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关键词: 煤业 避险 情况汇报 系统

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精选7篇)

篇1: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你们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矿进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装【2010】146号)、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晋煤救发

【2010】1645),对照《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我矿完善了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监测监控、紧急避险等“六大系统”。现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我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响应,结合井下实际情况,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技术装备,六大系统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一、通讯联络系统完成情况:

1、我矿新装备192门JSY2000-8型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一台,能满足井上下各联络点通讯要求;新配备触摸式程控电话调

度控制平台一套,可实现催挂、强插、强拆、强呼等功能;各地面办公地点安装移动固话一部,共计45部;配备移动宽带专线业务一套。现运行正常。

二、人员定位系统完成情况:

我矿装备北京神州鼎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36(A)型人员定位系统一套,配备分站8台(使用6台、备用2台),读卡器24台(使用17台、备用7台),定位卡450个(使用380个,备用60个),实现了双机热备,符合《AQ1029-2006标准》要求,装备6KVA备用电源一台,能够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现运行正常。

三、监测监控系统完成情况:

我矿装备江苏三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瓦斯监控系统一套,实现了双机热备、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共装备分站16台(使用12台,备用4台)各类传感器76台,备用量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备6KVA备用电源一台,能够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现运行正常。

四、永久避难硐室完成情况:

2012年7月16日,我矿委托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永久避难硐室施工自2012年9月1日起施工至2013年4月18日完工,工期为8个月。

1、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地点及规模

永久避难硐室在运输大巷与集中轨道巷之间,可容纳90人

生存。

2.永久避难硐室支护形式

永久避难硐室整个施工的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一次支护、二次支护。前期施工采用金属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并在每根前探梁前端增加一套折叠梁;一次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片联合支护;二次支护采用C30的钢筋混凝土支护;防爆密闭墙能够抵抗瞬时1000℃高温和1.5MPa的爆炸冲击波。

3.永久避难硐室内部配置

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避难区、救护区和卫生区。

4.永久避难硐室主要装备

防爆门和密闭门、供氧系统、气幕喷淋系统、井下避难所环境监测装置、空气净化系统、硐室温度调节系统、井下避难硐室供电系统、救灾通信系统、个体防护和生存保障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硐室排水系统、排气系统、辅助设施

5.永久避难硐室试运转情况

永久避难硐室自2013年4月18日完工后,经初验于4月19日至5月17日避难硐室内各类设备运转良好,避难硐室气密性符合要求,储备物资基本到位。

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完成情况

汇报材料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篇2: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首先对集团公司的各位领导及专家莅临我公司进行2012年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各项活动,以创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以做精、做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基础,抓好大系统、搞好大排查、强力抓落实、严防大事故,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我公司安全生产等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下面,我将今年以来安全质量标准化及安全生产工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矿井生产现状

我公司采取8#煤和15#煤联合布臵,8#煤布臵有8202综采工作面和8204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8203高抽巷已掘到位,目前正在拆除设备;15#煤布臵1个综放工作面和15108运输顺槽、15108回风顺槽2个掘进工作面。

井田范围内共有四个井筒,主、副斜井、回风立井和安全出口立井。回风立井地面装备通风机型号为FBCDZ54-8-№27型对

所,供电距离3.8km;另一路引自红星变电站,供电距离7.8km。一回路运行,一回热备用。当一回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全矿满负荷用电。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主斜井采用DTL120/200/3×560S7型胶带输送机,担任主提升任务;副斜井采用2JK—2.5/31.5X双滚筒提升机,担负矿井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的全部提升任务。

矿井现在正常涌水量65m/h,最大涌水量70m/h。8煤主水泵房安装有三台DF85-45×5型主水泵,电机功率均为250KW,单台水泵排水能力85-100m/h,排水杨程567-648m,敷设φ100㎜排水管路2趟,沿副斜井敷设至地面。15煤水泵房安装SLD155-67×9型450KW主水泵,电机功率分别为450KW,单台水泵排水能力200 m/h,扬程500m,安装φ150×6㎜排水管路两趟,沿主斜井敷设至地面。保证20小时能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完全满足目前生产需要。

矿井采用消防、洒水合一的供水系统,在采掘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输送机、装载机和其它煤炭矸石转载地点设臵喷雾洒水装臵,在回风顺槽设水幕;在上下山口、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附近设臵消火栓;主要运输大巷每100m,胶带输送机大巷每50m设消防支管和阀门;所有主要巷道中每隔50m设臵闸阀一个,为定期冲洗巷道提供了方便。

矿井现采的8和1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Ⅲ级,为不易自燃煤层,8和15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

