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管病介入术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随着在临床广泛的应用, 临床医生发现部分患者在完成介入治疗拔除血管鞘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以及症状, 一些患者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消除症状, 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经过简单处理后, 症状难以恢复, 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只有采取手术措施才可使患者恢复[1]。为探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引发拔管综合症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该院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20例, 观察拔管综合症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20例, 其中男131例, 女89例, 年龄32~73岁, 平均年龄 (47.5±2.1) 岁, 其中168例行冠脉介入诊疗术, 25例行主动脉和左心室造影术, 18例行二尖瓣介入治疗术, 9例行周边血管介入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110例。
1.2 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完成后, 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ECG和BP连续监护3 d, 对照组患者直接拔除血管鞘, 研究组患者于拔除血管鞘前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拔管后均进行加压包扎, 用沙袋加压止血。若拔管后3 h内未出现不良反应, 患者可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若拔管后出现慢率反应, 即心率少于20次/min, 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静脉注入lmg阿托品, 若心率仍然不能恢复正常, 可再次注入适量阿托品, 同时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 若观察到患者出现较多的心包积液, 及时进行心包穿刺抽出积液;若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 立即进行冠脉介入以及冠脉搭桥术。若患者拔管后出现快率反应, 及时行肺部听诊, 了解患者肺部是否出现水泡音, 同时行心电图检查, 若肺部出现水泡音, 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发生冠脉综合征, 立即进行常规心衰急救处理, 行冠脉介入术以及冠脉搭桥术等方法治疗。并行血常规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容量不足或者出血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拔管反应发生情况
24例患者出现拔管慢率反应, 17例患者出现拔管快率反应, 研究组拔管慢率反应和拔管快率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拔管快率反应原因分析
拔管快率反应原因中血容量不足所占比例最大, 明显高于其他原因,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拔管反应处理情况分析
22例采用药物治疗恢复, 12例采用介入治疗恢复, 5例采用冠脉搭桥术恢复, 2例死亡, 死于心肌梗塞。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后, 进入重症监护室, 通常在术后4 h进行拔除血管鞘操作, 拔管时需要对患者腹股沟区域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式止血, 而此种止血方法易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出现如恶心、呕吐、心率变慢以及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的反射现象, 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2]。临床研究证明[3]在进行拔管前, 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可以有效减轻拔管操作过程中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感, 且可以阻断或者降低迷走神经所引发的反射活动, 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过高的迷走神经张力所带来的拔管反应。对于局麻后拔管仍然出现拔管反应的患者, 可先给予阿托品治疗, 若检查出患者存在心包积液时, 可及时行经心包穿刺手术抽取心包液, 或者冠脉搭桥术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4]。
该组资料研究显示, 24例患者出现拔管慢率反应, 17例患者出现拔管快率反应, 采用局部麻醉的研究组拔管慢率反应和拔管快率反应均明显低于采用直接拔管的对照组, 与文献报道[5]情况相符, 发生拔管快率反应主要是由于血容量不足, 22例采用药物治疗恢复, 12例采用介入治疗恢复, 5例采用冠脉搭桥术恢复。综上所述, 拔管反应可分为拔管快率反应和拔管慢率反应, 拔管快率反应多因血量不足所引发, 及时采用积极的药物或介入处理治疗, 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拔管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术后采用直接拔鞘方法 , 研究组拔鞘之前行局部麻醉, 观察两组拔管综合症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结果 24例患者出现拔管慢率反应, 17例患者出现拔管快率反应, 研究组拔管慢率反应和拔管快率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拔管快率反应原因中血容量不足所占比例最大, 22例采用药物治疗恢复, 12例采用介入治疗恢复, 5例采用冠脉搭桥术恢复。结论 拔管反应可分为拔管快率反应和拔管慢率反应, 拔管快率反应多因血量不足所引发, 及时采用积极的药物或介入处理治疗, 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拔管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爱华, 孙宣, 席海燕.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5) :530-533.
[2] 余露.拔除动脉鞘管致血管迷走反应的预防和护理[J].医学新知杂志, 2010, 18 (3) :235-235.
[3] 罗桥英.心血管介入诊疗后拔管反应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决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4 (1) :75-76.
[4] 李海良.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 2012, 10 (6) :641.
[5] 刘凤娇.心血管介入治疗后相关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7) :25-26.
相关文章:
化工机械设备安全特性及故障诊断技术分析02-17
化工企业机电控制设备的维修技术分析02-17
探讨自动化测压仪表在油田的应用及维护02-17
油田自动化仪表的节能方法探讨02-17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析02-17
流体动密封技术在石油化工设备中的应用分析02-17
化工机械设备润滑的相关分析02-17
分析现代管理技术在化工设备管理中的应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