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怎样应对研究性学习挑战”的讨论总结及发言

关键词: 英语老师 英语课程 教师 大学

关于“教师怎样应对研究性学习挑战”的讨论总结及发言(精选1篇)

篇1:关于“教师怎样应对研究性学习挑战”的讨论总结及发言

关于“教师怎样应对研究性学习挑战”的讨论总结

及发言

半落

教师怎样应对研究性学习的挑战?总结起来也就是: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二、掌握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知识。

三、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掌握网络技术。

六、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如果让我说研究性学习好不好,我一定会说好!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绝不仅是上面提到的那些。下面我将从研究性学习的“时空限制”、教学条件、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面进行说明。

时空限制

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太少了,有的学校可以说根本没有安排这些课程。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个研究性学习看上去就显得多余了。其实不然,因为研究性学习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让我们利用在课堂上的45分钟完成一个小的活动(有

些学校的课程安排有时是两节课连上),但这就要要求学生在课外做好准备了。虽然这样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它足以让一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有了“亲身参与与探究探索的体验,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享与合作,对社会的责任心

和使命感”。另外,我还要说: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权利,教师有这个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权利。

教学条件的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是制约着研究性学习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学习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实验室、实验活动的场所。但是,这些本应归学生、教师使用的现代化设备,却被某些人用来捞取资本。图书馆、微机室根本不向学生开放,而当上级领导来时才对外开放,而那些坐在里面的学生也是学校领导临时找来的。试问这样的学校能开展什么样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什么?这是一种阻力!教师应不应为学生争取这些权益?一句话,教育应是一个良心职业!

而在农村学校,条件更是落后,甚至有的山村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极度缺乏,这都给研究性学习带来困难。

对于上面的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到了一个最为保守的方法,就是“以课本的学习内容为研究课题,以生活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比如物理,化学,生物课本上的实验,都可以用来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至于那些仪器好多学校应该都有,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想呢?至于历史、地理、政治、语文,这些就更容易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她的特色,每个农村都有她自己的故事。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我们还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那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质量标准应当是什么?这就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六条,即

1、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分享与合作

5、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这突出了培养情意目标,调经验、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在现在的教育条件下,特别是经济的差异,还有社会依然关注的是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认为,现在的研究性学习只是对应试教育的局部修正,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引导学生物质生活,那么研究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的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建立。所以我注重的是学生的“生命体验”,这样说或许太严肃,那么我们也可以讲“生活体验”。

教师面临的研究性学习的挑战还很多,我们只有现在努力的充实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它的挑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新能源中国 下一篇:中国可再生能源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