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精选5篇)
篇1: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
1、卓有成效是能够学会的。
2、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3、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并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4、认识你的时光,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6、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7、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8、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9、组织内部仅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10、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11、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12、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13、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理解的是什么。
14、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理解的”是什么。
15、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16、重视贡献也就是重视成效。
17、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可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18、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我是否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安排了适当的时光?”
19、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企业仅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20、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日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21、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日不一样,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是危险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22、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23、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可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24、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25、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26、凡是重要的事,都得花上很多的时光,并且是完整的大块时光。不论是讨论一种新产品还是重大的人事决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27、时光是很特殊的资源,不管需要多少,时光就是不会增加。
2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要使用好他的时光,他首先必须要明白自我的时光实际上是怎样花掉的。
29、在人类众多的活动中,唯一一条永恒的规律就是变化。所以,只满足于今日的企业。在变幻不定的明天就会感到难以生存下去。
30、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31、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32、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33、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34、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可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供给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样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35、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
36、任何新事物都需要许多前期工作。你需要别人的理解,建立共识。
37、富人只需辛苦一阵子,穷人却需要辛苦一辈子。
38、我们必须坦然理解一个十分简单十分残酷十分严厉的法则——个人要摆脱困境,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把资源投注在明日的成果上,而不是昨日的记忆中。
39、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如果组织把精力放在出成果的地方——即放在机会上,那么就会有兴奋感冲动感。
40、“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41、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到挣足它的资金成本以前,企业没有创立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42、除非有不一样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43、有效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
44、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45、在时光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光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光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理解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之后的人。
46、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47、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48、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不是最佳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49、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到达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50、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51、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只缺乏发现美丽的眼睛。
52、时光稍纵即逝,无法储存,时光才是最短缺的东西。
53、要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有所不一样的话,其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对自我的时光十分爱惜。
54、有效的管理者都明白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我的见解。
55、决定优先要点的原则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机会而不只看到困难选择自我的方向,而不跟随别人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56、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57、决策需要熬受痛苦。
58、即使是着眼于贡献的管理者也不必须会得到满意的成果。
59、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根据自我的分析和认识安排工作的先后次序。仅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有期望成为时光和任务的主宰,而不只是当它们的奴隶。
60、领导者的唯必须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一些人是思想家,一些人是预言家,这些人都很重要,并且也很急需,可是,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者。
61、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62、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职责或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63、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必须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
64、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65、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我的习性,不会勉强自我。
66、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67、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光和精力开拓今日,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68、在必须范围内,我们能够用一种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可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已经失去的时光。
69、首先必须发现并排除那些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情和那些纯粹浪费时光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为此,需要对记录上的所有活动进行仔细地审查。
70、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71、我们该明白运用自我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72、“认识你的时光”,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73、今日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74、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目标和知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生命中,我们必须要学会“定向”,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75、我们应当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76、经营目标能够被比做是轮船航行用的罗盘。罗盘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航行中,轮船却能够偏离航线很远。然而如果没有罗盘,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达港口所需要的时光。
7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78、价值是我们付出,并且被他人收到的那一部分。
79、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能够不必做的,并且也无关紧要。如果你的答案是:“不做这些事也没有什么影响。”你要毫不客气地删掉这些不必做的事情。应当学者说“不”,不管你是用很委婉的方式还是严词以对,总之要说“不”。
80、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篇2: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
1、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2、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3、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4、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只缺乏发现美丽的眼睛。
5、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6、时间稍纵即逝,无法储存,时间才是最短缺的东西。
7、在时间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间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间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接受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8、在人类众多的活动中,唯一一条永恒的规律就是变化。因此,只满足于今天的企业。在变幻不定的明天就会感到难以生存下去。
9、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10、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11、重视贡献也就是重视成效。
12、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13、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用一种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已经失去的时间。
14、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
15、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16、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17、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18、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19、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20、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1、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22、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2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24、时间是很特殊的资源,不管需要多少,时间就是不会增加。
25、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26、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目标和知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生命中,我们必须要学会“定向”,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27、决策需要熬受痛苦。
28、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9、即使是着眼于贡献的管理者也不一定会得到满意的成果。
30、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31、决定优先要点的原则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机会而不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跟随别人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32、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33、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不必做的,而且也无关紧要。如果你的答案是:“不做这些事也没有什么影响。”你要毫不客气地删掉这些不必做的事情。应当学者说“不”,不管你是用很委婉的方式还是严词以对,总之要说“不”。
34、组织内部只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35、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36、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一些人是思想家,一些人是预言家,这些人都很重要,而且也很急需,但是,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者。
37、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38、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39、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40、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41、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42、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4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要使用好他的时间,他首先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怎样花掉的。
44、要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话,其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十分爱惜。
45、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46、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7、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48、“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49、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我是否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安排了适当的时间?”
