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党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党历代领导人时刻高度关注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胡锦涛同志曾精辟论断:“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励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明确了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笔者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 认为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首先弄懂“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内涵、作用和手段, 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时刻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
1 把握“以人为本”强调的三个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它强调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体。能不能做好人的工作, 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1.1 人是目的
即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 也是强调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人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而促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因, 就是人们的需要。人的任何活动,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党奋斗的根本目标, 就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既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又体现了执政兴国的目的。
1.2 人是关键
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 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纵观人类文明史, 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 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经济社会越发展, 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也是根本的治国兴邦之道。
1.3 人是主体
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比拟的。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人作为万物之灵, 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 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强调人是主体, 树立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非常重要, 而且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说, 任何真正的发展与解放, 都是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 确立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 弘扬人的主体性。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最终都是要使人民成为社会和历史真正的主人。
2 把握“以人为本”要做到的“三点”及“四要”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 就是帮助人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思想意识的改造, 二是思想方法的改造。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两者兼顾, 关键在于要做到“三点”及“四要”:
2.1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三点”
(1) 表率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信念, 用他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赢得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正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世界, 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楷模也正是以无私奉献、公而忘私的精神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巍峨的丰碑。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必须树立好形象, 做好表率, 所谓“见贤而思齐焉”、“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自身形象不佳, 言行不一, 甚至以权谋私, 众人必然会“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2) 态度端正。以人为本不是与生俱来, 它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是时代的进步, 是认识的进步, 是社会的进步, 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以人为本“是立足于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 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 要注意以历史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 处处从体贴、理解和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来思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还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游离于社会, 没有责任感的人, 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更是应该有强烈的负责精神。负责, 包括敢于负责和善于负责。
(3) 善于沟通。沟通是理解的基础, 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 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决策事物, 工作失去群众基础, 往往是因为“隔着窗子看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 对民心民意民情做到亲知、真知、深知。高明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善于沟通, 注意分清本质和非本质的、主流和非主流的愿望和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正确的引导。只要我们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群众也会真心理解, 真诚支持。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就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2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四要”
(1) 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树立开展工作的新观念。如:把集体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激发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积极性;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 注重全面发展;变教育为沟通, 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和平等、多向交流沟通的观念, 等等。
(2) 要创新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内容, 要树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优患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 把引导人们更新观念和变革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任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的工作、生活需求, 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与条件。
(3) 要做到品行端正。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特别是一位领导者的端正品行, 是教充他人的最好示范。正人先正已, 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 自已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去做的, 首先自已不去做, 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说服力。
(4) 要注意情理服人。情, 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 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真心实意地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 像对自已亲人那样关心人、体贴人, 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人交流, 以换位的方法倾听不同意见, 只有设身处地, 以心换心, 才能真正理解人, 说服人, 达到教育人的目的。理, 是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的“红线”, 是照亮教育对象心灵的阳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道理, 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这样,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带有情感而又更具理性, 使人真正心悦诚服。
3 把握“以人为本”实践中的四种方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是实践、认识、改造世界的主体, 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 取决于他们的支持, 取决于他们的自觉参与。因而, 在实际工作中, 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时刻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
(1) 尊重人。尊重人是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最起码的品质, 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自尊和自律统一起来, 任何时候, 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与群众的接触过程中,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虚心听取意见、建议, 尊重他们的权利, 尊重他们的想法,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并要端正态度, 平等待人, 以诚相待, 切不可盛气凌人, 妄自尊大。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 从一点一滴塑造自己完善的人格, 这样, 人民群众才会喜欢你, 接受你。
(2) 理解人。理解是沟通思想和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 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的一门科学。从根本上讲, 它涉及到了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 在与群众的接触过程中, 要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急其所急, 想其所想, 帮其所需。当今社会, 人的个性特征日益鲜明, 针对这一状况, 更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 性格不同, 教育方式也应不同, 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 信任他人、肯定他人, 多交流、多通气, 在思想的沟通中, 逐渐达成共识, 减少误会, 增进了解和友谊, 顺利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做好工作。
(3) 关心人。关心来自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知识经济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之以往要频繁的多, 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交往方式要复杂的多, 网络化的形成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要广泛的多, 可以说人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经济越发达, 物质生活越丰富, 人们对情感的需求也就越强烈, 一个感情淡漠, 不懂得关心人、爱护人的人, 是很难真正做好别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因而, 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他人多一份关心和鼓励, 多一份关爱和责任, 把握他人的冷暖与所需, 生活上多关怀, 学习上多引导, 工作上多帮助、多支持。
(4) 激励人。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 是对人的价值和工作的认可与肯定。现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压抑人的个性就等于扼杀创造力, 对个性化人格的社会认同, 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协调人际关系问题上, 体现以人为本, 强化人们的相互包容意识, 在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中, 形成思想碰撞、专业互补、知识增值, 人才价值也因此放大、升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激励手段, 不断促进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 有激励, 方能激发人的潜能, 有激励, 才会不断出新、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的科学化、政工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摘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只有深刻领会“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所赋予的内涵、作用和手段,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尹冬青, 白会香.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2005 (1) .
[3] 张武鉴.以人为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诉求.当代广西, 2005 (24) .
相关文章:
如何贯彻落实强军目标02-12
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02-12
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02-12
浅谈贯彻落实尸检制度的几点认识02-12
如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02-12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02-12
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02-12
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02-12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