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共7篇)
篇1: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忠县马灌镇启圆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月1日
忠县马灌镇启圆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启运发[2013] 007号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一、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预案“五落实”。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或修订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预案内容,掌握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建立健全必要的应急救援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改善基础安全设施,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6、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7、严格执行、落实公司对外包业务安全生产要求,将外包工序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同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步要求、同步制定计划;同步检查、考核。杜绝“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8、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公司报告。
9、全面持续的推进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工作。
10、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2、行车事故频率低于3次/百万车公里;
3、事故责任死亡率低于0.3人/百万车公里;
4、受伤人数频率低于1.6人/百万车公里;
5、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3.5万元/百万车公里;
6、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8、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9、确保公司无“三超一疲劳”酒驾等违法行为;
10、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二、副总经理年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组织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督促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督促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3、督促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建立健全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安全管理。督促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督促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建立健全必要的应急救援体系。督促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改善基础安全设施,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6、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7、严格执行、落实公司和公司对外包业务安全生产要求,将外包工序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同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步要求、同步制定计划;同步检查、考核。杜绝“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8、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集团公司报告。
9、全面持续的推进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工作。
10、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2、行车事故频率低于3次/百万车公里;
3、事故责任死亡率低于0.3人/百万车公里;
4、受伤人数频率低于1.6人/百万车公里;
5、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3.5万元/百万车公里;
6、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8、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9、确保公司无“三超一疲劳”酒驾等违法行为;
10、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三、安全科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及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预案“五落实”。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或修订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预案内容,掌握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建立健全必要的应急救援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改善基础安全设施,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6、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7、严格执行、落实公司和公司对外包业务安全生产要求,将外包工序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同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步要求、同步制定计划;同步检查、考核。杜绝“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8、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集团公司报告。
9、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安全科安全控制指标
1、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2、行车事故频率低于3次/百万车公里;
3、事故责任死亡率低于0.3人/百万车公里;
4、受伤人数频率低于1.6人/百万车公里;
5、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3.5万元/百万车公里;
6、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8、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9、确保公司无“三超一疲劳”酒驾等违法行为;
10、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四、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预案“五落实”。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根据公司总体培训计划并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6、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公司报告。
7、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办公室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从业人员因工死亡事故 0起
2、从业人员因工重伤事故 0起
3、重大火灾事故 0起
4、从业人员因工轻伤人数 10‰起以内
5、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6、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7、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五、财务科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财务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预案“五落实”。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根据公司总体培训计划并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6、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公司报告。
7、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财务科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从业人员因工死亡事故 0起
2、从业人员因工重伤事故 0起
3、重大火灾事故 0起
4、从业人员因工轻伤人数 10‰起以内
5、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6、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7、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忠县马灌镇启圆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月1日
篇2: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武汽总[2014]号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一、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生产工作。
2.督促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3.督促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