3#33

3#-3

标才能下井。在安全隐患汇报上,由安全指挥中心进行信息管理、传递与隐患排查落实,提高了隐患处理效率。

在达标方面,我公司对照岗位标准制定考核办法,采取现场检查和抽查的方式来进行。一是结合点、线、面管理办法,实行岗位对标连带责任管理。二是通过树立典型,学、练、赛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职工学习岗位对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每月对岗位对标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涉及重点、难点、盲区或有争议的问题,经岗位对标领导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调整。

目前,岗位对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安全效果比较明显。下一步,我公司将汲取岗位对标先进矿井管理经验,将岗位对标延伸为对标管理,通过全公司领导动员,人人参与,强力推进,使上标准岗、安全岗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四是强化班组安全管理。一季度以来,通过细化制度,扎实工作,认真考核,奖惩兑现,矿井各项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和实施目标大部分体现在班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要靠班组来落实。因此,班组建设在矿井整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五是集中专项整治落实到位。二月份以来,省市公司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我公司进行了两次专项检查,共查出问题30条,公司严格按照省市公司检查要求,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落实整改。并顺利通过了省厅第四督查组的安全集中专项整

性,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全方位、全过程实施。

十是统筹安排、逐级达标。根据总体规划目标,多次召开了标准化工作专题会议,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进一步把规划目标分解到每月每旬,质标办每旬进行一次检查与验收,并根据各专业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评定和考核。

十一是重点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程建设。我公司没有以战线长、压力大、巷道修护任务繁重为借口,降低标准,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矿领导到普通员工达成了“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基础工程、形象工程、效益工程、安心工程,核心是为了矿井安全发展,根本是为了职工放心工作、舒心工作”的工作理念。8煤、15煤在轨道下山均安装了架空人车,大大减少了职工上下班途中的体力消耗。##

三、严抓现场安全管理,持续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一)“一通三防”管理方面

一季度以来,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瓦斯防治管理制度,认真抓好“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通过规范、高效的管理和科学有效的技术工程消除和解决了矿井“一通三防”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杜绝了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事故。

1、扎实有效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一季度我公司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通风系统的隐患,坚持每天下井排查和每周开展一次“一通三防”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以限期整改的形

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测,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起到了又一关键作用。

4、抓好粉尘防治工作。一季度在8202综采工作面共打设注水眼1120米,注水1600立方米,有效的降低了采煤时煤尘的产生量;所有巷道进行定期冲洗,有效减少了巷道浮尘的产生。目前,我公司井下的粉尘浓度控制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

(二)机电运输管理方面

我公司强化了机电运输设备的计划性和预防性计划检修工作,从而使大型固定设备各项保护齐全完整、灵敏可靠,矿井设备综合完好率达到94.5%,防爆设备杜绝了失爆,并顺利通过了省厅专项检查。特别是在轨道运输方面,重点抓了轨道质量管理,对副斜井轨道进行了整修或重新铺设,保证了斜井人车的安全运行。对井下大巷所有道岔进行了整修,并进行了编号管理。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随着矿井装备自动化、信息化的不断升级,职工队伍素质与安全管理成了制约矿井发展的突出问题,职工队伍素质与安全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公司今后主要是牢牢抓住瓦斯治理和防治水两个工作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煤矿“一通三防”、矿井防治水、矿井机电、顶板管理和运输安全五项整治。

篇3: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一、主要生产安全监控系统整合及单点登陆

本系统中, 建立统一的基于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生产管理流程的集中式信息系统平台, 这样可以实现任意有授权的系统用户的单点登陆, 也就是说, 整个安全生产系统平台只有一个可以登陆进入的点, 它对所有的请求都是通用的。单点登陆可以保证用户能够访问到可以访问的资源, 如果有一个未被授权的请求要求访问被保护的资源, 这个请求将自动被导向到相应的验证点进行登陆验证。

单点登录 (Single Sign On) , 简称为SSO,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煤炭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SSO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 用户凭借相应授权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在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内部, 一般都有很多的业务支持系统为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信息服务。这些不同的系统往往是在不同的时期建设起来的, 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同时也是由不同厂商开发, 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标准。例如瓦斯系统为通风管理人员提供瓦斯的管理、计算和报表、报警服务;人员定位系统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所有人员的井下信息的查询、分析服务;其它业务系统为客户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等等。

随着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业务系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老的系统却不能轻易的替换, 这会带来很多的开销。尤其是管理上的开销, 需要维护的系统越来越多, 参与管理、维护的人员也比较繁杂, 很多系统的数据是相互冗余和重复的, 数据的不一致性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业务和业务之间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 例如客户的隐患排查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 调度报表系统和产量监控系统之间都不可避免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切实提升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并符合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本次项目需要整合并实现单点登陆的子系统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远程产量监控系统、瓦斯综合监测系统、隐患收集排查系统、矿压监测系统、调度日报系统、调度交接班系统。

