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摇滚乐(精选三篇)
中国内地摇滚乐 篇1
关键词:重金属,摇滚乐,正能量
鲁迅先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①而我们应该关注的一点是,摇滚乐作为现代流行音乐艺术和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人乃至整个国民精神生活的影响总体上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最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摇滚乐不断创新,诞生了许多流派,如流行摇滚(pop rock)、朋克(punk rock)、情绪摇滚(EMO rock)、硬摇(hard rock)、后摇(post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等,每个流派往往都有其特别的气质与文化内涵。若论这些流派的共同点之一,大概可以说它们都体现着某种“先锋精神”。也正因如此,才有许多人一听到“摇滚乐”这个词就立刻联想到“反抗”、“叛逆”、“激进”、“毁灭”之类的字眼。按这个视角,在五花八门的摇滚乐流派中,最为“反叛”和“激进”的或许就是重金属摇滚乐了:这类摇滚乐队的成员往往留着长发,演唱时习惯使用“黑嗓”(growled vocals)唱腔,给听者一种歇斯底里的狂躁感;其吉他编曲有着复杂的Riff和华丽的Solo,乐手演出时会随着节奏摆头,并称之为Mosh;台下的观众通常也会跟着乐手摆头,并配合着由乐器编织的华丽“音墙”彼此碰撞身体,实现音乐情绪的“发泄”(Pogo)……其场面显得十分“疯狂”。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进”的形式之外,重金属摇滚乐的创作题材是极为广泛的:宗教、哲学、政治、战争、生死、科幻等主题,都经常出现在重金属乐队的作品中。其中,也确实有很多歌曲表达出近乎疯狂的或相当绝望的情绪。那么,重金属摇滚乐就真的是一种用来发泄,充满“负能量”的音乐吗?笔者认为不尽然。重金属摇滚乐只不过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与表现方式,其实它与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一样,既可能呈现消极颓废的一面,也已经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出于文化氛围、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自身传播途径、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局限,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重金属摇滚中的负面因素,却忽视了其中隐含的“正能量”。下面,笔者就以我国三支较具代表性、均参加过德国Wacken Open Air①音乐节演出的优秀国内重金属乐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作品中的“正能量”,尝试探讨重金属摇滚乐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及其现实价值,以求公众对这种音乐拥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重金属摇滚乐“正能量”的案例分析
“正能量”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②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注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③因此,传播“正能量”也是对新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要求之一。重金属摇滚乐有着较强的现场冲击力,其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较为直接,演出现场的视听效果对听众的感官有着很强的震撼力,这加深了重金属音乐迷与一般听众对其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重金属音乐中的“正能量”主要体现在乐队主要成员的音乐理念和作品歌词之中:主要成员的音乐理念既决定了乐队的演奏风格,也对乐队的创作内容及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歌曲由歌词和曲谱构成,歌词表达了歌曲的宗旨和灵魂,阐述了一首歌的感情主旨,是听众理解歌曲内涵的主要依托。笔者通过对上述乐队的主要创作人的深入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了解了他们不同的音乐理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乐队音乐作品的主旨进行分析,探求了不同重金属摇滚乐队所表达的“正能量”。
(一)“窒息乐队”:片刻阴霾,怎能掩盖住星空浩瀚