4.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预案“五落实”。
5.督促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改善基础安全设施,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6.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7.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
8.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2.责任事故率低于1次/百万车公里;
3.责任死亡率低于0.2人/百万车公里;
4.责任受伤率低于0.8人/百万车公里;
5.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2.0万元/百万车公里;
6.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8.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9.确保无“三超一疲劳”及酒驾等违法行为;
10.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二、副总经理年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完成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5.加强职业健康宣传和培训,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和防治。
6.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必要的应急救援体系。督促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7.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
8.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2.责任事故率低于1次/百万车公里;
3.责任死亡率低于0.2人/百万车公里;
4.责任受伤率低于0.8人/百万车公里;
5.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2.0万元/百万车公里;
6.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8.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9.确保无“三超一疲劳”及酒驾等违法行为;
10.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三、安全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及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建立健全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
3.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适时组织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
5.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完成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6.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或修订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预案内容,掌握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建立健全必要的应急救援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改善基础安全设施,提高预防特、重大事故的能力。
7.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8.按照规定报告、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
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上报事故,做到不瞒报、迟报、漏报。对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必须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及时向总公司报告。
(二)安全处安全控制指标
1.全年安全行驶1800万公里;
2.特大责任行车事故起数为零;
3.责任事故率低于1次/百万车公里;
4.责任死亡率低于0.2人/百万车公里;
5.责任受伤率低于0.8人/百万车公里;
6.直接经济损失率低于2.0万元/百万车公里;
7.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8.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9营运车辆及驾驶员证照审验率达到100%;
10.确保无“三超一疲劳”及酒驾等违法行为;
11.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12.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四、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各种安全会议精神,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反馈情况和上报安全生产信息。
2.配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
3.依据总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制定、落实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措施。
4.根据总公司总体培训计划并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二)办公室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从业人员因工死亡事故0起
2.从业人员因工重伤事故0起
3.重大火灾事故0起
4.从业人员因工轻伤人数 10‰起以内
5.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6.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武义县汽车运输总公司
篇3:违章指标的分解与控制
1 反违章工作现状
1.1 行为性违章比例较高
在2008年~2010年间, 大连某供电公司共查处违章事件560起, 其中行为性违章452起、占总数80.7%, 装置性违章74起、占总数13.2%, 管理性违章34起、占总数6.07%, 具体数据见图1所示。通过对反违章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 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制度及措施的“行为性违章”仍然占有很高比例。
1.2 反违章开展情况参差不齐
从该供电公司基层单位自查违章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少数单位对反违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仅以2010年上半年为例, 虽然自查违章上报数量为零, 但在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检查过程中仍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说明基层单位反违章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1.3 管理手段需要推陈出新
目前, 国家、供电企业在反违章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很多, 但是在具体落实上只是单纯的强力推行, 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致使反违章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能根本解决。因此, 要扭转反违章工作的现状, 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就必须将科学的安全理论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有效的制度, 并使之具体化, 从而最大程度的遏制违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2 安全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海因里西法则
美国安全工程师W.H海因里西曾对不安全行为和无伤害、轻伤、重伤或死亡的比例关系做过调查统计,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无伤害、轻伤、重伤或死亡的比例为300:29:1, 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又称“海因里西法则”。国际劳工组织也曾做过相关的调查统计, 结论是200:20:1。两个数据虽然有差别, 但不安全行为和伤亡事故的比例都是10:1, 也就是说, 平均10次不安全行为发生1次事故。
海因里西认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大多数伤害事故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 抓住时机, 减少或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将会有效降低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 甚至是完全避免。针对供电企业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关注事后分析、防范”转变为“关注事前辨识、控制”的科学管理。
3“违章指标分解与控制”方法
以“关注事前辨识、控制”为切入点, 通过将“海因里西法则”与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原则有机结合, 对基层单位违章指标进行科学量化分解, 利用供电企业现行考核机制作为约束手段, 提高基层单位对违章的控制和查处效能, 达到减少和消除违章行为的目的。
(1) 确定“违章数量警戒线”。虽然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意外事件类型而言, “海因里西法则”的比例关系不完全相同, 但是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类型生产活动中, 当意外事件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地市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就是要不发生海因里西法则“300:29:1”比例中的“1”, 所以笔者认为地市级供电企业“年度违章数量警戒线”应确定为329次, 其中一般及严重违章为300次, 恶性违章为29次。
