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学习者 词汇 语言 认知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诠释了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 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学习者掌握的词汇越多, 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越强。然而, 由于英语词汇丰富、词义包罗万象、使用灵活、搭配能力强, 词素层面具有随意性, 难以控制, 给学与教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在我们中职学校,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虽然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单词, 教师也常常花大量时间仔细地讲解词汇, 而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许多实证研究发现词汇习得失败将会给听、说、读、写造成很大障碍, 影响语言能力的培养。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 没有语法, 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 什么也不能表达。要熟练运用一门语言, 词汇的学习必然是一个伴随终身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的结合带来了图式理论的逐步发展。图式 (Schema) 最早由哲学家康德提出, 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 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后来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Cook (1989) 指出图式是“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Thomas Devine (1987) 将图式定义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 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位 (Schemata) 的形式构筑而成的, 这种知识的单元即图式。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中应怎样教授词汇?如何让学生掌握大量应用性强的, 突出职业特点的词汇, 以便他们在职场交流中能信手拈来, 保证交际成功?这是中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目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还是受到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影响, 词汇学习受到冷落和忽视。传统教法只强调词汇的直接学习, 词汇的教学基本局限于教师带读, 讲解重点生词, 英汉对译, 同义词或反义词释义等。从记忆规律来讲, 这些做法只会加重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 不利于长时有效记忆。学生学习词汇也存在误区, 他们大多死记硬背, 结果是背了忘, 忘了背, 张冠李戴, 学习过程缓慢, 记忆负担重, 记忆效果差。久而久之, 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失去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的中职生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很多学生词汇记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到了极大限制。单词的记忆不是靠逐一机械背诵就可完成的。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词汇记忆研究的就是如何获得词汇的长时记忆, 或者说如何更好地将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Craik和Tulving (1975) 指出, 信息要进入长时记忆, 必须进行精深加工。对词汇教学而言, 一个词从形式上得到识别后, 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对该词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 帮助他们参与精细联想, 对词进行主动建构, 形成“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 (R u m e l h a r t, 1 9 7 7) , Rumelhart称这种结构为“图式”。

心理学家E.Rosh在人类认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典型”概念, 即人类在认知中最先识别的是带有典型特征的范畴, 如日常生活中的小汽车、花儿、桌子等, 而不是它们的上位范畴如交通工具、装饰品、家具, 也不是它们的下位范畴如奔驰、鲜花、办公桌。吴庆麟 (2002) 认为图式涉及人对一范畴成员身上将出现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看法。一旦学生大脑中具备“车”这一图式, 他们马上就会在大脑中形成这样的概念:车是能在路上跑的, 有轮子的东西。当遇到了该范畴的新成员时, 即便弄不清它是哪种牌子的小汽车, 做何用途, 也会认定它与划定的典型成员具有相似性。由此可知, 这种典型范畴化图式可以简化和加快学生的认知过程, 减轻记忆包袱, 从而提高认知效率。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对词汇学习有畏难情绪, 针对此情况, 教师应认真备课, 注意区分高频词汇和低频词汇的教学。具体来说要挑选出具有典型性的职场交流中与学生生活经验接近的词汇, 还要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有明确识记目的的有意识记忆是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关键, 也是保证词汇图式处于激活状态的关键。如在学习单元Travelling时, 笔者将教材内容和咸宁市旅游资源结合起来, 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提出了Jinning travel agency、agent、tourist、Yinshui Cave、scenic spot等典型词汇, 激活了学生对旅游原有的图式, 使他们兴趣大增。根据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忆5到10个典型的与该主题密切相关的词, 新课前对记忆情况进行监督和抽查。

在特定的场景中学习词汇, 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印象。创造贴近生活的事件情景或故事性图式, 刺激学生大脑联想, 呈现与典型词汇相关的非典型词汇, 可以记忆和认识更多的词汇, 丰富词汇图式, 需要使用时也易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还以Travelling为例。笔者创设外国朋友来咸宁旅游的准备情景, 将学生分组, 进行头脑风暴活动, 让每组联想旅游这个场景, 尽可能多地列举与旅游相关的词汇, 将非典型词汇作为新词板书, 如booking tickets, making reservations, travelling necessities等方面的相关词汇。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 笔者非常重视词汇的复现率, 反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新词。如列举一些跟主题有关的短句, 先进行简单的对话, 然后连成短文, 最后让学生表演、复述。通过这种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活动, 学生大脑受到不断刺激, 加深了词汇认知图式, 增强了识记效果, 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良好发挥。

关于图式理论对词汇记忆的启示还有很多。总之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尽量发现甚至创造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和网络, 使尽量多的词汇能纳入图式之中, 形成一个丰富的词汇知识体系, 为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图式理论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外语教学。本文简要探讨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

关键词:图式理论,词汇记忆,教学策略,应用

参考文献

[1] Nunan, 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Cook, V.1995.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London:Edward Amold.

[2] 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李红, 田秋香.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4] 彭建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5.

[5] 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局域网高效维护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