为了降低管理的消耗, 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投资的系统, “身份认证”的整合变得越来越迫切, 也就是“安全生产平台单点登录”。

通常来说, 每个单独的系统都会有自己的安全体系和身份认证系统。整合以前, 进入每个系统都需要进行登录, 这样的局面不仅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安全方面也埋下了重大的隐患。使用“单点登录”整合后, 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进入多个系统, 而不需要重新登录, 这不仅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安全的风险和管理的消耗。

另外, 使用“单点登录”, “生产整合平台”还是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的需求之一。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 服务和服务之间, 程序和程序之间的通讯大量存在, 服务之间的安全认证是安全生产信息应用的难点之一, 应此建立“单点登录”的系统体系能够大大简化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潜在的安全问题, 提高各项信息子系统之间的合作效率。

二、工业电视与广播通讯的整合

本次设计拟实现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井下重点生产区域全覆盖。利用现有的广播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井下视频监控系统, 把正常生产调度视频监控与应急调度广播通讯系统结合起来, 形成统一调度平台, 实现调度可视化, 提高调度效率的同时, 强化调度灵活性和互动性。

系统主要功能:

1、人员调度

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当前各个区域的人员分布情况, 以及某区域的具体人员情况, 利用广播系统实现指定的区域人员通知、找人、寻物及调度工作等针对性广播。

2、可视化呼叫对讲功能:调度室和广播终端都可以发起呼叫, 进行地面与井下关键岗位的双向对讲, 但是以往的调度只能实现听、说, 结合井下视频我们除了听、说以外, 还能及时看到井下人员的情况, 强化调度工作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3、操作记录:记录调度与进行人员间的呼叫事件, 方便管理;

4、权限管理:可以对地面调度人员的操作进行授权分级管理;

5、成员可视化显示:对所有井下人员, 通讯进行显示, 以便动态监视通话过程。6、结合视频与通讯系统实现视频

6、结合视频与通讯系统实现视频点名, 杜绝代班、替班现象。

7、真正实现监控融合, 调度人员可在指挥调度的同时, 将相关的现场视频监控信号调入指挥过程中, 方便指挥人员掌握现场情况, 及时做出指挥决策。

三、领导下井情况动态展示系统

通常井口办公楼前看到一块电子显示屏 (Led) , 显示屏上轮翻滚动着正在井下工作的矿领导和带班干部的姓名, 让我们知道哪些领导和管理人员在井下, 其他人要想看到领导的情况只能到井口看或是询问调度人员。这种方式比较陈旧, 不便管理, 且效率低下。、

现在, 我们通过本平台网站登陆系统就能看到和办公楼前显示屏上同样的信息, 不同的是, 只要你点击某一个当前在井下的人员, 电脑显示屏上便会显示“他”当前的状态、位置, 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出这个人从入井开始到目前所在位置的走向图, 查阅者可以清楚的知道所查对象曾到过的地点及现在所处的位置。并可在大屏幕上动态展示其当前和历史的各种状态信息。

篇4: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关键词:山西省;生产资料;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20

山西省固定观察点成立于1986年,其主要职责是对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设在我省应县、临丘县、定襄县、太谷县、平定县、柳林县、乡宁县、临猗县、平顺县和高平市的10个固定观察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000个固定调查户生产、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直接从农村基层了解农村改革和各项建设的新动态,以便于从各个方面发展和对比中进行长期连续固定的综合研究,为国务院、农业部制定各项农村政策提供依据。每年中央一号文件所用数据,都直接来源于全国固定观察点的调查。

1 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1996年~2012年,调研样本涉及山西省所有地区,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共调查953个样本户,样本分布如图1家庭常住人口3628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人。

2 购买生产资料渠道状况分析

2.1 购买农作物种苗费用分析

在购买生产资料渠道情况分析中,购买农作物种苗费用在2012年最高,为284929.5元,其次是2011年的243359元,两个年度相差41570.5元。同时1996年最低,为15331元,其次是1998年的20422元,两个年度相差18889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269598.5元和2011年的222937元;2006年和2007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12年的136713.5元和2011年的81424元,高于1996年的132885元和1998年的141513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农作物费用变化趋势符合y=16448x-1.7E+5;购买园地作物种苗费用在2008年最高,为102219元,其次是2005年的5312元,两个年度相差96907元。同时2003年最低,为230元,其次是1997年的484元,两个年度相差254元。分别低于2008年的10989元和2005年的4828元;2007年和2009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08年的100098元和2005年的2087元,高于2003年的1891元和1997年的2741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园地作物种苗费用变化趋势符合y=1051.9x-10105。