“窒息乐队”1997年成立于北京,至今已经维持了近二十年,是国内“敲击金属”类乐队的元老。其主力成员、主音吉他手寇征宇创办的“330金属音乐节”是国内第一个大型金属音乐节。关于乐队的名字,2012年,寇征宇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指出:“在现代,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那么一段有压力的生活,就是‘窒息’的时间,然而,我们的音乐作品会告诉你生活还是要继续,绝不能向命运低头。”该乐队的核心创作理念是“人文性”,2015年笔者再次采访寇征宇时,他对此表示:“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窒息乐队建立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和思维方式,‘人文色彩’是贯穿乐队作品的核心理念,我们更多地关注和表达贴近生活体验的音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世界越来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追求梦想的旅途,不断奋斗,而其间遇到挫折和困惑也是难免的。但是,许多人最终都会向所谓的“现实”妥协,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对此,寇征宇在2012年的采访中认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如果热爱就要坚持,虽然坚持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它也是很快乐的一个过程。”“窒息乐队”正是想利用这种“坚持”的精神创作音乐,来激励乐迷特别是正在奋斗的年轻乐迷为理想不断努力。
仔细分析该乐队的作品,会发现以“执着、坚强、不屈”为主体的人文色彩是其音乐的基调。据该乐队主唱刘铮介绍,他们最有名的歌曲《硬骨头》创作于汶川大地震之后,并在一次募捐义演中首演,歌中唱道:“信念早已契刻在胸膛,假如穿透就顶上脊梁。苍茫大地滂沱后更加地山河壮丽,片刻阴霾又怎能掩盖住星空浩瀚。”这首歌曲蕴含这样一种观念: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遇到困难时都应该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只有靠着“硬骨头”才会取得最终胜利。正如寇征宇在2015年的采访中所言:“其实每个人在当今社会中都需要一些勇气,哪怕只是为了简单地生活下去。”该乐队的另一首歌曲《不朽》中唱道:“烈火吞噬梦想原野,灼热蔓延骤雨降临。狂风掠过吹来种子,埋入地下愤怒生长。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也表达了这种“迎难而上,越战越勇”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该乐队的作品还体现了对忠诚的赞美、对和平的渴望,例如《使命召唤》中唱道:“平等,生命间的平等;自由,赋予生命一切自由;尊重,对待生命的尊重;和平,永恒的和平。”寇征宇认为,与普通流行音乐不同,重金属音乐对听众来说是一剂“精神良药”,在遇到苦难或挫折时可借以舒缓压力,在心情平静时则可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不去理会重金属音乐。可以说,“窒息乐队”以不乏人文性的、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为重金属摇滚乐坛不断注入着新鲜的正能量。
(二)“零壹乐队”:此岸或彼岸,慈悲是最大的力量
“零壹乐队”成立于2003年,是一支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重金属乐队,于2006年获得世界乐队挑战赛亚军,2008年成为第一支登上Wacken音乐节舞台的中国乐队,被多家外媒称为“中国最优秀的重金属乐队”。乐队灵魂人物李难目前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现代音乐和作曲,并招揽了数名优秀美籍乐手加入乐队。李难有着较强的民族主义情结,他认为不论自己到哪里发展,“零壹乐队”都会坚持用汉语演唱,这既是对乐队本身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笔者于2015年对他进行访谈时,他说:“零壹在美国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我坚决不用英语演唱原创歌曲,即使我的乐手都是美国人,即使我为此错过了无数的制作人和经纪人,即使很多英语不如我的中国乐队还在坚持唱英语歌,但我坚持90%以上的歌词是中文。四十年前,好莱坞电影里中国人也不能打败外国人,但有些事情终将改变……我觉得在国际摇滚乐市场上应该有一个主打中国元素的乐队,这是我最想改变的。”同时,他还认为这个乐队创作的原动力在于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我所谓的中国文化很简单。第一就是‘中国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文化就永远会体现在我身上,这种东西是潜移默化的。第二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这里不仅包含中国人的哲学,还包含了中国人的审美。”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李难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对祖国的热爱。即使面临在国外发展困难、不受重视等现实问题,他仍坚持“中国化”的音乐道路。
“零壹乐队”的作品主题涵盖了宗教、政治、环保等多个领域。李难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动物保护者,多年来坚持素食。该乐队的单曲《此岸》就描述了一个人对动物保护的复杂思考。或许,更让人震撼的是该曲的全长版MV,里面用了大量的纪实镜头,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的肆意屠杀与虐待,场面触目惊心。这种看似“极端”的表现手法,直接表达了对滥杀动物现象的痛恨。崔健在2015年接受笔者访谈时表示,现场是音乐的灵魂,更是摇滚乐的灵魂。
