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民族美术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劳动创造的体现。陇东地区是我国多民族交汇的地区, 也是我们商周文化的发祥地, 所以说, 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彩, 并且对中华民族美术资源极具代表性。文化积淀的深厚、民族特色的丰富、地域性色彩的强烈, 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让陇东民间美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和相对的独特性, 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具的民族的文化。我们现代美术教学中, 现代的清奇的艺术气息需要一种色彩浓厚的美术资源去奠定基础, 而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因为它的民族性、质朴性, 广袤性等审美特点, 既可以提供给一个完美的范例, 又能形象地表现出艺术型风格。运用于教学课程中, 能更好地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
2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的发展背景
陇东, 广义是指在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和陕北狭地以西、六盘山以东的广袤区域。在历史文化上, 周文王姬昌此地创造了周朝, 是历史的坐标区域, 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发祥地, 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儒家思想产生的重要源头。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 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是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同时, 在能演资源上, 也是全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这样的文化发展的背景, 让陇东民进美术资源以他顽强的生命力延续着生生不息的传承的同时在保留原始的文化特点, 并不断汲取多样新兴文化, 从而完善自身的精髓。
3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的审美特点
3.1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具有原始性、传承性的审美特点
陇东地区是我国历朝历代的王都或者边塞地区, 多民族的混居、频繁的战乱与土地的贫乏不仅让这里具有原始性的底蕴, 而且促进了这个地区文化融合, 从而加深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广大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他们在这里进行生产生活, 薪火相传, 保留了原始的文化种子。当地民众在进行艺术的创作时, 保留了原始的审美特点, 将生活融入了美术资源当中, 并经路数年不断地传承, 直到现在, 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基本品质, 为我们展现出完美的陇东民间艺术的原始性、传承性特点。
3.2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具有清纯、质朴的审美特点
陇东民间美术是表现在劳动人民灿烂的农耕文化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的生活向往的凝结。过去, 劳动者们因为恶劣的环境因素对生存的渴求, 寄希望于未来的时光, 所以将心目中最简单的想法结合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描绘在美术作品之中, 披露自身最纯真、质朴的审美观点。广大劳动人民就希望通过努力得到一定的回报, 通过努力能够吃饱穿暖, 通过努力能自力更生, 通过努力就能有所期盼。民间的艺术来源于这些纯真质朴的劳动群众, 他们的创作就是广大人民去中国最简简单单的组纯真、质朴的纯洁想法, 就是这种想法给陇东民间美术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3.3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具有美观、实用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 特别是民间艺术, 更是将生活上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淳朴的陇东劳动人民巧妙地把物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相互结合, 用一定的美术手法和美术形式在与生活紧密连接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这样的审美观点更加实际, 贴近生活, 表达最理想的生活, 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4 陇东民间文化在教学课程中的运用
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地以劳动者为主的美术。他在我国多年历史前进发展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原始艺术审美, 是淳朴的美好品质的体现。民间美术以普及、质朴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对人们的文化、历史、道德、上起到极大的作用。
首先, 在教学课程中, 我们可以将陇东民间美术资源的学习当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方法。我国各民族相互融合, 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欣赏民间美术的过程中, 不仅能理解陇东的传统艺术传统, 还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其次, 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审美方向。陇东民间美术资源有纯真质朴的品质与审美特点, 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美观与实用性的强调, 同时在材质、色彩、造型、线条及结构等多方面对比中发现我国独特的艺术氛围。学生通过作品在学习陇东民间美术的内涵的过程中, 审美能力能得到显著地提升。
最后, 艺术的学习是枯燥的陇东民间美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的学习是枯燥的, 陇东民间美术可以用的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学生。民间美术在作品的制作的材料制作和工具多种多样, 学生在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可以领悟到广大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间美术的本质内涵。在民间美术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同时对民族的自豪感也有所提升。
5 结语
陇东民间艺术资源经过伟大劳动人民不处传承和发展审美观点也不断地发展, 将他在课程中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俗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思想精神, 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 在弘扬中国文化传统资源,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 和学科教育相互补充, 可以起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摘要:陇东民间美术资源是由陇东人民群众创造创作的, 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发扬民族文化为目的, 反映广大劳动者淳朴民风的, 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美术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表现。它具有民族性、主观性、自由性的审美特点, 需要一代代地去传承、去弘扬。现代美术作品中, 正缺乏这种质朴的、清新的奇思妙想的民族风格, 在教学课程中运用陇东民间美术资源, 作品会更具艺术性。
关键词:劳动者,美术资源,审美特点,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冯华茂.陇东民间美术资源的审美特征及其在校本课程中的应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 .
相关文章: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02-17
案例教学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2-17
做一个善于思考不断创新的班主任02-17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02-17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02-17
谈背景音乐在教育教学和社会经济中的运用02-17
图像电子证据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02-17
实训室开放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的论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