(2) 违章指标量化分解。既然明确了降低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前减少和消除违章行为, 那么如何将违章数量控制在“警戒线”以下呢?通过“作业现场管理系统”对某供电公司某一年度作业总量及基层单位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笔者将该公司“违章数量警戒线”按此比例概算分解到相关基层单位, 并做适当调整, 作为考核基层单位违章数量的“红线”量化指标。
计算方法为:一般及严重违章=基层单位年度作业量/公司年度作业总量×300;恶性违章=基层单位年度作业量/公司年度作业总量×29。由此得出该供电公司基层单位年度违章控制指标, 见表1所示。
(3) 根据安全目标三级控制原则, 将“一般及严重违章指标红线”视为人身未遂, 将“恶性违章指标红线”视为人身轻伤事故。当某单位被查处违章数量触及“一般及严重违章指标红线”, 则视为该单位发生人身未遂;触及“恶性违章指标红线”则视为该单位发生人身轻伤事故, 在依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进行违章处罚的基础上, 按照事故处罚标准追究责任, 实行“说清楚”制度。
(4) 量化现场安全监督次数。根据《各级人员到岗到位管理规定》, 利用“作业现场管理系统”, 对相关单位年度三级安全风险及以上作业数量进行统计, 作为实施安全监督检查的年度计划;以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基建部人员数量概算分解安全监督检查年度计划, 量化公司层面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及对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次数。具体安全监督检查次数年度计划见表2。
(5) 实施方法。制定“违章指标分解与控制及相关考核管理规定”, 并以公司文件形式印发;每年“春检”前概算各基层单位“违章数量警戒线”, 作为考核违章数量的“红线”量化指标, 以年度或半年为考核周期;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明确违章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使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更加突出、目的更加明确, 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有效落实, 特别是增强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于违章严重性及造成后果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篇4: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关键词: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开化县
一、引言
土地具有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功能的永续性等多种自然属性,也具有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土地增值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和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多种经济特性。这就使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供需关系愈发紧张,这一紧张关系主要体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与土地本身的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在国内的研究中,县一级的指标分解的案例较少,本文将基于案例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土地利用指标分解方案进行探讨。
现有研究中,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对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指标分解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都采用了更为客观也更为全面的分解方法。麻战洪,申志军(2005)[1]以整个湖南省望城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因子权重,得出了分解结果。尧德明,陈玉福(2007)[2]同样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立权重,只是在因素选取上有一定差异。阙泽胜,张俊平(2009)[3]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与建设用地需求密切相关的因子建立了评价体系。程鹏,杨滢(2010年)[4]将机动指标考虑到了县级城镇建设用地分解中,增强了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孙晓东,胡劲松(2005)[5]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运用指标分解方法对2005年至2020年开化县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新增量进行分解,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量分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和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两个方面,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主要考虑城镇经济发展需要,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量主要考虑宅基地复垦后居民的安置以及新农村建设。基于开化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以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的城镇建设用地和农居点建设用地增量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在权衡各因素后计算各乡镇于2020年规划期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量。预期目标是通过研究计算2005年至2020年开化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量,最终得出开化县各乡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的分解结果。
三、研究区域概况
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边境。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地带,北邻安徽休宁县,西部与江西省婺源、德兴、玉山三县毗邻,东北、东南分别与淳安县、常山县接壤,是连接浙西、皖南、赣东北的要冲。
据2008年开化统计年鉴,开化县辖1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6万人;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685元。
四、指标分解过程
(一)指标总量分解
开化县2009年至2020年所能够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336.6公顷,其中包括,城镇工矿用地和农居点建设用地,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参考开化县当地政府机关的意见以及当地实际状况,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各选取10%作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指标和机动指标,将剩余的80%作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居点用地指标。由于2009年开化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经达到4784.37公顷,超出2020年所预定的指标3653公顷,差额达到1131.37公顷,这势必需要对农居点及工矿用地进行复垦以减小城乡用地规模,为减少计算的复杂程度,也考虑到开化县的城市化进程,这里将差额全部计入农居点复垦中,并在这所需复垦的1131.37公顷中提取10%返还给各个乡镇作为新增农居点用地的总量,最后算出的新增农居点用地总量为113.14公顷,新增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56.14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为33.66公顷。
(二)指标分乡镇分解
1.指标体系构建
在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影响因素时,参考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总目标,将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一是自然因素。开化县是旅游大县,其县域内不同乡镇的旅游资源存在偏差,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工业行业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在此将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作为各乡镇自然状况纳入到评价指标中。
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分解的指标为城镇建设用地,其用地的主要用途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需求量可以反映在当地的工业产值上,商业用地的需求则是可以由当地消费水平所反映,此次规划范围为县域,反映消费水平的税收和物价指数状况在各乡镇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可以将其忽略,在此将工业总产值及人均收入状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在商业用地的安排方面,考虑将区位交通条件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三是人文因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最直接的资源影响型因素,土地资源供应量的大小不是指土地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其关键在于区域人均土地资源的拥有状况[6]。在县域规划中,需要对各个乡镇的人口状况进行比较,因此在这里将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除了以上三大类以外,由于这一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因此在影响因素方面添加上2009年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状况以及2005-2009年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状况。