正如此言,重金属音乐的现场表演能力往往也反映了乐队的水平。“零壹乐队”在现场表演时,会在身上涂以用颜料调制的“鲜血”,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李难解释说,这样做并非出于某种宗教崇拜,也不是为了刻意营造血腥的氛围,那些“鲜血”代表的是无辜死去的动物的血。他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是地球的居住者,人不能因为是“高级动物”就可以肆意宰杀,打破生物链的平衡,导致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李难提出“慈悲就是最大的力量”,每个人心中都应该保持对自己的克制与对过去的反思。该乐队通过现场视觉和演唱过程的震撼,表达了对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呼吁,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观地传播着乐手们心中的那份正能量。
(三)“梦灵乐队”:长歌当空壮士愁,精忠赤胆千古留
“梦灵乐队”成立于山东泰安,2009年赴北京发展,2015年登上德国Wacken音乐节的舞台,其作品融合了重金属音乐和大量中国民乐以及多种民族调式,同时更注重歌词的表达。“民族性”是该乐队最大的特点,其主唱曹洪顺2015年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提到,他们的音乐之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与乐队的故乡泰安很有关系。泰安是山东的文化旅游名城,历史悠久,“出门见山,抬头见庙”。他说,“梦灵乐队”最大的创作特点就是借古颂今、借古喻今。通过对于古代典故的颂扬与反思,启发人们对当今生活乃至生命的深入理解。“梦灵乐队”也是第一支以“中国民族风”为主打进入Wacken音乐节的金属乐队,在与笔者谈到登上国际舞台的意义时,曹洪顺认为:虽然梦灵乐队在Wacken的舞台上只表演了短短二十分钟,但是已经达成了让欧洲观众了解中国式金属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点与魅力的目的。许多国外优秀重金属乐队的作品都是以本国或本民族的民谣、古典故事为素材,逐渐打开国际市场的,中国乐队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笔者也认为,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音乐走出国门,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软实力”。
赏析该乐队的作品,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还我山河》是该乐队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也是他们每次演出的必唱曲目。歌中唱道:“风吹铁马啸九州,长歌当空壮士愁。即去此路不复返,精忠赤胆千古留。”曹洪顺表示,岳飞是我国古代英雄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这首歌的实际创作题材。歌曲首先通过对战争环境的描述引入了恢宏的场景,然后通过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来表达“壮士一去”的决心。同时,这首歌也含有对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物欲横流,而过去那种大公无私、侠胆义肝的作风已经消退的感慨,并暗示听者,虽然时代不断在变,但对国家的忠诚不应改变,对“精忠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的传承不能停歇。此外,该乐队的作品中不但有对英雄与侠客的赞美,也有着对美好生活和祖国山河的颂扬。例如《朝歌》创作于他们2015年的巡演途中:“饮罢长歌拂晓过,再下一城冬日落。寅初弯月如刀影,落花流芳迟暮轻。流光难舍锋芒过,乱世鲜有聆歌者……”主唱对笔者介绍道,“朝歌”这个题目的全意是“迎朝阳而高歌”:“早晨在火车上,望着窗外层峦叠嶂的伏牛山脉,景色美不胜收,这样的场面难道不应唱一曲‘朝歌’吗?”“梦灵乐队”正是这样抱着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深厚的民族英雄主义情结,创作出了独具中国“正能量”的重金属摇滚乐作品。
二、中国重金属摇滚乐“正能量”的现实价值
通过上面的案例,结合理论思辨,可知我国重金属摇滚乐中的“正能量”并不稀缺。下面分三点对此进行论述。
(一)勇于直面挫折困境,保持积极生活态度
我国文艺创作当前显然存在浮躁粗俗、娱乐至上的突出问题,而重金属摇滚乐则由于其基本上“非商业化、非娱乐化”的价值定位,成了当今较为急功近利的流行乐坛中的“异类”。虽然有许多重金属摇滚乐手为生活所迫都转型至流行摇滚乐和民谣音乐,但也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了坚守。正如寇征宇在访谈中对笔者所说的:“如果你感到生活很艰难,过得不如意,甚至很抑郁,那么重金属音乐就是一剂强力的解药,它能够比任何其他音乐都让你直接感受到解压的快乐。”而“扭曲的机器乐队”主唱王晓鸥在自己三十岁时所写的作品《三十》中也唱道:“天生的倔强,就像街上的泥土一样,等待这第一缕阳光。”正是这种对生活的期待,造就了重金属乐队对其音乐信仰的坚持,而正是出于这种坚持,他们才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前文已经提到,相比于更为“常见”的流行音乐,重金属的现场演出方式更有冲击力,表达更为直接。诚然,许多时候,重金属乐队彪悍的台风以及夸张的动作,看似在表现一种疯狂、愤怒,但是,这些形式在深层次上也可以体现并且经常确实体现着一种不屈的人生态度,表达着对这个世界上的各种苦难与挫折的蔑视。这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态度,支持着无数乐迷,特别是青年乐迷对生活的激情、对未来的憧憬。
