块在低电或主程序跑飞或死机时复位。
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除要求硬件具有高性能和高抗干扰能力外,还需要软件密切配合。当MCU因干扰而出现错误时,程序便脱离正常运行轨道,出现“乱飞”现象。为了使“乱飞”程序在程序区迅速纳入正轨,在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单字节指令,并在关键地方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NOP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系统采用了软件陷阱技术,软件陷阱是指用引导指令强行将捕获到的“乱飞”程序引向复位入口地址,在此处将“乱飞”程序转向专门对程序出错进行处理的程序,使“乱飞”程序纳入正轨。软件陷阱安排在未使用的大片ROM空间、未使用的中断向量区及程序区。硬件看门狗虽然可以有效避免主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陷入死循环,但是严重干扰有时会破坏中断方式控制字,导致中断关闭,从而无法实现硬件看门狗功能,此时,依靠软件进行双重监视可弥补该不足。同时,软件监视还可以在数据采集模块出现严重错误退出CAN总线后对其重新初始化,从而使其能重新接入CAN总线。
5 结束语
本文将CAN总线技术与电梯远程监控相结合,提出一套基于CAN总线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重点针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组成结构、软件以及抗干扰方式进行了设计,为保障电梯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有效工具之一。提出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方案,重点论述系统的组成结构、软件以及抗干扰设计。
关键词:电梯,远程监控,CAN总线技术,抗干扰
参考文献
[1]鲁华宾.电梯运行安全可靠性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1,16(12):161-163
[2]王坚.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电梯监控系统设计[J].电气应用,2011,30(4):81-83
[3]Achim Dreher,Norbert Nildash,Frank Klefenz.Antenna and Receiver System with DBF for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s[J].IEEE Trans,on Microwave Theory&.Techniques,2003,51(7):1815-1821
[4]叶萍.组态监控PLC控制的电梯系统[J].自动化应用,2011,15(10):29-32
[5]王金奇.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质量监督,2010,11(5):50,51
[6]夏德海.现场总线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7]李先允.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俞国量.PLC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魏伟.PLC控制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电梯安全性远程监控技术与故障诊断 篇8
1 电梯安全性远程监控技术与功能
1.1通常, 电梯监控、远程监控是不相同的, 但也有共同的优、劣势, 为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数据, 远程监控在服务器、控制系统中分别安装了数模转换器。需要注意的是, 服务器一般安装在电梯厂家总部内, 也有的会安装在分支机构中。电梯专业工作人员全天二十小时对进行监控, 要随时处理故障警示以及故障检修等问题、由此可见此技术与IT行业是有关系的, 所以导致了电梯控制系统发展的很快, 国外先进的国家已经遥遥的领先先了此技术的发展, 而我国也正在迎头而上不甘落后。1.2
1.2安全电路构成包括机房、轿厢、井道、绳轮与监控室有无触点装置。深入分析后可发现, 这一电路可看成在每一次运动前、运动后均要工作, 或是在出现异常时运作。从本质上分析, 安全电路即是正常运行中遇到故障停止运动的基础, 又是因操作制约由某故障引发其他故障共同发生的保障机制。并且, 当前的现代安全电路均为双重监控, 是由软件、硬件一起共同作用的, 这要让其保护作用可更具有可靠性。
1.3对于电梯维修专业人员来说, 成熟的电梯产品是可在制造车间内明确相应的参数、校验、调试, 而不用去现场再进行修改。这样的产品到了现场安装的时候会显得更加的顺手, 简便, 容易保养检修方便并且运行安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有些品牌电梯的产量不断滑坡, 而有些厂家却产销两旺、市场的占有率不断的升高。这肯定食欲安装与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关联的。对于电梯安装维修的专业人员来说, 前者品牌电梯产量不断滑坡下降肯定是要努力费力的去工作, 而后面的产销两旺者对于电梯安装维修的专业人员来说就是属于“高枕无忧”更加方便快捷的工作。所谓的故障就是该厂商对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等存在着不宜重视的缺陷以及人为的疏漏。
2 电梯的故障与维修
