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 不段 人本主义 临床 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广大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段提高, 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不停的向前发展。临床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和实践探索, 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

1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1.1 人本主义理论的应有涵义及其护理理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需求, 是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实施护理人文关怀, 最基本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本主义理论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使护理工作上升到以人的心身整体需要为核心价值, 强调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 从而解决了护理工作内容和方向的重大问题。护理人文关怀,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医学意义上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 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珍重与关爱, 是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体现。

1.2 人文关怀满足了人的本质属性的需求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不是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仍然是其社会属性。因此, 作为服务于人健康的护理服务, 也应当充分认识到人的这个本质, 并给予服务对象以生物学以外的社会意义的关怀,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关怀。护理是人文关爱的实践, 现代医学认为真正的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 而人文关怀正是将患者作为服务的主体, 在关注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 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和社会功能的维护, 充分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

1.3 人文关怀促进了医患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有调查显示:现在的医患纠纷多由人文性不足引起, 而非技术性因素。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对护患关系以及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健康服务要求的提高主要还是在于对服务中人文关怀需求的提高。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能极大地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 促使护理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提高。

2 人本主义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2.1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护理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护理专业的具体表现。对医疗服务单位来说, 医院是一个社会窗口, 医院行风建设成为百姓最关注的地方。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 它不仅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医护工作最重要的问题。医疗模式的转变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 促使护理服务向高质量、人性化方向发展, 对护士的人文知识、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和能力提高了要求。因此, 护士最需要加强学习的就是如何对服务对象实行人文关怀护理。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中, 首先需要追本求源, 对护理工作的内涵加以深入的理解与领悟, 对护理专业的价值加以正确的认识, 端正护士的工作观念和意识。

2.2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落实人文关怀

重视心理护理、人际沟通,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护理中, 以心理学知识为指导, 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各种技巧和途径影响和改变病人不良心理和行为, 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护士比起其他医务人员而言, 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病人接触。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与病人交流, 全面评估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以及对心理护理的需求, 并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心理支持。比如在他们入院时, 热情地接待并进行详尽的入院告知, 以消除其对于治疗环境的陌生感;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做好相应的解释, 以减轻对于护理操作的畏惧感, 实行全程可行的健康教育, 以打消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感等。

2.3 开展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观也在发生变化, 由原来的病痛无法忍受而被动就医, 转变为防患于未然的主动健康保健, 我们经常看到:在医院, 很多人已不一定是有病求医, 而是来向专业人员请教一些预防、保健和康复知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仅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 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而且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延续, 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

2.4 努力营造人文气氛

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 我们应当在实际工作中, 本着方便人、爱护人的观念, 事事处处都着力为服务对象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比如, 把病房布置得安全、安静、整洁、素雅、温馨;病区内基础设施的配置紧贴病人所需, 住院环境幽雅、绿色;有关制度在充分考虑群体利益的同时兼顾个别特殊情况;护理技术专业化、护理服务礼仪化等。通过这一系列强化护理服务硬环境、着力护理服务软环境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宿的需求, 使其能尽快接受社会角色的转变, 并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 争取身心健康的早日康复。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和阐述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及其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人本主义,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梅.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M].华师大出版社, 2005, 2:10.

[2] 刘培.全方位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3) :56.

[3] 吕云.温馨服务体现护理人文关怀[M].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2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护理程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一篇:评判性思维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