(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弘扬多元传统文化
重金属摇滚乐也可以起到对内和对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发音乐文化创意多元性的作用。继“唐朝乐队”之后,还有“春秋”、“九宝”、“梦灵”等多支具有浓厚中国民族特色的重金属摇滚乐队相继走出国门,在世界著名的摇滚音乐节上演出。当今,“民族风”已经成为各国重金属音乐打开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砝码,这也促使更多的中国重金属摇滚乐队在作品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元素。例如,“楚歌乐队”借用了大量古代典故,作为歌词的写作背景,歌唱中华侠客的铁血丹心;“颠覆M乐队”以蒙古族的游牧文明为题材,赞美了热爱自由、豪放不羁的草原气概。这些乐队的出现和发展,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弘扬多元传统文化,都是有积极作用的。而纵观当前流行乐坛,能歌颂传统英雄人物的,实属少数。至于重金属摇滚乐队,除了常在词曲和编配中展示“中国风”外,也常利用现场表演时的舞台效果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梦灵乐队”每次都穿着“汉服”登场演出,还会给话筒绑上“红缨枪穗”,看起来仿佛古代远征边疆的将士使用的武器;我国香港的“招魂乐队”在演出时会采用一些道教饰品和书法作品作为舞台装饰……这些手法既配合了音乐,获得了更充实的视听效果,也以最直观的方式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三)在反思中合理关照,唤醒公众社会意识
“中国音乐批评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①“反思过去,关照现实”是重金属摇滚乐队作品的一种常见用意。其作品中的一些批判性话语,并不代表其提倡人们用消极眼光看待现实,而更多地是在表达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拒斥。很多重金属音乐活动中的作品都以积极合理的态度去批评社会尚不完善之处,唤醒公众的道德意识。例如,国内著名的“重型”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每年都会邀请数十支国内外的重金属乐队参加演出,而从其历届主题就可以看出其对于公众的社会责任感的呼吁:2010年是“低碳生活”,倡导节约地球资源,爱护生态环境;2011年是“爱熊行动”,提倡严厉打击非法盗猎熊胆,保护稀有动物;2012年主题是“PM2.5”,提倡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2014年主题是“减少鸣笛”,提倡减少噪音污染,营造良好交通环境……不止如此,对文明意识的唤醒更多地体现在了音乐作品本身之中,例如,据“无有乐队”的主唱水树介绍,他们的歌曲《无声无息》表达的内涵是:相对于“能言善语”的人类,植物和其他动物都是地球上“无声无息”的存在,即使遭到肆意污染和残忍猎杀,也只能无声地抗议,因此人类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破坏自然的所作所为。
小结
流行音乐正在国民音乐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重金属摇滚乐作为一种小众性的流行音乐,在中国一直没有引起足够多的关注,乐队创作中表达出的正面思想与理念也因此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通过分析三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重金属乐队的创作理念及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其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并进一步探讨了重金属音乐中“正能量”的现实价值,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艺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诚然,作为一种在风格谱系中较为极端的音乐形式,展现“愤怒”和“不满”等情绪的作品在重金属音乐作品中仍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与品鉴。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过分受制于固有思维及传统观念,对重金属摇滚乐全面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一概否决其中的正面价值。在新时期,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②从根本上说,摇滚乐试图追求的是人生的真实,从而追求摒除一切浪漫主义的虚饰。它并不企图给人们以愉悦,而是给人以震撼、感悟和参与的机会。面对“浮躁”的当代流行乐坛,以及主次不分、良莠不齐的商业音乐市场,中国重金属摇滚乐正在坚持音乐信念的道路上顽强生存着,许多乐队已通过自己独特的作品和表演方式,成为传播新时期“正能量”的又一渠道。
注释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授权发布),载“新华网”,2015年10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1)Wacken Open Air(简称WO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重金属音乐节,每年在德国北部Wacken镇举行,邀请来自世界各地近百只优秀金属乐队进行演出,并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类型的数万名金属乐迷。对于金属乐队来说,能够登上Wacken的舞台进行演出,既是乐队实力的证明也是至高音乐荣耀的象征。