2.1电梯在运行的时候可以让管理人员用光笔或者用鼠标直接在CRT上面进行操控, 从而可以根据需求, 随时停止、启动任意一台电梯。同时, 对电梯运行、故障情况记录、打印, 同时发生相关信息至BMS。如有异常情况发生, 例如火灾, 消防监控系统可及向电梯监控系统发生报警和控制信息, 之后系统向主控器再发送信息至DDC装置中, 让整个电梯系统进入到预定的工作状态中。2.2
一般来说, 高层建设内会安装两台或以上的直升电梯。一些乘客为了节约时间, 会将多台电梯一起按亮等待, 选择最先抵达的电梯乘坐。因此, 电梯在运动中, 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空载的情况。这样会减少电梯的使用率, 并提升了消耗。所以需要把独立运行电梯转变成群控运行, 最大限度避免空载, 达到增效、节能的目的。有的高层建筑则采用单、双运行和高低运行的模式。电梯消防运行及正常运行属于不同状态, 这样分层行动并不会影响到电梯消防的正常运作。
2.3当乘客们进入电梯以后, 有的时候会因为拥挤、或者有的乘客靠着按钮面板, 造成误按, 导致错停的情况。实际上, 因加减速、开门、关门等原因, 电梯每停靠一个楼层, 其运行时间会增加7秒钟左右, 在很多上班高峰的时候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高层在建筑电梯的时候使用了刷门牌的技术这种效果非常的明显, 按楼层按钮是不会读取的需要刷相对楼层的门牌, 然后经过扫面来进入系统登记。
3 结语
系统有比较强的显示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 可以显示各个电梯的运行状态。当有故障或是灾祸发生的时候, 可以用专用画面替代正常的显示画面。同时当管制运行或有异常时, 可将必要的措施及操作流利展现在显示图上, 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从根本上提升对电梯的监控力度。
摘要:运用计算机监控网络进行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施远程监控, 说到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他已经被设计成适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 允许BAS监视和控制电梯的运行。并且有效的提高了电梯的故障诊断能力以及运行和维修的效率。
关键词:电梯,远程监控,安全性及诊断
参考文献
[1]全毅.电梯远程监控综述[J].广西轻工业, 2011 (8) .
[2]刘松国, 韩树新, 李伟忠等.电梯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远程报警系统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 2011 (10) .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篇9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以高层建筑为主的住宅小区大量出现,电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是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电梯运行中关人、夹人、蹲底、冲顶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电梯的安全运行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解决电梯的运行安全一方面通过改进设计,另一方面依靠先进的监控手段,现在大的电梯制造商都把重心放在了售后服务上,也就是开发自己的电梯监控系统上。有了远程电梯集中监控系统,能够同时监控多处多台电梯的实时运行状态,通过对电梯控制柜输出信号的实时采集来实现对电梯的方向、所在楼层、门接点、安全回路和开关门等运行状态的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2]。
目前,国内电梯的集中监控系统多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或者是GSM短消息作为通讯方式。有线传输方式只适用于小范围小区域的监控系统,对于大范围的全局监控管理几乎不可能的,布放一套监控传输通讯网络将给施工以及维护带来了很大麻烦,其固定性又无法适应城市布局的发展;G S M短信通讯一定存在延时,平均传输的时延较大,在短信服务中心繁忙时很容易发生阻塞数据延迟时间可能会长达数小时,这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监控系统有很大影响,并且传输信息量少。因此,选择GPRS作为通讯方式。GPRS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而在现有系统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承载业务,它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特别适用于电梯远程监控这种间断的、突发的和频繁的少量数据传输,且GPRS网络覆盖和维护都由中国移动承担覆盖范围广,可靠性高,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按流量的方式计费,还提供数据包月服务,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和运行费用[4]。
2 电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包括以下模块:监控终端、M2M平台、电梯管理系统平台。
如图1,M2M平台提供统一的M2M终端管理、终端设备鉴权,具备终端控制、终端监控、终端远程配置、终端远程升级功能;电梯管理系统为M2M的业务平台,它是对运行中的电梯进行实时监控、智能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终端负责将电梯的故障信息及时通过GPRS网络传送到电梯管理系统平台、完成登陆M2M平台并能够根据管理平台的指令及时传输电梯的相关状态信息。