2.2 购买化肥和农用柴药金额指标分析(见图2)

在购买生产资料渠道情况分析中,购买化肥金额在2012年最高,为1544000元,其次是2011年的1412148元,两个年度相差131852元。同时2002年最低,为236873元,其次是2001年的309312元,两个年度相差72439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1307127元和2011年的1102836元;1997年和2010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12年的1065606元和2011年的834040元,高于2002年的241521元和2001年的268796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化肥金额变化趋势符合y=65030x-5.3E+5;购买农用柴油金额在2012年最高,为599450元,其次是2010年的112833元,两个年度相差486017元。同时2002年最低,为10468元,其次是1996年的28382元,两个年度相差17914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588982元和2010年的84451元;2005年和2011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12年的526519元和2010年的34110元,高于2002年的62463元和1996年的50341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农用柴油金额变化趋势符合y=15514x-1.9E+5。

2.3 购买塑料薄膜和农药金额指标分析(见图3)

在购买生产资料情况分析中,购买塑料薄膜金额在2010年最高,为30546元,其次是2012年的29904元,两个年度相差642元。同时2001年最低,为8743元,其次是1996年的9921元,两个年度相差1178元。分别低于2010年的21803元和2012年的19983元;2004年和2006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10年的28994元和2012年的14023元,高于2001年的6809元和1996年的5060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塑料薄膜金额变化趋势符合y=1144.5x-4198.9;购买农药金额在2012年最高,为384442元,其次是2011年的357357元,两个年度相差27085元。同时2002年最低,为27449元,其次是1996年的45424元,两个年度相差17975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356993元和2011年的311933元;2005年和2006年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低于2012年的267320元和2011年的217371元,高于2002年的89673元和1996年的94562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购买农药金额变化趋势符合y=19102x-2.0E+5。

3 结语

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农民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也可以反映投资状况。从调研结果来看,购买农作物种苗费用呈现出快速升高的变化,表明农民自行进行种苗培育的情况正在降低;购买园地作物种苗费用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农民在这一方面投资量相对较低;购买农用柴油金额快速升高,但是随着国家限购汽油、柴油措施的出台,并且购买散装汽柴油需要到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盖章等复杂手续的出台,这一趋势将会很快得到扭转;购买塑料薄膜金额快速升高,除了与原材料上涨有关之外,还与农民用量较多有关,随着环保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相信这一趋势能够有效得到遏制;购买农药金额仍然处于快速升高的趋势,这与广大农村地区不合理使用农药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农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情况仍然需要大力引导。

篇5: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华润煤业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一起抓,舍得投入、精心谋划、加强治理,实现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下面我就公司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情况向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从2004年开始,我公司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各生产环节的环保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2005年7月公司顺利通过了环保部门的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验收。截止目前,各项设施运行平稳,性能及可靠性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

1、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投资100万元,配置了XDTS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同时,为了控制储煤场生产的煤尘,周围架设了全封闭防尘抑尘网,安装了防尘喷雾系统和降尘洒水系统,有效地防止了煤尘对环境污染。

2、狠抓污水处理,先后投资120余万元,聘请清华大学专家设计新建了井下污水处理站及矿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心,使公司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

3、在噪声处理上,投资40万元,对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配装了消声器,对各种水泵、风机更换了减震基础,对进出管采用柔性接头代替钢性接头,极大地减少了噪音,同时工业场地及场内道路进行了全面绿化以吸声降噪。

4、开展固体废物再利用,经与附近矸石砖厂协商,采用就地转化方式使煤矸石、炉渣成为砖厂原料,并广泛用于筑路、铺路和采空区回填,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

二、以史水河治理工程为突破,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史水河道治理工程是2009年初公司落实县委、县政府“六大兴县”战略实施的重点工程,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工程全长650米,累计开挖土石方59000立方米,整治绿化山坡、斜坡181000平方米,新建河道护堤5400平方米,新建景观人行道3300平方米,栽种各类树木1000余株,卵石处理河床95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余盏,共计投入机械8000余工时,投入人力12000余工次,工程于2009年10月已全面竣工。

2010年,我们又投资300余万元,展开了史水河二期改造工程,二期工程包括下良段400米河道,主要治理内容为:一是疏通河道,控制河槽摆动,稳定主槽流路;二是浆砌石护岸,减少河岸坍塌,提高防洪能力和土地利用率;三是在河道中形成水面景观,外滩面采取植被防护并环境绿化。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配套绿化工程因季节原因待来年继续完善。

