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情境性生成: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其特色教学形态——实践教学逐渐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从本质上讲,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其优化升级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养,而教师如何科学理性地建构特色型的教学设计,成为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设计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研究严重匮乏的现象,以及传统意义上讲授式和演练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学习者发展职业能力的双重要求,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运用新颖且有效的教学设计形式,基于职业教育特定的思维方式,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情境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持续不断地对其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意识地倾向情境性生成式的实践教学设计,具体来讲,应创设“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学习者通过与真实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从旁观者、参与者逐步融为实践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在实现真实情境场域中提升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进行了实践文化的熏陶和个人身份的建构,从而切实反映职业教育实践性特色,更加自觉地与高职实践教学变革协同演进,使自身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聚焦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和生成性思维,对实践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五大要素系统予以反观和审视,以“基于情境的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等核心特征,将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归结为实践性问题的构建以及实践性思维的生成,并对五大设计系统分别进行了一定的顶层设计,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具体而言:第一章,通过文献梳理和研究,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诊断,并对其教学设计的应然逻辑理路进行透析,为后续研究埋下伏笔。第二章,以实践教学的“情境性”和教学设计的“生成性”为切入点,将二者特征统摄于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从必然性和可能性着手对该主题研究进行理论探讨。第三章,对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概念、机理、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实践框架进行分析,并建构该设计的操作模式,全面还原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流程及其要素结构,折射出对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新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实践教学设计的实施操作回归主体的主张,以指导理论研究扎根于实践教学活动本身。第四章,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意在从“情境性生成式”教学设计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为切入点,立足于“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将其有机分解为突出学习者特征的需求系统,强调实践性思维的目标系统,基于实践性问题的内容系统,依托实践性问题解决的策略系统和发展学习者实践能力的评价系统,并针对各个要素系统分别进行了重点分析,为指导高职实践教学提供有益思考。第五章,选取两所高职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为案例,将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模式应用于其具体实践教学中,检验和考察高职教师对该设计的应用能力及其实践效果,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跨越,并最终得出“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情境性生成式教学设计
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彰显特色:高职实践教学变革的关键所在
2.理性建构:高职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旨
3.实践取向:高职学生情境学习的潜在要求
(二)概念界定
1.教学设计
2.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
4.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相关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1.情境学习理论
2.生成性思想
(五)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假设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六)研究价值
1.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一、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问题诊断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的失范表征
1.学习需要分析:难以满足学习者情境化学习要求,尚停留在低阶认知阶段
2.教学目标分析:既有目标设定脱离实际工作情境,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选取:脱离真实问题情境的封闭实习场,偏重程式化呆滞性知识
4.教学策略选择:游离于机械与预设的向心式教学,忽视学习共同体的塑造
5.教学效果评定:以终结性的静态单一性评价为主,阻碍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的问题归因
1.去情境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的情境性特色相剥离
2.线性预设: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职业发展需求不切合
3.萎靡懈怠:教学设计与双师教师真实教学能力不匹配
4.各行其是:教学设计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规格不对接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的逻辑理路
1.历史逻辑:经典教学设计的“简单性”思维路向透视
2.内在逻辑:从预设到生成的教学设计逻辑的现代转换
3.目标逻辑:兼顾“情境性”与“生成性”的理性诉求
二、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情境性生成探析
(一)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情境性生成意蕴
1.情境性:基于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第一表征
2.生成性:基于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第二表征
3.情境中走向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应然表征
(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预设性取向:传统实践教学设计的潜在危机
2.情境性不足: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意义缺失
3.发展性不够:教师实践教学设计的考虑欠缺
(三)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可能性分析
1.基于教学系统的动态开放性
2.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元指引性
3.基于知识逻辑的对话建构性
三、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框架与模式
(一)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机理解析
1.突出学习差异需求的学习需要分析
2.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3.关注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内容设计
4.注重合作参与实践的教学策略设计
5.倡导情境化适应性的教学评价设计
(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1.从静态预设到情境生成
2.从权威决策到民主协商
3.从目标导向到过程导向
4.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5.从边缘参与到文化融合
(三)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计系统:坚持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统一的原则
2.设计主体:坚持参与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原则
3.设计内容:坚持情境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4.设计教学:坚持互动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的原则
5.设计评价:坚持发展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框架与操作模式
1.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视点
2.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
3.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特点
4.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四、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范畴
(一)突出学习者特征的需求系统
1.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活动
2.教学内容分析
3.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强调实践性思维的目标系统
1.教学目标的关联与统整
2.教学目标系统的理论架构
3.教学目标系统的技术路线
(三)基于实践性问题的内容系统
1.实践性问题的主要特点
2.实践性问题的价值指向
3.教学内容系统的技术路线
(四)依托实践性问题解决的策略系统
1.劣构问题的求解过程
2.实践性问题解决过程的设计
3.教学策略系统的技术路线
(五)发展学习者实践能力的评价系统
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
3.教学评价系统的技术路线
五、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案例解析
(一)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应用举样
1.案例一:《酒店实用英语口语实训》教学设计的实践探析
2.案例二:《制动器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的实践探析
(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启示与反思
1.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应用的启示分析
2.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应用的问题反思
六、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研究结论
1.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内涵机理
2.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框架
3.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式
4.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建构原理
(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一)研究工具
附录1:观察样表
(二)图表目录
附录2:表引
附录3:图引
相关文章:
高职物理课程改革论文02-08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论文02-08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知识观02-08
物理课程改革论文02-08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02-08
大学物理改革02-08
地坪验收报告02-08
三门核电02-08
核电装备02-08
核电发展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