电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梯控制器的信号、控制执行元件的状态、控制柜输入输出端子信号、电梯现场状态信号,能够及时检测到轿门锁被人为短接或轿门锁故障、厅门门锁被人为短接或厅门锁故障、电梯冲顶、电梯墩底、运行中平层开关错、运行中抱闸开关错、运行中安全断开、不在平层区厅门或轿门断开、停电重大事故。
终端与M2M平台及电梯管理系统平台的通信采用WMMP协议,WMMP协议建立在UDP协议之上,UDP协议无确认机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在UDP上层应用层协议实现类似TCP的包确认和重传机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监控终端设计
监控终端包括两部分,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电梯轿顶数据采集器和轿厢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采用C A N总线连接;通信模块完成协议的转换,具体的来讲,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完成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块,另一部分是GPRS模块,GPRS模块带有SIM卡与监控电梯绑定。
3.1 通信模块硬件平台
终端协议转换器选用周立功公司的ARM7系列产品,型号为LPC2131,LPC2131适合实现通信网关及协议转换器的功能。GPRS模块采用波导公司的BC538GX模块,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UART0与GPRS模块连接,BC538工作模式采用透明传输模式[3]。
3.2 串口驱动模块设计
监控终端与GPRS模块的连接通过RS232串口,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送到GPRS模块,GPRS模块再将数据打包后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LP2131拥有两个异步串行口UART0和UART1,基本特性如下:16字节收发FIFO、接收器FIFO触发点可为1、4、8和14字节、内置波特率发生器[1]。程序设计中采用UART0口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串口在接收数据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查询方式、一种是中断方式,设计中采用中断方式实现,尽可能提高CPU的效率,串口驱动模块设计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串口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接收。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数据时,需要先设置一次能够接收的字节数,字节数的设置通过U0FCR寄存器设置来实现,就可实现1、4、8、14字节的数据一次接收,设计中采用的是一次接收8字节的方式,设置U0FCR=0x81就可以把触发点设置为8字节。设置为8字节后,串口中断的工作原理是:当设置为每次接收8个字节时,串口每接收8个字节会产生中断,接收的数据包的长度有可能不是8的整数倍,带来一个问题,当接收的数据不是8的倍数,中断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去判断,可通过U 0 I I R寄存器相关位的判定可确定是是否为8的倍数,具体的判断方法是:(U0IIR&0x0F)==0x04,则证明是8的倍数。在设置为一次接收8个字节时,当最后接收的数据不是8个字节时,通过填充0一直填充到8个字节的方式实现中断请求。另一个问题是,根据实际情况,每次接受的数据长度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每个包的长度不固定,通常情况,不会存在接收出错的问题,为了做到更高的可靠性,接受到数据包时,先根据包头前两个字节,得出一次应该接收的数据长度,这样能够保证接收的数据长度是正确的,不会存在多接收或少接收的问题。串口驱动模块初始化函数:串口波特率设置U0LCR=0x80、bak=(Fpclk>>4)/baud、U0DLM=bak>>8、U0DLL=bak&0x FF;设置奇偶校验bak|=set.parity<<4;设置字长bak=set.datab-5;判断是否为2位停止位if(set.stopb==2)bak|=0x04。串口接收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
3.3 定时器驱动模块设计
LPC2131拥有两个32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T0和T1)。当将一个数据包发送出去的同时,启动定时器,这里使用定时器0来进行定时,定时器定时时间到,如果还没有接收到响应信息,就认为发送信息丢失,启动重发信息机制。有可能遇到极端的情况,信息重发多次依然没有响应信息,这时任何一方(包括终端和监控平台)可以主动断开连接,重新登陆、连接。设计中还需要使用另外一个定时器(定时器1),这个定时器用来设置发送心跳包的间隔时间,通过发送心跳包M 2 M平台可以辨别终端是否在线,当在一段时间内M 2 M平台没接收到心跳包时,就认为中断离线,为了节省系统资源,采用短连接的方式。使用定时器0采用中断方式,程序流程图如图3(定时器1的使用方式与定时器0类似),使用定时器0之前在主程序中需要初始化,包括:使能IRQ中断、定时器初始化(定时器设置为0、时钟不分频、设置T0M0R匹配后复位、T0TC并产生中断标志、定时时间(1秒钟)、启动定时器)、VIC中断控制向量设置(设置为向量中断、分配中断通道、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使能Timer0中断),定时器初始化函数如下:中断使能IRQEnable();时钟不分频T0PR=0;设置T0MR0匹配后复位T0TC,产生中断标志VICInt Select=0x00;启动定时器T0TCR=0x01;设置定时器0中断通道分配最高优先级VICVect Cntl0=0x20|0x04;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VICVect Addr0=(uint32)IRQ_Timer0。程序流程图如图3:
3.4 读写Flash模块设计
监控终端需要存储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终端心跳间隔时间、终端重发次数、重发时间间隔、版本信息、电梯管理系统通信的I P地址、端口号和短信发送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比较重要的配置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存储起来,同样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因为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需要修改心跳间隔时间或电梯管理系统的I P地址等信息。这些重要的信息需要存储在掉电后能够把信息保存下来的存储器中,所以需要考虑读写Flash模块的设计。LPC2131有32KB Flash存储器,分为8个扇区,每个扇区4KB,对Flash进行编程可以通过ISP或IAP方式,设计中采用IAP的编程方式。IAP程序是Thumb代码,位于地址0x7FFFFFF0处,实现写f l a s h的功能函数:定义函数指针v o i d(*IAP_Entry)(uint32 param_tab[],uint32 result_tab[]);IAP操作扇区选择,命令代码50 uint32 Sel Sector(uint8sec1,uint8 sec2);复制RAM的数据到FLASH,命令代码51 uint32 Ram To Flash(uint32 dst,uint32 src,uint32no);扇区擦除,命令代码52 uint32 Erase Sector(uint8sec1,uint8 sec2);扇区查空,命令代码53 uint32Blank CHK(uint8 sec1,uint8 sec2)。写Flash的流程图如图4:
4 系统整体软件设计
终端的工作流程如下:当终端上电启动后,首先终端自检,看终端是否注册(通过读出Flash中的配置信息来判定是否注册),如果终端没有注册,终端需要向M2M平台发送注册请求包,注册请求包按协议(WMMP)的要求来写,注册包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缺少了这两个关键信息,终端就不能注册,这两个关键信息就是手机的IMEI和IMSI,通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M2M平台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注册成功,就返回一个终端序列号,得到终端序列号后,以后每次与M 2 M平台进行信息交互时,M 2 M平台通过判别终端序列号来识别是哪个终端发送的信息,得到终端序列号后,再修改注册标志位为已注册;如果已注册,就不需要再注册,只需要从F l a s h的配置信息中读出终端序列号,写入包头,在这个过程中,当注册数据包发送出去后会启动定时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没有得到应答包,会重新发送注册数据包,此时要做记数,当达到记数次数时(一般重复发送3次),依然没有得到应答包,会退出注册。注册成功后,接下来登陆M2M平台,登陆包同样按协议来写,数据包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终端配置信息的C R C 3 2校验码,等M 2 M平台接收到登陆包以后,会把终端的配置信息的校验码与自身配置信息的校验码作比较,如不一样,会触发配置流程,对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终端登陆上M 2 M平台后,需要定时发送心跳包以告知终端在线。登陆上了M2M平台后,接着登陆电梯管理系统平台,电梯管理系统平台是业务平台,大数据量的交互主要在业务平台和终端之间,对于业务平台不用注册,只要登陆就可以了,按照协议要求写登陆包,在包头中有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手机号,通过手机号可以对终端进行识别,终端发送了登陆包后,会得到响应包,以确定登陆电梯管理系统平台是否成功,登陆成功后,终端就处于工作状态,接收M2M平台或电梯管理系统平台发送的命令,根据命令,传送相应的数据,当电梯出现紧急或重大事故时,终端会向M2M平台和业务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并通过短信通知维修人员对电梯进行及时的维修。系统流程图如图5。
5 结束语
本设计是一种比较通用的电梯监控系统,克服了一些大的电梯公司所使用的比较专用和不具备通用性的电梯监控系统。终端通过了联网联合调试,并投放于实际的运行中,显示出了比较好的性能,通过实际的运行,体现出以下的优点:终端登录G P R S网络的时间短,只需1.2秒左右,可靠性比较高,丢包的现象很少出现,由于采用了确认机制,丢包率控制在1%以下,很少出现误报故障。
参考文献
[1]周立功,张华等.深入浅出ARM7[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2.