此外2009年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城建靓县”号召,投资600万元,在漳河县城东关段植树10000余株,草坪绿化

7000m,修建主题文化墙100余米,使之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各位领导,环保工作任重道远,尽管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但是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足,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狠抓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同步发展,为建设山川秀美、环境怡人的新襄垣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6: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发布日期】2006-02-03 【生效日期】2006-0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寺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2006年2月1日19时02分,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寺河煤矿发生局部瓦斯爆炸,造成23人遇难,53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晋城煤业集团公司是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寺河煤矿是高瓦斯矿,1993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6年开工建设,2002年竣工投产,设计能力400万吨/年,2005年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核定能力为1080万吨/年。主井为斜井,副井为立井,盘区式开拓,中央和分区混合式通风。

寺河煤矿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经初步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寺河煤矿在东二盘区2307回采工作面安装设备时,封闭的采区巷道内发生局部瓦斯爆炸(原因正在调查),冲击波摧毁3道密闭墙,致使在2307工作面四条进风巷道内的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为吸取这起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切实落实节后停产检修矿井恢复生产的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1.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特别是对国有重点大矿的安全监管监察力度。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特别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的监管监察,促使企业强化安全责任。要加强对煤矿生产计划、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情况,采掘关系、开拓部署、工作面布局情况,以及劳动组织情况的监管监察,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2.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瓦斯的抽放和监测监控,坚决杜绝各类瓦斯超限。要将瓦斯超限作为事故进行认真追查,分析造成瓦斯超限的原因,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严防瓦斯超限导致事故发生。

3.加强对井下各类通风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各类煤矿特别是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各类封闭的监督检查和管理,防止封闭不严、出现漏风等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节日检修矿井恢复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各地、各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确保节日期间、节后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

1.节日坚持生产的煤矿,必须严格执行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加强现场管理;要认真落实井下各主要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2.停产检修的煤矿在停产期间和节后恢复生产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特别是节后恢复生产的煤矿企业一定要制订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安意识,防止隐患不排除和安全措施不落实就盲目恢复生产。各地要加强对节后恢复生产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

3.春节后招收新工人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对新入矿的工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允许下井作业。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三、搞好节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1.各煤矿企业节后再次开展一次隐患自查、整改。各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专项检查,督促煤矿认真整改,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而继续生产的煤矿企业,要严肃查处。

2.节后至“两会”期间,各产煤省(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都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煤矿安全督查,主要检查仍在停产检修的煤矿是否落实了安全措施,节后拟恢复生产的煤矿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依法关闭矿井是否已关实关死等情况。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对重点产煤省进行督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三日

篇7:山西太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资料

专项行动的汇报材料

在接到《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结合目前公司现状,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落实,我公司属于改造建设矿井,针对检查内容简要汇报如下:

一、公司处于基建阶段,基建工程手续齐全,不存在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的现象。

二、按照“双带班下井”制度要求,公司制定了领导带班入井的各项管理制度,双带班领导与工人同上下,每班巡视重点部位,并做好各种记录。

三、项目建设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矿井的管理机构和安全挂了你体系,设置安全副总经理和专门安全部门安监科,负责矿井安全监督检查与管理;完善了瓦斯、水、火等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确保矿井安全建设;自保体系健全;矿井不存在以改造建设名义擅自组织生产。

四、施工安全主体落实到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装备;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已经建立,设在安监科,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已经严格落实了施工人员培训制度;

五、公司目前共有三个外部施工队伍,均资质齐全,不存在超

资质范围的承揽工程,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工程行为,不存在违反劳动用工制度的情况。

六、公司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的规定;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全部按规定进行编制审批;施工顺序合理,严格按照初步设计进行建设;严格在批准的设计区域及煤层内进行建设;不存在盲目赶工期、抢进度、以掘待采、多头多面施工的现象。

七、施工现场不存在重大隐患,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八、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落实到位。

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规定进行建设。

十、我公司严格按上级有关要求致力于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2012年制订了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每月下旬组织一次由质量标准化领导组长参加的标准化例会,对本月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落实情况进行汇总、评比,根据下个月生产计划情况,制订下个月的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根据规划目标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序地开展。2011年10月份井下2号变电所、1502瓦斯抽放泵站进行了装潢,两个地点达到了井下硐室“家装化”。

十一、公司不存在施工措施井,不利用的井筒已经关闭。

十二、公司不存在在建设区域内生产出煤的行为。

十三、公司有健全的矿井应急体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实施并按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北岭煤业11月安全工作总结及12月安排 下一篇:石泉煤业2011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