农居点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因素基本可参考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但农居点建设用地主要用途为居住用地,因此将自然因素中的旅游资源状况及矿产资源状况剔除,也将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工业总产值从评价体系中去除;在人文因素方面,沿用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将农业人口和总人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在规划背景方面,同样将2009年农居点建设用地规模状况及2005至2009年新增农居点用地状况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2.各乡镇指标分值计算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影响因素较多,且需要考虑城镇居住状况与工业发展状况,因此在这里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形成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与相应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是各乡镇的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与所得系数相乘,最后得出各因素的得分状况,再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各个乡镇的综合得分值。由于这里所需要的是指标分解结果,仅仅只计算出综合得分值可以看出各乡镇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区分出各个乡镇的重要性排名,计算结果显示,城关镇与华埠镇两个乡镇的得分最高。
3.各乡镇指标权重计算
这里使用的是特尔菲法,主要依据是参与开化县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时所收集到的专家数据,得出的权重表如下表所示:
4.计算结果
先对各乡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而后以各因素的权重为依据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所使用的公式为:
Yi=∑i=1xiwi
其中i为乡镇序号,x为无量纲化后的各乡镇数据,w为各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出各乡镇农居点建设用地分解结果。
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两个镇分别为马金镇与华埠镇,其后是城关镇,分别为58.39公顷,98.02公顷与56.59公顷,占全部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06%,15.52%与15.04%,这三个镇中华埠镇与城关镇都为开化的中心镇,而马金镇则是开化的工业大镇,因此配置较多的农居点用地也是较为合理的。最小的为金村乡与齐溪镇,分别为1.64公顷与1.36公顷,其余的几个乡镇中,乡与镇之间的新增农居点面积基本平衡,各镇新增农居点用地面积略大于各乡新增农居点面积。
四、结语
本文以开化县为研究案例,将新增建设用地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农居点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建设用地和机动指标四类,但所探讨的重点是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和农居点用地的指标分配问题,通过主成分法以及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数据收集不完全
由于开化统计年鉴中未收录各乡镇的城镇经济数据,因此这里通过收集各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来获得经济数据资料,而各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各乡镇分别编写,其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另外,各乡镇政府所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年份较为杂乱,有些年份的数据有所缺损,这里只选取了可以得到全部数据的年份,因此可能与实际状况稍有偏差。
(二)指标分解机动性不强
尽管在进行指标分解时考虑到实际情况预留了10%的机动指标,但其主要数据来源仍然是旧有数据,而分解时的一些因素的考虑也来源于开化县现有的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在未来十年中,若开化县调整了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方向,则可能会导致指标的供给配给发生暂时性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开化县的总体发展。(作者单位:1.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麻战洪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乡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量分解方法探讨—一以湖南省望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5(3).
[2]尧德明,陈玉福等.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
[3]阙泽胜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9(24).
[4]程鹏,杨滢.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县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10(6).
[5]孙晓东,胡劲松.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指标综合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2).
篇5:安全生产管理指标细化、分解
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依据制定的,目的是保证公司安全伤亡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公司根据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良好秩序,现将各级安全生产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
一、公司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全年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得超过5起、死亡人数不得超过3人、受伤人数不得超过10人、财产损失不得超过100万,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和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二、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细化和分解
为落实2013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安全生产,现将公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细化和分解如下:
(一)2013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全年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得超过3起、死亡人数不得超过1人、受伤人数不得超过5人、财产损失不得超过20万,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和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2、车队成立以负责人为组长,班组成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依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2、全年召开驾驶员安全例会不得少于12次,全年组织违法驾驶员专项培训不得少于2次。每季度以安全宣传栏、黑板报、安全短信等方式进行安全宣传和事故预防措施。
3、全年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隐患自纠自查行动(重点检查驾驶员资质、车辆安全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4、GPS设备完好率达100%,监控率达100%,严格按照车队GPS管理制度严格处理违法车辆及驾驶员。
5、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6、站场内不发生责任事故,不发生恶性案件。
篇6: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加强我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制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目前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控制指标体系下达控制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促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安全考核管理制度,2.落实驾驶从业人员签订层层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管理指体考核措施。建立监督机制,乘客反馈意见书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与工资挂钩。月度、季度、年度评出安全标兵,予以重奖。