3(2)参见[英]理查德·怀斯曼著《正能量》,李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4(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载“人民网”,多个日期。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368340/
5(1)杨民康《中国音乐批评需要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载《人民音乐》2010年第2期,第72-75页。
老外点评:中国空姐说英语像唱摇滚 篇2
“来了这么多次中国,每次坐飞机都不知道中国的这些空姐们在说什么。”被公司安排常驻中国的某外企人士Jack日前对记者抱怨说,国内航班上空姐们的英语播音实在太差劲,有时候竟然带着方言腔,就连他这个老外都觉得很雷人。
如今国内航空公司招收空姐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就是英语口语水平,但是有很多旅客包括航空公司内部人士都认为,目前航班上的英语广播实在太蹩脚,有损形象。对此有航空公司表示,正加紧对现有空乘人员的英语口语培训,力争在经过一年的培训后所有客舱广播员都能清晰、流利地说出广播词,发音正确、语调优美。
中国摇滚乐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摇滚乐;调查;发展
1 摇滚乐发展研究的历史脉络
当前,我国学界对于摇滚乐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摇滚乐发展的文化、历史研究。张洪涛、朱西西把摇滚乐当作一种艺术实践形式,通过对中西方摇滚乐演变历程的梳理,总结了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摇滚乐对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产生的不同影响。[1]如丁进梳理了中国摇滚乐早期十年繁荣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不同风格乐队的特征分析,指出当时中国第二次“文化热”的时代背景是促使摇滚乐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2]第二,摇滚乐发展的案例研究,赵芳芳对中国最早的朋克摇滚乐队SMZB进行了个案研究,详细描述了乐队的诞生、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认为武汉的城市文化背景是影响乐队音乐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该乐队的独特气质也成为当时中国朋克亚文化的缩影。[3]陈文波以大陆最著名的重金属乐队“唐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乐队在编曲、配乐以及演唱等方面的具体特征,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古典浪漫主义情怀是影响中国重金属音乐创作内涵的重要因素。第三,摇滚乐发展的实证研究。王祈然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摇滚乐发展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梳理了中国摇滚乐乐迷群体特征分布,总结了制约中国摇滚乐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因素是制约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 摇滚乐发展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对于中国摇滚乐受众群体满意度的调查,采用了在摇滚乐手和乐迷中随机抽样的网络填写问卷和实地发放问卷两种方式。网络问卷调查选取了大型摇滚乐队、乐迷交流贴吧、论坛等四十余个网络社区为抽样框,包括唐朝乐队、高旗与超载乐队、Carsickcars乐队等乐队官方乐迷群;以及反光镜乐队、万能青年旅店乐队、木马乐队、街道杀死奇怪动物乐队等乐队官方贴吧。为了保障样本选取的有效性,网络问卷主要由乐迷群主、贴吧论坛管理员以及活跃成员在线填写,从IP地址来看,网络问卷样本涵盖了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台北等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城市,甚至包括来自美国洛杉矶、英国约克和爱丁堡、大利亚诺福克等地的有效国际样本;其中,网络问卷共发放336份,实地问卷发放230份。经团队成员录入、筛选和剔除后,有效问卷共有289 份。对中国摇滚乐发展满意度的测量,变量均采取Likert五级量表,答案从“1-5”分布(分别代表非常重要、很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
基于对于中国摇滚乐受众群体的对发展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发现。中国摇滚乐发展满意度的平均数为2.46,低于中间选项“一般”(3分),可以发现目前对于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满意度较低,可能大部分人认为中国摇滚乐目前发展得还不够好。通过问卷也可以统计出中国摇滚乐发展满意度的数据分布,可以发现,选择“非常满意”的占总人数的1%;选择“比较满意”的占总人数的8%;选择“一般”的占总人数的43%;选择“不太满意”占总人数的34%;选择“很不满意”的占总人数的14%。由此可见,受众群体对于中国摇滚乐发展满意度较低,大部分人集中在“一般”和“不太满意”方面,这两类选项占总调查者分布的77%之多,说明中国摇滚乐在发展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尚且不能够得到广大乐迷的认可与肯定。