[2]李惠升.电梯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3]M2M平台设备规范、WMMP协议终端开发说明[Z].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篇10
电梯是垂直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梯的使用不仅遍及各行各业,而且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电梯安全运行涉及生产、安装、检验、维护、修理等多个环节[1]。按照传统的处理方法对电梯进行检验、记录、备案、检索已比较困难,特别是随着电梯数量的迅速增加,人机比矛盾更加突出[2]。电梯现场检验往往需要查询被检电梯的维护保养记录、历史检验等信息,并记录检验结果。而目前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将历史检验和维护数据、现场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合格记录分开录入数据库,存在作业效率低、历史检验信息和维护信息利用率低、信息化管理不便等问题[3]。为了提高检验效率,本文提出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重点论述了数据远程通讯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1 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结构框架
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是利用现代通信、物联网、RFID、微电子和高精度测量等先进技术,实现电梯检验的智能化、电梯能效检测和管理的高效化。考虑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和融合,统一规划[4,5],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梯基本信息存储在数据中心,检验终端通过3G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调取电梯检验记录信息。
1.1 数据远程传输系统通讯
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由检验终端和智能查询服务器组成,通过现场数据挖掘机与实时通讯机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其中,现场数据挖掘机负责在线监控检验终端与检验智能查询服务器的连接情况;实时通讯机负责提供检验终端与检验智能查询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服务。电梯检验的通讯过程具体分为:检验任务分发与终端显示、检验信息回放、记录数字化和网络对时。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数据流如图2所示。
1.2 基于Socket的通讯设计
采用Socket技术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远程通讯。其具有传输时间短、高可靠、加密特性、传输数据可自定义等特点。适合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而且安全性能好,满足检测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
1.2.1 在C#中Socket的实现方法
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是基于微软的C#Socket网络编程实现的,使用包含丰富子程序的Net.Sockets程序包,开发电梯检验系统网络应用程序。在远程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创建Socket套接字构建通讯通道,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都由该通道实现。客户端通过Connect与远程服务器相连,在保证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有效绑定的情况下,将电梯检验项目数据、检验任务下发信息、检验信息回传数据等以文件流的方式发向目的终结点,同时在目的终结点处利用Listen来监听Socket接口上的连接请求,调用Accept完成数据接收操作。在Socket通讯完成时,要使用Close和Shutdown来禁止和关闭Socket套接字。Socket的通信原理图如图3所示[6,7,8]。为保证通讯可靠,使用TCP三次握手通讯方式,在移动检验终端向监控软件发送同步序列编号后,监控软件响应并应答,移动检验终端确认后双方处于同步发送与接收状态,虚连接建立。
1.2.2 通讯数据结构设计
为保证远程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实时准确通讯,将通讯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定义多个通讯结构体。远程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按照约定的通讯结构体以文件流的形式通讯,在目的终结点同样以该结构体进行数据拆解,实现数据的远距离准确传输。电梯检验任务的分发和终端显示通讯结构体如下:
1)电梯检验任务的分发
2)电梯检验信息的回放
3)检验参数回传
2 系统软件设计
使用检验智能查询服务器前,需要建立电梯ID库,并保证检验终端与电梯检验智能查询软件通讯正常。
2.1 电梯检验任务分发和终端显示
每次检验前需要检查各项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现场数据挖掘机能正常运作,通过远程拨号获取检验任务信息并在检验终端上显示,检验开始。
2.2 电梯检验信息的回放
检验终端通过RFID读取电梯ID号,也可以手动输入,并从远程服务器下载该电梯的历史检验记录,智能移动终端将回传的历史检验数据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电梯历史检验信息的回放程序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
远程服务器向客户端以文件流形式发送历史检验记录,存储在“D:CHECKFILE”目录,文件流读取代码如下:
2.3 原始记录的判断、数字化与回传
成功登录现场数据挖掘机,检验终端在线下载检验任务判断标准,并对各项检验参数进行判断,对不合格项生成列表清单。当网络无响应时,可通过U盘将检验参数信息导进电梯检验智能查询软件,由软件操作写入到数据库中。
2.4 网络对时
为保证检验终端与远程服务器时间一致,每次登录时需要进行网络对时。检验终端上传本地时间,现场数据挖掘机将上传的时间与服务器时间校对(以服务器时间为基准),校对后的时间回传给检验终端。
3 应用测试与结论
设计中,采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检验终端作为客户端,在远程主机上内嵌现场数据挖掘机和电梯检验智能查询软件作为远程服务器。
测试过程中,检验员在检验终端通过远程拨号下载远程服务器下发的电梯检验任务信息,并在任务信息对应的检验界面进行检验操作,完成后将检验项目数据封装,以文件流的形式回传给远程服务器,由它进行入库处理。在检验终端的界面上设置信息回放按钮,可以查询到历史检验记录。
电梯现场检测界面如图5所示。其中,√表示该项合格;×表示该项不合格;空白表示无此项。在要求输入具体参数的地方输入检测结果,由软件自动判定是否合格,提高了效率。
电梯检验智能查询软件界面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基本信息管理、电梯信息管理、电梯检验数据统计查询、系统操作四大菜单。其中,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完成对用户及检验员信息管理;电梯信息管理完成电梯信息入库登记操作;电梯检验数据统计查询完成检验任务分发和历史记录回放操作;系统操作菜单完成基本的系统操作。
测试表明,采用基于Socket电梯安全检验远程数据传输的方法,远程服务器能正确下发电梯检验任务信息,并能无差错地接收来自检验终端的电梯检验数据文件流,数据通讯正确,实时性好。在实际应用中,可同时支持多台检验终端在线工作,服务器响应快而稳定,支持大数据入库处理,满足远程通讯要求,从而提高电梯安全检验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ocket的电梯安全检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介绍了Socket的通讯原理以及给出了电梯安全远程检验的各个通讯过程的详细步骤与方法,研究了各个通讯过程所需的数据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通讯结构体,最后对检测终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数据通讯实时准确,有效地提高了电梯安全检验的效率和智能化检验水平。
关键词:Socket,数据远程传输,电梯安全检验
参考文献
[1]辛宏彬,高勇,井德强,等.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综述[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12(01):187-188.
[2]尹浩.关于电梯检验案例分析[J].大观周刊,2011,65(51):106-109.
[3]张清鹏,刘方亭.电梯检测系统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09(4):83-86.
[4]胡建凯.浅谈家用电梯的检验方法[J].中国电梯,2012,32(9):67-68.
[5]于涛,王健.基于Socket通讯技术的上层监控软件的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3):243-245.
[6]何进,谢松巍.基于Socket的TCP/IP网络通讯模式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8(8):134-135.
[7]李伯全,潘海彬,罗开玉,等.远程测控数据传输中Data Socket技术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64-68.
[8]蒋敏,单家芳,孔军.基于Socket的多平台通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3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