3.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危机教育,从人身安全、车辆安全、服务安全,进行教育,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学习,进行考试,并予以考核。形成层层考核、多级监督、全方位配合和督促,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4.管理长效机制,管理制度要常抓不懈,考核一贯性必须坚持。公司年度总结强化生产安全管理,积极落实妥善处理各类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隐患,严格控制重伤一人以上事故的发生,完成本年度安全生产运输任务生产工作。
霞浦县吉安驰汽车出租有限公司
篇7:安全责任目标分解
总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一、环境目标、指标
(一)环境目标:
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污染。
2、节约能源,减少材料消耗。
(二)、环境指标:
1、施工现场厂界噪音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2、四级风以下时,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1米;
3、废水、废气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渣土运输无遗洒。
5、工程材料消耗比预算降低2%。
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集团公司全年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7‰以内;
2、加强日常安全监督,在各级主管部门检查中,确保受检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60%;
3、推行目标管理,争创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1项,省级安全文明优良工地3项,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项;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全员安全教育上岗率100%。
5、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本公司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98%。保证措施:
1、设安全生产委员会,由5-9人组成,总经理周文民任主任,副总经理王金良任副主任。
2、安全管理部为总公司负责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
3、分公司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3-5人组成,由分公司工程科人员组成。
4、安全管理部每年配合分公司现场组织两次全体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上级文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
组织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5、总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6、分公司每月组织两次安全检查。
7、总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把安全生产列入来年和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总结评比 安全生产,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8、总公司定时召开生产计划会和生产调度会,各单位要汇报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布置安全工作。
9、每年召开两次安全生产现场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抓典型,树样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项目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工程轻伤负伤率严格控制在5‰之内。
保证措施:
1、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金涛为首的现场班子,技术负责人李爱国、施工员刘瑞阁、质检员李建国,安全员杨善武为成员。
2、项目经理安全保证措施:由项目经理金涛代表乐陵市鲁班御景龙山东区7#、10#、13#楼项目部与各班组之间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以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具体内容详见《劳务分包合同》,坚持开班前会,由各班组长或安全员总结前一天的安全生产情况,不违章指挥。
3、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条例及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严格遵守总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4、对于工程公司提供的各项劳动保护用品,应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督促工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按要求配备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5、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
1)积极贯彻和宣传各项安全法规和条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2)制订安全工作计划,进行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制定安全制度。
4)对广大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作好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5)及时填报安全报表,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教育。
6)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是否符合要求。
7)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簿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6、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
1)协助工地负责人对所管区域内的一切安全技术中的各项进行检查,对整改指令书和隐患通知单中的整改内容要组织落实改进。
2)作好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交底,当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做到生产服从安全。
3)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簿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7、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
1)协助工地负责人对所管区域内的一切安全防护措施的质量进行检查,对整改指令书和隐患通知单中的整改内容要组织落实改进。
2)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教育工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检查执行情况。
8、安全员 ——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
1)积极贯彻和宣传各项安全法规和条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2)制订安全工作计划,进行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制定安全制度。
4)对广大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作好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5)及时填报安全报表,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教育。6)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是否符合要求。
7)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薄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8)对现场的工人应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对现场建立消防措施、消防制度、现场灭火器的配置及设置位置,对现场动火应进行监护。
班组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使工程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4‰之内。
1、钢筋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作业前对自己所处的作业环境和工作程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
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拒绝违章指挥。
3)努力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
2、混凝土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2)坚持班前安全活动,对自身所处的作业环境和工作程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
3)保持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日常操作中对机械设备经常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等工作。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挂牌实行。
3、木工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5、架子工班组长-----周建国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6、砌筑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7、抹灰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2)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3)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机械管理目标:机械设备完好率确保98%。保证措施:
设备管理员----杨善武保证措施:
1)认真负责设备现场的检查工作,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更不允许使用,大型设备如塔吊等在使用前要填写验收单
2)负责进场设备的管理工作,凡进场的设备,要有固定地点存放,有防雨设施,并建立和管理机电设备安全档案;
3)负责设备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凡新进设备或自造设备,在使用前负责解决、配齐一切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予以完善;
4)对所使用的设备每月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运行; 5)负责监督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情况。
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管理确保达到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优良标准。
保证措施:
1、总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对现场文明施工的检查。
2、总公司定时召开生产计划会和生产调度会,各单位要汇报文明施工情况,检查布置现场文明施工工作。
3、设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由2-5人组成,项目负责人金涛任组长。
4、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月在现场组织一次全体职工学习“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小组每天不定时对现场进行文明施工的检查。
6、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月配合分公司现场组织两次检查,促使现场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优良标准。
保证措施:
1、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
1)负责工地西侧、北侧砖砌围墙,高度为2.5米,进入现场主道采用彩钢板设置围挡,高度为2米,施工现场主大门设在北侧,采用推拉式电动门(宽度为6米)。施工现场大门东侧设置宽度为6.6米,高度为2米的宣传面,全部镶贴600×600的瓷砖,上面烫金字为“天元集团”字样并设有企业标志。门头及门垛全部采用制式铁艺工艺,门头中间设置企业标志及“乐陵市鲁班御景龙山东区”字样,门垛三面采用竹胶板封闭并刷油漆,外侧烫“集建造之精粹、铸世纪之精华”金字字样。
2)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口设门卫,并建立门卫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均佩戴工作卡。
3)现场施工人员住宿,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标准和位置设置;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用硬质材料做分隔;宿舍有防蚊蝇措施;宿舍设置2×0.8m规格的单人床,每人居住面积不少于2㎡;宿舍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有宿舍用电及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施工现场建立五小设施。
2、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
1)现场材料堆放,施工现场道路畅通,路面坚实,平坦,整洁,不积水;临时排水自成系统并畅通;有施工现场排水平面图;现场设有专用吸烟室、饮水处、休息处,现场进行绿化。
2)塔吊及楼上消防处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同时在总箱处配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及消防砂;木工区设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2个消防桶及消防用水;生活区处配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2个消防桶及消防砂、消防用水;
3、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标牌,大门口处挂八牌两图;现场有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安全标语,宣传教育设施。
2)生活设施,建立各种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均经过消毒;个人被褥应整齐。
3)施工现场厕所为水冲式厕所,且符合卫生要求,整洁美观。内墙镶贴瓷砖到顶,地面铺防滑地板砖,门窗安装纱门纱窗,男厕所设置八个蹲位、女厕所设置四个蹲位,均采用木质隔断进行隔离。
4)现场淋浴室室内铺白色地板砖,上铺防护铺垫,共设置10个喷头,各种设施符合要求。
4、安全员----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
1)综合治理,生活区设立文化娱乐室,提供学习用品;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检查有落实;建立有效果的治安防范措施,做到无丢失,无被盗事件。
5、急救员----杨伟伟保证措施:
1)现场保健急救,急救人员经过培训;现场有保健急救医药箱及急救器材;有各类受伤人员的急救措施;经常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活动并有记录。
6、电焊工----张文财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现场有防火制度,安全防火措施及制度;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建立消防组织并成立义务消防队;建立动火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制度。
环境、职业健康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污染。保证措施:
1、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1)根据安全部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批。
(2)做好有针对性的书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
(3)积极配合施工员、安全员做好现场环境管理及内业管理等工作。
2、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1)做好关于施工现场噪音排放的防护措施,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施工现场内钢筋区、木工区及搅拌区周围设置围挡并用密目网进行封闭,以采取有效可靠的噪音防护措施进行防护,施工人员应有相应的防护用具。
(3)检查午间、夜间施工等情况,中午12点至1点之间、夜间10点以后尽量避免施工,以免影响附近社区居民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居民休息及减少噪音污染。
3、安全员----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入场后5日内完成《危险源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并报安全管理部,由工程管理部进行评价。
(2)每月对现场进行扬尘检测,四级风 以下时,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1米。(3)建筑施工垃圾清理,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现场及时清运垃圾,清运时进行苫盖以防遗撒。
(4)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进行夯实,办公生活区、施工区为混凝土路面,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5)土方、砂石等散状材料运输车辆必须进行覆盖,施工场地出入口设车轮冲洗设备,避免将尘土带出工地,冲洗用水循环使用。
(6)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洒水降尘,夏、秋季每3小时洒水一次,冬季每半天洒水一次。
(7)做好用水量记录,分基础、主体、装饰阶段,对计划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进行比较,填写《施工用水(电)消耗节约情况报表》,分别报项目部、分公司,当出现实际用量高于计划用量时,要调查原因,制定纠正措施。(8)日常巡回施工现场环境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日志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
4、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防止污染措施:搅拌机的废水排放: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污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
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2)禁止将有毒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施工现场设化粪池,水冲式厕所排放日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工程污水管线。
(4)办公生活区设置两个移动式垃圾筒,施工区设垃圾池,垃圾定人清理,及时运出施工现场。
5、设备员----杨善武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内的所有机具设备定期检查及时进行保养,保持机具设备的运转良好,以降低噪音。
(2)机械设备在保养时使用的废弃的螺丝,集中回收清理,并防止机械漏油,若已经漏油立即安排专人进行维修,防止漏油污染土地。
6、材料员----杨善武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料场堆放区采用砖砌池堆放,大风天气必须覆盖。
(2)施工现场生活及施工用水分别按水表计量,以便进行分类统计和控制。(3)施工现场用水设施的出水口用水龙头控制。水管衔接处要拧紧,绑牢,防止滴漏。
相关文章:
安全绩效指标02-03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02-03
药剂科安全控制指标02-03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02-03
施工企业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02-03
安全风险控制资料02-03
中央与地方政府02-03
安全成本控制02-03
停车距离控制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