50、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51、富人只需辛苦一阵子,穷人却需要辛苦一辈子。
52、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53、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54、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55、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
56、经营目标可以被比做是轮船航行用的罗盘。罗盘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航行中,轮船却可以偏离航线很远。然而如果没有罗盘,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达港口所需要的时间。
57、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58、价值是我们付出,并且被他人收到的那一部分。
59、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60、任何新事物都需要许多前期工作。你需要别人的理解,建立共识。
61、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
62、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到挣足它的资金成本以前,企业没有创建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63、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64、凡是重要的事,都得花上很多的时间,而且是完整的大块时间。不论是讨论一种新产品还是重大的人事决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65、有效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
66、我们必须坦然接受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残酷、非常严厉的法则――个人要摆脱困境,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把资源投注在明日的成果上,而不是昨日的记忆中。
67、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68、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开拓今天,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69、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70、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71、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认识安排工作的先后次序。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有希望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只是当它们的奴隶。
72、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73、首先必须发现并排除那些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情和那些纯粹浪费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为此,需要对记录上的所有活动进行仔细地审查。
74、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75、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76、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
77、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如果组织把精力放在出成果的地方――即放在机会上,那么就会有兴奋感、冲动感。
78、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不是最佳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79、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天不同,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是危险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篇3:李校长的三句“名言”
你很有成长空间
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得到改变。但只要影响了一个人,这就是值得的,就应该尽力去做!
“你很有成长空间”,这已经成为我们校园里一句名言。李维生校长才到我们学校支教时,他经常找教师交流,每每第一句就是“你很有成长空间。”我们开始还有点不以为然,这社会就这样,身在偏远农村小学,又能有什么成长空间?
这一句话曾经作为笑话。我们也曾私下劝说他,但他却不以为然,仍然喜欢与教师交流,鼓励教师读书写作。县教育局进行赛课活动,他更是积极动员我们参加。后来教师参加了,却被告知学校里初赛。我们在下面嘀咕了,还不是校长说了算!结果出来却出乎意料,原来不是我们料想中人,而是真正赛出之人!看来李校长还是比较公正的!
初赛结束后,李校长又成立了备课小组。这令我们很惊讶,因为以前是谁上课谁准备,现在却有一个备课组作为参谋,岂不乐哉?谁知上课老师却是“怨声载道”,每晚都有磨课,有几次直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就这样还不行,李校长又把他带到二实小请人指教。
这有用吗?还不如去“活动”一下!我们都私下嘀咕。结果这位老师硬凭实力获得了一等奖。不过,很多老师都私下议论这奖获得太累。尽管如此,每逢比赛,仍有很多人积极报名参加。仅上学年就有十几名教师在县级比赛中摘金夺银,最近胡志新老师又代表我们建湖县参加盐城市绿色课堂展评荣获一等奖。李校长高兴之余,才与我们吐露心声: 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得到改变。但只要影响了一个人,这就是值得的,就应该尽力去做!
今天,“你很有成长空间”已经成为全校乃至全县的管理名言。他善于成就别人,最终也成就了他自己。
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凡事,自己先干起来再说。
据说,李校长曾一手打造了县城二小的写字特色。到了我校后,他也准备搞写字,并且大会小会宣传书法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大家都在私下议论,农村不像县城,没有专门的书法辅导老师,没有相应的补习班,农村的娃子也学不好写字,这是典型的不切实际的瞎折腾,有时候环境是很重要的。
不过意见归意见,面子功夫还是要做。李校长说上写字课,我们就上写字课。不过大多出工不出力,因为很多老师根本就不会讲。起初,李校长激情很高,实行走教式上课,即他到一个班级上课,十分钟后再到另一个班级上课,一节课跑三个班级。不过,功夫是花了,但见效甚微。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学生练字,没有教师参与是不行的;打造校园特色,更需要大的环境支撑。
没有办法,李校长先召集领导班子会议,强调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做到;干部干部,凡事先干一步。他自己带头每周上缴一幅书法作品;同样所有中层干部也要积极带头,练习书法。接着他又对教师进行培训,从基本笔画开始到字形结构,双周一期,雷打不动。连校长干部都这样,没办法,很多教师都跟着像模像样地练起来。做着,做着,感觉就来了。自然,环境也就改变了。
短短一年时间,我校在县世纪之星书画现场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同类学校中佼佼者。后来李校长和我们闲聊时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教师的支持,都需要一个环境。只要领导带头,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
从打造学校写字文化开始,晨诵午读,绳操,竖笛进课堂,班级自主管理,组建研究共同体,到进城跟教等等举措的实施,让沿河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李校长给我们上的最好的一课就是:没有什么是改变不了的!