通过对于乐手乐迷的访谈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基本验证了上面的分析结果。乐迷李兆新说:“目前我几乎只听国外乐队的歌,因为国内乐队的作品有些实在无法接受,不是编曲太烂就是专辑混音后期制作水准不佳”。当然,也有部分人对中国摇滚乐的发展现状比较满意,持肯定态度。窒息乐队吉他手寇征宇表示,现在中国摇滚乐发展的形势已经一年好于一年,从音乐节的规模和收入上就能看出来,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总体比较满意,起码一直在进步。
3 促进中国摇滚乐发展的对策
针对目前中国摇滚乐发展满意度较低的现状,现从如下几点提出建议,促进摇滚乐更好发展,提升整体满意度。
3.1 乐队应提升自身演奏水平,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现场是摇滚乐的灵魂。目前国内摇滚乐手的音乐演奏技巧水平仍然和国外乐队有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现场表演上。许多乐迷纷纷表示在听乐队的录音专辑和现场演出的水准相差较远,难免失望。而许多国外优秀乐队在音乐现场也能达到准录音室水平或者拥有超水平的台风。因此国内乐队乐手应注意提升乐器演奏水平,加强练习乐器之间的默契程度,在平时还应多多加强台风训练;好的音乐作品是决定音乐人发展最关键的因素,“缺乏特色,缺失文化”是当前中国摇滚乐队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摇滚乐传播的越发广泛,乐迷群体也更加多样化,伴随着就是大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如果在上世纪初期,也许翻唱几首欧美著名乐队的歌曲就能够让乐队一炮走红,而当今则是需要乐队更加注重自身特色和中国特色,这样才能够早日走出国门,在世界摇滚乐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3.2 政府、文化部门应积极引导舆论导向,支持优秀乐队发展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摇滚乐在国内始终没有得到官方口径的支持,甚至是音乐家协会这样的组织都没有摇滚乐手的一席之地。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正视摇滚乐的积极作用,设立专项支持基金,鼓励好的乐队发展。2016年年初,北京成立了“北京市摇滚音乐家协会”,并开展了相关研讨会,总结了中国摇滚乐发展的相关历程,并提出了下一阶段摇滚乐发展的主要问题记任务,以求能够对摇滚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只有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中国摇滚乐才能更好地良心发展,同时乐迷的满意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3.3 乐迷应当放平心态,积极看待摇中国滚乐发展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不过短短三十年时间,而西方国家摇滚乐发展则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时间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乐迷要理性看待中共摇滚乐的发展水平,不能够简单的同西方高水平摇滚乐队对比而减低自身的认同程度。同时,中国的文化以及政治传统也和摇滚乐所反映的理念存在着相斥的方面,很多人仍然对摇滚乐持有观望和反对的态度。因此,乐迷还应该在多多支持与理解摇滚乐队及乐手,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摇滚乐良好发展。
中国摇滚乐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一种先锋、前沿的音乐表现形式,摇滚文化仍然属于社会边缘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希望能够通过政府、音乐协会、摇滚乐队与乐迷的共同努力,提升中国摇滚乐受众群体的满意度,促进我国摇滚乐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涛,朱西西.从中西摇滚乐的演变历程看待东西方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差异[J].消费导刊,2009(9):223-224.
[2]丁进.从《一无所有》到《我这十年》:中国大陆摇滚乐十年简史[J].青年研究,1996(5):1-5.
[3]赵芳芳.抵抗与收编——武汉摇滚乐队SMZB的个案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章:
内地观众调研管理论文02-04
内地医疗体制02-04
外国人继承内地遗产02-04
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比较研究02-04
驾照考试科目三上车准备快速记忆口诀02-04
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主题作文02-04
珍贵的诚信中学生主题作文02-04
悦来中学纪念建团90周年暨02-04
迎新春的主题作文_小学生作文02-04
无私的老师中学生主题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