唯一依靠的只有你们
我们学校条件有点艰苦,什么都没有,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你们。
细节决定成败。每次开会,李维生校长都要强调几遍。我们才开始有点不以为然,往往一笑了之。但在一次活动中,却领略到了他的“较真”。
学校开展半日开放活动,我们准备展示一下书法特色。李校长知道后,大为赞赏,不过看过戗板后,却大为摇头,他连忙联系,当天就从县二实小借了十二块戗板回来;我们几个老师动手装裱,试看了一下,效果还可以,不过李校长却仍是摇头,又专门从建湖县城请了一位师父来装裱,我们做下手。
临近傍晚,我们准备回去。李校长却说:“明天下午家长就来了,早上还有早上的事情,今天大家辛苦一下,把戗板弄起来。”随后让食堂给我们每人下了一碗面。晚上,有李校长亲自做下手,我们自然干劲十足,十二块戗板直到夜里十二点才全部弄完。
第二天下午,家长陆续赶来参加半日活动。戗板前始终围满了家长,沿小的书法特色也在一天之内传遍了沿河小镇。有的家长甚至评论:“要是李校长早几年来就好了!”
篇4:彼得德鲁克名言
2、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日不一样,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是危险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3、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到挣足它的资金成本以前,企业没有创立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4、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5、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6、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强,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百分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的中小企业;真正推动社会提高的也不是少数几个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着的人,这些人也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这些人中,有经理人企业家,还有创业者。
7、在时光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光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光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理解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之后的人。
8、除非有不一样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9、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10、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到达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11、经营目标能够被比做是轮船航行用的罗盘。罗盘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航行中,轮船却能够偏离航线很远。然而如果没有罗盘,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达港口所需要的时光。
12、有效的管理者都明白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我的见解。
13、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14、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
15、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日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16、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理解的”是什么。
17、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18、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光和精力开拓今日,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19、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20、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21、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22、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职责或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只是一种调动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未来的手段。
23、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24、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企业仅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25、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26、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27、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并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28、我们该明白运用自我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29、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我的习性,不会勉强自我
30、明天总会到来,又总会与今日不一样,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以承受这种危险,即使是最小的企业也应警惕这种危险。
31、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32、我们应当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篇5:彼得·德鲁克成功名言
2. 一个人越好,他犯的错误就越多。因为他会努力尝试更多的新东西。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否则,他肯定将成为一个工作平庸的管理者。
3. 决定优先要点的原则: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机会而不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跟随别人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4.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永远是最短缺的。而任何工作又都要耗费时间,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这包括三个步骤: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
5. 沟通的关键是听到没有说的内容。
6. 企业家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商业模式?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7. 每三年或四年,我就会选择另外的主题。这些主题非常丰富,包括统计学、中世纪历史、日本美术、经济学等。只学三年,虽然不能彻底掌握这个领域,但是足以了解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六十多年间,我就这样每隔三年或四年改变主题,坚持学习。
8. 管理上司和同事,上司并非组织图上的一个职称,也不是一种“功能”,他们是人,也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做事,和他们共事的部属应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如何工作,并调整自己来配合上司,让上司展现最佳成效,其实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同事。
9. 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很少例外。合理的成长目标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而不只是一个体积目标。
10. 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11. 管理者五忌:(1)、缺乏正直的品质;(2)、只注意别人的弱点而不是长处的人,这是狭隘的表现;(3)、将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的人,这是不成熟的表现;(4)、害怕手下强过自己的人,这是软弱的表现;(5)、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高标准,使员工轻视管理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轻视工作。
12. 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在动荡不定的时期,变化就是准则。但是,只有将领导变革视为己任的组织,才能生存下来。
13. 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14. 在组织所有可运用的资源中,只有人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
15. 常识往往是不可靠的,理所当然的想法往往是错误的。
16. 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到了,每次使用都有意外收获。
17. 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相关文章:
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精髓02-16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02-16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形象02-16
浅谈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02-16
专升本院校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02-16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读后感02-16
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美文02-16
转介绍讲演稿02-16
兖矿集团岗位责任制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